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7765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2)(第01期)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解析版) 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全国百强校高三历史解析分项版01期必修二专题03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选择题1(【百强校】2016届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答案】B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2(【百强校】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新校区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2、)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并不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因为二战之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才出现。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并不是限制垄断组织的发展,更不是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而是政府对垄断组织的管理、整顿,即政府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

3、使垄断组织更加健康的发展,使垄断组织能更好的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故答案选A。BCD不符合题干。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3(【百强校】2016届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下表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B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影响【名师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

4、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层隐含信息。D、细审题、扣而答: 仔细阅读问题,据问而作答。4(【百强校】2016届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美)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写道:“为了给英国早期粗糙的蒸汽机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人口

5、拥挤的西欧地区是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的。但就在这时,幸运又降临了:英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以及快速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的机器普及到了各行各业。”材料说明,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生产主要得益于( )A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便于开采的能源储备C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 D完善了机器动力装置【答案】B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工业革命机器普及的原因【易错警示】此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瓦特改良了蒸汽机,解决了动力问题,推动了机器的普及,所以很多学生错选为D项。本题是材料选择题,设问也是材料说明机器普及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摆脱

6、所学的固有的知识,从题干材料里找出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的有效信息。5(【百强校】2015届辽宁沈阳第二中学高三10月月考试题历史试卷)19世纪中期英国首相迪斯累利在其著作西比尔对他所在时代描绘道:“(它们好像)两个民族,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A.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与新教水火不容B.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C. 19世纪中期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差异D. 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相互对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材料“19世

7、纪中期”“英国”“按照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也使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材料并不涉及东西方文化的问题和封建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排除C、D;所以答案选B。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6(【百强校】2015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某生根据中、英两国制造业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图表信息得出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手工业生产曾经世界领先 B19世纪后期中国制造业发展困难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D英国制

8、成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答案】D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7(【百强校】2015届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现代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某校学生进行历史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如下资料:中国古代早期城市化进程与最初的文明、英国城市化的核心动力:工业革命与工业化、试论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和苏联时期俄国城市化的特征及历史渊源。其研究主题应该是( )A工业革命与城市化进程B中国与西方城市化进程对比C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工业革命前后的东西方世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城市化的认识与理解。从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以来城市化的研究及近代以来西方及苏联城市化

9、的研究。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考点: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8(【百强校】2015届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学者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提出,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美洲新大陆殖民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欧洲胜出。作者意在强调A.经济发展、市场需求和议会制度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必然因素B.中国从西汉时期开始用煤,历史悠久,可以进行工业革命C.西欧兴起有偶然性,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D.煤的利用与社会结构、社会分工、整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脱钩【

10、答案】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市场扩大与煤的利用是西欧胜出的关键9(【百强校】2015届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文综月考历史试卷)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入侵摧毁了印度原有的经济基础,解构了那些半野蛮半原始的社会结构虽然对此我们会心怀悲伤,但是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正是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历史传统文化因为文化传播被逐步淘汰B文化交流和文化开放可能带来文化损失C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D文化的开放使得一些弱势文化趋于灭亡【答案】C【解析】试题分

11、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这些看起来平和的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结构构成了东方专制主义最坚实的基础,它极大地禁锢了人类的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不是每一种文化的所有要素都值得保护。所以答案选C。考点:传统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10(【百强校】2014届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二诊历史试卷)阅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图,符合其逻辑关系的是A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是18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B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是19世纪时英国工业文明时期C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是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是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是20世纪信息文明时代【答案】A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

12、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二、非选择题11(【百强校】2016届山东滕州一中新校区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20分)现代化是附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英国作为最早的现代化国家,其发展引领世界潮流,也给予各国经验借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等,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

13、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航路开辟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4分)材料二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切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时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

14、的群众运动。摘自钱乘旦刘金源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4分)材料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正是现代化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民族主义潮流汹涌激荡的时代,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人口和辽阔疆土的中国,却紧闭自己的大门,一如既往地沉睡在文化主义的梦幻之中。不难想象,一旦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将会出现怎样的结果。胡福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个不同的世界发生碰撞和武力较量”的直接结果是什么?(4分)材料四 中国自1840午开始的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不会一帆风顺。现在的问题是中国将如何通过深

15、化改革,跨越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何清涟现代化的陷阱材料五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讲话(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领域近代化的表现。(3分)(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现代化)的陷阱”的含义(3分);面对这种形势,我国政府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应对?(2分)【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进行了早期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

16、义的发展;整体世界的出现,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使人类社会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4分)(2)社会问题: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4分)(3)直接结果: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的大门被打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日益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分)(4)表现: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洋务企业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分)(5)含义: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贫富差距加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3分)应对措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生

17、产力,以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2分,答对2点即可得2分) 第(5)问,第一小问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如贫富差距加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应对措施从深化改革、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经济体制改革、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角度思考。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消极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民族工业的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8、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名师点睛】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国际政治新秩序;熟悉并运用国际市场机制、国际争瑞解决机制;发展经济,提高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保护民族经济(立足本土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12(【百强校】2016届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三9月考历史试卷)(12分)阅读材料,完成试题。 图1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图2根据上述图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至少概括

19、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答案】(12分)共同点1:都把目标投向了印度洋;(2分)原因:印度洋是当时已知沟通东西方往来的海上通道;印度洋地区有着悠久的航海贸易活动。(4分)共同点2:背后的支持力量都是专制君主;(2分)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资源,君主专制有利于集中资源。(4分)共同点3:尽可能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2分)原因:海外探险航行风险巨大,沿前人原有航线航行有利于增强安全系数,获取最大收益。(4分)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中西探险航行的两个共同点并分析其原因【名师点睛】近几年新课标高考经常将图表、图

20、片、表格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既活跃了命题形式,又考查到了考生的多种能力。此类题型做题基本技巧需要注意:一是要看图表、图片、表格所反映的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是要看图表、图片、表格反映的问题实质,确定答题方向;三是图表、图片、表格的关键信息,尤其是一些关键的数字信息,明确内涵和外延。13(【百强校】2016届山东枣庄八中南校区高三10月段测历史试卷)(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3年9月在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主持下,汉阳铁厂在湖北龟山建成投产。创办经费最初定为246万余两,到建成时,实际支出500万两左右。1896年4月该厂改为官督商办形式,“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因

21、计划不周,所购设备不适于炼制大冶铁矿提供的含磷较高的矿砂,所炼钢料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钢铁生产陷入困境。1908年3月26日,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萍乡煤矿合并组成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改官督商办为完全商办公司,盛宣怀任总理。至辛亥革命前,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冶炼设备内迁重庆,其余被日军侵占。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作为敌伪产业清理结束。摘编自李侃中国近代史材料二:1862年,卡内基把以前自己入股的两家公司合并起来,成立了联合制铁公司。1890年,卡内基将公司名称变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资金增长到2500万美元,他持

22、公司半数以上股份。1892年,卡内基在合并了30多家厂商公司的基础上,在全美范围内成立了钢铁托拉斯公司,建立了从铁矿石开采、炼钢、以及运输到销售的一整套经营系统。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公司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企业。它拥有2万多员工以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它的年产量超过了英国全国的钢铁产量,年收益额达4000万美元。卡内基与洛克菲勒、摩根并立为当时美国经济界的三大巨头。摘编自公司的力量(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阳铁厂和卡内基钢铁公司建立的背景,并归纳汉阳铁厂发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与汉阳铁厂相比,卡内基钢铁公司具有

23、哪些发展优势?并据此谈谈其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启示。(8分)【答案】(1)背景:汉阳铁厂: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严重;在抵抗外国侵略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逐渐认识到洋枪洋炮的厉害;洋务运动兴起后,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方面的问题,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4分。答出2点即可)卡内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新技术、新发明广泛应用;重化工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出现。(4分。答出2点即可)汉阳铁厂发展特点:由官办到官督商办再到商办;由政府统筹到企业自负盈亏;企业也由单个经营走向关联企业的跨行联合;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加上外国侵略和国内黑暗

24、统治,发展艰难。(4分。答出2点即可)(2)优势:技术领先:吸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科技成果;经营模式优越:建立了垄断组织最高形式托拉斯,并形成了从采矿、冶炼、运输,到销售的完整的经营系统;制度先进:资本主义制度为企业发展建立了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的经营环境(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市场广阔:殖民扩张推动海外市场扩大。(4分)启示:加强技术创新,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推动行业整合,扩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国家法治建设。(4分)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资本主义世

25、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名师点睛】文字类材料题做题方法指导。答案来源于材料类型:答此类材料题一定要注意审题。一般而言,此类题目设问为“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在弄清题目要求(主体、中心问题、限制条件)的前提下(这一步叫“审”),按题目的要求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文字信息并标记下来 (这一步叫做“找”),然后将找出来的文字信息按题目的要求筛选,分层次地、有条理地分点作答出来(这一步叫“答”)。 答案来源于课本类型:此类试题最大的特点是用新材料考查课本知识,即通常所说的“材料在外,答案在内”。对于

26、此类问题,首先需要做准确的知识定位,根据试题要求确定时间及线索,然后定位于课本的某一章(或几章)某一节的某一子目。然后根据记忆来答题。 14(【百强校】2015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上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嘉靖太康县志材料二:由于对葡萄牙的高关税政策,英国本地不宜生产的商品,不能向邻国购买,而必须从一个遥远的国家输入,尽管明知该国的此种商品的品质较差。就这样,为了让国内生产者能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将某几种产物输到这一个遥远的国家

27、去,国内的消费者除了要忍受消费低劣的商品外,还要支付国内商品因输出引起的昂贵价格。在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上,英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管理美洲殖民地和西印度殖民地,这些法律比其他通商条例更加严重。一个大帝国建立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造就一个顾客大国,使他们只能购买本国各生产者所供给的各种物品。而英国消费者要负担全部费用,以维持和护卫这个帝国。重商主义的制定者肯定不会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利益在这些政策中完全被忽视了。所以它的制定者只能是生产者,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三: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自1873年以后洋纱几乎每年都在跌价,下跌幅度最大

28、的是1883年,曾跌价三分之一以上。在跌价的同时,棉纱进口到中国的指数由100增加到2164,数十年来,天下靡靡然争言洋货,虽至贫者亦竭蹶而从时尚。故宫博物院院刊(1)根据材料一概括消费观念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消费观反映的社会现象。(6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者利益牺牲的原因及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争言洋货”的背景。并谈谈你对“争言洋货”的认识。(6分)【答案】(1)消费观念:提倡等级、崇尚节俭到逾越等级、追求奢华的转变。(2分)现象: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重利奢靡的风气;封建制度的衰落。(4分,任答对2点即可得4分。)

29、(2)原因:邻国的高关税政策的影响;(1分)对殖民地掠夺的需求;(1分)重商主义的推行。(1分)影响;为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发展积累了资金;(1分)推动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1分)(3)背景:英国工业革命,商品产量增加;(1分)经济危机导致价格下跌;(1分)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分)评价:中国近代消费观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1分);存在一定的崇洋媚外的心理,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分)有利于推动自然经济解体,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1分)(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的殖民扩张;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及其影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工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