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3829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含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粤教版初中化学2.3探究空气中物质构成的奥秘同步练习及答案我夯基 我达标1.化学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下列粒子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对象的是( )A.中子 B.分子 C.原子 D.离子思路解析:我们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的方法可以研究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性质,但不能研究中子的性质,中子的性质是核物理学来研究的,故B、C、D选项都是可以的答案:A2.某粒子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则该粒子是( )A.原子 B.阳离子 C.分子 D.阴离子思路解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对外不显电性,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对外也不显电性。原子得失电子后,核内质

2、子数和核外的电子数不相等,所以对外显电性,带正电荷的为阳离子,带负电荷的为阴离子。本题中的质子数是11,而电子数是12,不相等,所以粒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答案:B3.某学生在研究分子的性质时,做如图2-7所示实验。在一个小烧杯里放半杯水,然后用药匙取一小粒品红,放入烧杯。观察到品红在水中_。此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图2-7思路解析:这是一道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题目,通过实验不难观察到品红在水中扩散直至烧杯中都变成了红色,说明品红分子运动到水中各个部分。答案:溶解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前者决定原子种类,后者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A.核内中子数,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C.

3、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所带电荷数思路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所以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答案:C5.在下列空格里,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1)水是由_构成的;氧气是由_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2)带电的原

4、子叫_。(3)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_。(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思路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的使用和理解。要区分宏观概念和微观粒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它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分子、原子和粒子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微观粒子。其中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后变成离子,原子可以直接构成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1)分子 分子 原子 (2)离子 (3)分子 (4)原子6.关于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原子质量数值太小,使用不方便,所以采用相对原子质量B.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碳-12的质量为标准来源:学科网D.通常情况下,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5、“千克”为单位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有关知识。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以一种碳原子(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 )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相对原子质量仅仅只是一个比值,它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要注意它并不是表示的原子的真实的质量,不能使用质量的单位,它是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而不是以碳原子的质量作为标准。答案:A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C.原子核还可以再分D.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思路解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6、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对于有的原子例如一种氢原子,其核内只有一个质子而没有中子,所以D不正确。电子的质量很小,大约相当于一个质子或中子的1/1836,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的。答案:D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分子不改变,物质本身就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C.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D.一切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思路解析:分子本身不改变,只能意味着物质不发生化学变化,分子的运动和间隔发生改变是可以引起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如物质状态的改变);分子很小,肉眼看

7、不到。我们看到的是众多分子构成的宏观物质;空气是混合物,它是由氧分子、氮分子等多种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答案:D我综合 我发展9.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较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1)有一小部分粒子改变了原有的运动路径。原因是粒子途经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原因是_。(2)大多数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

8、因是_。(3)极少数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结论的能力。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核外电子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具有质量大、体积小的特点。相对于金原子核而言,粒子的质量要小得多答案:(1)原子核带正电(2)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原子核所占的体积非常小(3)金原子核质量比粒子的质量大得多我创新 我超越10.如图2-8所示,小红的实验是取一条长10 cm,宽1 cm的滤纸条,在滤纸条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胶头滴管滴酚酞试液,把滤纸送入一只比滤纸稍长的试管中,用一团棉花塞住试管口,试管下面衬上一张白纸。用滴管吸取浓氨水向棉花上滴1015滴。(信息:浓氨水是一种弱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图2-8实验结果是滤纸没有变红,而试管口的棉花却变红,实验失败,你能否设计实验方案改进小红的实验?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