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79974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学案:第二单元 2 《老子》五章 含答案.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2老子五章低下头,你才能看见我老子哲学中,我觉得根源性的那句话应该是:“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美德在低处,流水向低处,要把一个人的生命落到实处,实处也即低处。老子告诉我们,“素”是生命的原色。绚烂来自“素”,最终还是要回到“素”。“素”和“朴”一起,成为人生这首大诗的诗眼,一双亮晶晶的眼睛。这双眼睛蒙了尘,人生就会黯淡无光。“素”是无杂色,“朴”是无机心。一个人的内心,既无杂色,也无机心,他就是一个“朴素”的人,反过来也对,一个“素朴”的人。所谓“天道”,就在“素朴”二字中得到体现。地位高的人,心可以放得很低,他也是一个“素朴”的人。心放得

2、很低,生命的境界就得到扩展,他的那颗心,就会成为老子所说的“谿”或者“谷”。“虚怀若谷”,就是这个意思。心像谷一样空无,一样宽绰,就能容得下东西。人的心要是成为一个“谷”,他就有了包容。有了包容,他就不会认为只有自己过的生活才叫生活,别人的都是瞎扯。他就不会盛气凌人,也不会虚张声势。他会活得本分,也活得踏实,活得像一个正常的人。知识卡片1作家作品(1)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相传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相传孔子曾向他

3、请教,受益颇多。老子第一个提出把“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老子的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2)道德经的主要内容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主

4、要为宇宙论和本体论;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辅相成的。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就展示了他的辩证思想。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在政治思想上,主张“无为”,认为只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

5、3)道德经的影响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学派成为与儒家学派并列的思想流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支柱之一。道德经短短五千余字,其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近代以来,道德经也受到了西方思想家的重视,成为世界哲学宝典之一。当今世界,更是掀起“老子热”“大道热”以应对21世纪的新挑战。19世纪德国哲学家称赞“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道德经已经成为美国研究中国的必修

6、课,美国学者感叹道:“老子的智能是人类的智能。”2背景资料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时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变革过渡的时期。而老子所处的春秋末期,正是阶级矛盾突出尖锐,贵族集团内部争斗激烈,诸侯间攻战不休,社会动荡不已的年代。老子前半生遭遇坎坷,后来又失去了小小的官职,从统治阶级下层人物沦为庶民。这种经历和命运,不仅是老子后半生长期隐居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形成老子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原因。老子提倡以“无为”之道治国,要求统治者无事、无欲、好静,顺乎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为,让百姓复归“朴”“静”,像婴孩一般无知无欲。与此相联系,老子反对战争。他说:“夫兵者,不祥之器。”还反对提倡“仁义”和“礼”,在

7、他看来,“仁义”并不是人的天性中本来具有的东西,而“礼”则完全是外在的虚文,足以助人作伪。和“无为”思想相适应,在个人立身处世上、老子也强调柔弱、谦下、自足、不争,认为唯有这样才能全身远害。3文化常识(1)道家道家,先秦时期的一个思想派别,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道家崇尚自然,其思想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争斗。道家之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之要指,称为“道德家”。汉书艺文志称为道家,列为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家学说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在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政治上主张“无为

8、而治”,“不尚贤,使民不争”。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以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儒墨之说形成明显对立。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相结合,成为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独尊儒术,黄老渐衰。魏晋间玄学盛行,王弼等人以老庄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学传入中国后,学者用老庄诠释佛典,又有释道合流之势。宋明理学家力倡儒家道统,佛老并斥,但对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对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艺术等方面,都有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无为“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思想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

9、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显然“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无为”思想包含着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深刻理解,包含着对社会的有益启示,它要求人们树立一种超脱的忘我的思想境界,无私无欲,利于他人。数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主学习1易误读字观其徼(jio)见素抱朴(xin)受国之垢(u) 舟舆(y)无所乘之(chn) 为而不恃(sh)2通假

10、字见素抱朴(“见”通“现”,显露,表现)3一词多义道名绝属见而4古今异义(1)名可名,非常名古义:不是永恒不变今义:程度副词(2)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古义:抛弃学问今义:失传的学问;高明而独到的学问(3)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古义:灾祸今义:不吉祥5词类活用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动用法,使香甜、漂亮、安适、习惯)名可名,非常名(名词作动词,叫出)欲以观其妙(形容词作名词,微妙的地方)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形容词作动词,看重,重视)6文言句式(1)判断句道可道,非常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倒装句天下莫柔弱于水(介词结构后置句)莫之能胜(宾语前置句)7熟语集释绝圣弃智:指把

11、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这也要想那也要想的念头。见素抱朴:“见”通“现”,呈现,推出;“素”是没有染色的生丝,这里比喻品质纯洁、高尚的圣人;“朴”是没有加工的原木。“见素抱朴”比喻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律。以柔克刚:用温和的方法、手段制伏强硬的对手。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东西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小国寡民:指国家小,人民少。鸡犬相闻:鸡犬的叫声彼此都能听见。形容住得很近。老死不相往来:形容彼此从不联系,从不交往。8名句集锦(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

12、胜。(3)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4)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5)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文本研读(一章)然的规律来做事,不刻意去做。行不言之教: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不强行制定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作:生长,兴起。焉:句(二章)(十九章)(七十八章)(八十章)【主旨归纳】 节选的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这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要点解析道家的“圣人”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道法自然的“圣人

13、”。道家的“圣人”有着世俗的超越性,他体任自然,拓展内在的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的生活,鄙弃名教,摒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甚至包括伦常道德)。老子认为“圣人”应“处无为无事,行不言之教”,即圣人应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应顺应自然实行教化,不强发违背自然规律的指令。他还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同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不出户”“不窥牖”“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的圣人,都是为了达到“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这个终极目标。他以为圣人无须作为,只须守真归璞,依循着自然规律而不强做妄为。天地间,万物欣然而作,各呈己态,“圣人”仅仅从

14、旁辅助,任凭各自的生命开展其丰富的内涵。文本探究1老子第一章前两句已成为千古名句,结合第一章中的其他内容,谈谈你对“道”的理解。思路提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已成为老子的代表名句。老子的思想也以此作为出发点,因此他的“道”的含义也非常广泛。可以说出的道理,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道理了,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道”又是运动变化的,而运动变化的事物又都遵循着“道”的规律。不管多么玄妙的道理,从“道”上来讲,其本质是一样的。老子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哲学上具有重大的影响。2你是怎样看待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的?思路提示:在老子看来,“小国寡民”的社会是经过长期的

15、“无为之事”和“不言之教”使人类的传统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的社会,是国家已经衰亡了的没有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德治社会。在我们今天看来,老子实际上是主张回到远古的时代去,并停滞在那个阶段不再向前发展;这虽然是因为他对所在的那个尔虞我诈、“率兽食人”的时代深恶痛绝,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的人都知道怎么样算是美,这样就有了丑;都知道怎么样算是善,这样就有了不善。这说明了某些概念是相对产生的,老子经常用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2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

16、其身而身存。(第七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所以有道的人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在现代社会,我们当然不必标榜自己,要求做圣人,但这种舒张胸怀的态度还是值得学习的。有时候拘泥于一得一失,看起来像是很务实很真实地活着,实际上却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弹性。失去了弹性的生活怎么能持续很久?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八章)赏读: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处众人之所恶”千万不能理解为做为大众所厌恶的事情。这是用水来比喻,说明谦下不争的道理。4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17、第十五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跟这有相通的地方。当局者容易迷,但并不意味着不能“清”。怎样才能从混乱中找到头绪,唯有镇定沉着。言之易而为之难,需要静下来。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第十六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致虚”和“守静”的工夫,做到极笃的境地。万物蓬勃生长,我看出往复循环的道理。不管我们怎么提倡超越,回到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总需要采取比较实际的措施。“致虚”和“守静”是比较实际的建议,能做得来,但不是做做样子就可以的,只有你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别人才能看得到你有超然的境界。6

1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第二十二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彰显;不夸耀,反能见功;不夸耀,反能长久。老子对这一点很看重,所以他在另外一个地方用肯定的语气又说了一遍,“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即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第二十四章)赏读:踮起脚跟,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进,无法走得远。一个人的才华展示就像用脚尖跳舞一样,用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创造出美丽的芭蕾舞来,可是也只是在跳舞的时候才用脚尖,日常行走还是要遵循规律。“企者不立”,意味着我们必须有坚实的基

19、础,哪怕是才华横溢,也要修炼基本功,使它自然充实,从而做到“企者不立”而时常可以立,关键的时候可以立。8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二十九章)赏读:圣人要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骄纵。读完老子后,再返回来观察社会和身边的生活,我们才会真实地感受到老子的深刻。9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第三十一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战场,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1

20、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赏读:最方正的反而没有棱角,贵重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反而听来无音响,最大的形象反而看不见形迹,“道”幽隐而没有名称。这几个词最为人们所喜欢所熟知,原因可能各种各样,但有一种大概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在“数量”的层次上聚合是没有意义的,从“小”超脱到“大”的境界总是要等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悟到。相信这一点,我们可以坦然面对很多挫折。11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四十四章)赏读: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

21、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1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第四十七章)赏读:走出户外愈远,领悟道理愈少。这种解释似乎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但若不拘泥于习惯的话,我们似乎感到其中也透着鲜活的气息。一个人不断地去追寻某个东西,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越来越专业,但他的兴趣和知识也就越来越集中,那么他所关注的范围相对来说就比较狭窄了。13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

22、境界。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14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第五十七章)赏读: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大光明做事的时候,要保持一种正常的状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1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23、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六十四章)赏读:这几句话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字眼,说明的道理也非常明了。荀子就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他的学生李斯也说,“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虽然学问的家数不尽相同,但同样的重视程度正表明这句话内涵的延展性和智慧性。小可以喻大,近可以明远。16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同样这也是老子阐述治国之道的话。将大道理变成小道理,“死”是人人畏惧的,是人生存的底线,是绝境中必须面对的。一旦天天面对这个绝境,便不复畏惧,死不再是人们的不可逾越的底线。也就是说,不要时时挑战他人的底线,也不要轻视别人的底线,否则您的自大将使您自己毁灭。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第七十九章)赏读:这句话的意思是,重大的仇怨经过调解,一定还有余留的怨恨,这样怎能算是妥善的办法?这是讨论解决怨恨的办法。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存相始终的一个话题。只要是人心理上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