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8045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名师导学:第2专题 师说.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师说课 前 准 备 教学目标 1. 从语法的角度,落实文本中出现的文言语法现象。 2. 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论证结构,并对“从师之道”有一定的思考和感悟。 3. 通过分析,让学生理解“对比论证”的价值,并能够运用。 资料卡片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称郡望(“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反对魏晋六朝以来浮华艳丽的文风,竭力主张“文以载道”,提出了“惟陈言

2、之务去”“辞必己出”的口号,对当时和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卒谥“文”,故后世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风格刚健,气势雄壮,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韩愈自幼勤勉好学,沉潜诗书。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官监察御史,因上疏请求减免灾民赋税,贬阳山令。唐宪宗元和年间,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迁刑部侍郎。不久即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穆宗朝,历官国子监祭酒、京兆尹等,官至吏部侍郎。在思想上,韩愈推崇儒学,排斥佛老;在文学上,他崇尚秦汉散文

3、,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风,并因此倡导了有革新意义的古文运动,强调文学要为儒学道统服务,要求言之有物,辞必己出。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其文内容殷实,有以反佛、明儒道为内容之长篇,如原道论佛骨表师说。有嘲讽社会现实之杂文,如杂说四首送穷文讲学解。也有论述文学思想之作品,如与冯宿论文书答尉迟生书答刘正夫书。其文气势壮盛,风格刚健,语言练达。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对唐及后世散文创作有巨大、深远影响。参考书目:潮州韩文公庙碑(苏轼);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柳宗元) 知识梳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句读(du)或师焉,或不焉(fu)老聃(d

4、n)六艺经传(zhun)苌弘(chng)官盛则近谀(y)李蟠(pn)作师说以贻之(y) 2.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2)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不这样) 3.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 吾师道也(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传】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六

5、艺经传(名词,解释六经的著作)【之】 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其子”)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取独,无义)【其】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指示代词,那些)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强调,真是)【乎】 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生乎吾前(介词,于,在) 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于】 耻学于师(介词,向) 其皆出于此乎(介词,在) 于其身也(介词,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6、) 4. 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 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义:表方式,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3)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多数人) 5.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性活用现象,并解释。(1) 吾从而师之(师,意动用法,以为师)(2)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下,名词活用作动词,不如)(3) 则耻师焉(耻,意动用法,以为耻)(4)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形容词作名词,圣,圣人;愚,笨拙的人)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