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27357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4章 第2节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先填空1 .放射性物体放出的射线常见的有三种:射线、射线、Y射线,其实质分别是高速a粒子流、高速电子流、频率很高的电磁波.2 .三种射线的特点(l)a射线:速度可达光速的需,电离作用强,贯穿本领很小.(2)射线:速度可达光速的2%,电离作用较弱,贯穿本领较强.(3)射线: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波长很短,电离作用最小,贯穿本领最强.3 .原子核的衰变(1)衰变定义:一种元素经放射过程,变成另一种元素的现象,称为原子核 的衰变.(2)衰变分类a衰变:放出a粒子的衰变.衰变:放出粒子的衰变.(3)衰变方程赞 U 一掰 Th+ie锵Th-钾 Pa+z(4)衰变规律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

2、和质量数都守恒.任何一种放射性元素只有一种放射性,不能同时既有放射性又有放射 性,而Y射线伴随a衰变或衰变产生.4 射线的产生:放射性的原子核在发生a衰变或者衰变后,产生的新 核往往处于高能级,它要向低能级跃迁,并辐射Y光子,故V射线是伴随a射线 或B射线产生的.再判断1 .三种射线都是从原子外层电子激发出来的(X)2 .放射性物质不可能同时放出a、和三种射线.(X)3 .原子核发生a衰变时,核的质子数减少2,而质量数减少4.( )4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原子核的质量不变(X)5 .原子核发生衰变时,质量数和电荷数都守恒(J)后思考发生衰变时,新核的电荷数变化多少?新核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怎样

3、变 化?【提示】 根据衰变方程掰Th-钾Pa+一Ye知道,新核核电荷数增加了 1个,原子序数增加1个,故在元素周期表上向后移了 1位.1. a、 Y三种射线的性质、特征的比较种类a射线射线Y射线组成高速氮核流高速电子流光子流(高频电磁 波)带电荷量IeeO质量4mpmp=1.671027kgIP1 840静止质量为零速度0.1c0.99cC贯穿本领最弱用一张纸就能挡住较强穿透几毫米的铝板最强穿透几厘米的铅板电离作用很强较弱很弱2 .在电场、磁场中偏转情况的比较(1)不论在电场还是磁场中,射线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不发生偏转.(2)在匀强电场中,和粒子沿相反方向做类平抛运动,且在同样的条件下, P

4、粒子的偏移最大.如图4-2-1所示.图 4-2-1(3)在匀强磁场中,在同样的条件下,口和P粒子沿相反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 且在同样条件下,0粒子的轨道半径最小,偏转最大.如图4-2-2所示.图 4-2-23 .衰变实质衰变:原子核内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2n+21He0衰变: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变成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inlH+0-ie4 .衰变方程通式(l) 衰变:XiY+e(2)0 衰变:Xz4Y+e5 .确定原子核衰变次数的方法与技巧(1)方法:设放射性元素9X经过次衰变和加次0衰变后,变成稳定的新 元素夕丫,则衰变方程为:X Y+ne+m-9e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

5、可列方程:A=Af +4,Z=Z -2nm.- , A-A以上两式联立解得:,m=-2+Z/ -Z.由此可见,确定衰变次数可归结为解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2)技巧:为了确定衰变次数,一般先由质量数的改变确定衰变的次数(这 是因为衰变的次数多少对质量数没有影响),然后根据衰变规律确定衰变的 次数.1 .天然放射性物质的放射线包括三种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一张厚的黑纸能挡住射线,但不能挡住P射线和射线B.某原子核在放出Y射线后会变成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核C.三种射线中对气体电离作用最强的是射线D. 粒子是电子,但不是原来绕核旋转的核外电子【解析】 由三种射线的本质和特点可知,a射线穿透本领

6、最弱,一张黑纸 都能挡住,而挡不住射线和射线,故A正确;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光子, 不会使原核变成新核,选项B错误;三种射线中a射线电离作用最强,故C正 确;粒子是电子,来源于原子核,故D正确.【答案】B2.(多选)原子序数大于或等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 射线共有三种:a射线、射线和Y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导学号:55272116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a粒子,原子序数减少2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a粒子,原子序数增加4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粒子,原子序数减少1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解析】 发生一次a衰变,核电荷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原子序数减 少2;发

7、生一次衰变,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增加L【答案】AD3.如图4-2-3所示,放射性元素镭释放出a、3、三种射线,分别进入匀 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其中 是a射线,是射线,是Y射线.图 4-2-3【解析】 由放射现象中a射线带正电,射线带负电,Y射线不带电,结 合在电场与磁场中的偏转可知是Y射线,是a射线.【答案】 4.赞U核经一系列的衰变后变为例Pb核,问:【导学号:55272117(1)一共经过几次a衰变和几次衰变?(2)赞Pb与燹U相比,质子数和中子数各少了多少?(3)综合写出这一衰变过程的方程.【解析】(1)设赞U衰变为钞Pb经过X次衰变和y次衰变.由质量数 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得238 = 2

8、06+4x92 = 82+2Ly联立解得x=8, y=6即一共经过8次a衰变和6次衰变.(2)由于每发生一次a衰变质子数和中子数均减少2,每发生一次衰变中子 数减少1,而质子数增加1,故讲Pb较赞U质子数少10,中子数少22.(3)衰变方程为赞Uf嬲Pb+8He+6e【答案】(1)8次a衰变和6次B衰变 10 22(3)锣 U-播 Pb+8,He+63e衰变次数的判断方法1 .衰变过程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2 .每发生一次a衰变质子数、中子数均减少2.3 .每发生一次衰变中子数减少1,质子数增加L/知识点半衰期先填空L定义:原子核数目因衰变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叫做半衰期.记 为

9、Tm.4 .衰变规律 t机=四glls(其中磔为衰变前的质量,机为/时间后剩余的放射性元素的质 量).5 .放射性元素的平均在适时间称为平均寿命.再判断1 .半衰期的大小反映了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J)2 .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率,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和化学状态有关(X)3 .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发生衰变的统计规律,少数原子核不符合这一规律.()后思考有10个镭226原子核,经过一个半衰期有5个发生衰变,这样理解对吗?【提示】 不对.10个原子核,数目太少,它们何时衰变是不可预测的,因 为衰变规律是大量原子核的统计规律.1 .意义:半衰期表示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2 .决定因素:半衰期的长短由原子

10、核自身因素决定,与原子核所处的物理、 化学状态以及周围环境、温度无关.3 .适用条件:半衰期是一个统计概念,是对大量的原子核衰变规律的总结, 对于一个特定的原子核,无法确定其何时发生衰变,半衰期只适用于大量的原子 核.5 .(多选严C发生放射性衰变成为N,半衰期约5 700年.已知植物存活 期间,其体内支与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 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十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5272118A.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700年B/C、13c、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 i2c、13c、14c具有相同的质子数D. 14

11、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射线【解析】古木样品中1十的比例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根据半 衰期的定义知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5 700年,选项A正确.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 子数,不同的中子数,选项B错误,C正确.14C的衰变方程为骨C一吊N+de,所 以此衰变过程放出射线,选项D正确.【答案】ACD6.若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则相同质量的A 和B,经过20天后,剩下的质量之比mA : 为.【解析】 元素A的半衰期为4天,经过20天后剩余原来的电5,元素B的半衰期为5天,经过20天后剩余原来的剩下的质量之比机A : OTB=I : 2.【答案】1:2有关半衰期的两点提醒1 .半衰期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而不是样本 质量减少一半的时间.2 .经过个半衰期,剩余核N剩=4N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