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84896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第6课 琵琶行第2课时导学案 人教版必修3.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琵琶行第二课时课前预习【预习自测题】1、一词多义 命数 暂拨 2、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_遂命酒:_商人重利轻别离:_3、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义:_今义:_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_今义:_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_今义:_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_今义:_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_今义:_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_今义:_如听仙乐耳暂明。古义:_今义:_课内探究【学始于疑】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赏析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质疑探究】探究点: 1、诗中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用文中的诗句回答每次演奏后听者的感受。 2、声音无形,摹声最难

2、,作者在描写琵琶女出神入化的技巧时,是如何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使抽象的音乐变得具体可感的?请结合诗文举例分析。 【当堂检测】一.默写。(1)诗中写琵琶女内心的犹豫和被邀出场后神情的句子:_(2)诗中生动描绘了琵琶女弹奏乐曲旋律的变化,其中用_描绘曲调的婉转悠扬;用_比喻突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用_比喻弦声愈来愈低沉以至于停顿。(3)运用侧面烘托,说明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的诗句是:_【课后反思】:第二课时【预习自测题】1、一词多义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动词,吩咐,命令/动词,命名,题名数词,几/名词,数量副词,暂时/副词,一下子,忽然动词,拨动/名词,拨子,弹奏弦乐所用

3、的工具2、词类活用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形容词“重”“轻”均带宾语,用作动词,看重,轻视。3、古今异义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后一年。“因为”古义:于是写了。今义:连词,表示原因。“长句”古义:唐代习惯把七言诗叫做长句。今义:长句子。古义:整理。今义:整治,治理。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的。古义:突然冲出。今义:超出一般。古义:刚才。今义:朝前面。古义:突然,一下子。今义:暂时。【质疑探究】1、答案: 第一次:“主人忘归客不发”惊异(暗写、略写) 第二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沉醉(明写、详写) 第三次:“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伤悲(明写

4、、略写) 2、正面描写:描写其演奏过程。 (1)多用比喻,例如“如急雨”“如私语”等,共八个比喻。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另外,还使用了通感,如“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2)使用拟声词描摹声音:“嘈嘈”、“切切”、“间关”等,更增加了语言的音乐感。 3)妙语点睛,声情结合 。如“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等以声带情,以情绘声,声情结合,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好得多。 侧面描写: 通过听众的反映、环境气氛来衬托琵琶声强烈的艺术魅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当堂检测】一、默写答案(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间关莺语花底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冰泉冷涩弦凝绝(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