1、教师要成为亲子阅读的指导者以开展励志主题阅读为例摘要:优秀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特别是对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具有非 常显著的影响力。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不仅要抓住学校、课堂等教育主阵地, 更要充分利用亲子阅读这一教育形式,发挥家庭教育的精神场域效能,在多向互动 的阅读活动中不断渗透励志教育,逐渐培育孩子的积极心理品质。关键词:亲子阅读励志主题积极心理品质引言:2020年,我校对2090名在校生展开心理健康普查,从结果表反馈中,发现76.5% 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42.76%的学生存在对人焦虑等心理。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所 在的励志主题阅读培育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究课题组认为要充分发挥
2、家校共育的作用,提出实施励志主题亲子阅读的干预方式,在深入分析阅读现状的 基础上,探究行之有效的亲子阅读实践方法,构建教师指导、家长参与、学生主动 加入的阅读共同体,创设互动式阅读活动,发挥亲子阅读的育人功效,有效降低学 生心理焦虑值,让阳光直达孩子心灵深处。一、亲子阅读的现状分析发布问卷星小学亲子阅读现状调查问卷,623人参与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623 份。根据答卷统计分析,发现在当前亲子阅读中存在以下现象:L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从调查中发现,很多家长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存在盲目性。29.36%的家长把课 外阅读片面理解为是帮助孩子学习、提高写作水平,具有功利性;44%的家长具有盲 目从
3、众心理,只有15%的家长能从孩子年龄和性格、兴趣点出发,为孩子选择合适 的书籍。2 .阅读方法缺少指导,不注重互动在“您在亲子共读中会与孩子进行互动(如讨论、提问、启发、复述)吗? ” 问题反馈中,27.93%的家长仅阅读不互动。在您会和孩子一起制作读书小报、好书 推荐等形式的阅读反馈吗” 一项调查中,有38%的家长选择“不会,觉得没什么必 要”,从中可以看出家长们忽视对孩子阅读成果的检验,没有注重孩子在阅读过程 中的积累和阅读实践中的运用。3 .阅读成果缺失评价监督,效果不显。在“您陪伴孩子阅读次数”的调查中,坚持每天陪伴的家长占比只有27.28%, 从数据看出,大部分家长在亲子阅读时间上无
4、法给予有效保证,不能形成长效机制。 而从对阅读效果的评价上看,还有不少家长以提高写作水平为主要衡量标准。针对以上调查结果,课题组认为在亲子阅读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从主题的确立、 文本的选择、策略的实施等方面引导家长实施励志主体亲子阅读,培育孩子积极心 理品质,建构和谐的家校共育模式。二、把握孩童心理特点,提炼亲子阅读励志主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 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积 极心理学提出认为人要具有智慧和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持重和心灵触动 等六大美德24项积极心理品质。前者提出目标,后者指明内涵。课题
5、组认为亲子阅 读应按照目标和内涵相统一的原则,研读各阶段学生心理特点,比照语文新课标, 梳理出小学各阶段学生着重培养的主要积极心理品质,确定亲子阅读家庭教育课程 的大方向和小主题。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段能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展 开想像,乐于交流,感受阅读的乐趣。基于此,我们认为低年级孩子初入校园,处 于懵懂的心理萌芽时期,需要着重培养“好奇心”、“自制力”、“规则”等积极 心理品质。针对这些心理品质,我们从孩童发展和文学作品的角度进行细化解读, 确立阅读主题。如针对“好奇心”,确立为“童心向美”、“想象的翅膀”、“十 万个为什么”、“创造我的美四个主题,按照自我发现、大胆
6、想象、质疑探究、独 立创造的认知规律进行层进式阅读体验,感受阅读的乐趣,在润物无声地熏陶中放 飞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播种积极心理种子。第二学段,学生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意识形态也由开始的“被动”“听从” 到显示较独立的主动和自我。因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培养开朗、 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成为语文课标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阶段目标。针对这一目标, 课题组提出亲子阅读主题应着重培育和提高思维与洞察力、自制力以及真诚的心理 品质。如从时间管理、学习管理、情绪管理等角度解读“自制力”,设计“做一个会 管理时间的人、做一个有学习力的人、做一个会处理情绪的人”阅读主题。高年级阶段是小学过渡到中学的转折点
7、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初期过渡的关 键时刻,心理发展处于骤变期,需要重点培养其悦纳自我、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消 极情绪的能力以及亲社会行为等品质,而这属于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美德中的持重和 心灵触动品质。每一项积极心理品质,其包含的内涵很多。作为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指导帮助 家长解读心理品质,寻找适合孩童个性发展的主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亲子阅读行为, 使阅读材料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阅读行为具有更大意义的功效性。三、落实孩童主体,选择合适的亲子阅读材料亲子阅读又称亲子共读,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是有利 于亲子感情交流的一种教育方式。在这其中,子”是阅读的主体,亲起到的是辅助 和引导作
8、用,因此,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要从孩童出发,选择兼顾励志思想 和孩童身心发展、认知规律等特点的合适性阅读材料。如在第一学段亲子阅读中,绘本,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心理学家曾指出,绘 本在认知、人格、道德、生活成长以及心灵沟通等方面对儿童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因此,对于低年级孩童来说,选择主题明确的绘本故事进行阅读,是十分明智且合 适的行为。如在想象的翅膀主题阅读中,教师制作了想象力阅读推荐单,在推荐 单中,包含我变成了一棵树、疯狂星期二、编织家、一幅不可思议的 画、讲故事的机器等五篇绘本。前两本绘本中,作者通过主人公富有想象力 的故事创设,让孩子们充分领略想象力的魅力,后三篇绘本则通过开放式结
9、尾,引 导孩子在感知想象力带来的变化同时开启自身的想象之旅,激发孩童的求知力和创 造力。而第三学段的五、六年级学生,经过前期的语文学习,他们已具有一定的阅读 水平,已开始接触中长篇小说和名著。学生在教师教学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对 优秀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判断力。因此在亲子阅读指导中,教师可以将课 内与课外相结合,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如在阅读鲁迅的彩色的梦时, 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对鲁迅其人、其作品的了解,甚至对作者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缺 乏足够认知,导致对课文中心思想理解不够。这时教师可指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 鲁迅作品呐喊彷徨狂人日记,亦可以共赏觉醒年代、1921等 影视作品,了解历史
10、背景下的人物热血魅力,进一步在孩子心中树立爱国情怀。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我们还应考虑到孩童性别与喜好的个性差异。男孩子更 多地喜欢冒险、刺激的探险类故事,而女生则更喜欢图文并茂、情感细腻的作品。四、注重互动,实施多样化阅读策略励志主题亲子阅读,是孩童在互动中建立阅读兴趣、获取知识、形成思维能力、 促发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动态摄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改变让孩子 放任自流的现状,积极参与共读,以鼓励者、分享者、讨论者等身份与孩童进行互动 式分享阅读,通过启发式提问,有意识地将图画观察、情感体验、激疑发问、互动探 究等多种阅读方法进行整合,交叉运用,引导孩童感知故事,在信息提取与迁移运 用
11、中感悟情感精神,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习得语文素养能力。L图画想象法观察图画,有助于培养孩童的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 如在阅读绘本编织家时,引导孩童仔细观察图画,发现图画中蕴含的信息并展 开联系想象。如“枝枝叶叶、花花草草”这一页,家长引导孩童观察,“小丝给它 的网上添加了哪些枝枝叶叶、花花草草?如果你是小丝,你会怎么装饰你的新家 呢?让孩童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可爱的小丝以及它漂亮的新家就真切地浮现 在孩童眼前了。2 .情感共鸣法阅读之所以动人,在于优秀作品的共情能力,孩童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生活中的 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在亲子阅读,教师指导家长运用表情讲读、情境创设、角色扮
12、 演等方法,通过声音、形体、语言、动作乃至心理等感官,在文学作品与孩童心理中 创设、寻找情感共鸣点。在入情入境的阅读中,引导孩童体验故事人物性格,加深 对故事容的理解,埋下积极心理品质的幸福种子。如阅读情绪控制读本菲菲生气 了,通过观察、想象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阅读期待和兴趣,了解菲菲情绪变 化的过程及其原因,让孩子联系自身谈谈自己生气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从而与文 本产生情感共鸣。最终让孩子意识到生气不可怕,每个人都会生气,但是我们在生 气的时候要学会自己控制情绪。3 .读写体验法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是孩童从亲子阅读走向自主阅读的重要桥梁。在亲子阅读中, 可以将读写有机结合,通过续写、补写、扩写
13、等方法,发挥孩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加深对文学作品情与理的理解与感悟,构建全新视角下的儿童阅读境界。疫情期间, 组织开展鲁滨逊漂流记名著共读,体会人物勇敢、乐观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 网课学习和线上辅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利用主要信息快速阅读。课后,指导学生利 用目录和主要信息和家长共读鲁滨逊漂流记整本书,列出疫情居家学习的优劣 表,写我在家抗疫学习的那些日子日记。以一篇文的阅读带动一本书的阅读, 以读带写,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如何直面疫情困境,在困境中寻找内心的出路,把焦 虑化成平静的文字。4 .评价激励法阅读策略中不能缺少的重要一环就是评价,它具有激励、唤醒和鼓舞孩童的作 用。在亲子阅读中,学生各项
14、能力的形成和心理品质的培育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 要长久的积累、训练。激励式评价有助于持续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和探究的积极性, 也有助于激发家长共读的意愿和欲望。打卡“星”评价在班级小管家开设多轮21天亲子阅读打卡活动。活动中,要求 亲子共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亲子阅读成果可提交亲子阅读视频、阅读感受音频、 读书笔记照片。每一轮结束后,综合后台统计打卡次数排行榜、视音频阅读质量反 馈进行星级评价。通过这一活动,从阅读时长、阅读质量上进行监督评价。阅读“星”推荐在班级公众号开展励志主题亲子阅读“好书分享”接龙活动, 在线下开展读书分享会、共读一本书,把线上与线下阅读结合,定期组织阅读 新星”评选活动
15、通过多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家长和孩童亲子阅读兴趣;通过 “阅读新星”评选,激发孩童的荣誉感,形成阅读内驱力。阅读“星”家庭每学期评选“书香家庭”,举办“书香家庭经验分享会”, “和大人一起读征文比赛等活动,发挥家庭、父母在教育中的功能和巨大能量,进 一步推进亲子阅读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五、结语在一年多的励志主题亲子阅读活动开展中,我们利用专家讲座、平台搭建、活 动推广、评价机制形成等多方面,发挥家校合力,共同推动亲子阅读走向纵深化, 在跟踪反馈调查问卷中显示,97.12%的孩童阅读兴趣在提升,在“您觉得励志主题 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对您以及您的孩子还有家庭带来了哪些影响?很多家长认为 孩子
16、在亲子阅读中养成阅读兴趣和习惯,有良好的思想教育,培育孩子的积极心理 品质和综合素养能力。发展理论认为教育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力想、象力、洞察 力。我们组织和综合运用多种阅读策略,在亲子阅读中渗透励志主题教育,正是对 这一思想的体现。励志主题亲子阅读,不断激发孩童对真善美的感知和追求,培育其 多种思维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从而实现孩童快乐阳光成长。参考文献1孟万金,张冲,RiChardWagner.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测评量表研发报告J.中国特殊教 育,20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9版)3符伟琴.互动式分享阅读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效能感的影响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