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447323 上传时间:2025-07-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雪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编排在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36年的一首写景抒怀之作。它描写雄伟壮阔而又妖晓美好的北国雪景,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本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开篇,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体,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这首词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与广阔雄奇的北国雪景发生同构,作者目接“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视通几

2、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教学目标:1.颂读诗词,感受其音韵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感情朗读课文2 .品读诗词,领悟其语言美,理解上下阕内容及艺术手法,提高对诗歌的审美与鉴赏能力。3 .研读诗词,体会其情感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教学重难点:沁园春雪是训练朗诵的极好例子,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认知内容,感受韵律,品味语言,领会意境。在品析中把握诗词写景、抒情议论的特点,感受诗人博大胸襟和豪迈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句话,让我们齐读,并猜一猜,描述的人物是谁?(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齐读。学生回答毛泽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主席笔下的壮丽江山。板书课题沁园春雪,毛泽东。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预习,哪位同学能为我们解释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沁园春雪,找生回答,“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这是一首词,揭示了所写的内容。2、走进作者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丽画面,表现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情怀。4 .出示学习目标(1)诵读诗词,感受其音韵美,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有感情的朗诵课文。(2)品读诗词,领

4、悟其语言美,理解上下阙内容及艺术手法,提高对诗歌的审美与鉴赏能力。(3)研读诗词,体会其情感美,感受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三、精读诗歌,感受美(一)1、要想学习诗歌,我们一定要多读,读出诗歌的音韵美,我们首先要扫清字词的障碍,接下来请同学开火车读生字词。2、同学们读得很准确,字词障碍已经扫清,那就让老师来看看你们读的怎么样,找学生读。3、这位同学读的很流畅,但朗诵诗歌要注意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等,这样才能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让我们看大屏幕(出示节奏朗诵划分),找学生读。4、这位同学朗诵铿锵有力,有很大进步。接下来让我们聆听名家朗诵,更好的学习怎样朗诵诗歌。学生齐诵。(二)同学们已经掌握了

5、朗诵的基本技巧,让我们走进毛泽东,走进他笔下的冰雪世界。1、(出示前三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什么景象一一雪景,你关注到了哪个词语一一“千里”“万里”,感受到了什么?冰天雪地,广袤无垠,辽阔壮大。老师还关注到了词人是从不同角度写景色的,静景一一冰封,动景一一雪飘,这是动静结合的手法。看来想要写好景色也是不容易的,我们要多去学习。2、(出示“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欲与天公试比高”),这段文字中有一个字非常重要,引领着整段文字,生齐答“望”,“望”起到统领下文的作用。分析为什么用“望”字,(毛泽东登高远望,写出了雪景的辽阔广大,展现了词人胸襟的博大和远大抱负)。“山舞银蛇,原驰

6、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比喻“欲与天公试比高”,拟人,找同学简单分析(巧用修辞)。在诗歌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可以为诗歌增添更多的光彩,同学们也应当多加学习O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首先理解意思(雪山在夕阳的余晖下,仿佛穿上红色的衣装,显得格外美丽)。这是词人想象出来的景色,而前边所望的是真实景色,这是虚实结合。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更加显得北国雪景的美丽。(三)看到这样壮阔的北国雪景,心中更生感慨,让我们看看毛泽东发表了怎样的感慨。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分析句子作用。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北国雪景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历代英雄的

7、议论。(板书下阙:论史)2、词人在下阙中提到了哪些英雄人物?(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这些英雄人物的共同点?(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3、可就是这些英雄人物在毛泽东笔下却用一个字对他们进行了总体的评价,生齐答“惜”(小组讨论)“惜”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1)“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有雄才大略,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2)“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治的同时,委婉指出他们短于文治(略输、稍逊、只识)(3)“惜”中寓志。蕴含着无产阶级后来者居上的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4、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找两学

8、生回答点睛之笔,全词的主旨句。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经成为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的,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在老师眼里,风流人物不仅是革命先烈,亦不仅是毛泽东,更是在座奋斗的各位同学。在这里,老师送给你们一段青春寄语,让我们一起齐读。(多媒体出示)青春寄语:心怀“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的信念,做奋斗者、追梦者,往前迈一步,人生就有无限可能。同学们,愿你们不负韶华,珍惜时光,做当代风流人物。四、总结课文沁园春雪是毛主席的名篇,上阙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阙由祖

9、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伟大的抱负。五、布置作业运用学习到的朗诵方法朗诵毛泽东另一名篇沁园春长沙。板书设计沁园春雪毛泽东上阙:写景下阙:论史课后反思作为诗词教学,我一直认为要通过诵读来进行感悟体会。词语分析、意境感悟其实都可以在朗读的过程中解决。课堂上我按照读一一品一一思一一感四个步骤进行教学。这四个步骤中,“读”是基础,说实话,农村孩子的朗读确实需要加强,对朗读的状态以及语音语调、语速重音以及情感表现等,孩子们都表现出不太适应。同学们虽然在自己朗读的时候有点扭扭捏捏,不好意思,但经过鼓励,还是能够踊跃的表现自己。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课堂上多让学生读,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不仅能更好的学习语文,也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对于诗歌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有一种畏难的情绪,怕读不懂,怕不会读。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是掌握了一定学习诗歌的方法。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把知识掌握牢固,熟练运用。回顾这一节课,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在朗读指导上,应该说达到了我之前预想的结果。如果能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更加的神采飞扬的诵读,那就是语文课堂的理想状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