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27306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6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物理浙江高考选考一轮复习讲义:选修3-1 第七章 实验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实验 8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关系 实验原理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 d, 计算出横截面积 S, 并用伏安法测出电阻 Rx,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 R(RU I) 实验器材 电源, 开关, 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 刻度尺, 四段不同的金属导体 a、 b、 c、 d(a、 b、 c 为镍铬合金丝,d 为康铜丝;a、b 长度不同,横截面积相同;c 横截面积与 a 不 同,长度相同;d 的横截面积与长度都与 a 相同) 。 实验步骤 (1)测量各段金属丝的横截

2、面积。 (2)请按照如图 1 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 图 1 (3)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4)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量 a、b、c、d 四段金属丝两端的电压,从而知 道它们的电阻比。 (5)比较 a、b 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长度之比;比较 a、c 的电阻之比与它们的 横截面积之比;比较 a、d 的电阻是否相等。 (6)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获得多组实验数据。 (7)总结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它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这三个因素的关系。 注意事项 (1)通电时间不宜太长,电流要小。 (2)开关 S 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取最大值。 (3)注意电表的正、

3、负接线柱接线是否正确,量程要适当。 (4)导线长度测量要注意测导线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热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例 1】 “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如 图 2 所示,a、b、c、d 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丝。现有四根镍铬合金丝和两根康铜 合金丝,其规格如下表所示。 图 2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mm2 A镍铬合金0.80.8 B镍铬合金0.50.5 C镍铬合金0.30.5 D镍铬合金0.31.0 E康铜合金0.30.5 F康铜合金0.80.8 (1)电路中四种金属丝应分别选用上表中的 (用编号表示) 。 (2)某学生对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电路图中四种金属丝的电阻 R

4、 与长度 L、 横截面积 S 的关系可用比例式 R 来表示。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L S _ (3)在交流合作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下图 3 所示的电路,只要将图中 P 端分 别和 1、2、3、4 相接,读出电流,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也能探究出 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请你对其作出评价。 图 3 解析 (1)本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分别选用导体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 同时,导体的长度不同,B、C 符合要求;选用导体材料相同、长度相同时,导 体的横截面积不同,C、D 符合要求;选用导体横截面积相同、长度相同时,导 体的材料不同,C、E 符合要求。故选 B、C、D、E。 (2)不

5、正确,因为它们的材料不完全相同 (3)不能探究出。实验过程中无法 保证每次金属丝两端的电压相等 答案 (1)BCDE (2)见解析 (3)见解析 热点二 实验拓展创新 【例 2】 (2016浙江理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现有量程为 3 V、内阻约为 3 k 的电压表和量程为 0.6 A、内阻约为 0.1 的电流表。采用分 压电路接线,图 4 甲是实物的部分连线图,待测电阻为图乙中的 R1,其阻值约 为 5 。 图 4 (1)测 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连接 (填 a 或 b) 、导线连 接 (填 c 或 d) 。 (2)正确接线测得实验数据如表,用作图法求得 R1的阻值为 。 U

6、/V0.400.801.201.602.002.40 I/A0.090.190.270.350.440.53 (3)已知图乙中 R2与 R1是材料相同、厚度相等、表面为正方形的两导体,R2 的边长是 R1的,若测 R2的阻值,则最优的连线应选 (填选项) 。 1 10 A.连接 a,连接 c B.连接 a,连接 d C.连接 b,连接 c D.连接 b,连接 d 解析 (1)因电压表的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 R1的阻值,则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而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测 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连接 a, 导线连接 d; (2)建立坐标系描点连线如答案图所示, 则 R1U I 4.5 ;

7、 2.2 0.49 (3)根据电阻定律可得,R ,故 R2R1,要测 R2的阻值,与测量 R1一 L dL d 样,最优的连线应连接 a,连接 d,选项 B 正确。 答案 (1)a d (2)如图所示 4.44.7 (3)B 1.如图 5 所示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的电路。a、b、c、d 是不同的金属导体, b、 c、 d 与 a 相比, 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 : b 与 a 长度不同, c 与 a 横截面积不同, d 与 a 材料不同, 各导体两端的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分别用 Ua、 Ub、Uc、Ud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 5 A.开关闭合前,需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

8、阻值最大 B.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 a、b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 C.如果 UaUc,说明导体 c 的横截面积大于导体 a 的横截面积 D.如果 UaUd,说明导体 d 材料的电阻率大于导体 a 材料的电阻率 答案 C 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 Rx约为 5 ,实验室备 有下列实验器材: E.变阻器 R1(010 ,0.6 A) F.变阻器 R2(02 000 ,0.1 A) G.电池组 E(电动势为 3 V,内阻约为 0.3 ) H.开关 S,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 (填代号) 。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 6 中

9、(选填“甲”或“乙” )为该实验 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图 7 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图 6 图 7 解析 (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 3 V,所以电压表应选 A;被测电阻约为 5 ,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约为 I A0.6 A,电流表应选 D;根据变阻器允许通 E Rx 3 5 过的最大电流可知,变阻器应选 E; 还要选用电池和开关,导线若干。故应选用 的实验器材有 ADEGH。 (2)由于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应选图乙所示电路,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RV Rx Rx RA 答案 (1)ADEGH (2)乙 实物图见解析 3.(20174 月浙江选考)小明用电学方法测量电线的长度。

10、首先,小明测得电 线铜芯的直径为 1.00 mm, 估计其长度不超过 50 m(已知铜的电阻率为 1.7510 8 m) 。 现有如下实验器材:量程为 3 V、内阻约为 3 k 的电压表;量程为 0.6 A、 内阻约为 0.1 的电流表;阻值为 020 的滑动变阻器;内阻可忽略、输 出电压为 3 V 的电源;阻值为 R04.30 的定值电阻,开关和导线若干。 小明采用伏安法测量电线电阻,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的示 数从 0 开始增加,当示数为 0.50 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 8 甲所示,读数为 V。根据小明测量的信息,图乙中 P 点应该 (选填“接 a”“接 b”“接 c”或“不接” ) ,Q 点应该 (选填“接 a”“接 b”“接 c”或“不 接” ) 。小明测得的电线长度为 m。 甲 乙 图 8 解析 量程为 3 V,所以读数为 2.50 V;由于电流表的示数从 0 开始增加,滑动 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Q 接 a 点,为减小误差电流表应外接,P 接 b 点,根 据 RxR0 ,Rx ,S,联立可得 L31.4 m。 U I L S d2 4 答案 2.50 接 b 接 a 3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