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79177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曹刿论战》教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27. 曹刿论战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二)能力目标1把握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2分析曹刿和鲁庄公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三)德育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教学重点:1理清行文思路。背诵课文。2体会课文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教学难点:理解曹刿关于战争问题的论述。教学方法:1诵读法。 2探究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可直接从对左传的介绍开始谈起,引出齐鲁长勺之战,

2、以引入新课教学。左传: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解说春秋的一部著作。其中记载着春秋时代各国的内政、外交、军事等方面的活动。原书名为左氏春秋,汉以后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这部书既是一部比较完整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相当精彩的散文著作。二、课文背景问题:哪位同学能根据预习来说说这场战争是怎么打起来的?补充史料春秋时期,齐鲁两国相邻(杜甫有诗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为争霸不断发生战事。公元前686年冬,齐襄公的堂弟公孙无知杀死襄公,自立为君。几个月后被杀,齐国的君位便空置了起来。当时流亡在外的公子小白和其兄公子纠都想乘机回国继承君位,于是就发生了一场君位争夺斗争。结果

3、,是公子小白捷足先登,率先入国抢占了君位,他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齐桓公。而公子纠则在这场权力争夺中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其重要谋臣管仲也被罗致到齐桓公的手下,后来成为齐桓公霸业的重要奠基者。鲁国在这场齐国内部斗争中,是站在公子纠一边的,并曾经公开出兵支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齐桓公对此更是耿耿于怀,不肯善罢甘休。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这样复杂的背景,在左丘明的笔下只有短短的两句:“十年春,齐师伐

4、我。公将战。”这里的“十年”是指鲁庄公十年,“师”是军队的意思,“我”就是指鲁国,“公”自然就是鲁庄公了。可见其语言之简洁。三、整体感知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课文在哪一段讲述了长勺之战?学生复述后,全班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节。)2请结合课下注解,自己通译课文,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可以是有关字词的,也可以是有关内容的。3试背诵第二节。4问题: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怎么如此轻松就赢了呢?怎么赢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战役的指挥者曹刿的论述吧!5. 读第三节,小组学习,整理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和重要的词语现象。判断句:夫战,勇气也。重要的词语:鼓、再、作、夫6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补充史料。春秋时期的战争是

5、用兵车摆开阵势作战,一车四马,车上甲士三人,后有步卒七十二人。作战时兵车都是一起前进或者后退。若战败逃走,阵势必然就乱了。古人乘车都是站在车上,车舆四周的围栏很矮,不能用来凭依。前面有一根较高的横木,叫“轼”,主要轼当扶手用的,但也可以供人站在上面瞭望前方。7再读课文,你能概括曹刿指挥取胜的主要战术吗?明确:时机把握得很好,在“彼竭我盈”之时;善于观察判断,“辙乱旗靡”后予以追击。毛泽东恰恰就吸取了这个“彼竭我盈”,发明了“敌疲我打”的战术。小结:长勺之战是齐桓公争霸斗争史上一次少有的挫折,也是鲁齐长期斗争中鲁国的一次罕见的胜利。它对齐桓公调整完善自己的争霸战略方针具有一定的影响。8背诵第三段

6、。四、小结曹刿论战中,曹刿这一人物要算很神秘的了。他既非肉食者,又能见到鲁庄公。而且能和鲁庄公同乘一辆战车指挥作战,庄公对他言听计从。历史上对他的记载也各有不同,曹刿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是值得研究的。在这场战役中,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是显而易见的。那么,长勺之战的胜利仅仅是因为曹刿完美的战术吗?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呢?鲁庄公在这场战役中又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呢?让我们在明天的学习中一起来探究答案吧。五、作业背诵所学课文段落,完成相应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勺之战的过程,听取了曹刿对战胜原因的论述。那么,这场战役的取胜仅凭借完美的战略战术是不够的。古代打仗主要靠人战,一个小国,人力单薄

7、,寡不敌众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那么,长勺之战又是怎样做到以寡敌众的呢?二、朗读第一节,先通译课文,再小组学习,找到原因1字词学习:重点实词:间、信、孚、福通假字:偏古今异义词:鄙、牺牲、狱、可以补充知识:关于“肉食者”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当时与公膳制有关,公膳是对某种品位的官员在办公时间免费供给的一种膳食,按规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此处借指有权位的人。2背诵对话片段。三、通观全文,你如何评价曹刿找个人?1小组学习,讨论,然后交流。学生讨论后,先指名几名学生发言,然后归纳: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能看到曹刿算得上是古代的一位军事

8、人才。他具有卓越的军事识见和高超的作战指挥才能。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他非常重视战前要有可靠的政治准备。他认为,“民从”,得到庶民百姓的拥护、支持,这才是战争取胜的重要保证,“民从”,具备了这个条件,“可以一战”,否则,不可以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些人识见鄙陋,就包括考虑不到这点。二、他指挥作战谋虑周密,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他深知军队士气在战争中的作用(“夫战,勇气也”),他慎重初战,善于选择有利的时机发起反攻(“彼竭我盈,故克之”),他知彼知己,既不畏强敌,又步步谨慎,终于战胜齐军(“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曾写道:“春秋时候,鲁与齐战”,“

9、当时的情况是弱国抵抗强国”,“鲁庄公起初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后来被曹刿阻止了,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了中国战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的战例。”2那么鲁庄公呢?他可谓肉食者的代表,曹刿说他“鄙”没有“远谋”,你认同吗?小组学习,讨论,交流。认同:把战胜的希望寄托在贵族和神灵的保佑上;战事中急于进攻、追击;战胜却还不知道原因。不认同:政治开明,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善于用人,让一个普通的武士指挥作战;不耻下问。3你还知道中国历史上其他的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吗?点拨:如巨鹿之战、马陵之战、赤壁之战(3万对40万大军)、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城濮之战等。四、归纳写作特点。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五、布置作业1背诵全文。2完成课后练习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