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7946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九年级化学全册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测试(含解析)沪教版.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精品资料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判断题1水可以变成汽油(判断对错)2食盐可以用来做调味品、防腐剂(判断对错)3吸烟能帮助提神,故可以适当吸烟(判断对错)4煤气灶使用时应调节到火焰为蓝色较好(判断对错)5铝锅比铁锅轻巧,建议用铝锅代替铁锅使用较好(判断对错)6农田中如果有害虫,应多洒高浓度的农药以杀死全部害虫(判断对错)二、选择题7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B制井盐、烧碱、盐酸C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青铜器D制塑料、玻璃、黑火药、指南针8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的是()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9为了建设“生态

2、宿迁、绿色家园”,我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关于植树造林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止沙尘暴 B防止水土流失C净化空气 D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10苏州太湖以风景优美闻名遐迩,近年来太湖受到了一定的污染,为了改善太湖水质,你认为不合适的措施是()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1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的废气C化工成的废气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12从课本图19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13下

3、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C用化学方法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D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瓦破碎B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1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铜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1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B用无硫火柴代替含硫火柴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C在河流中大量使用消毒剂来清除河水中的细菌、病

4、毒等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17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B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食盐除了可做调味品之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18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它替代塑料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B这种餐盒是环保产品C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而引发的空气污染D其原料秸秆属于用化学方法研制的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19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 二氧化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酸雨的

5、形成、危害与防治 一次性塑料袋与“白色污染”A B C D20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并闻名于世的是()A造纸、指南针、制火药 B造纸、制火药、烧瓷器C烧瓷器、制火药、指南针 D造纸、制火药、烧青铜器三、简答题21加热碳酸氢铵固体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22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所示,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塞入红色的水中,几分钟后,观察现象现象:;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沪教版九年级全册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判断题1水可以

6、变成汽油错(判断对错)【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解答】解:汽油是含碳的有机物,而水是由H、O元素组成,并不含有C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不可能变成汽油故错【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食盐可以用来做调味品、防腐剂正确(判断对错)【考

7、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食盐具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防腐剂,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具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防腐剂,故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食盐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吸烟能帮助提神,故可以适当吸烟错(判断对错)【考点】烟的危害性及防治【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香烟的烟气中含有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故填:错【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煤气灶使用时应调节到火焰为蓝色较好对(判断对错)【考点】完全燃烧与不

8、完全燃烧【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蓝色【解答】解:燃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充分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蓝色,煤气灶使用时应调节到火焰为蓝色,可以使燃气燃烧充分,故说法正确,故填:对【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气体燃烧的颜色以及促进燃烧的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铝锅比铁锅轻巧,建议用铝锅代替铁锅使用较好(判断对错)【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铁锅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提倡用铁锅代替铝锅炒菜,是为人体补铁的,所以铝锅比铁锅轻巧,建议用铝锅代替铁锅使用较好的判断错误故答案为:【点评】

9、本题主要考查了铁锅可以为人体补充需要的铁元素,难度较小,需要在平时加强识记6农田中如果有害虫,应多洒高浓度的农药以杀死全部害虫错(判断对错)【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在防治虫害的同时,不能对环境造成危害来考虑【解答】解:高浓度的农药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危害人体健康,故错误故填:错【点评】化学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二、选择题7我国古代化学制造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是()A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B制井盐、烧碱、盐酸C造纸、制黑火药、烧瓷器、青铜器D制塑料、玻璃、黑火药、指南针【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化学与生活【

10、分析】我国古代的一些发明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要理解化学变化与化学工艺的区别【解答】解:化学工艺即化工技术或化学生产技术,指将原料物主要经过化学反应转变为产品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实现这一转变的全部措施,而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指南针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而瓷器的烧制、火药的发明、金属的冶炼、造纸都都包含着化学变化,属于化学工艺;而生产石油、天然气、沼气、制井盐、烧碱、盐酸等均属于近、现代化学成就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工艺的定义和我国古代举世闻名的化学工艺8下列化学工艺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

11、的是()A制青铜器 B烧瓷器 C冶铁炼钢 D制作玻璃器皿【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制青铜器、烧瓷器、冶铁炼钢、制作玻璃器皿几种化学工艺的发展史判断【解答】解:A、制青铜器是在商代产生,是最早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故A不符合题意B、烧瓷器是最早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故B不符合题意C、春秋晚期起中国就有炼钢生产了,是最早从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故C不符合题意D、制作玻璃器皿最早是古埃及人发明的,最早不是从我国产生,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是中考的方向9为了建设“生态宿

12、迁、绿色家园”,我市掀起了植树造林的高潮关于植树造林的目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防止沙尘暴 B防止水土流失C净化空气 D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从植树造林的意义,以及结合植物的光合作用等知识解决此题【解答】解:A、植树造林能保持水土,防止沙尘暴,故A正确;B、植树造林能防止水土流失,故B正确;C、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故C正确;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不能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环保的有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有关环境保护及植树造林意义的知识储备10苏州太湖以风景优美闻名遐迩,近年来太湖受

13、到了一定的污染,为了改善太湖水质,你认为不合适的措施是()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或就地焚烧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判断根据水污染的三大来源判断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根据水污染的三大来源判断【解答】解:电池中含有重金属汞,汞有毒,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使水体或土壤受到污染,所以正确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水排入太湖属于生活污染,所以正确水污染有三大来源: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将生活垃圾倒入护城河内属于生活污

14、染,所以正确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可以防止水污染,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污染的防治就顺理成章变为化学考查的热点之一,了解污染的来源和相应防治措施是解题的关键11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的废气C化工成的废气 D煤燃烧产生的气体【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汽车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空气;C、化工产生的废气会污染空气;D、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解答】解:A、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不会污染空气,故符合题意;B、汽车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空气

15、,故不符合题意;C、化工产生的废气会污染空气,故不符合题意;D、煤燃烧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废气、废水、废渣”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从课本图19实验中可知,和铁生锈相关的主要因素是()A空气和水 B太阳光 C盐酸 D红墨水【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钢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解答】解:铁在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的情况下容易生锈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生锈的条件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

1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C用化学方法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D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考点】化学的用途;化学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了解有害尾气的转化;B、了解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C、了解无害化、清洁化处理;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不能使海水变成石油【解答】解:A、用化学物质可以消除汽车排放的有害尾气;说法正确;B、用化学手段检测和监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说法正确;C、用化学方法可以进行生活垃圾的无害化、清洁化处理;说法正确;D

17、、用化学反应使海水变成石油,从而解决能源紧张的矛盾;说法错误,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不能使海水变成石油但此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我们通过学习化学,知道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瓦破碎B水的蒸发C酒精挥发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瓷瓦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水的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18、理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5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铜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判断,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物

19、质,研究内容有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用途等【解答】解: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B、铜的冶炼与加工,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C、软件的开发与利用,主要是信息技术领域研究的范畴,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正确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属于研究、制取的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16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B用无硫火柴代替含硫火柴有利

20、于减少空气中的污染性气体二氧化硫C在河流中大量使用消毒剂来清除河水中的细菌、病毒等D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考点】绿色化学;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污染的化学;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C、根据消毒剂过量会污染河水判断D、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解答】解: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无负面影响的化学该选项叙述正确;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会污染空气,是形成酸雨的重要物质用无硫火柴代替含硫火柴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该选项叙述正确;C、消毒剂过量会污染河水故该

21、选项叙述错误;D、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该选项叙述正确故选C【点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保护环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理念17下列叙述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B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C本饮料由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任何化学物质D食盐除了可做调味品之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考点】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氯化钠与粗盐提纯【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碘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解答;B、根据氟元素与人体健康的知识解答;C、根据任何物质都有其化学组成解答;D、根据食盐的作用解答【解答】解:A、海带中含

22、有碘,经常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正确;B、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正确;C、任何物质都有其化学组成,错误;D、食盐除了可做调味品之外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比如可以用于制取纯碱碳酸钠,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下列关于此餐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它替代塑料餐盒可以减少“白色污染”B这种餐盒是环保产品C可有效利用秸秆,减少燃烧秸秆而引发的空气污染D其原料秸秆属于用化学方法研制的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23、分析】A、根据塑料餐盒的危害考虑;B、根据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的优点来考虑是否属于环保产品;C、根据燃烧秸秆的危害考虑;D、根据秸秆的来源考虑是否是人工合成物质【解答】解:A、塑料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可以分解,所以能减少“白色污染”,故A正确;B、新研制的以农作物秸杆为原料的一次性餐盒的优点是:废弃后在自然条件下两个月就可以分解,对空气无污染,所以为环保产品,故B正确;C、燃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空气污染物,将其做成餐盒,是对秸秆的有效利用,并减少了污染,故C正确;D、秸秆的来源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属于天然材料,不属于人工合成物质,故D错误故选

24、D【点评】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19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 二氧化碳排放与温室效应 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一次性塑料袋与“白色污染”A B C D【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无氟冰箱与臭氧空洞;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危害;酸雨的形成与危害;一次性塑料袋与“白色污染”;均属于研究的制取新物质、利用化学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都与

25、化学有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研究的范畴的理解与应用,灵活运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正确解答20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某些化学工艺发明较早,并闻名于世的是()A造纸、指南针、制火药 B造纸、制火药、烧瓷器C烧瓷器、制火药、指南针 D造纸、制火药、烧青铜器【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我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解答】解:A、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B、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均属于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

26、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正确C、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不属于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D、烧青铜器属于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几大化学工艺,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我国古代化学工艺成就、化学研究的内容,才能利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三、简答题21加热碳酸氢铵固体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本题考查加热碳酸氢铵实验现象,加热它会分解得到水、二氧化碳、氨气【解答】解:加热碳酸氢铵会分解得到水、二氧化碳、氨气所以加热碳酸氢铵时,观察到固体在逐渐减少

27、,试管口处有水珠生成,且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固体在逐渐减少,试管口处有水珠生成,且生成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点评】此题考查了碳酸氢铵的化学性质碳酸氢铵在加热的情况下,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氨气22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如图所示,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浓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塞入红色的水中,几分钟后,观察现象现象:铁丝表面生锈,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液柱;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并存【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铁生锈的知识进行分析,铁在有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据此解答【解答】解:铁丝被食盐水浸湿,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则铁容易生锈,铁生锈消耗氧气,导致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烧杯中的红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液柱,故填:铁丝表面生锈,沿导管上升形成一段液柱,铁与水和氧气并存【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生锈的条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铁生锈的知识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