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85842 上传时间:2019-11-0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 第一单元 过关检测卷 含答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的契丹族、建立金的女真族、建立元的蒙古族及建立清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

2、进。显然,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

3、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

4、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

5、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 (人民日报2016年03月25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答案】B2下列理解和分析,

6、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所称颂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都体现了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的内在精神。 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 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答案】D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

7、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第四段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及其对于今天构建“和谐世界”的意义,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是,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答案】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袁隆平:农校里走出来的科学家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绿色革命”的大潮中,涌现出了一位攻下“杂交水稻”难题

8、的科技新星,他就是被外国人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7日出生于北平,祖居江西德安县。幼年正值“918”事变,日本侵华,给童年的袁隆平心里留下了深深的民族创伤。面对国破家亡的严酷现实,袁隆平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使中国富强、不受外国强盗欺侮的人。袁隆平在学习中不愿死记硬背,喜欢思考,善于提问,从思考中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1949年,袁隆平在南京中大附中读完高中。当时,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成为了全家议论的焦点。父亲希望他通过上大学能升官发财,光宗耀祖。袁隆平自己却在中学阶段就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慈善的母亲让孩子自己做主,于是袁隆平义

9、无反顾地报考了重庆一所学院的农学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门”。1953年夏,大学生活结束后,袁隆平到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任教。袁隆平教学十分认真,教一门,钻一门,爱一门。他教外语,效果良好。教学期间,他还刻苦自学,不断提高自己听、写、阅读外文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阅读英、俄文资料。进校第二年,他被调到遗传育种教研组,教授作物栽培、遗传育种的农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下苦功夫,从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构造开始,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为了能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的微观构造,他刻苦磨炼徒手切片技术

10、。几百次,上千次直到能在显微镜下得到满意的观察结果为止。在备课中,他经常提出各种问题自考自答。他走出课堂,来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深有体会地说:“即使浅显的问题,如果教师本身钻得不深不透,也不可能把课讲好!”1959年,是袁隆平进入“而立”之年,也是他走上教学岗位的第七个年头。国庆前夕他以“我的十年”为题,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思想与业务两个方面对自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党的10年教育,使我明确了人生真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确是人生最大的光荣和义务。”同时,他还向党和人民立下誓言:“要做到政治挂帅,红专并进。”在教学当中,袁隆平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还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

11、名堂来。1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一边教学,一边科研,教学与科研、生产紧密结合。50年代,生物教学中主要向学生讲米丘林、李森科的遗传学说,袁隆平就按照其理论进行无性杂交、嫁接培养、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试验,把月光花嫁接在红薯上、西红柿嫁接在马铃薯上、西瓜嫁接在南瓜上,但只得到一些奇花异果,并没有得到经济性状优良的无性杂交种。这引起他的沉思,并决心扩大视野,另辟蹊径。60年代,他从外文杂志中获悉,欧美的孟德尔、摩尔根创立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他就开始大胆地向学生传授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讲杂种优势利用在作物育种中的广阔前景,而他自己也开始向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方面探索。1960年

12、受到天然杂交稻株启示后,在育种方法上他由采用系统选育法,转变到水稻雄性不育研究课题上来。从1964年在稻田中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到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就是他坚持一边教学,一边从事科研的丰硕成果。“文化大革命”中袁隆平利用被批斗的空隙,专心研究水稻雄性不育,在不利条件中争得了从事科研活动的机会。1970年11月,袁隆平带领助手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了一株雄花败育株。是将“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

13、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在19年的漫长教学生涯中,袁隆平一边在教学中积累知识和农业生产实践经验,一边又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和生产。教学、生产、科研相结合,使他创造了不平凡的农业科技成果。(摘编自祁淑英、魏晓雯袁隆平传,略有删改)【相关链接】袁隆平(开场白):我现在还有两个愿望,一是第三期杂交水稻能够在2010年实现大面积亩产900公斤;二是把杂交水稻推向国外,造福世界人民。主持人:您对学农的大学生有什么建议?袁隆平:我建议,学农的大学生要到实验田里去,电脑等先进设备很重要,但在电脑和书本里是种不出水稻的。希望他们联系实际,多到实验

14、田里走一走、看一看。(电视片袁隆平畅谈事业与人生)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8117)被命名为“袁隆平星”。(青少年科技博览)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在教学上积极进取,执教外语,效果良好,他并不满足,还刻苦自学英语、俄语,不断提高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可以不带字典轻松阅读英、俄文资料。B在教学中,袁隆平认真钻研解决问题,备课时经常自问自答,有时还走出课堂,到田间地头,从实践中找答案。他认为教师只有把问题钻得又深又透,才能把课讲好。C袁隆平获悉国外的染色体基因遗传学说,对良种

15、繁育有重大指导作用,于是他大胆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于1966年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了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D袁隆平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充分表现出他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品格。【答案】A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学阶段的袁隆平对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对春华秋实的自然规律,有着极大的兴趣。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义无反顾地跳进了“农门”。B袁隆平教学认真,肯下苦功夫,在教普通植物学时,他从植物体的最小构造单位,到根、茎、叶、花、果的外部形态,再到植物的特性及其遗传特性等,都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C袁隆平

16、尽管不满足于仅当一名合格的中专老师,想在农业科研上搞出点名堂来,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他也不得不中止科学研究。D袁隆平教学中,建议学农的大学生不要沉溺于电脑和书本之中,电脑和书本对水稻种植帮助不大,要多到实验田里去,要多联系实际。【答案】B6作为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深受中国人的爱戴,还被外国人誉为“杂文水稻之父”。那么,你心目中的袁隆平是怎样的形象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答:_【答案】在我心中袁隆平首先是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愿意去追逐梦想,坚持本心的人,从文中他父亲让他当官发财,但他坚持踏入“农门”便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教学认真,刻苦钻研学问的人,教外语的时候不断刻苦学习,

17、提升自身的水平,教农业学科的时候,他系统地学习相关的知识,认真备课,喜欢在实践中找答案。同时他还是一个不计名利,大公无私的人,从文中他将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可以看出。(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马婆的悲伤马婆从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那么要强爱面子的马婆,面对路人诧异的目光视若不见。仲秋的微雨浸润着马婆规整的套装,马婆的心凌乱成泥。马婆没有回家。她穿过两个十字路口拐进了龙泉湖公园,蹒跚地上了湖边八角亭。马婆斜靠在亭柱上,不知不觉收住了眼泪。过往的岁月就在马婆静静的呆坐里浮出了水面。马婆还是马嫂的时候,精力

18、全部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从幼儿的益智类训练开始,到剑桥英语、到奥数培优、到解题速效正规不正规的培训班,只要不与正课冲突,马嫂都推着儿子上。马哥虽不太支持,可为了儿子的将来,只好认了。儿子大学毕业去美国深造时,马婆费尽心机说服他留在了国外。之后,马婆和马爷就成了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尤其是马婆的妹妹。她的儿子成绩不太好,毕业后留在了本地。妹妹一生气就开骂,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只有马婆知道,她和马爷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早上一起床,马爷就打开电视,一整天不让关。他说这样可以逼逼屋里的冷气。马婆嘴上不说,心里也难受。她觉得自己虽然有儿子,可常年过的却是没儿子的生活。马

19、婆整晚整晚睡不着,睡不着就想儿子,就想如何证明自己有儿子。半月后马婆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马婆不再随随便便穿衣服了。就连上菜场也是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马爷说她,马婆硬硬地回嘴,我和那些没儿子人不一样,我有儿子,儿子在国外,怎么着也得给他充充面子。马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滑出眼眶。儿子去国外后,马婆很少再与马爷争吵。用马婆的话说,这老东西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连儿子的面都难见,我得让他享享福。马爷没有享福的命,儿子在美国定居不到两年,他就失去了健康。一开始马婆没太当回事。等她知道不好时,马爷的腿已经不太听使唤了。马爷犯病是在早上,等办好住院手续时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多。好在马爷是轻微的脑

20、梗,没耽误多大事。躺着输液的马爷,看到其他病人都有小辈陪着,羡慕得眼里几乎迸出血来。他一忍再忍,最后还是张大嘴巴哀嚎起来。马婆又累又急又尴尬,边向同屋的病人和家属道歉边劝马爷。劝着劝着自己也忍不住哭起来。好在外甥及时赶到,止住了他们的哭声。马爷出院后腿稍能走动,右胳膊和右手却失了灵活。马婆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除了监督马爷进行自我锻炼外,就是不停地帮他按摩恢复。马婆渐渐地瘦了,由原来的一百四十多斤瘦到了一百一十斤。马爷看着难受,有时忍不住骂儿子。马婆却不依,你知道啥,儿子不是没孝心,他在国外生活压力大,也难。马婆出门买菜仍旧穿戴整齐,昂首挺胸,微微地趾高气扬。斜靠在亭柱上的马婆不知不觉坐了一个小

21、时。仲秋的微雨打湿了她的后背,马婆这才想起该给马爷做饭了。马婆小心地下了八角亭,走出了龙泉湖。平静下来的马婆又想起她从妹妹家出门时的情景。今天是妹妹的六十大寿。饭后,妹妹当着她的面又骂起了儿子。你这个不争气的兔崽子,连你大表哥身上的一根汗毛都比不上!外甥喝多了酒,大着舌头回嘴,妈,你老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一点都不知道,我大姨和大姨夫的苦。外甥媳妇忙岔开了话。大姨,怎么不让姨夫来,就两站的路,来热闹热闹多好。马婆强忍着将落的泪说,对了,我得回去给他做饭了。外甥媳妇跑去厨房给马婆打包现成菜时,马婆挣脱妹妹的手就出来了。等外甥媳妇追出来,马婆已经走了二十多米远。听到喊声,马婆没敢回头,她怕自己满脸的

22、泪吓坏年轻人。马婆擦了擦眼睛,迎着仲秋的微雨向家走去。她知道她无论如何不能倒下,她还要照顾马爷,她还得撑起这个家。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在人行道上摇曳,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选自当代短篇小说集,有删改)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马婆从妹妹家出来眼泪就开始肆无忌惮地流,这是马婆因外甥的话而想到自己家的处境时流下的悲伤之泪。B小说中马婆把全部精力放在对儿子的培养上的情节,不仅突出了马婆的形象特点,也为后文写马婆晚年的处境做铺垫。C马爷看到马婆连上菜场也穿整齐的套装,昂首挺胸,微微地耻高气扬,觉得妻子爱慕虚荣,在外人面前充面子

23、,于是数落马婆。D“马婆规整的套装和灰白的头发一如枝头瑟缩在秋风中的老叶”以景物描写结尾,运用比喻手法,暗示马婆未来孤独的生活,引人深思。【答案】C8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马婆的形象特点。(6分)答:_【答案】为子女前程,舍得花费时间金钱;外表坚强,但内心脆弱,又偏偏喜欢为儿子着想充面子;内心苦楚,面容萧瑟,劳累一辈子却没享福。9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意图有哪些?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答:_【答案】揭示一种社会现象,子女有能力在外的,老人的孤独与无奈;幸福不同的定义,对天伦之乐,对社会地位追逐奔波的反思;激起社会及奔波在外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更多关注,更多时间的陪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24、)(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也,将作大匠严之子。为人美辞貌,有俊才。初,京兆挚恂以儒术教授,隐于南山,不应征聘,名重关西。融从其游学,博通经籍。恂奇融才,以女妻之。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闻融名,召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应命,客于凉州武都、汉阳界中。会羌虏飙起,边方扰乱,米谷踊贵,自关以西,道殣相望。融既饥困,乃悔而叹息,谓其友人曰:“古人有言: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所以然者,生贵于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灭无赀之躯,殆非老庄所谓也。”故往应骘召。四年,拜为校书郎中,诣东观典校秘书。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

25、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遂寝蒐狩之礼,息战阵之法,故猾贼从横,乘此无备。融乃感激,以为文武之道,圣贤不坠,五才之用,无或可废。元初二年,上广成颂以讽谏。颂奏,忤邓氏,滞于东观,十年不得调。因兄子丧,自劾归。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尝欲训左氏春秋,及见贾逵、郑众注,乃曰:“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凡二十一篇。初,融惩于邓氏,不敢复违忤势家,遂为梁冀草奏李固,又作大将军西第颂,以此颇为正直

26、所羞。年八十八,延熹九年卒于家。遗令薄葬。(节选自后汉书马融传,有删改)【注】将作大匠:中国古代官名,掌管宫室修建的官。东观:汉代宫中藏书、著书的机构。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B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C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D太后崩/安帝亲政/召还郎署/复在讲部出/为河间王/厩长史时车驾东巡岱宗

27、/融上东巡颂/帝奇其文/召拜郎中/【答案】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征,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B舍人,战国秦汉时指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明代军卫应袭子弟也称“舍人”。C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并称,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说的代表人物,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等。D岱宗,泰山的尊称,泰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历代帝王封禅的神山,是我国道家的圣地,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答案】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融年轻时长相

28、英俊,擅长辞令,颇有才气,拜隐居的挚恂为师,学业大有长进。挚恂认为马融是个奇才,将女儿嫁给了他。B马融起初因为大将军邓骘名声不好而拒绝召命,客居在武都、汉阳一带,后边境不安定,物价飞涨,马融生活陷入困顿,最终接受了邓骘的邀请。C马融上奏广成颂,得罪了当权的邓氏,被滞留在东观,后又因为其兄之子去世,请求回乡,触怒太后遭到禁锢。D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位博学大儒者,著述颇丰,写西第颂吹捧大将军梁冀的行为,被正直之士认为是可耻的。【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邓太后临朝,骘兄弟辅政。而俗儒世士,以为文德可兴,武功宜废。译文:_(2)太后闻之怒,谓融羞薄诏除

29、,欲仕州郡,遂令禁锢之。译文:_【答案】(1)在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2)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15题。示秬秸【北宋】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上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jji):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li)

30、:北宋著名文学家,曾任太常寺少卿。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前小序交代了本诗写作的起因和目的,凸显了诗作内容的真实性。 B开头两句写卖饼儿起床的时间和卖饼环境,正面表现了卖饼儿的勤奋坚定。 C卖饼儿衣着单薄,凛冽的寒风吹透了他的衣衫,他却担忧饼冷难卖。 D作者在诗的最后,对两个儿子提出了谆谆告诫,点明了本诗的题旨。【答案】B15这首诗的写景叙事,平实而富有韵味,请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答:_【答案】要点一:平实,没有华丽辞藻,明白如话,通俗浅显。举例:“捧盘出户”,“市楼东西”等等,均无修饰之语。要点二:有韵味,写景、叙事,蕴含丰富。举例:开篇两句,从

31、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描画出了清冷空寂的景色,透露出作者对卖饼儿生活际遇的同情和关怀,其他如“人未行”的空寂街景、“忧冷饼”的心态表露,均语浅而意深。(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用“_,_”两句写出了“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的句子是“_,_”。(3)杜甫望岳中“_,_”两句,与孟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

32、字,完成1719题。(9分)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站在观景台鸟瞰,由衷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_的风水宝地。上千座吊脚楼从山上一直延展到山脚,_,气势磅礴。白水河迢递蜿蜒,如绿色的缎带,在阳光下_,给苗寨平添几多风致。()。在这里,旖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苗族风俗天然融汇,相得益彰。特别令人_的是,这里有作为苗族传统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建筑、银饰、歌舞、饮食“这是一个以美丽回答一切的地方,”文化名人余秋雨说,“我对西江苗寨的赞美,大致可以相信。”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

33、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B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C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由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D中国苗族第一寨西江千户苗寨,坐落在贵州省雷公山北麓,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解析】两处错

34、误:“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11个自然寨等组成”句式杂糅;“是最大的世界上苗族聚居村寨”多层定语语序不当。【答案】B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连通两岸的是五座风雨桥,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B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白水河被装点得更加秀丽C白水河被连通两岸的五座风雨桥装点得更加秀丽D五座风雨桥连通两岸,把白水河装点得更加秀丽【解析】联系上下文。【答案】D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山清水秀鳞次栉比熠熠生辉心驰神往B山清水秀星罗棋布五光十色梦寐以求C青山绿水鳞次栉比五光十色心驰神往D青山绿水星罗棋布熠熠生辉梦寐以求【解析

35、】山清水秀:山山水水十分清幽秀丽,形容风景优美。青山绿水:青色的山,嫩绿的水。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星罗棋布:像天空中的星星似的罗列着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众多,散布的范围很广。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五光十色:形容色泽鲜艳,花样繁多。心驰神往: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答案】A20张大明和李小天是好朋友,张大明资金周转不开,向李小天借钱100 000元。下面是张大明写给李小天的借条,有几处写得不对,请修改。(5分)借条借款人

36、:大明出借人:小天因生意周转,于2017年向出借人小天借款人民币100 000元。于2018年归还。借款人:张大明答:_【答案】(示例)借款人、出借人应该用全名借款时间要具体到月日借款金额要大写还款日期要具体到月日要写出写借条的具体日期21请阅读以下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人们的关注。2013年1月,徐侠客在腾讯微博上发起“光盘行动”: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吃饭时间到,一起参与“光盘行动”吧! (1)根据所提供的

37、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放在画面上方,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分)答:_(2)就以上材料中的“舌尖上的浪费”这一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100字。(4分)答:_【答案】(1)拒绝“剩”宴,我做到了,你呢? (2)社会经济发展了,吃好一点固然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浪费。君不见舌尖上浪费高达二千亿元,君不见被倒掉食物可让2亿人吃一年;古人云“俭以养德”,奢侈浪费,不利于个人品德的培养。我们要勤俭节约。【参考译文】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将作大匠马严的儿子。马融长相英俊,善于言辞很有才气。起初,京城的挚恂用儒术教授生徒,在南山隐居,不答应

38、朝廷征召聘任,在关西一带名气很大。马融跟着他游学,学识渊博精通儒学经典。挚恂认为马融有奇才,就把女儿嫁给了他。永初二年,大将军邓骘听说了马融的名声,把他召为舍人。但不是他内心喜好的,就没答应,客居在凉州的武都和汉阳境内。恰逢羌虏迅猛扰边,边境混乱不安,粮价飞涨,关内以西之地,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马融在陷入饥饿困苦后,才后悔并且叹息着对朋友说:“古人有这样的话:左手拿着天下的地图,右手割断自己的喉管,这是愚蠢的人都不做的事情。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生命比天下更宝贵。现在因为一点点世俗的屈辱,而毁灭自己高贵的身体,这大概也不是老子庄子所认可的啊。”于是就答应了邓骘的邀请。永初四年,任命为校书郎中,

39、到东观做典校秘书。这个时候,邓太后主持朝政,邓骘兄弟辅佐她。而当时浅陋的儒生和读书人,都认为可以大兴文德,武力应该废止,于是停止打猎的礼仪,停息作战布阵的法令,所以狡猾的盗贼放纵横行,乘朝廷当时没有防备。马融于是感慨激愤,认为文武之道,圣贤都没有放弃,勇、智、仁、信、忠五才,没有一个可以废止。元初二年,上奏广成颂来规劝进谏此事。广成颂的上奏,违逆(得罪)了邓氏,马融被滞留在东观,十年都没有调任新职。因为哥哥的孩子死了,他便向朝廷请求回乡。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很生气,认为马融羞辱轻视了朝廷的任命,想到州郡做官,于是下令监禁他。太后死后,安帝刘祜亲政,把他召回郎署做侍从郎官,又做了皇帝的侍讲官。后离开

40、京师做了河间王的厩长史。当时皇帝车马东巡泰山,马融上了一篇东巡颂,皇帝认为他的文章写得很不一般,召他进京任命为郎中。马融才高博学,是当时的一个大学者。曾经想注解左氏春秋,等到看到贾逵、郑众的注解,就说:“贾先生精深而不广博,郑先生广博而不精深。又精深又广博的,谁又能超过我呢?”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等,所著赋、颂、碑、诔一共二十一篇。当初,马融被邓氏惩罚,不敢再违逆得罪权势人家,于是替大将军梁冀起草奏书参奏李固,又写了吹捧梁冀的西第颂,因此被正直之人羞耻。八十八岁,延熹九年死在家中。留下遗嘱要求简单安葬自己。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

41、0分)什么是脸面?我们干大事的从来不要脸,脸皮可以撕下来扔到地上,踹几脚,扬长而去,不屑一顾。严介和(太平洋集团前总裁) 为了面子坚持错误是最没有面子的事情。巍巍(经济刊物主编) 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字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上的形象就是其整形标准。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读了以上内容,你是否赞同他们的观点或做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和认知。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作文略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