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5725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五单元18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教学目标 (1)认知和能力: 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学会筛选信息和概括要点。 (2)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点拨,针对课文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态度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把握说明顺序,鉴赏表达技巧。 3、品读赏析文本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文学性。 三、课时: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

2、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多媒体展示“荔枝”的特写镜头,请学生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 二、释题 请你谈谈作者不直接用“荔枝”作为标题,而用文中之标题的好处? “南州六月荔枝丹”短短的七个字,包含了荔枝的生长地域、成熟的时间、以及鲜明的色泽,以这句话作为标题,能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并且它是引用明朝诗人陈辉荔枝中的一句诗,具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同文章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比用“荔枝”作标题要好。 三、熟悉文本,整体把握 思考:拿到这样的题目你会怎么写。 1、阅读课文,概括每段段意,了解大致内容。 2、选取荔枝的某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或课文的原话详细准确地表达荔枝的特征

3、。 四、再次阅读,理清思路 思考:作者介绍荔枝采用了哪些说明顺序?为什么采用这些说明顺序?使用这些说明顺序有何作用?体现了本文的什么特点?(补充介绍常见豹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明了有关它的其它知识。 合作探究,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1) 第二部分:介绍荔枝(2l4) 果实 (2-9) 荔枝花期(10-

4、11) 荔枝的产地、品种、习性(1214) 第三部分:荔枝发展前景( l5) 五、作业:向老师介绍一种水果。 第二课时 一、阅读比较,思考文风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摘自辞海 -明确:课文运用了许多说明方法来增添文学情趣。 二、找出最喜爱的段落,诵读品味 1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让读者更易理解。 如把荔枝比作“绎囊”“红星”“珊瑚珠”,

5、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2列数字: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 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干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3举例子: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 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4引用: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

6、的内容。 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 a.自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b徐勃咏荔枝膜,说明荔枝味美。 c引用白居易的“一日面色变,色香味尽去矣”,说明荔枝不耐贮藏。 d杜牧的诗歌“长安回望绣成堆无人知是荔枝来”,一方面说明荔枝不耐贮藏,另一方面就是对这件事的嘲讽。 e苏轼的诗歌“罗浮山下四时春不妨长作岭南人”,一方面为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展现了一幅蓝图,另一方面说明荔枝的味美。 二、揣摩语言,体会妙用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请学生

7、讨论合作完成。 1、科学性 “现代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揣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的事实。 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用上,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约重60克”、“通常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等。 语言的科学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周密上,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紫色”中的“大多数”、“荔枝的大小通常直径三四厘米”中的“通常”、“荔枝的肉的细胞壁特别薄,一般都不留渣滓”中的“一般”、“荔枝晒干或烘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中的“完全”, 这些词语的运用,十分准确表达了信息。 2

8、文学性 本文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上。从标题开始,相继引用了陈辉、郭明章、邓萧、徐勃、杜牧、苏轼等诗人的诗句,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此外,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表达生动形象,凸现文采。 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四、小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筛选信息的能力是学习说明文的重要导向。 五、作业: 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天。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岛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事类合聚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