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5461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答司马谏议书》同步练习 语文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阅读下面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完成1-4题: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毋非

2、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注:本文是王安石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写给反对派司马光(字君实)的第二次回信。两人通信主要是争论变法改革的问题。 1.下列各组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某启:昨日蒙教/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B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C议法度而

3、修之于朝廷/邹忌修八尺有余 D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2.下列各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王安石自言与司马光交情很好,但在政治上却常有不同意见。 B“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这一句概括了司马光来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话。 C“人习于苟且毋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够为善”这一一表明王安石对当时士大夫苟且偷安、墨守成规、随和世俗的不满。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表明王安石因工作很忙而不能与司马光见面的慊意。 3.下列各句不属于王安石变法的一项是: A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B。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C。辟邪说,难壬人 D。为天下理财, 4对本文的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第一段是向对方解说上次回信简短而这次又“具道所以”的原因。 B第二段是取守势,针对司马光来信的指责进行辩驳。先高屋建瓴地确立了一条双方均应遵循的议事原则:名实相符。 C第三段转守为攻,批评当时保守势力的流弊,表明自己将大有作为。 D第四段以自谦结尾, 不失赠答之礼。 答案: 1.A 2.D 3.A 4.C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