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万有引力与航天见学生用书P064微知识1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1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 焦点上。2 .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 相等的面积。3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 的比值都相等,表达式:,=鼠微知识2万有引力定律1 .公式:F=G喈,其中G=6.67X10-u Nm2kg2,叫引力常量。2 .公式适用条件:此公式适用于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远远大于 物体本身的大小时,物体可视为质点。均匀的球体可视为质点,r是两球心间的距 离。一个均匀球
2、体与球外一个质点间的万有引力也适用,其中r为球心到质点间的 距离。微知识3卫星运行规律和宇宙速度1 .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1)轨道平面一定:轨道平面和赤道平面重合。(2)周期一定: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h=86 400s0(3)角速度一定: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4)高度一定:据G爷得r=4.24义10, km,卫星离地面高度h =rA5.6R(为恒量)。(5)速率一定:运动速度r=2rT=3.08 kms(为恒量)。(6)绕行方向一定: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二致。2 .极地卫星和近地卫星(1)极地卫星运行时每圈都经过南北两极,由于地球自转,极地卫星可以实现全球 覆盖。近地卫星是在地球表面
3、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其运行的轨道半 径可近似认为等于地球的半径,其运行线速度约为L2kms两种卫星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球的球心。3 .三种宇宙速度比较微知识4经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1 .经典时空观(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速度的改变而改变的。在经典力学中,同一物理过程发生的位移和对应时间的测量结果在不同的参考 系中是相同的。2 .相对论时空观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与参考系有关,在不同的参考系中不同。3 .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 一、思维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1 .只要知
4、道两个物体的质量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就可以由b=G詈署来计算物 体间的万有引力。(X)2 .第一宇宙速度与地球的质量有关。(J)3 .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义)4 .发射探月卫星的速度必须大于第二宇宙速度。(X)5 .地球对其表面的物体的万有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X)二、对点微练L (开普勒三定律)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 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和木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与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立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 解析 行
5、星做椭圆运动,且在不同的轨道上,所以A、B项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三 定律,可知C项正确;对在某一轨道上运动的天体来说,天体与太阳的连线在相 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而题中是两个天体、两个轨道,所以D项错误。答案C2.(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 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 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A. 025倍B. 05倍C. 20倍D. 40倍解析由F故C项正确。GMm 2GMm 2GMm下=&S -=2F 地,答案C3.(对宇宙速度的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区域性三维卫
6、星 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建成后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包括5颗同步卫星和30颗一 般轨道卫星。对于其中的5颗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运行的线速度一定不小于7.9 km/sB.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一定相同C. 一定位于赤道上空同一轨道上D.它们运行的加速度一定相同解析 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一定小于7.9 km/s,选项A错误;由于5颗同步卫 星的质量不一定相等,所以地球对它们的吸引力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5颗同 步卫星一定位于赤道上空同一轨道上,它们运行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等,方向不 相同,选项C正确,D错误。答案C见学生用书P065微考点1天体质量和密度的计算核心I微I讲天体质量
7、及密度的估算方法典例微探【例1(多选)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因此卡文 迪许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表面处的重力 加速度g,地球半径R,地球上一个昼夜的时间外(地球自转周期),一年的时间,2(地 球公转周期),地球中心到月球中心的距离小,地球中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L2。你 能计算出()A.地球的质量根地=HB.太阳的质量加太C.月球的质量加月=嚅D.可求月球、地球及太阳的密度【解题导思】(1)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半径,能否求出天体的质量?答:能,用关系式G嘴=mg.(2)若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和半
8、径,能否求出地球的质量? 答:不能,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誓=窄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不能 求出地球的质量。解析 对地球表面的一个物体Wio来说,应有mog=。7,所以地球质量加地= 噂选项A正确;对地球绕太阳运动来说,有Gm*也=fn地22,则m太=胃B项正确;对月球绕地球运动来说,能求地球质量,不知道月球的相关参量及月球 的卫星运动参量,无法求出它的质量和密度,C、D项错误。答案AB估算天体质量和密度时应注意的问题利用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估算天体质量时,估算的只是中心 天体的质量,并非环绕天体的质量。区别天体半径K和卫星轨道半径r,只有在天体表面附近的卫星才有r=R;计 算天体
9、密度时,V=*rK中的K只能是中心天体的半径。题I组微I练1 .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 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51 peg b”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的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 比约为()A.B. 1C. 5D. 10解析行星绕恒星做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学=冽r(竿)2,得M= 等,该中心恒星的质量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些=,1=由3X季 JB项正确。 答案B2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 和巡视探测活动,月球半径为&,月球表面处
10、重力加速度为go。地球和月球的半 径之比为告=4,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为/=6,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A为() Kogopo 2g3a3b2C. 4D.6解析 设星球的密度为,由G等=Mg得GM=g/R =,=产,联立解得=念设地球、月球的密度分别为八Po,则与=吟,将A=%手=6代入上 4CrrPo goK Ko go式,解得/T选项B正确。答案B微考点2卫星的运动核心I微I讲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所受万有引力完全提供所需向心力,即由G誓=*=典例I微探【例2(多选)如图所示,a、b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 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和2R(
11、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加:1B.。、b的周期之比是1 : 2啦C. a、b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 : 4D. a、b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 : 4【解题导思】(1)办两卫星的轨道半径不同,但均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此说法对吗? 答:对.卫星绕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线速度、角速度、向心加速度、周期与半径有 关吗?答:上述物理量均与半径有关口解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地球给卫星的万有引力提 供。由G学=相;得=4=魂故A项错; 由谭修得靠=AJl=IAJI,故B项错; 由G/警=WtftZr得瞪=、聘=与F,故C项正确; 由ma得行
12、故D项正确。答案CD题I组I微I练3. a、b、c、d是在地球大气层外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四颗人造卫星。其中a、c 的轨道相交于P, b、d在同一个圆轨道上,b、C轨道在同一平面上。某时刻四颗 卫星的运行方向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4、C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b的加速度B.从C的角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Q的角速度C. a、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d的线速度D. “、C存在在P点相撞的危险2Vzw 容?4九2_解析 由Gr-p= m-=mr2=mr-= ma,可知B、C项错误,A项正确;Va=Vc, Ta=Tc,所以4、C不会相撞,D项错误。答案A4.(多选)美国科学家曾
13、宣布:人类在太阳系外围发现了一颗过去未知的巨行星, 绰号为“九号行星”。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0倍,绕太阳公转周期为1万至 2万年。若认为包括“九号行星”在内的所有行星公转轨道近似为圆,不考虑各行 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九号行星”的公转轨道半径比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大 B. “九号行星”的公转线速度比地球的公转线速度大 C. “九号行星”的公转角速度比地球的公转角速度小D. “九号行星”的公转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公转向心加速度的古解析 根据捻=鼠 可以知道周期越大,则半径越大,故选项A正确;根据C誉= nr,则可以知道,半径越大则线速度越小,故选项B错误;根据GyW =
14、m2r,贝IJ则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故选项C正确;根据疝=A和可知,九号行星的向心加速度约为地球向心加速度的倍,D项 错误。答案AC微考点3卫星的发射和变轨 核I心微I讲 1.稳定运行2 卫星绕天体稳定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怨坦=Mq 得。=悟。由此可知,轨道半径r越大,卫星的速度越小。当卫星由于某种原 因速度。突然改变时,F引和加今不再相等,因此就不能再根据厚来确定。22nr71TH7j的大小,当方引时,卫星做近心运动;当方引时,卫星做离心运动。2.变轨运行人造卫星在轨道变换时,总是主动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速度发生变化,导致万有引 力与向心力相等的关系被破坏,继而发生近
15、心运动或者离心运动,发生变轨。在 变轨过程中,由于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可能出现万有引力与向心力再次相等, 卫星即定位于新的轨道。典例I微探【例3】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亚太九号”通信卫星,该卫星运行的 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卫星先沿椭圆轨道1运行,近地点为Q,远地点为P。当卫 星经过P点时点火加速,使卫星由椭圆轨道1转移到地球同步轨道2上运行,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A.卫星在轨道1和轨道2上运动时的机械能相等B.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速度大于经过。点的速度C.卫星在轨道2上时处于超重状态D.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2上运行经过P点的加速度 【解题导思】卫星的
16、轨道半径越大,其机械能也越大还是越小?答:越大(2)卫星的加速度由什么决定?答:由万有引力.和卫星的质量决定一解析 卫星在两轨道上运动的机械能不相等,A项错;在轨道上运行经过P点的 速度应小于近地点。的速度,万有引力做正功使动能增加,B项错;卫星在轨道 上应处于失重状态,C项错;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可知:G=ma, = 在同一点P加速度相等,D项对。答案D题I组I微I练5.(多选)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运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 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 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B
17、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D.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减小解析 根据GJ警=加?,得O=N卓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则V越大,动能越 大,故A项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故B项正确; 根据功能关系,机械能的变化与除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有关,既然气体阻力做了 负功,机械能一定会减小,故C项错误;根据动能定理,WG-W阻=Ek2-Eki,由 于卫星的动能逐渐增大,所以WGW阻,故D项正确。答案BD6.美国曾在夏威夷考艾乌的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过一次中段反导试验,中段是指 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空间依靠惯性飞行的
18、一段。如图所示,一枚蓝军弹道导弹从 地面上A点发射升空,目标是攻击红军基地3点,导弹升空后,红军反导预警系 统立刻发现目标,从。点发射拦截导弹,并在弹道导弹飞行中段的最高点。将其 击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E到。过程,弹道导弹机械能不断增大B.图中E到。过程,弹道导弹的加速度大小不变C.弹道导弹在大气层外运动轨迹是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D.弹道导弹飞行至D点时速度大于7.9 km/s解析 E到。过程,依靠惯性飞行,只受引力,只有引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A 项错误;E到。过程,高度增大,地球对导弹的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故B项 错误;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导弹在大气层外只受地球引力,其运动轨迹
19、是以地 心为焦点的椭圆,故C项正确;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导弹离地面越远速度越小, 离地面越近速度越大,地面附近的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 km/s,所以弹道导弹飞 行至。点时速度小于7.9 km/s,故D项错误。故选C项。答案C见学生用书P067双星模型济素能培养1 .模型构建在天体运动中,将两颗彼此相距较近,且在相互之间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 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的恒星称为双星。2 .模型条件(1)两颗星彼此相距较近。两颗星靠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3)两颗星绕同一圆心做圆周运动。3 .模型特点(1) “向心力等大反向”两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它们之间的万有引
20、 力提供,故F1=F2,且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颗恒星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2) “周期、角速度相同”两颗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角速度相等。“半径反比”圆心在两颗恒星的连线上,且n+r2=L,两颗恒星做匀速圆 周运动的半径与恒星的质量成反比。(4)巧妙求质量和 A Gc/2 =冽02人GnIIm22 G-j2-=nn+得色铲L所以 m+m2= r oCr经典考题 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组成,两恒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 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 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 动的周期为,经过一
21、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两星之间的距 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c #丁DYT解析双星间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原来双星间的距离为L9质量分别为m9圆周运动的圆心距质量为m的恒 星距离为Fo对质量为m的恒星对质量为M的恒星G誓=,第2,E M-m 42付 GJ2-= rp2 L9即T2=42L3G(M+ni)9则当总质量为奴M+m),间距为Lf=nL 时,=JjT,选项B正确。答案B【反思总结】分析求解双星或多星问题的两个关键点1 .向心力来源:双星问题中,向心力来源于另一星体的万有引力;多星问题中, 向心力则来源于其余星体的万有引力的合力。2 .圆心或轨道半
22、径的确定及求解:双星问题中,轨道的圆心位于两星连线上某处, 只有两星质量相等时才位于连线的中点,此处极易发生的错误是列式时将两星之 间的距离当作轨道半径;多星问题中,也只有各星体的质量相等时轨道圆心才会 位于几何图形的中心位置,解题时一定要弄清题给条件。否对法对题1.(多选)宇宙中,两颗靠得比较近的恒星,只受到彼此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相互绕 转,称之为双星系统。在浩瀚的银河系中,多数恒星都是双星系统。设某双星系 统A、JB绕其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若AOO3,贝(!() A.星球A的质量一定大于5的质量B.星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5的线速度C.双星间距离一定,双星的质量越大,其转动
23、周期越大D.双星的质量一定,双星之间的距离越大,其转动周期越大解析 设双星质量分别为mA. mB,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两者间距为L,周期 为T,角速度为明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囱黑=mACt)2RA, 囱罟jB0i2RB,Ra+Rb=L, 由式可得断言 而AOOb,故A项错误;VA=RA9 Pb=CoRb, B 项正确;联立得 GOA+) = 6Zz/,又因为=-9故 T=2而看?可知C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BD2.(多选)宇宙间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星系统,其中有一种三星系统如图所 示,三颗质量均为m的星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边长为R,忽略其 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三星
24、在同一平面内绕三角形中心。做匀速圆周运动, 万有引力常量为G,贝()()A.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修B.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噂C.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如彳工D.每颗星做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三星的质量无关R2 S解析 由图可知,每颗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o由牛顿第二定 2兀。=年蛆,故A、B、C项均正确,D项错误。答案ABC见学生用书P0671 .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
25、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解析 开普勒在第谷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项正确; 牛顿在开普勒总结的行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找出了行星运 动的原因,A、C、D项错。答案B2 .我国于2016年10月17日发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并于 11月18日顺利返回。假设“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 运动,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飞船加速追上空间实验室实现对 接B.使飞船与空间实验室在同一轨道上运行,然后空间实验室减速等待飞船实现对 接C.飞船先在比空间
26、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加速,加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 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D.飞船先在比空间实验室半径小的轨道上减速,减速后飞船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 两者速度接近时实现对接解析 为了实现飞船与空间实验室的对接,必须使飞船在较低的轨道上加速做离 心运动,上升到空间实验室运动的轨道后逐渐靠近空间实验室,两者速度接近时 实现对接,选项C正确。答案C3 .利用三颗位置适当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持无线电 通讯。目前,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6倍。假设地球的自转周 期变小,若仍仅用三颗同步卫星来实现上述目的,则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约为 ()A. IhB. 4hC
27、 8hD. 16h解析 设地球半径为Rf画出仅用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使地球赤道上任意两点之间保 持无线电通讯时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中几何关系可 得,同步卫星的最小轨道半径,=2。设地球自转周期的最小值为T,则由开普勒 第三定律可得,等,解得T4h,选项B正确。答案B4. 2017年3月16日消息,“高景一号”卫星发回清晰影像图,可区分单个树冠, 天文爱好者观测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发现该卫星每经过时间(通过的 弧长为2,该弧长对应的圆心角为,弧度,已知引力常量为G,贝!()A. “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为磊B. “高景一号”卫星的角速度为2lC. “高景一号”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答D.地球的质量为看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只能求解中心天体的质量,即能求出地球的 质量,不能求出环绕天体的质量,所以不能求出“高景一号”卫星的质量,故A 项错误;“高景一号”卫星的线速度容=;,角速度根据线速度和角速度的 关系D=Or,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有G誓=弓联立以上各式计算得地球的质量M=磊,所以B项正确,C、D 项错误。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