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7941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6).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最新精品资料15 唐雎说信陵君【文章主旨】文中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原文】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日:“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泰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主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选自战国策原文注释译文【信陵君】杀【晋鄙】,救【邯

2、郸】,【信陵君】即魏公子无忌,魏昭王少子,安釐王的异母弟,封信陵君。【晋鄙】战国时魏将。【邯郸(hn dn)】赵国国都,今河北省邯郸市。信陵君杀死晋鄙,夺得军权,领兵解救邯郸,【破】秦军,【存】赵国。【破】打败,打垮。【存】存在,存活。这里是使幸存。击败秦军,保存了赵国。【赵王】自郊迎。【赵王】赵孝成王。惠文王之子,名丹。赵国第八君,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45年在位。赵王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唐雎(j):】战国魏人,安陵君之臣,此时为信陵君食客。唐雎对信陵君说:“臣听说过这样的话: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知】知道。事情有不可以知道的,也有不可以

3、不知道的;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信陵君日:“何谓也?”信陵君说:“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憎】憎恨,讨厌,厌烦等不好的方面。【德】恩惠,这里指别人对自己好的的方面。【谨】郑重。【受教】接受教诲。唐雎回答说:“别人憎恨我,我不可以不知道;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不可得而知也】不可让别人知道。我憎恨别人,不可以让人知道;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德】恩惠,恩德。【于】对。别人对我有恩德,我不可以忘掉;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我对别人有恩德,我不可以不忘掉。今君杀晋鄙,救邯郸,如今您杀死晋鄙,解救邯郸,破泰

4、人,存赵国,此大德也。击败秦军,保存了赵国,这是大恩大德的事啊。【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愿】君主忘之也!”【今】现在。【卒】同猝,突然。【愿】希望。现在赵王要亲自到郊外迎接您,在会见赵王的仓促之间,望您千万忘掉自己对赵国的恩德。”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无忌】即信陵君,魏无忌,魏昭王之子。【谨受教】真诚地领受教诲。谨:郑重。受教:接受教诲。信陵君说:“无忌我由衷地领受教诲。”【作品介绍】唐雎说信陵君出自战国策魏策。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部)又称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

5、、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约12万字。所记载的历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灭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赏析】本文通过唐雎向信陵君的进言,说明一个人做了好事切不可居功自傲、于人有恩德的事不应放在心上的主旨。文章先以短句排比叙事,给人一种结构紧凑、一气呵成之感,足见作者文笔之凝练利落。接着写唐雎之言,又反复曲折,具有一唱三叹之妙。文章先写唐雎所闻之语的警策,其形式可谓对偶中有对偶,令人入耳难忘,过目则更铭记于心;然其内容却颇空泛,这就令人悬念顿生,而信陵君进一步问“何谓也”就在

6、情理之中。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来看,这一警策之语都颇能抓住人的注意力,这正是游说之士善于抓住人心的一种诀窍。在信陵君疑而有问之际进行劝说,当然效果最佳。于是唐雎便进一步将上文之“事”的内涵如数家珍般地一一道来。这些话骈散交错而富有哲理,甚有振聋发聩之效。接着又将它落实到信陵君本身,劝他忘己之德。上文之广说其理可称之为“开”,此文之紧扣此人此事可称之为“合”。唐雎之说辞既放得开,又收得拢,开合有序,回环往复,由远而近,步步进逼,最后使信陵君不能不“受教”。这“受教”的结局,固然可反映出信陵君礼贤下士的品性,但更重要的意义则在于以成效来烘托揭示唐雎说辞所具有的非凡的鼓动性与说服力。综观全文,

7、虽属短篇小制,却精悍有力,充分展现了战国策士铺张扬厉的游说风貌,值得我们好好品味。至于警策语中之哲理、权术与道德之因素兼而有之,可谓熔儒、法于一炉,更反映了战国时复杂的意识形态。【练习与检测】(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破秦人 ( ) 存赵国( ) 事有不可知者( )吾憎人也 ( ) 唐雎谓信陵君曰( ) 人之有德于我也( )今赵王自郊迎( )今赵王自郊迎( )卒然见赵王( )无忌谨受教( )2翻译。(10分)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臣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3.解释句中多义词

8、“谓”的含义。(3分)(1)唐雎谓信陵君曰。()(2)何谓也?()(3)太守谓谁?()4.比较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与意义的不同。(4分)(1)臣愿君之忘之也。()(2)辍耕之垄上。()(3)怅恨久之。()(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5、读过本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3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望您千万忘掉自己对赵国的恩德。信陵君说:“无忌我由衷地领受教诲。”3.(1)对说(2)说(3)是4.(1)第一个“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是结构助词;第二个“之”是代词,指“大德”。(2)动词,去,往。(3)助词,凑足音节。(4)结构助词,“的”。5.示例:要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对自己不居功自傲,对别人应知恩必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