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136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语文 课时跟踪监测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含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品资料课时跟踪检测(十八)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基础巩固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萦损(yn)困酣(hn)漏断(lu)B缥缈(pio mio) 从教坠(jio) 无人省(xn)C无情有思(s) 落红难缀(zhu) 浮萍(pn)D卜算子(b) 孤鸿(hn) 不肯栖(q)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也无人惜从教坠(任凭杨花飘荡、坠落)B次韵(凡和人诗、词,依照原作的韵脚叫次韵,也叫步韵)C缥缈孤鸿影(高远隐约的样子)D无人省(无人反省)3下列词句中不能体现苏轼词豪放高旷风格的一项是()A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B大江东去,浪淘

2、尽、千古风流人物。C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D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二分尘土,_。细看来,_,_。(2)_,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_。(3)不恨此花飞尽,_。二、拓展阅读5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 江 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作者在密州任上,动工修葺城北旧台。并由苏辙命其名曰“超然”。(1)“烟雨暗千家”中的“暗”字,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答:_(2)词的下片蕴涵了词人丰富的情感,试作分析。答:_6阅

3、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蝶 恋 花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答:_(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答:_三、语言表达7下面六个分句打乱了顺序,请重新排序。(只写序号)苏东坡被贬广东,他一到惠州,就赋诗大赞“岭南万户皆春色”。由于广东的自然环境优越,可提供作盆景的树种很

4、多。广东盆景又称岭南盆景。广东盆景的盆栽艺术,也有近千年历史。到了清代,盆景艺术已普及于民间。所以,广东盆景以树桩盆景较为盛行。答:_8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我喜欢婉约中透出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有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的豪情;我喜欢有超世之才又临惊泰然的苏东坡,_,_;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地善良的鲁迅,_,_。答 案1选AB项,“教”读jio;C项,“思”读s;D项,“卜”读b。2选DD项,无人省:无人理解。3选CA句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理解,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表现了词

5、人洒脱、旷达的襟怀;B句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开头句,气势恢弘,把人们带入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C句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幽怨缠绵,耐人寻味;D句出自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4(1)春色三分一分流水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2)惊起却回头寂寞沙洲冷(3)恨西园、落红难缀5(1)“暗”字既使人想到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阴沉景象,又为全词定下了抒情基调。(2)因清明节(寒食节)所生的难解乡愁;寄情诗酒的洒脱;仕途坎坷的无奈。(答案要有“乡愁”“洒脱”“无奈”三个要点)6(1)“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

6、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2)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7解析:文段的叙述对象是广东盆景,据此可断定是首句;构成因果关系,叙述广东盆景的特点;叙述其历史。顺序应是:对象特征历史举例。参考答案:8虽渴望“雄姿英发”但也有“淡妆浓抹”的和谐虽“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