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8246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9课 劝学教案 人教版必修3.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劝学解读与探究预习提示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名况,尊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用比喻。本文节选自荀子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这篇文章开宗明义提出全文中心:学不可以已。接着运用一连串的比喻分别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这原本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很容易流于枯燥、单调,但作者却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又兼之以排比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形象清新,是一篇传诵不衰、脍

2、炙人口的佳作。学习这篇课文要针对文章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文章用了大量的比喻。因此,理解这些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时如果能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的论点和论证方法,体会出其内在严密的逻辑性,而且一些难理解的字词句也可以迎刃而解。课文解读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已:废止、停止。)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下面必须说明学习为什么不能停止,学习应该怎样进行。对于劝学,我们如果能准确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便可以说,这篇课文我们读懂了。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

3、,而寒于水。(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青:名词,指靛青,一种染料。青:形容词,指颜色深。蓝:草名,也叫蓼蓝,叶子可做染料。)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木材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加热然后用力弯曲把它做成车轮,它弯曲的程度合乎圆规画出的圆。即使又晒干,也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人工弯曲使它这样的。中绳:指木料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根据拉直的墨线来把木料加工取直。中,zhn,合符。輮:ru,车轮的外框。此处通“煣”,用火烧烤竹木使弯曲。以为:以之为,把它做成。规:圆规。这里指用圆规划出的圆。虽:即使。有:通“又”。

4、槁暴:晒干。槁,o,枯。暴,p,通“曝”,晒。挺: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所以弯曲的木材经墨线量过被匠人用斧锯加工后就变得笔直了,钝锈的金属刀具放在磨刀石上磨过就变得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智慧明达,行动不犯过错了。金: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动词,接近,靠近。砺,l,磨刀石。博学:广泛地学习。博,广。下文“博见”,即“见得广”。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cn,验、检查。也解作“叁”,读sn,同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中的“三”,泛指多次。省,xn,省察。乎,相当“于”,对。知:通“智”。)第2

5、段的分论点是段末的那句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说明学习的目的是要做到“知明而行无过”,提高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行动少犯或不犯错误。作者用了五个比喻来进行论证。这五个比喻可分为三组,从三个角度来说明学习的意义。第一组比喻;“青出于蓝”,蓝草提炼变为靛青,颜色更深;“冰寒于水”,水由液体变为固体,更加寒冷,说明客观事物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变化的,通过改变它的状态,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第二组比喻:輮木为轮,笔直的木头弯曲后变成车轮,而一旦变成车轮之后,即使晒得枯干,也不会再变直,说明客观事物不仅可以变,而且可以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改变它的形状,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而一旦

6、达到此种境界以后就再也不会回复到原来的初始状态。第三组比喻“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与分论点放在一起,一方面作为本段的结论,一方面又与分论点构成比喻的关系,“木受绳”就可以由弯曲变得笔直,“金就砺”就可以由钝锈而变得锋利,所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能够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这三组比喻,只有这最后一组是明喻,比喻的意义说得明白;而前两组是借喻,对于比喻的意义还需要分析。“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连续设喻,借以说明人通过学习可以改变原来的精神状态,从而获得提高和发展,从低层次的境界而达到高层次境界。“輮木为轮”是一个复杂比喻,有的修辞书称为解析比喻。“木直中绳”比喻人学习前粗劣低下

7、的水平,“輮”比喻学习、自我反省,“轮”比喻学习后达到的境界,“规”比喻儒家最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槁暴”比喻恶劣的环境条件,“挺”就是“直”,比喻原来粗劣低下的水平。综合起来,“輮木为轮”是比喻人通过学习,可以按照儒家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改造自己,并且可以达到理想的最高境界。而一旦进入了这个境界,即便遇到恶劣的环境条件,也会洁身自好,入污泥而不染,不会再回复到原来粗劣低下的水平。从这段文字看出,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直木”要成为“中规”的“轮”,就要“輮”;“曲木”要“直”,就要“受绳”;金要“利”,就要“就砺”。同样,人要成为“知明

8、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对于改造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片刻之间所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后跟向远处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须臾:xy,极短的时间,片刻。跂:q,提起脚后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加长度,但人们站在远处也能看见我招手;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加强度,但听我喊叫的人感到声音很清楚。见者远:即“见我招手者远”的省略。疾:强,强度,这里形容声音的宏大。闻者彰:即“闻我呼者彰

9、”的省略。彰,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水,却能横渡长江黄河。假:借助、利用。利足:善于走路,脚走得快。致:到达。楫:j,桨,这里代指船。能水:善于游水。能,善。水,用作动词,游水。绝:横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生:xn,通“性”,资质、禀赋。物:外物指各种客现条件。)第3段的分论点就是段首的这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是从“思”与“学”的关系这个角度,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强调“思”必须借助“学”

10、;“终日”时间长,“须臾”时间短,在对比中说明了“学”的重要。在这一段里,作者也用了五组比喻,先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喻证“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来喻证“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这四组比喻说理的逻辑是很严密的。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用自然之物作比;假舆马,假舟楫,用人为之物作比,这样举例就很全面而严密,说明“假物”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可见作者对喻体作了精心的选择。而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它们都能获得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样良好的效果。而这种效果

11、的获得,并非人本身固有的条件有什么特异: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条件很普通很一般。之所以取得特异的效果,是因为借助了登高、顺风、舆马、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了外界条件的帮助。由此便可以合乎逻辑地推论出,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不是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而是因为君子善于借于外物;君子所以善“思”,是因为他善“学”。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观点寓于比喻之中,收到不言自明的效果。这段文字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作者在运用比喻说理时,兼用比较的方法,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决定了取舍。开头“跂而望”与“登高见”比较,前者所见不如后者“博”,自然舍前而取后。同样,“终日思”与“须臾学”

12、比较,前者不如后者多,当然也会舍“思”而取“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里也暗含了君子与众人的比较。君子与众人“生非异也”,秉性、资质都是一样,但是为什么结果完全不同,君子成为了君子,众人还是众人呢?这是因为君子“善假于物”,善于借助学习来改造和提高自己的“思”,而众人则不能,所以“圣益圣,愚益愚”。文章就在这鲜明的对比中,说明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具有极大的说服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土堆积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品德,最高的智慧就自然会得到,圣人的

13、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焉:“兴焉”、“生焉”的“焉”,兼词,相当“于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备焉”的“焉”,句末语气助词。神明自得:指的是人的聪明智慧达到了无不了然于心的地步,即孔子说的“从心所欲,不逾距”。神明,神灵。圣心:圣人之心。圣心、神明都是指最高的智慧和完美的品德。)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什么办法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没有什么办法形成江海。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跬,ku。无以:没有什么办法。)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14、最终达到目的地,它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走个不停。骐骥:qj,骏马。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走十天。驽马,劣马。驽,n。十驾,马拉车十天所走的路程。根据王先谦考证,“驽马十驾”后脱漏一句,可能是“则亦及之”。舍:舍弃、停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锲:qi,刻。镂:lu,雕刻。)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只钳夹,却是除了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

15、以容身的地方,是因为它心浮气躁的缘故。用:通“因”。跪:蟹腿。蟹腿弯曲如跪状,这里是借代的用法,以事物特征代本物。螯:o,蟹钳。躁:浮躁,不专心。据生物研究者说,蛇鳝会挖洞,蟹也会挖洞。蛇鳝利用天然的缝隙,用头钻进去,转动身子,产生动力,从而挖成洞穴。蟹偶尔存身于蛇鳝之洞穴,并非自己不会挖洞。)第4段的分论点在段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指明学习的目的是“成德”,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高尚境界。怎样才能“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呢?作者用了十个比喻,分三个层次来说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第一层次从开头至“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论述“成德”必须“积善”的道理。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

16、,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接着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就不能至千里,不积小流就不能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不积”与“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积善”才能“成德”,不积善就不能成德。因此,人们应当通过积善,养成良好的品德,进而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第二层从“骐骥一跃”至“金石可镂”,这里用了两组两两相对的比喻,正反对比,论述养德贵在坚持的道理。第一组比喻先说结果后述原因,骐骥止于一跃,达不到十步,驽马坚持拉车走十天,也可以跑得很远,为什么会

17、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原因就在于“舍”还是“不舍”,是中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第二组比喻则是先讲原因后讲结果。如果“锲而舍之”,结果朽木也不可以刻断;如果“锲而不舍”,结果金石也可以雕刻。最后一句是第三层,用蚓这个正面事例和蟹这个反面事例对比,说明养德必须用心专一,必须戒急毋躁。这段文字很有说服力,作者把对比双方的条件和结果都推向了极致,从而大大地增强了论辩的逻辑力量。土粒、水滴、跬步那么小,可以积聚成大山、深渊,可以至千里之遥,“积”极小可以“成”极大,“积”极少可以“成”极多,从而证明人只要从一件件小小的善行义举开始,积累起来就能养成高尚的美德。骐骥对于走路、朽木对于刀刻,条件好到了极处,但

18、止于“一跃”,骐骥“不能十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结果坏到极处。反之,驽马、金石条件坏到极处,但因为“不舍”,则“十驾”、“可镂”,结果好到极处。总之,条件即使好到极处,如果“舍弃”就不能成功;条件即使坏到极处,如果坚持,却能成功,通过鲜明的对比,雄辩地证明进业修德贵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同样,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条件坏到极处,但由于“心一”,于是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结果好到极处。螃蟹虽然“六跪而二螯”,条件好到极处,但由于“心躁”,于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结果坏到极处。由此人们自然地知道对学习应抱的正确态度是什么。特色鉴赏1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

19、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有的先因后果,有的先果后因,内容各有侧重,句式多有变化。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是解析比喻,比喻之中又有比喻,例如輮木为轮。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

20、河”。有的先讲道理,再用比喻论证,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由于行文富有变化,读起来生动风趣,没有任何雷同呆板的感觉。2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

21、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特别要注意的是,作者不仅用明比,还用暗比,例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这里就将君子和众人进行了对比。课文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大大增强了说理的分量。问题探究针对这篇文章,我们提出两个问题,

22、请大家探讨:第一个问题:荀子劝学,对于我们是一篇极有指导意义的文章,他提出的许多观点,与现代学习论有着相似之处。荀子说“学不可以已”,一辈子也不能停止学习,这就是终身教育的理论。荀子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强调圣人不是天生的,人的高尚品德不是娘肚子里带来的,而是后天通过不断的学习改造养成的,这完全符合唯物论。荀子提出博学参省的修养方法,“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正是我们经常运用的自我批评的方法。特别是荀子指出的学习在于积累,在于坚持,在于专心,这些闪光的思想,至今依然是指引我们成才的明灯。所以,认真学习荀子的劝学,深刻领会其中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成长进步有着非常重要

23、的意义。但是,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对于古人的东西决不能生吞活剥吸收,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选择性地吸收。请你细细研读课文,说说荀子的劝学有哪些观点需要分析,需要批判对待?第二个问题:东汉时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你读了荀子的劝学,想对陈蕃和身边的朋友说些什么呢?探究思路:第一个问题:用现代学习论的观点来审视荀子的劝学,在下面几个问题上,荀子仍然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需要分析对待。一荀子强调一个人必须加强自身

24、修养和改造,强调学习对于每个人的重要作用,认为一个人是可以改变的,是能够进步的,可以通过学习提高其思想道德的境界。毫无疑问,对于我们仍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荀子还提出了许多加强自身修养的具体方法,例如他主张“积善成德”,锲而不舍,长年累月地坚持不懈地“行善”,做好事,在“行善”的实践中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他告诫人们,要学蚯蚓抱定一个信念,专心致志地朝一个目标前进,而不要学螃蟹,浮躁不专,终无所成。这些教导对我们都很有启发。但是荀子“劝学”,目的是劝勉人们学习儒家经书,做儒家尊奉的圣人,所以从本质上看,他是为维护封建剥削阶段的统治服务的,与我们今天讲的修养有着本质的区别。二教育和学习的功

25、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传承人类生产知识,学会生存本领,二是传承人类精神文化,提高道德操守。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为题,写了一份报告,把“学会生存”当作教育和学习主要目标。而荀子劝学,只谈学习社会科学,只强调思想道德修养问题,而没有提及学习自然科学,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表现了很大的局限性。虽然如此,但本文提到的许多观点对于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也很有指导意义。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上,积累、专心、锲而不舍,这些宝贵的品质非常重要!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的个别观点也值得推敲。比如他认为,一个人只要达到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其曲中规),就不会再回复到原来的水平(虽有槁暴

26、,不复挺),这种一劳永逸的静止的观点不符合现代的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的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理论。第二个问题: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而陈蕃后来确实也成就了一番事业。历任太尉、太傅等职,以和腐败的宦官外戚势力坚决斗争闻名,曾被称为“三君”之一,堪称天下典范。后汉书给他极高评价,称汉世乱而不亡,多亏有这样的正派人士。但是,我们不能赞成陈蕃轻视小事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都希望自己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怎样才能实现这个人生的最高目标呢?荀子告诉我们的办法是: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他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又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

27、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这个思想,是被无数事实所证明的颠簸不破的真理。苏联著名昆虫学家柳比歇夫从青年时代开始实行时间统计法。他详细地记下了自己时间的支出,掌握了支配时间的主动权,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利用时间的下脚料;在实地考察各种害虫工作时的空闲里,他搜集了一万三千多只、三百多种地蚤标本,比当时动物研究所的标本还多出五倍。正是这个对时间斤斤计较的人,在一生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写了一万二千五百张打字稿纸的论文,内容涉及昆虫学、哲学、遗传学等等。柳比歇夫的实践告诉我们:伟大的成就正是在分分秒秒的时间里,在一点一滴的辛勤劳动中获得的。分

28、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苏联著名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曾要求青年科学工作者要学习做科学上的琐碎工作,应当研究、对比,积累事实,以便有朝一日使理论张开翅膀飞翔。而事实的积累需要科学家以谨慎耐心的态度不懈地观察,专心致志,反复地实验和研究。柳比歇夫如果不是抓紧零星时间学习研究,科学工作者如果不是一次次地探求,一个个地积累数据,那么众多的学术论文,划时代的科学发现又从何而来?但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因为它“凡”,它“小”,人们常常看不起,而不屑去做。然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拒绝做小事就不可能成就大事。老子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

29、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分分秒秒,点点滴滴,日积月累,才能创造奇迹。如果拒绝做“小事”,那么伟大的理想永远是空中楼阁。全国劳动模范、房修水电工徐虎的工作,就是处理些小事:修修电线,捅捅马桶,再不,就是爬上屋顶检查水箱什么的,可就是这份平凡的工作,却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至于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就更不用多说了,他是“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可见,毫米般的“小事”,可能是摘取事业成功的桂冠的阶梯,是事业结出丰硕果实的沃土。我们虽然无从考证陈蕃后来成长的具体过程,但是,我们坚信,他也绝不是一步登天,“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他的成功也绝对是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一步步垒积起来的。我们,十六

30、七岁的青少年,正处在风华正茂的黄金时代,美好的未来在召唤我们。然而美好理想的实现,全在于今天的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锻炼、每一次活动的努力啊!如果忽视眼前的努力,忽视思想上、学习上、作风上的小小漏洞,那么,你未来事业的大厦,只不过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朋友,让我们记住“积善成德”这句话,都以对未来负责的精神,踏踏实实,兢兢业业,认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踏着小事情铺成的坚实道路,走向伟大光明的未来。训练提高1选出注音正确的一项。()A靛蓝(din)舟楫(j)輮以为轮(ru)B槁暴(o p)参省(cn shn)金石可镂(lu)C须臾(y)跬步(u)锲而不舍(q)D舆马(y)骐骥

31、(qj)跂而望矣(j)2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木直中绳,輮以为轮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D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E则知明而行无过矣F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A金就砺则利。()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非利足也,而致千里。()E锲而不舍,金石可镂。()F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G劝学。()H木直中绳。()4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假舟楫也,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5说明下面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虽有槁暴

32、,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说明下面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7下面三个句子是同一个句式,请你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句式?应该怎样翻译?(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8翻译下面几个句子,说说文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理解和翻译时要注意什么问题?(1)

33、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9比喻论证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1)第一段作者采用了、,輮木为轮、5个比喻,它们的共同意思是。“輮木为轮”这个比喻结构比较复杂,其中“木直中绳”喻,“輮”喻,“轮(其曲中规)”喻,“槁暴”喻,综合起来“輮木为轮”这个比喻要说明的意思是。(2)第二段作者也采用、5个比喻,证明。作者证明的这个观点与此段的论点是什么关系呢?(3)第三段作者采用比喻兼对比的方法从三个方面展开说明,先以和对比,证明关键在。接着用和、和对比,证明

34、关键在。最后用和对比,证明关键在。10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一名鹪鹩jiolio,是一种善筑巢的小鸟)。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泛指鸟兽毛羽及草木细纤维),系(悬挂)之苇苕(tio,芦苇的穗),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坚固)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一名乌扇,一种生于高地的白花长茎的草。射,y),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rn,古代以八尺,一说七尺为一仞)之渊。木(指射干)茎非能长也(不是能长得很高),所立者然也。蓬(茎长一尺左右的草,一般枝杈横生,并不挺直)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矿粉),与之俱黑(变黑)。兰槐(香草名

35、,茎叶叫兰槐,它的块根叫芷。芷是一种可作香料的植物)之根是为芷,其渐(浸泡)之滫(xi,臭水、尿),君子不近,庶人(平民)不服(佩带。古人常佩带香草)。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居处,家居)必择乡,游(出外,交游)必就(接近)士(指品德兼优的人),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直的人)也 。(1)下面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A而编之以发。B系之苇苕。C所立者然也。D其渐之滫。(2)这段文字采用了、等五个比喻,论证了的观点, 作者论证这个观点的目的是。(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3)我们从这段文字中受到的启发是什么?答:11自古以来,劝学的诗文很多,比如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

36、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陶渊明杂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岳飞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真宗劝学文:“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当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格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课后搜集整理此类名言,对于激励自己刻苦学习,将大有裨益。当然,对前人的思想也要分析对待,比如宋真宗的劝学文,一味从个人升官发财、荣华富贵的角度劝勉人们刻苦学习,就不免失之片面。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你自己在学习上有什么体会?是否可以整理出来,写一篇劝学

37、新说。解析与答案1.解析:B省,反省,xn ;C锲,雕刻,qi;D跂,踮起脚跟,q。多音字,形近字,要防止误读。答案:A2.解析:A,輮,通“煣”,用火烧烤使竹木变弯。B,暴,通“嚗”,晒。C,生,通“性”,本性,资质;E,知,通“智”,智慧。F,用,通“因”,因为,介词(也可看作动词,运用,使用)。答案:D3.解析:文言词语,一要注意生词生字,如锲,彰。二要注意多音字多义词,防止误读误解,如中、参。三要注意古今形同义不同的字词,防止用今义释古义,如金,今指金属,古代还可指用金属制作的刀剑等;绝,今指断绝,拒绝,古代还可指横渡;疾,今指疾病,疾速,古义还表示强劲,如成语疾风知劲草劝,今指劝说、

38、规劝,古代还有劝勉、勉励的意思。答案:A刀剑。B横渡。C强,这里指声音的强度;显著,清楚。D达到。E雕刻。F反省(也可解释为“三”,即多次)。G劝勉,勉励。H合乎,符合。4解析:词语活用问题,不能只是满足于知道词活用为词,而且,要知道如此判定的理由是什么,活用后该怎样翻译,逐步掌握它们的规律。答案:(1)輮,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一般动词的使动用法,译为“用火烧烤加工使之变弯曲”。曲,在句子中做主语,前有“其”做定语,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译为“曲度”、“弧度”。(2)水,在句子中做谓语,前有助动词“能”,名词活用作动词,译为“游泳”。(3)上、下,方位名词置于动词前作状语,译为“向上”、“向下

39、”。5.解析:“之”是最常见的文言虚词之一,用法变化很多,要认真总结归纳。答案:(1)代词,它,指代(靛)青。(2)代词,它,指代木。(3)助词,定语的标志,的。(4)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6解析:“而”是文言里一个最重要的连词,可以表示各种各样的关系,是必须掌握的重要词语。答案:(1)前一个“而”,表示假设,如果,后有“则”呼应,构成“ 而,则”的句式。后一个“而”,表示并列。(2)前后连接两个动词,表示顺承。(3)前一个“而”表示顺承;后一个“而”表示转折,但是。(4)表示前后因果关系,因而。7.解析:“者,也”是文言中一个重要句式,可表示性质判断,也可表因果说明,要注意辨析。答案

40、:三个句子都是因果说明句,第1句是“者也”的句式,第2、3句是“,用也“的句式,这种句式前面说明结果,后面说明原因,后演变为现代汉语的因果倒装复句:“之所以,是因为”。翻译的时候,可直译为“的原因,是因为”,也可以意译为“之所以,是因为”。8.解析:文言文特别讲究语言的精练,许多情况下,我们对文言语句不能简单地直译,而必须揣摩它的意思作适当的想象补充,这便是意译。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利则利”,不能译为“木材接受绳线就变直,金属靠近磨刀石就变锋利”,因为这样理解不合乎生活的逻辑。所以必须译为“木材被(木匠)用墨线量过,经过斧锯加工就会取直,用金属制成的刀剑放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变得锋利”。这是文

41、言文非常突出的语言特征,请同学们务必留神。答案:(1)木料笔直合乎拉直的墨线,用火烧烤加工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曲度合乎用圆规画成的圆。(2)略。(3)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是看见我招手的人却可以离我很远;顺着风向呼喊,声音没有加强,但是听我呼喊的人却感到声音非常清晰。(4)良马跳一下,不能到达十步远的距离;劣马拉十天车,也能走很远的路程,最后到达目的地,它的成功就在于不放弃行走。9解析:本题旨在进一步体会文章比喻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答案:略。(参看“课文解读”)10(1)题中列举的都是特殊句式,A项是状语后置,一般顺序是“而以发编之”。B、D项是省略句式,“之”后省略“于”。

42、C项判断句式,代词“然”用作动词,后省略“之”,意即“使(之)这样”。答案:B、D。(2)解析:本题旨在提高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答案:“南方蒙鸠之巢”、“西方之木”、“蓬生麻中”“、白沙在涅”、“兰槐之根渐之滫”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观点,目的是防邪僻而近中正。(3)解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用,本题启发我们用文中的观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总结心得体会。答案:本文观点与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似,启示我们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11解析:本题旨在启发我们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学习的方法,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靠别人的的传授,而是靠自身的体悟。所以,悟性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的成败。答案: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