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8148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导学案:必修三第4课 《蜀道难》2.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鉴赏探究】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对下面的问题进行探究。一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资料:唐摭言第七卷的记载:“李太白始自西蜀至京,名未甚振,因此所业贽谒贺知章。知章揽蜀道难一篇,扬眉谓之曰: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讨论后明确,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在长安之时或在此之前。根据:(1)诗中写蜀道,先提太白山,次说青泥岭,次提剑阁,最后说到锦城即成都,这正是由长安入蜀的必经之地。(2)诗中多次出现“西”字,如果诗人当时不在长安,就不会这么说。(二)关于这首诗的内容资料: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

2、之义远矣。”(三)关于这首诗的结构资料:清人沈德潜的评论:“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讨论题:“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它重复出现三次,有什么作用?(四)关于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资料:(1)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评价李白的诗“驰走风云,鞭挞海岳”。(2)殷璠编河岳英灵集中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课堂小结】补充资料:诗歌寓意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剑南节度使严武欲加害于房、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此说出自唐末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一书,为新唐书严武传所采用,但不足信。按:严武镇蜀共两次,时间都不长。第一次自肃宗上元二年(

3、761)冬至宝应元年(762)夏,如真有此事,则当发生在此期间,但除范说外,没有其他史料可以证明这一点,从杜甫这期间的诗作中也找不到佐证。至于第二次镇蜀,已在代宗广德二年(764)之后,这时李白已经故去(房亦病卒),如真有此事,也跟李白无关了。一说:为讽刺章仇(zhngqi,复姓)兼琼而作。此说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也缺乏根据。按: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746)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没有反叛中央朝廷的行径。一说:为讽谏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此说出自元萧士(yn)分类补注李太白集的注语中,其说甚详,各句均依此作了解释。主要之点是,仿杜甫北征中以

4、“君”称唐肃宗(如“恐君有遗失”“君诚中兴主”)之例,认为这首诗中“问君西游”的“君”指的是唐玄宗。这就纯属臆测了。明人胡震亨在李诗通中对以上三说曾予批驳,且自创新说云:“兼琼在蜀,无据险跋扈之迹可当斯语(按:指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而言)。而严武出镇在至德(唐肃宗第一个年号)后,玄宗幸蜀在天宝末,与此诗见赏贺监(指贺知章),在天宝初者,年岁亦皆不合。则此数说似并属揣摩。愚谓蜀道难自是古相和歌曲,梁、陈间拟者不乏,讵必尽有为而作?白蜀人,自为蜀咏耳。言其险,更著其戒,如云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风人之义远矣。必求一人一时之事以实之,不几失之凿乎?”(文中着重号系编者所加。)我们认为胡震亨的说法

5、很有道理,“言其险,更著其戒”七字尤其下得精确,如据文直解并联系安史之乱前后蜀地动乱频仍的情形,就可以看出诗人的用意很可能正是这样。跟那些用“一人一时之事”来解诗的做法相比,胡的见解确实高明得多。【课时作业】1选出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联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下列诗句朗读时语气节拍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西当/ 太白有/ 鸟道,

6、可以/ 横绝/ 峨嵋巅 B黄鹤之飞/ 尚不/ 得过, 猿猱/ 欲度/ 愁/ 攀援 C但见/ 悲鸟/ 号/ 古木, 雄飞/ 雌从/ 绕/ 林间 D问君/ 西游/ 何时/ 还, 畏/ 途巉岩/ 不可攀 3对下列诗句解说有错的一项( ) A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从古蜀王开国以来,历经四万八千年,不与秦国互通来往。 B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手可摸到参星,穿过井星,仰起头屏住呼吸;手抚胸口,坐地长叹。 C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交相喧闹,水冲击山崖,碎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D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所守护的人不是匪徒就是亲戚,但是转眼

7、就可能变作豺狼一样的人。 4下面是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第一次到蜀地时写的,他袭用乐府古题,结合自己所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绮丽惊险的山川。 B诗人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了各处山水特点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 D世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从蚕丛开国到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5精彩语段阅读 问君西游何时还?

8、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问君西游何时还?”中的君指的是谁? 这一段中哪一句话起到了勾连前后两层内容的作用? 这一段话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 6、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主。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蜀城:指成都;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简要分析首联与蜀道难首句表达方式上的不同。 具体描绘蜀道“崎岖不易行”的是哪几句?简要分析其中一句。 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义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你能概括出几点内容?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