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

上传人:花红百日终凋零 文档编号:4281023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伟大的转折观后感范文3篇【篇一】电视剧伟大的转折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观众喜爱,是因为真实二字,让人们切身感受到首播折桂!伟大的转折第1集是从湘江血战之后开始的,最好的演员是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扮演者,周恩来的扮演者不太像周恩来。主演侯京健已经是第七次饰演毛泽东这一角色。毛主席是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可以通过蒋介石方面的报纸上就发现蛛丝马迹和寻找作战机会,以及很多情报线索,这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有这个能力的人非毛主席莫属啊。在第4集中,毛主席面对乌江天堑,终于口占第一首词: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

2、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毛主席的心中尽是祖国江山。有人(汪建新)专门总结过毛主席诗词中的山、水等,很有气势。一寸山河一寸血,事实确实是这样的,共和国的今天是共产党和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伟大的转折所讲的就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过第四道封锁线湘江时的惨败,8万6千人的红军,经过5天5夜血战,只剩下3万人了,这是红军史上损失最惨重的一次。伟大的转折第10集,遵义会议召开了,毛主席在会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深刻教训,这就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主席分析问题,考虑的真是太周到、太全面了。遵义会议的召开,总结反围

3、剿失败的教训,其中只有毛主席的总结是最全面、最深刻的,也是最实事求是的。第10集一开头,毛主席一口气讲了约21分钟,进行耐心细致的分析与回答各种问题,包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教条主义,生搬硬套苏联作战经验的结果,主席强调凡事要结合具体情况(国情)对待每一次的战争(不论是大型战争还是小规模的战役),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同情况需灵活应对,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例子,最后说得大家都心服口服的笑了。连顽固的军事顾问李德都愿意下放到林彪的军团里去搞调查研究。这一切都说明了毛主席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高超的思维、演讲艺术真的是高于常人很多,与主席一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和思

4、维方法有很大关系。今天又看了张维为教授的讲座这就是中国:可能影响世界的中国理念(一)(第33集)中有关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到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一脉相承,一以贯之。所以主席为什么能够带领红军从胜利走向胜利,原因在于他既学识渊博,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又善于开动脑筋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关。主席不是一个很死板的脑筋转不过弯来的人,而是头脑非常灵活的人,特别善于学习古往今来,古今中外的一切先进经验,注意吸取历史的教训,绝不在同一个问题上犯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错误。主席的思想包括军事思想真正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无往而不利的伟大法宝。在遵义会议上总结经验教训的辩论进

5、行了三天三夜,十分激烈。最后大家被毛主席的详细分析彻底征服,一致认定只有毛主席的天才军事思想和领导,才能带领红军彻底走出失败的阴霾,从而走向胜利、光明的前景。自从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主席的地位后,中国革命从此走向坦途,胜利一个接着一个,最后终于按照毛主席的全部设想,从农村包围城市开始,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然后建立新中国,才有了今天我们后来人的一切幸福生活。关于遵义会议这一段,比之以前的电影、电视剧更加全面、完整、细致,道理讲得最彻底、最通透,更能打动人。伟大的转折第13集中,遵义会议之后的第一仗土城之战打得好艰难,主要原因是情报有误,先说是川军是4个团,后来说是6个团,到最后又变成了12个团,结

6、果打成了拉锯战,消耗战,红军继续下去就会非常危险,只能趁早撤退,不然有被包饺子的可能。最后的结果是在四川建立根据地的战略设想落空了,红军只能继续转移。伟大的转折第14集的最后,周恩来与博古谈心。在这次交心谈心的过程中,周恩来没有一句批评博古的话,他完全用现身说法告诉博古,你我都是吃过洋面包的,你是留俄的,我是留日、留法的。吃过洋面包的人都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对中国的国情不是那么了解。自从我领导的南昌起义失败后,我就知道中国革命靠我们这些吃过洋面包的人来领导是不行的,我们要找一个真正懂得中国国情的人,只有这个人才有资格领导中国革命,而且只有在他的带领下才能够把革命搞成功。老毛就是这样的人,他懂中国

7、。你我都当不成领袖,老毛行,我们共同辅佐他,大家齐心协力把这个事情搞成。周恩来还引用马克思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伟大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伟大的人物来。”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他能够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成功,在这一点上,我们大家都不如他,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辅佐他,使中国革命最终成功。金一南说,中国革命有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样的领导同志结合,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来说是万幸的,而对于蒋介石的国民党是大不幸的。既生瑜何生亮,既生蒋介石又何生毛泽东呢,所以,毛泽东就是蒋介石的克星,唯有毛泽东才能战胜蒋介石。周恩来分析了整个中国革命与战争的形势:上

8、海起义失败告诉我们,中国革命要成功,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不行。南昌起义失败,有一个深刻的教训,中国工农红军要取得胜利,非要有一个比领导南昌起义的军事指挥官(包括我自己)更有才能的军事领导人来领导。广州起义失败,指出了中国革命的源泉在农村,必须走农民战争的道路。这以后,我就在考虑,我们党必须找一个熟悉农村革命的人当统帅。从内心讲,你和我都是做具体业务的人,都不是帅才,都不适合做领袖和主帅。毛泽东是继彭湃之后又一个擅长搞农民运动的人,在建立和巩固根据地,扩充红军,筹集粮草,打游击战、运动战等方面都有一套成熟的经验,很适合驾驭目前的战争。从红军长征开始,我就在想办法让他尽快回到军事领导岗位上来。黎平会

9、议上,他有理有据地驳倒了李德主张折入黔东进湘鄂边的错误主张。我深信,以毛泽东的才能,一定能率领红军走出困境。所以在遵义会议上我力主他进入政治局常委,参与军事领导,希望你能支持我。周恩来语重心长地告诫博古:现在谁做“总书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来领导军队打好仗,只有在战争中不断得到军队拥护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党的领袖。遵义会议已经表明,军队已不可能再让一个不懂军事又不会领兵打仗的人来继续指挥他们了。博古李德那种打法只能让红军全部丧命,没了人还要这个党干嘛呢,中国的幸运就在于有毛泽东这个人,不仅会打仗,力挽共产党于狂澜,还会治理国家。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毛主席两次提出了打破“围剿”,拯救中央革命根

10、据地的建议,可惜都被博古、李德拒绝了。第一次,是1933年11月,第五次反“围剿”开始不久,驻福建十九路军发动了反蒋的“福建事变”。蒋介石不得不从进攻苏区的33个师中抽调9个师前去镇压。面对突变的形势,毛主席建议,红军主力应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纵横驰骋于杭州、苏州、南京、芜湖、南昌、福州之间,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然而“临时中央”拒绝了这一建议,反而将红军主力从东线调到西线永丰地区,进攻白军的堡垒阵地,从而使红军丧失了打破“围剿”的有利时机;第二次,是广昌保卫战失利之后,中央苏区的形势已经非常危险,但仍有可为。1934年9月,毛主席

11、紧急建议中央红军主力“向湖南中部前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歼灭之”,这一建议也被一心想逃跑的博古、李德直接无视了。如果说,蒋介石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暗合了军事辩证法,那么博古、李德的应对措施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则完全是形而上学,这种方针迫使红军以己之短击白军之长。在李德的指挥下,红军在战略处于防御,但在战役和战术上却不得不在没有炮兵等重武器支援的情况下,对白军的筑垒地带发起伤亡巨大但收效甚微的进攻,这种战术正中蒋介石下怀,持续一年的反“围剿”作战,最终以失败告终。自从成立了最高“三人团”,中央政治局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就失去了对重大政治和军事问题的决策权。从“三人团”成立至

12、长征初期,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再也没有开过会,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的成员也被排斥在决策程序之外,一切均由“三人团”说了算。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决定取消“三人团”,博古和李德失去了对红军的最高指挥权,毛主席回到了党和红军的舵手位置上,这一变化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伟大的转折第18集,毛主席兴奋之余,口诵:忆秦娥 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得真是太好,我被只能无限倾佩啊!通过伟大的转折第22、23两集可以看出,在是否打打鼓新场这一问题上,毛主席绝对是超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无人能及。毛主席考虑

13、问题太周全了,是伟大的战略家,别人最多算一个战术家,能够看一步、两步,而毛主席则可以看三步、四步、五步,甚至更远。这一战如果按照民主原则(特别是极端民主化),少数服从多数的话,毛主席绝对是少数,他一个人反对打打鼓新场,其他人(18人)都支持打打鼓新场,如果最终不听毛主席的话打这一仗,红军就非常危险了,很有可能被包围全歼,共产党就彻底完蛋了。所以这一次的决定也是相当关键的,毛主席又一次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至此以后毛主席受到彻底信任,真正成为军队和党的领导核心,带领大家从胜利走向胜利,直到建立新中国。他们都以为打打鼓新场是柿子捡软的捏,捞到大便宜了,可是毛主席说,这个软柿子捏不得,我们会得不偿失

14、的,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红军每打一仗都是为了走,为了彻底摆脱敌人的前堵后追和包围歼灭,为了保存实力和革命火种,而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忘记革命人的使命和大目标。伟大的转折第27集中,同样的一个碉堡,在国军手里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而在红军手里却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毛周对话指出,碉堡(人修建的)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的因素还是人,凡事事在人为,而不是碉堡决定一切。伸言之,制度(也是人制定的、人为构建的)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的因素还是人,凡事事在人为,而不是制度决定一切。它们两个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无论哪一个方面,无论做任何事情,人才是最活跃、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要重视人的根本作用,不要把什么市场

15、万能论、技术万能论、制度万能论与人的作用之间搞反了,搞颠倒了。人才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方面,而非市场、制度、技术等等起决定作用。【篇二】翻开中国革命历史,有这样一支英雄队伍,他们舍生忘死,坚守信念,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徘徊在生死存亡的边界,却从未退缩,勇往直前,他们就是中国红军。近日,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中共长沙市委出品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于8月26日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讲述了中国红军在遭受湘江惨败后,四渡赤水,粉碎敌人围追堵截,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走向胜利的故事。该剧一经播出,引起极大反响,历史已随时间渐行渐远,由之产生的情愫却始终无法消隐,

16、在历史这一伟大的课堂面前,所有的经验教训和丰功伟绩都将是永恒的教科书。影片中,从中国工农红军波浪壮阔的历史斗争中,我看到了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农红军的领导人,是如何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一步又一步地挽救了中国革命,一次次的绝地逢生,一次次的转危为安。记得在影片的开头,毛泽东这样谈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这看似强大的敌人。是啊,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正是各路红军的互相策应,相互配合,才形成了“生死相依,同舟共济”的合力,才使蒋介石围歼红军的计划得以破灭。最后的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中国红军的一声声呐喊响遏行云,穿云裂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永远

17、也无法想象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何等的悲壮,在无数个本该月明风清的日子里,有的却是枪林弹雨,血染天空,背水一战,置死地而后生。“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途,中国共产党从荆棘载途中走来,为了中国人民的前途,为了中华民族的幸福,筚路蓝缕,一路前行。为纪念这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和凭吊革命先烈,贵州省设立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等多处缅怀革命先烈之地。红军长征在贵州的这一历史扭转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实现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为后来的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磐石基础。艰苦卓绝的长征,留下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工农红军留给后世中华儿女的

18、宝贵精神财富。光辉的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砥砺前行。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缅怀先烈,敬畏历史,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也应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为己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怀揣一颗赤诚与感恩之心,去恭候迎接美好明天的到来,不忘历史,报效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奔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伟大梦想引领伟大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路上,尤其需要用长征精神,坚定信念,永跟党走,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以增强为今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本领,服务人民。让我们在党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学知识,

19、为人民的健康,当好一个人民满意的医疗工作者。【篇三】2019年8月26日,期待已久的大型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伟大的转折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片,将于今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振奋不已!湘江战役后,红军虽绝地重生,但损失惨重,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数锐减至3万余人。此时,蒋介石已判明中央红军主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意图,急忙调兵遣将进行围堵,以阻止红军主力从湘黔边境北上。但是,博古、李德仍然坚持原定计划,准备率领红军继续前进。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候,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人称“飞行会议”,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

20、方针,所剩三万多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由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三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召开的遵义会议奠定了基础,同时,“实际上开始了毛泽东在军事上的领导”。此次会议是红军长征中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是红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起点,在我党我军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事实证明,通道会议,虽是一次短促的军事会议,却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在红军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虽没有采纳毛泽东的改变战略进军的正确主张,但却促成了行军路线上的调整,不仅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也引起了党和红

21、军高层领导人的深入思考,更为随后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尤其是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的在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开辟了道路。长征,是中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而长征的胜利,更是离不开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与伟大信仰。伟大的转折以红军长征为背景,以极具代表性的节点事件为切入口,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地展现了中国红军的精神风貌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慷慨激昂、波澜壮阔、英勇惨烈剧情,更是唱响了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赞歌,让观众见证红军的智慧与英勇,深刻感受到红军为救国救民,不怕牺牲,不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虽然伟大的转折才播出两集,对我确实感触颇深,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历史知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那种乐观、豁达、坚忍不拔的精神,今后将激励着我努力工作、积极生活,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做一名红色文化传播者,讲好遵义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