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5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4 189号)的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 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 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材料;5施工阶段计算;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7正 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8栓钉连接件;9构造要求;10施工设 备;11施工及验收。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东南大学负责具体 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东南大学 (九龙湖校区)交通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地址:南京市 江宁区
2、东南大学路2号,邮政编码:211189) o本标准主编单位:东南大学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 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哈尔滨市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市城建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 限公司吉林大学南通大学北京市市政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市政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南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黄侨包琦玮周 良王今朝 郑一峰包华惠斌杨明 李照明李雪峰任远陈雪枫 陈维生尹杉马少军田延华 史亚军王渭彭亚东白伟 李雪高秀美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马弱张汛钱寅泉李国平 赵君黎李正张少青靳林生 张海龙李建国目 次1 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3 基本规定103
3、1 一般规定 103.2 结构形式 113.3 作用及作用组合124 材料134.1 钢材134.2 混凝土 144.3 钢筋155施工阶段计算171.1 一般规定 171.2 应力计算 171.3 钢梁预拱度计算191.4 钢梁的稳定性计算206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246.1 一般规定 246.2 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246.3 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277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 297.1 一般规定297.2 成桥拱度及活载变形计算297.3 抗裂性计算317.4 应力计算 328 栓钉连接件348.1 一般规定 348.2 连接件设计348.3 连接件构造要求369 构造要求389.1 钢
4、梁389.2 一期混凝土 399.3 二期混凝土 3910 施工设备4210.1 一般规定4210.2 防侧倾装置4310.3 加载装置4310.4 翻转架4410.5 施工设备的安全性检查4511 施工及验收4711.1 一般规定4711.2 施加预弯力4711.3 一期混凝土施工及释放预弯力4811.4 翻转预弯梁4911.5 存放和吊装4911.6 二期混凝土施工 5011.7 质量验收50附录A变截面预弯预应力组合梁51附录B 预弯预应力组合连续梁53附录C几何参数及计算系数58附录D变形计算63附录E截面应力计算66本标准用词说明 76引用标准名录77Contents1 Genera
5、lProvisions12 Termsand Symbols22.1 Terms 22.2 Symbols 33 Basic Requirements103.1 General Requirements 103.2 Structure Forms 113.3 Actions and Actions of Combination 124 Material134.1 Structional Steel 134.2 Concrete 144.3 Steel Bar 155 Calculation of Construction Stage 17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5
6、2 Calculation of Stress 175.3 Calculation of Steel Beam Pre - camber 195.4 Calculation of Steel Beam Stability 206 Designof UntimateLimitStates 246.1 General Requirements 246.2 Calculation of Section Bending Resistance 246.3 Calculation of Section Shearing Resistance 277 Designof Service AbilityLim
7、it States 29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97.2 Calculation of Finished Bridge Camber and Live Load7.3 Calculation of Crack Resistance 317.4 Calculation of Stress 328 Stud Connectors 348.1 General Requirements 348.2 Design of Connectors 348.3 Detailing Requirement of Stud Connectors 369 Detailing Requirm
8、ents 389.1 Steel Beams 389.2 First -stage Concrete 399.3 Second -stage Concrete 3910 Construction Equipment 4210.1 General Requirements4210.2 Anti -roll Device 4310.3 Loading Reaction Frame and Load Platform 4310.4 Rotatable Frame 4410.5 Checking of ConstructionEquipment Security 4511 Construction a
9、nd Acceptance 4711.1 General Requirements 4711.2 Apply Pre -bending Force 4711.3 First Stage Concrete Constructionand Release Prestress 4811.4 Flip Preflex Beam4911.5 Storage and Hoisting 4911.6 Second Stage Concrete Construction 5011.7 Quality Acceptance 50Appendix A PreflexedComposite Beam with Va
10、riableSections 51Appendix B Preflexed Composite Continuous Beam 53Appendix C GeometricParameters andCalculationFactors58Appendix D Calculationof Deformation63Appendix E Calculation of Section Stress 66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76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771. o.i为使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符合安全
11、 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3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标 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 preflexed composite beam在预弯梁上浇筑腹板、上翼缘板等二期混凝土所形成的组 合梁。2.1.2 预弯梁 preflexed beam以预弯曲的钢梁作为预加应力的工具,以预弯力将其压至预 设零点并浇筑一期混凝土;卸除预弯力后利用钢梁的反弹作用对 一期混凝土施加预压应力,以此形成的半成品梁。2.1.3 栓钉连接
12、件 stud connector用于连接钢梁与一期混凝土、二期混凝土,使三者共同工作 的栓钉。2.1.4 一期混凝土 first-stage concrete钢梁在预弯状态下,浇筑在钢梁下翼板周围的混凝土。2.1.5 二期混凝土 second-stage concrete在预弯梁上浇筑的混凝,包括腹板混凝土、桥面板混凝土 以及横隔板混凝土。2.1.6 钢梁预拱度pre-camber钢梁加工成形时的上拱值。2.1.7 控制预拱度 control pre-camber在设计预拱度的基础上考虑钢梁焊接残余变形影响的,用于 控制钢梁加工的上拱值。2.1.8 成桥拱度 completed bridge
13、camber桥梁建成时,在全部永久作用下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剩余 上拱值。2.1.9 预弯力 preflex force为将具有预拱度的钢梁压至预设零点而施加的一对竖向 荷载。2.1.10 拼接施工法 method of fabricated construction on preflexed beam segments将预弯梁沿长度方向拆分成若干预弯梁段进行运输,在施工 现场再将各预弯梁段重新连接,并在连接部下翼板浇筑混凝土, 使其形成预弯梁整体的施工方法。2.1.11 变截面预弯预应力组合梁 variable cross-section ofpreflexed composite beam
14、对钢梁变高度、变厚度的预弯预应力组合梁的总称。2.1.12 预弯预应力组合连续梁 preflexed composite continues beam由按照永久作用剪跨划分的预弯梁段、中支点组合梁段以及 连接段共用构成的纵桥向连续的预弯预应力组合梁。2.1.13 剪跨 shear span梁上零弯矩作用截面与相邻的最大弯矩作用截面之间的 距离。2.2 符号2.2.1 材料性能Ee混凝土弹性模量;E.普通钢筋弹性模量;E8钢材弹性模量;自、&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标准值;fa一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fa普通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fsk、fd分别为普通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
15、栓钉材料的抗拉强度最小值;fik、fa一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和设计值;用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y钢材屈服强度;GC混凝土剪切模量;G8钢材剪切模量;Ue混凝土的泊松比;Us钢材的泊松比;ac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as钢材的线膨胀系数;ps钢材的质量密度。2.2.2作用与作用效应F恻向支撑承受的水平力;M-截面一期混凝土下缘消压后的开裂弯矩;Ma基本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a由钢梁自重引起的跨中截面弯矩标准值;M2二期混凝土自重引起的跨中截面弯矩标准值;M3 由桥梁二期结构重力引起的跨中截面弯矩标准值;M预弯预应力组合梁一期混凝土下缘的抗裂弯矩;Ma-一可变作用(或荷载)频遇值引起的跨中弯
16、矩;M1作用准永久组合的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Mm由模板的自重集度引起的跨中截面弯矩;M0截面一期混凝土下缘的消压弯矩;Mp由两个对称点(如四分点或三分点)作用设计预 弯力引起的跨中截面预弯矩;M4汽车作用引起的跨中弯矩标准值;M1人群作用引起的跨中弯矩标准值;Ms钢梁自重引起的跨中截面弯矩;Ms作用频遇组合的跨中截面弯矩设计值;Mu-一按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截面极限受弯承载力;Md一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x施工阶段由预弯力和钢梁自重引起的绕X轴作用 的最大弯矩标准值;Pon预弯力的施工控制值;Pa高强螺栓的预拉力设计值;Po设计预弯力;q、钢梁的自重集度;R一构件承载力设计值;Sa一作用(或
17、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设计值;Ve一钢梁顶面以上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力之和;Va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基本组合的支点剪力设计值;Vmx施工阶段预弯钢梁支点截面作用的最大剪力标 准值;Vs栓钉连接件的极限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 预弯阶段栓钉连接件的弹性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ud一基本组合的剪力设计值;W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效应频遇组合(不计 冲击)引起的一期混凝上下缘的裂缝宽度;wa裂缝宽度限值;Oeon预弯钢梁的控制应力;。一 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二期混凝土上缘的压应力;Oei预弯梁反弹时一期混凝土下缘的最大压应力;OL 一期混凝土下缘的有效预压应力;OSJ一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钢梁下缘的拉应力;om正
18、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钢梁上缘的压应力;OW施工过程中,钢梁上缘的最大弯曲压应力;O2钢梁自重引起的跨中截面最大弯曲应力。2. 2.3几何参数Ae- 一期混凝土的截面面积;Al 二期混凝土的截面面积;1 8 一钢梁的全截面面积;2 1预弯梁的换算截面面积;3 2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的换算截面面积;A3二期混凝土与钢梁的换算截面面积;Io变高度梁支点截面抗弯惯性矩;11 预弯梁换算截面绕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12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换算截面绕其自身重心轴的惯性矩;13 不计一期混凝土的换算截面惯性矩;Iy I2y分别为钢梁的受压、受拉翼板对钢梁重心(y)轴 的惯性矩;Ie一期混凝土截面绕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
19、或变高 度梁跨中截面抗弯惯性矩;.二期混凝土截面绕自身形心轴的惯性矩;Ie折算截面惯性矩;Im一变厚度钢梁跨中段的截面抗弯惯性矩;In一变厚度钢梁端部段的截面抗弯惯性矩;15 - 工字形钢梁绕其重心轴的惯性矩;Iy钢梁全截面对y轴的惯性矩;L钢梁的计算跨径;Ll 两个支承台之间的中心距;S钢梁下翼板以下混凝土换算截面绕预弯梁换算截面重心轴的静矩;a钢梁腹板上横向加劲肋的间距;b受压翼板的悬臂长度或混凝土工字形梁的腹板 厚度;b1 工字形钢梁受压翼板的宽度;b;-二期混凝土上翼缘板的有效宽度;bsl钢梁下翼板的宽度;bsu钢梁上翼板的宽度;bw钢梁腹板宽度;c钢梁上翼板混凝土保护层厚度;d钢梁
20、截面形心至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的距离;d”一钢梁截面形心至二期混凝土截面形心的距离;da 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至预弯梁截面形心的距离;da 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至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 心的距离;d一二期混凝土截面形心至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 心的距离;da形心G至二期混凝土截面形心的距离;de3形心Ge至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的距离;Cr一 形 心Ge至二期混凝土截面形心的距离;ds形心G至钢梁截面形心的距离;i钢梁截面形心至预弯梁截面形心的距离;d2 钢梁截面形心至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 的距离;ds形心G至钢梁截面形心的距离;fcon钢梁施工控制预拱度;f钢梁设计预拱度;fi-11各受力阶段钢梁
21、预弯梁或预弯预应力组合梁跨 中计算变形值;fq可变作用(或荷载)频遇值引起的跨中挠度;hl;二期混凝土上翼缘板的厚度;hg钢梁高度;hu一钢腹板塑性区高度;hv钢梁的腹板高度;hy一钢腹板弹性区高度;Ii受压翼板侧向支承点的间距;m支承台与同侧反力架的中心距,或跨中截面抗弯惯性矩与支点截面抗弯惯性矩之比;ry钢梁截面对y轴的回转半径;t钢梁受拉翼板(下翼板)的厚度;f钢梁受压翼板(上翼板)的厚度;tv一钢梁的腹板厚度;U按纵桥向每排一个栓钉连接件考虑的栓钉间距;X截面中性轴位置;ya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到一期混凝土上缘的距离;Ycul一预弯梁截面形心到一期混凝土上缘的距离;Ycu2预弯预应力组
22、合梁截面形心至一期混凝土上缘的 距离;yeu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至二期混凝土上缘的 距离;ycu3形心G至二期混凝土上缘的距离;ya一一期混凝土截面形心到一期混凝土下缘的距离;yen预弯梁截面形心到一期混凝土下缘的距离;yc2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至一期混凝土下缘的距离;yc2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至二期混凝上下缘 的距离;ye3一形心G至二期混凝土下缘的距离;yecu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折算截面形心到二期混凝土上 边缘的距离;Yea一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折算截面形心到一期混凝土下 边缘的距离;Yesu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折算截面形心到钢梁上缘的距离;ys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折算截面形心到钢梁下缘的
23、距离;ysu钢梁截面中性轴到钢梁上边缘的距离;ysm-预弯梁截面形心到钢梁上缘的距离;ys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至钢梁上缘的距离;ysu3形心G至钢梁上缘的距离;ya钢梁截面中性轴到钢梁下边缘的距离;ys预弯梁截面形心到钢梁下缘的距离;y.2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截面形心至钢梁下缘的距离;y.3形心G至钢梁下缘的距离;y截面对y轴的长细比;每一个垫板间隙的压密值。2. 2.4计算系数及其他k一钢梁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系数;n一对锚螺杆中螺帽与垫板间隙总数;n1钢梁与一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2钢梁与二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连接件受剪承载力折减系数;Ob一钢梁绕y轴的惯性矩之比;B b侧向支承点的影
24、响系数;n截面对称性影响系数;9b一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混凝土徐变系数;yo一桥梁结构的重要性系数;Gs截面界限受压区高度系数。3基本规定3.1 一般规定3.1.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按短暂状况进行钢梁及预弯梁的应力及稳定性验算;2应按持久状况及偶然状况进行预弯组合梁的承载能力极 限状态的计算;3应按持久状况进行预弯组合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抗裂 性、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并对使用阶段进行截面应力验算。3.1.2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主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按表3. 1.2采用。表3.1.2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设计使用年限类别设计使用年限(年)桥梁类型150小桥、中桥2
25、100特大桥、大桥、重要中桥注:对有特殊要求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可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经经济技术论证 后予以调整。3.1 . 3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可采用简支梁结构或连续梁结构, 可用于多肋式直梁桥,以直代曲的弯梁桥和斜梁桥,不宜用于曲 线桥梁。单跨跨径不宜大于50m。3.2 .4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可采用等截面形式或变截面形式, 其成桥竖曲线形应与道路纵断面线形相匹配。3.3 .5当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采用现场拼接施工方法时,简支 梁桥的钢梁拼接点应选在梁跨的两个四分点以外不超过Im的范 围内;连续梁桥的拼接段应选在永久作用弯矩零点截面附近。3.4 . 6预弯预应力组合简支梁的桥面板有效宽度应按国家
26、现行标 准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GB 50917或公路钢筋混凝土 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中的相应条款计算;连 续梁的桥面板有效宽度宜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 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的方法计算。1.1.7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混凝土桥面板宜采取整体现浇成 型。混凝土桥面板的设计和验算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 规定。1.1.8 钢梁加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50或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2的相 关规定。1.1.9 桥面铺装、防水、排水、伸缩装置、支座及照明、栏杆 等桥面系的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3
27、2 结构形式3.2.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宜采用预制预弯梁,现场吊装后现 浇形成整体桥梁的方法;上翼缘板、腹板、横隔板等二期混凝土 宜采用现浇方法;连接件宜采用栓钉连接件。当简支跨径小于或 等于30m时,预弯预应力组合梁的钢梁宜采用等截面工字形钢 梁(图3. 2. 1)。图3.2.1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主梁断面示意1一连接件;2一期混凝土; 3二期混凝土; 4一钢筋;5钢梁3.2.2 预弯预应力组合简支梁桥的高跨比宜为132128,主 梁间距宜为UOOmm1900mm.主梁宽与主梁高之比宜为L 0 1. 6。边梁悬臂板的长度应满足其根部截面的受弯承载力要求。3.2.3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主
28、梁之间应设置横隔板(梁),横 隔板(梁)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或钢构件的形式。在梁端支座 处、预应力加载点和跨中截面应设置横隔板(梁)。横隔板(梁) 的间距不宜大于8m,且每跨不应少于5道。混凝土横隔板尚应 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 范JTG D62中的构造要求。3.2.4 当采用变截面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 A的相关规定。3.2.5 当采用预弯预应力组合连续梁时,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 的相关规定。3.3 作用及作用组合3.3.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作用、作用组合及结构重要性系 数,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 11或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
29、TG D60的规定。3.3.2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在进行短暂状况下的应力和稳定计 算时,应采用作用的标准值。3.3.3 3. 3在进行持久状况或偶然状况下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 作用组合应采用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基本组合。3.3.4 3.4在进行持久状况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时,应采用现 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D62的频遇组合和准永久组合。截面应力验算应采用作用 标准值组合,其中汽车荷载应计入冲击效应。3.3.5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温度作用可按现行行业标准公 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的混凝土桥梁取值。4材料1 .1钢
30、 材1.1.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钢梁应根据结构形式、受力特点、 连接方式及所处环境条件合理选用钢材。1.1.2 预弯组合梁桥的钢材应采用Q345钢、Q390钢和Q420 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1591和桥梁用结构钢GB/T 714的相关规定。钢材强 度设计值应按表4. L 2采用。表4.1.2钢材的强度设计值(MPa)钢材抗拉、抗压 和抗弯fa抗剪 fvd屈服强度 fy牌号钢板厚度 (mm)Q345钢1627516034516 4027015533540 63260150325Q390钢1631018039016 4029517037040 63280
31、160350Q420钢1633519542016 4032018540040 63305175380注: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的钢材厚度,预弯钢梁的钢板厚度不宜超过40mm。1.1.3 3钢梁材料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表4. 1. 3的规定采用。*4.1.3钢梁材料的耀性能指标弹性模量E (MPa)剪切模量G8 (MPa)泊松比 Ws线膨胀系数as (以每C计)质量密度P (kgm3)2. 06X107. 91040.311.2X10-578501.1.4 栓钉连接件的材料应采用ML15和ML15A1钢材,栓钉 连接件的最小屈服强度应满足。8 320MPa、最小极限强度ob 400MPa、延伸率 s1
32、4%的技术要求。材料其他性能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电弧螺柱焊用圆柱头焊钉GB/T 10433的规定。1.1.5 高强螺栓应采用20MnTiB或35VB钢制作,其力学性能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头 螺母、垫圈技术条件GB/T 3632的要求。高强螺栓预拉力设 计值Pa应按表4. 1. 5的规定采用。表4.1.5高强螺栓预拉力设计值Pa (kN)性能等级螺纹规格M20M22M24M27M308. 8S12515017523028010. 9S1551902252903554 . 1. 6钢梁及连接件的焊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接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非合
33、金 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 57或热强钢焊条GB/T 5118 的规定。选用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母材金属性能相适应。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主体母 材金属性能相适应,并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4.2 混凝土4.2.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40C600其 中一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应采用低收缩、低徐变的 早强混凝土;二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当跨径超过 35m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4.2.2 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a、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fd、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k、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ik应按表 4. 2. 2采用。表
34、4. 2. 2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强度标准值(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45C50C55C60fed18.420.522.424.426.5fd1.651.741. 831. 891.96fck26.829.632.435.538.5fik2.402.512. 652. 742. 854.2.3 混凝土受压或受拉时的弹性模量EC应按表4. 2. 3采用。表4. 2. 3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混凝土强度等级C40C45C50C55C60Ee3. 25X1043. 35X1043. 45X1043. 55X1043. 60X104注:当采用引气剂及较高砂率的泵送混凝土且无实测数据时,表中C
35、50C60的 E.值应乘以折减系数0. 95o4.2.4 混凝土的剪切模量G.可按混凝土弹性模量数值的0. 4倍 采用;混凝土的泊松比VC可采用0. 2;混凝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 e 可取为 IXlO-5/。4.3 钢 筋4.3.1 预弯组合梁桥中的普通钢筋宜选用HPB300、HRB400 HRB500 HRBF400 HRBF500 和 RRB400 钢筋,并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 GB/T 1499.1或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T 1499.2 的规定。4.3.2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使用的普通钢筋除桥面板内的横桥 向钢筋外,均应视为构造
36、钢筋。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fk应按表4. 3. 2的 规定采用。表4.3 2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MPa)钢筋种类符号公称直径d (mm)fskHPB300622300HRB400HRBF400RRB400业 业F 业R650400HRB500HRBF500亚 亚F6505004.3.3 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sd和抗压强度设计值f应按表4. 3. 3采用。表4.3.3钢筋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MPa)钢筋种类fsdfHPB300250250HRB400HRBF400RRB400330330HRB500HRBF500415400注:构件中配有不
37、同种类的钢筋时,每种钢筋应采用各自的强度设计值。4.3.4 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E应按表4. 3. 4采用。表4.3 4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MPa)钢筋种类EHPB3002. 1X105HRB400 HRB500HRBF400 HRBF500RRB4002. OXlO55施工阶段计算5.1 一般规定5.1.1 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桥的施工阶段包括施加钢梁预弯力、 预弯梁反弹、浇筑二期混凝土及施加二期结构重力等四个主要受 力阶段。5.1.2 各施工阶段的计算内容应包括跨中截面钢梁上下缘、一 期混凝土下缘、二期混凝土上缘的应力以及跨中变形。5.1.3 在钢梁预弯阶段,应验算钢梁的侧向稳定性并采取必要 的
38、防侧倾措施。5.1.4 在计算预弯预应力组合梁施工过程中截面各控制点的应 力时,应计入一、二期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的影响。5.1.5 钢梁预弯力的加载点可选在计算跨径的两个四分点或两 个三分点。5.2 应力计算5.2.1 设计钢梁预弯力时,钢梁跨中截面的控制应力应按下式 计算:Oon0.75fy(5. 2. 1)式中:fy 钢材的屈服强度(MPa),按本标准表4. 1.2采用; Oon一预弯钢梁的控制应力(MPa)。5.2.2 对等截面预弯钢梁的设计预弯力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加载点选在计算跨径的两个四分点,由预弯力和钢梁自 重共同引起的跨中截面上缘(或下缘)最大应力达到控制应力时:,g_211
39、L(5. 2. 2-1)/.V,6, tA-,L V.(5. 2. 2-2)W V r式中:P0 四分点的设计预弯力(N);Oon预弯钢梁的控制应力(MPa);I8工字形钢梁绕其重心轴的惯性矩(mm4 ); L钢梁的计算跨径(mm);o2钢梁自重引起的跨中截面最大应力(MPa); qs钢梁的自重荷载集度(Nmm);ysu钢梁截面中性轴到钢梁上边缘的距离(mm)o2当预弯力的加载点选在两个三分点时,由式(5. 2. 2-1) 计算的预弯力Po应乘以0 75的折减系数。1.1.3 施工中的预弯力控制值应在设I计预弯力的基础上计入其损失量,按 U I下列方法计算:1对单梁加载工艺,根据加载装.置的锁
40、定及变形影响,预弯力的施工 ljIp控制值可按下式计算:一 7Pon=1.03P0 (5.2.3-1),zi式中:p0n预弯力的施工控制值P0设计预弯力(N)02 对双梁加载工艺(图5. 2. 3),图5.2.3双梁加载应计入拉杆的螺帽和垫板间的间隙压锚固构造板;4杆;5下钢梁工控制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Pom=P0 +P(5. 2. 3-2)密等引起的预弯力损失。预弯力的施上钢梁;2-螺帽;3垫(5. 2. 3-3)式中:锚杆及锚具变形引起的预弯力损失量(N);对锚螺杆中螺帽与垫板间隙总数,=4;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 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确定的每一个垫板间 隙的压密
41、值(mm);Is工字形钢梁的截面惯性矩(mm4 ); Es钢材的弹性模量(MPa);Li 两个支承台中心之间的距离(mm);m支承台与同一端反力架中心之间的距离(mm)。1.1.4 预弯梁反弹阶段,一期混凝土下缘应力应满足下式要求: O0.56fecu.k(5. 2. 4)式中:Od预弯梁反弹时一期混凝土下缘的最大压应力 (MPa);feu,k反弹时实测的一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 值(MPa),不小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90%。5.3 钢梁预拱度计算5.3.1 当采用单梁预弯工艺时,等截面钢梁的设计预拱度的计 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预弯力作用点设在两个四分点时,由设计预弯力和钢 梁自重作
42、用引起的钢梁设计预拱度可按下式计算:(5. 3. 1-1)f ftti 1 l八一384EE 十 384EJ.式中:fo钢梁设计预拱度(mm);P0设计预弯力(N),应按本标准式(5 . 2 . 2- 1)计算;L预弯(钢)梁的计算跨径(mm);Es钢材的弹性模量(MPa);Is钢梁绕其水平重心轴的截面惯性矩 (mm4 ); qs钢梁的自重集度标准值(Nmm)02当预弯力作用点设在两个三分点时,可按下式计算:(5. 3. 1-2)5.3.2 钢梁加工控制预拱度应在设计预拱度f的基础上计入钢 梁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并应按下式计算:fcon=kfo(5. 3. 2)式中:fon钢梁施工控制预拱度(
43、mm);fo钢梁设计预拱度(mm);k钢梁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系数,宜根据实测结果取值;缺少实测数据时取k=1.0605.3.3 对等截面简支预弯梁,释放预弯力后跨中的剩余拱度值 不宜小于钢梁设计预拱度的55%。5.4 钢梁的稳定性计算5.4.1 在施工阶段,等截面工字形钢梁的受压翼板的自由长度 与其宽度之比不宜大于表5. 4. 1的限值。表5.4.1工字形截面钢梁不需计算整体稳定性的最大ke值钢种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工字形钢梁跨中有侧向支承点的工字形钢梁Q345钢10.513.0Q390钢10.012.5Q420钢9.512.0注1对跨中无侧向支承点的钢梁,L为其跨度;对跨中有侧向支承点的钢梁, L为受压翼板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深的支座和横隔梁可视为侧向支承 点);2 h为工字形钢梁受压翼板的宽度。5.4.2 在施加预弯力过程中,等截面的工字形钢梁不满足本标 准表5.4. 1中的最大限值时应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并应符合下 列规定:1预弯钢梁的整体稳定性可按下式验算:(5. 4. 2-1)式中:OW施工过程中,钢梁上缘的最大弯曲压应力(MPa);Mx-在施工阶段由预弯力和钢梁自重引起的绕X轴(图5. 4. 2)作用的最大弯矩标准值(N mm);Wx接受压边计算的钢梁截面抗弯模量(mm3);gb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fa钢梁的材料强度设计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