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讲稿: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 领导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同志们: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 新事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党的全面领 导不仅通过理论创新为科技创新事业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制度保 障,而且通过一系列制度与组织体系有力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必须深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 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 系整体效能。这为新时代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
2、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了更清晰的方向,将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 撑。一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认识(一)理论认识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理论认识,蕴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科技 观与科技创新特征的时代化理解。一是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与当代中国科技发展实际相结合。立足新时代的使命任务,习近平总 书记在领导我国科技创新发展中,提出关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的重大论断,对什么是生产力以及如何发展生产力”作出了重 大理论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理论进行了创造 性发展。同时,党中央在领导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时始终注重构建与生 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坚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3、完善 了科技创新发展的制度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健全 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二 是始终保持对科技创新发展与演变规律的准确把握。面对当前人工智 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颠覆性技术的加速涌现,与科技创新发展 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党在全面领导科技创新时,坚持统筹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优化全局资源配置,推动高水平科技人 才队伍建设与前沿技术取得突破,以应对科技创新趋势的不断变革。(二)实践认识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历史认识,蕴含着对党领导科技创新 事业发展的历史实践的高度融合与传承。一是始终保持对科技创新作 为主导国家命运的决定性因素的深刻
4、理解。党中央在全面领导科技创 新事业中始终坚持战略思考,从毛泽东同志号召向科学进军,到 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江泽民同志提出科 教兴国战略,到胡锦涛同志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思想 一脉相承。基于党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历史实践,在今年的全国科学 技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 目标的战略目标,强调了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进一步体现了党中央在 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历史实践中,始终保持对创新是提高社会生 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的深刻理解。二是始终保持党对科技创新 活动的全面领导与顶层谋划。党中
5、央在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历史实践 中,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在全面准确把握国情科情的基础上,不 断推出并完善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部署,保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 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全面领导 下,共发布了十一个科技发展规划,科学系统地确定科技创新的重点 领域和主攻方向,科学设计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步骤和目标任 务,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动力与保障国家安全的作用。(三)时代认识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时代认识,蕴含着对科技发展前沿与 全球竞争格局的高度洞察与判断。一是始终保持对把握科技发展前沿 机遇的战略警觉。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背景下, 党中央
6、深刻把握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在加速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方向 变革、能力变革和效率变革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 融合,倡导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推动我国实 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二是始终保持对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竞争必争焦 点的战略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两院院士大会 上深刻指出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 争最前沿和主战场,深刻重塑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在战略规划与 实施中,党中央坚持对科技创新领域的前瞻布局,坚持打造非对 称竞争优势,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部署 实施
7、重大科技任务,引导我国科学技术人员突破科技竞争的关键核心 技术瓶颈,”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 势”,为我国的发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二、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深入推进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坚持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开创了党全面领 导科技创新事业的新局面,探索出坚持重视科技创新顶层战略引导、 坚持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坚持 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等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的新路径。(一)坚持重视科技创新顶层战略引导在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下,科技创新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战略 高度,成为推动国
8、家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 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九大确立了 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 出了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通过制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及十四五”期间各领域科技创新规 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文件,践行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 标志着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战略地位的进一步提升。随着2021 年底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2021年修订),科技创 新在国家战略中的法律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体现了党中央对科技创 新的长期重视和系统谋划。2024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 国
9、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以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均 强调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位 置。(二)坚持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提升国 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最优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 度重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提升,并就其在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 会进步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在多个重要场合进行了详细论述和部署。党 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 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 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 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
10、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 家实验室体系,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同时,新型举国体 制在建设战略科技力量中体现出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 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展现了党和 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心和方向。(三)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 置,作为激发全主体、全社会科技创新活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党的十 八大以来,党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搭建科 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一是坚持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
11、制。我国的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注重在创新的所有环节做好顶层设计与 细化布局配套制度措施,以更好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潜能,推 动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二是坚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充分发挥党中央在领导科技创新事业中的重大组织者作用。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构 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三是坚持科技体制改 革与经济社会改革协同推进。为破解科研、经济两张皮”的痼疾,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坚持更好地推动科技与经济融合,通过强调企业在 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与加强技术要素市场 化配置机制,把政府、市场、社会等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
12、加快科 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四)坚持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不断坚持培育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作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 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持续加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一是坚持建设高 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及团队。尤其是大力支 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与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着 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二是坚持推进教 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 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
13、人才培 养。三是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营 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环境,让人才能够充分地学习和成长。三、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经验(-)加强科技创新顶层谋划党始终坚持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并取得了一批领先性的科技 创新成果,科技实力跃升、科技全面赋能,科技创新成为引领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动力,这些成就取得首先在于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顶层谋 划。一是强调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科技发展 战略,如五年规划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明确了国 家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和领域。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创新驱动发展战 略得到了深入实施,牢牢把握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坚持中国特色自主
14、 创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二是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 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科 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为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 入了全新发展动能。(二)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在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实践中,多点布局,多措并举,有 效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主 体支撑。一是统筹推进战略科技力量高效协同。通过建设国家实验 室、优化整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优化组合等 方式,打造一批具
15、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在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党 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对此作出了重要部署,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 学、科技领军企业定位和布局,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同。二是强化 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党高度重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 合,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 体。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构建 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大研 发投入,提高
16、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一系列要求和举措,旨在推 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有序健康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建立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党始终保持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通过政府与市场的高效协同 与精准布局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形成了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创新成果 竞相涌现的良好局面,有力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政 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在党全面领导下将政府、市场、社会等科技创新 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注重政府引导,又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协同推进攻克国家重大科技难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我 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 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这既能够充分发挥我国社会
17、主义制度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又可以综合运用政府行政和经济市场的各种手 段。二是布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党领导国家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 入,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确保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布局建设国家 科技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支 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并对改进科技计划管理”作出部署,这些 政策导向为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四)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政策体系近年来,党中央通过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并精心构建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和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一是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 实际上是人
18、才驱动,党针对人才发展在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 规划,将人才作为科技创新的核心资源,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 才素质、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等措施,全面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 力。二是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党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 培养和引进工作,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制定和 实施一系列人才政策,吸引和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先水平的 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 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 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 平台,为科技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越的创新
19、创业 环境。四、党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的展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 决定,为党全面领导我国科技创新事业提供了新的方向和要求。面向 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党在全面领导科技创新事业,加速实现建 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过程中,要重视战略布局引导、重视创新体系 建设、重视体制机制改革、重视创新人才培育、重视干部科技素养培 养,为加快实现科技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重视战略布局引导,不断推动政策系统性部署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宏观战略部署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指南和方向引领,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系统性 和格局性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20、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任 务,要立足我国科技发展现状,更加重视科技战略的引领,抓好顶层 设计和战略谋划,构建系统性的战略部署。第一,要加强党对科技事 业领导的理论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科技创新提 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是我国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重 要指导,在此基础上,要结合实践发展不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 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构建涵盖科技创新方方面面、具有中国特色的理 论体系。第二,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中央科技 委员会进行统一协调,充分利用党中央在科技领域谋大事、议大事、 抓大事的制度安排,系统谋划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一
21、体化推进的顶层设计,为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 改革提供技术路线指导。(二)重视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攻坚力量,代表了 国家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建设国家创新 体系,特别注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我国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 为优化国家创新体系整体布局,引领带动国家创新体系中其他创新主 体、其他单元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加 剧,国内外科技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在这一背景下,提升国家创新能 力和科技水平,迫切需要发挥党的领导,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 量。第一,要不断强化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国有企业
22、要率先开 展新领域、新赛道的产学研合作,做好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的表 率,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第二,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国 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统筹各类科创平台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央地协 同,不断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 科技领军企业的分领域、分地域布局。(三)重视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完善我国创新生态体制机制改革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 以来,党中央大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出台、颁布和实施的一系列改 革措施支撑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也 指出要进一步推动体制机制改革,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 制,要推动科技创新力量、
23、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 化、协同化,落实这一改革任务迫切需要我国持续重视体制机制改 革。第一,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制度优势,支持国家战略 科技力量深入探索能够加快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治理模式, 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突破。第二,要改进科技化管理,完善 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 境,为科研人员潜心研究提供保障。(四)重视创新人才培育,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科技人才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核心。党的十八大以 来,我国以人才发展规划、人才工作会议为重要抓手,不断完善人才 发展的顶层设计,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成为全球规模 最宏大
24、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 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迫切需要发挥党的统一领导优 势。第一,各级政府要加快构建面向产业需求的教育、科技与人才一 体化融合发展机制和资源配置模式,探索教育、科技和产业互动的创 新性人才自主培养模式。第二,要引导全社会形成以质量、绩效、贡 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鼓励各行各业结合实际情况设计评价指标,支 持构建能够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造活力,能够全面准确反映成果创新 水平、转化应用绩效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水平的评价体系。(五)重视干部科技素养,不断提升科技治理能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强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离 不开各级党委和政府
25、的科技素养。科技创新事业治理逐渐成为政府日 常事务中最复杂、最具挑战的事项之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涉及科 技创新组织、科技体制改革、科技政策研制等多个方面的工作。领导 干部作为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科技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 科技创新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因此领导干部的科技素养已经成为 新时代领导干部的重要特征。只有了解科技创新发展规律,掌握科学 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 求,落实我国科技强国建设战略。新形势下,强化党对科技创新事业 的全面领导迫切需要提高领导班子的科技素养,把科技素养作为选拔 和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准,同时加大对领导干部科技素养的有规律 的培训I,使其能够了解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技发展需求。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