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7660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2、《长征组歌》两首.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二长征组歌两首教案A一、教学目标: 1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2欣赏歌词中表现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3体会歌词中表现红军战士过雪山、涉草地的艰难及其表现出的钢铁意志。二、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含义及其中心教学难点:体会歌词的音乐美三、教学时数:1课时教具:录音机、投影仪预习要求:1 制作读书卡2 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特别是关于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方面的资料学法设计:以学生自学为主,自行解决生字、词。品味语言时,也以学生自找喜欢的词句,或互相质疑,解答为主。为了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与节奏,师组织活动:学生朗诵比赛,教师指导,点评。其余由学生自主评论。教学过程:

2、一 导入1 由七律 长征导入二 简介背景:作者萧华,江西人氏。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创作。三 朗读歌词,体会情感听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选段:四渡赤水出奇兵和过雪山草地1师范读,提问: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调?学生自由朗读讨论回答:朗读时抑扬顿挫,低沉,高昂,读出豪迈之情。2从歌词中你获得哪些信息?四品味语言,合作学习再读四,讨论以下问题:1中心句是哪句?2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谈谈理由。(或同学之间互相提问质疑)3、比较本课与七律 长征语言上有何不同?(讨论交流)师提示:本课内容是歌词,通俗易懂;七中的语言艺术化、较深刻,需要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体会红军长征精神。提示:1 中心句:毛

3、主席用兵真如神。这一句画龙点睛的盛赞毛主席的用兵如神。2 如开头三句,用短句有气势,突出当时的局势严峻,写出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再如:“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生动再现天气的酷热和缺水的景象,从而渲染红军行军的艰辛。再如:又来四句三字短句,再现红军不仅面临严酷的环境,而且处于被几十万敌军围追堵截的艰难处境,从一个“压”字即可看出来。从第1016行,这几行文字生动形象的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场敌我之间的运动战。让人深刻的感受到红军战士的顽强、勇敢、机智的英雄形象,也表现了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军事家的风采。过渡: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之后来到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即雪山)

4、和荒芜人烟、危机重重的草地。如果说前面的困难靠智慧克服,那么下面他们要用什么方式来解决? 1再读过,红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提示:路难走,没有吃,没有住。生存危机之严重。如开头四句。2问:怎样克服的?靠什么?提示:千锤百炼的红军靠着坚强的意志,对革命理想的执着追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终于踏过雪山,走过草地。如“钢铁汉”、“不怕”、“千锤百炼”、“迎”、“扎”、“骨更硬”、“志越坚”。3如果要造一座红军过雪山草地的纪念碑,请你在碑上写一句话,你会写什么? 总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下面让我们通过朗诵比赛,再次领略歌词的气势与节奏,体会红军那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五 拓展延伸,合作探究活动目的:更进一步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活动形式:朗诵比赛活动准备:先听录音,再自由朗读,选出一名主持人,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其余同学作为裁判。活动过程:1主持人报幕2按小组顺序,依次朗诵3裁判简评 4按票数多少和评价好坏,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其余为鼓励奖六 布置作业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看法。(整理成文)附板书: 长征组歌两首(一)四渡赤水强渡乌江奇 兵 盛赞 用兵如神佯攻昆明巧渡金沙(二)(钢铁汉) (骨更硬)坚强 追求 过雪山草地 (千锤百炼) (志越坚)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