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9788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鲁科版必修2.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一、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其特征1可逆反应(1)概念:在相同条件下,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2)表示:可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用“”号代替“=”号。(3)特征双向性:反应物生成物。双同性:正、逆反应是在同一条件下同时进行的。共存性: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2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1)可逆反应过程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反应开始时:反应物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浓度为0,逆反应速率为0。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都不再改变,正反应速率

2、和逆反应速率相等。(2)用图像表示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3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如果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压强等)不发生改变,当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1)可逆反应必须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压强等)才能建立化学平衡。相同条件下(如温度、浓度、压强等),可逆反应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达到的平衡状态是相同的,即“殊途同归”。(2)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直接判断依据v正v逆同一物质生成速率等于消耗速率

3、不同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且表示不同方向(即一正一逆)间接判断依据各物质的某些物理量保持不变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分子数、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各组分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体积分数保持不变例1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两者的速率完全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两者的浓度相同混合物的组成比例不会随时间而改变A B C D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答案B解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且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故正确;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同,只是反应达到的某一特殊状态,并不一定达到平衡。思维启迪化学反应

4、达到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不要理解为浓度相等,也不要理解为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例2在体积固定的绝热容器中,对于反应A(g)B(g)3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叙述为平衡状态标志的是()单位时间内A、B生成C的分子数与分解C的分子数相等外界条件不变时,A、B、C浓度不随时间变化体系温度不再变化体系的压强不再变化体系的分子总数不再变化A B C D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恒容条件下非等体积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D解析同一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已达平衡;浓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如果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必然导致体系温度改变。体系温度不变,说明已达平衡;由于该反应是一个

5、体积改变的反应,达到平衡之前,压强是改变的,分子总数也是改变的,达到平衡时,二者不再改变,故均正确。易错警示(1)化学平衡的实质是同种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用不同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要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种物质的速率进行比较。(2)利用v正v逆0判断平衡状态时注意:反应速率必须是一正一逆,不能都是v正或都是v逆。例3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说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B的物质的量浓度气体的总物质的量A BC D答案B解析反应中A为固态,反应

6、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m总变化,V总不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可以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正确;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错误。思维启迪(1)分析气体体积、压强、密度等物理量不再变化是否能说明化学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时,首先要分清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及反应中各物质的状态。化学平衡建立的条件主要有同温同压、同温同体积、恒容绝热。(2)某一物理量在从开始到平衡的过程中是“变化”的,而达到平衡后则“不变”,则此物理量是判断平衡状态的标志。二、化学平衡的移动1实验探究温

7、度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实验原理2NO2(g)N2O4(g) 反应放热(红棕色) (无色)实验内容将装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圆底烧瓶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实验现象浸到冷水中时混合物颜色变浅,浸到热水中时混合物颜色变深解释与结论受热颜色变深,说明NO2浓度增大,即升高温度原平衡被破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重新建立新平衡冷却颜色变浅,说明NO2浓度减小,即降低温度原平衡被破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重新建立新平衡2.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1)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中,当条件改变时,原来的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的条件下建立起新

8、的化学平衡的过程。(2)化学平衡移动过程可表示为(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等。(4)平衡移动的结果判断若条件改变引起: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v正v逆;A点处反应物的浓度大于B点,所以A点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2)图中纵坐标为浓度,平衡时消耗n(NO)0.020 mol0.007 mol0.013 mol,生成n(NO2)0.013 mol。平衡时c(NO2)0.006 5 molL1,所以NO2的变化曲线为b。02 s内,v(O2)v(NO)1.5103 molL1s1。(3)v(NO2)2v(O2)未指明v正、v逆,不能表明是平衡状态,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且容器的体

9、积未变化,所以容器内的密度在平衡与不平衡时都不变化。(4)分离出NO2气体后,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而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及增大反应物浓度都会使反应速率增大。对点训练题组一可逆反应的特点1下列不属于可逆反应的是()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与次氯酸B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生成NH3,同时NH3又可分解为N2和H2C电解水生成H2和O2,氢气和氧气转化为H2ODSO2溶于水和H2SO3分解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可逆反应的判断答案C解析可逆反应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2可

10、逆反应2SO2O22SO3,若用2 mol SO2和1 mol 18O2在一定条件下,经足够长的时间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A18O原子完全存在于SO3中B18O原子存在于O2、SO2、SO3中C生成2 mol SO3DSO2、SO3均为1.5 mol答案B解析可逆反应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反应体系中各物质同时存在,由于三种物质均含有氧元素,故18O原子可能存在于三种物质中,故A项错误,B项正确;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故C项错误;根据硫元素质量守恒:n(SO2)n(SO3)2 mol,故D项错误。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

11、(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和0.2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是()AX为0.2 molL1BY为0.1 molL1CZ为0.4 molL1DZ为0.1 molL1时,Y为0.4 molL1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可逆反应的特点答案B解析化学反应的限度决定了可逆反应中的各成分是不能完全转化的,反应可能正向进行,也可能逆向进行,所以当反应达到一定限度时各物质的浓度范围为0c(X)0.2 molL1,0c(Y)0.6 molL1,0c(Z)0.4 molL1。而当c(Z)0.1 molL1时,c(Y)0.4

12、5 molL1。题组二化学平衡的建立与特征4向一密闭容器中放入1 mol X,进行可逆反应2X(g)3Y(g),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t1时,只有正反应Bt2t3时,反应不再发生Ct2时,容器内有1.5 mol YDt2t3时,X、Y的物质的量均没有发生变化考点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题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答案D解析t1时,v正v逆0,正、逆反应都在发生,A项错误;t2t3时,v正v逆0,反应并未停止,B项错误;该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 X不能完全反应,所以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Y的物质的量小于1.5 mol,C项错误;t2t3时为

13、化学平衡状态,X、Y的物质的量均不发生变化,D项正确。5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零B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一定相等C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某些条件可以使平衡发生移动D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尽管正、逆反应都在进行,但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零;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尽管正、逆反应都在进行,但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化学平衡是有条件的,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改变某些条件可以使平衡发生移动。6在373 K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和SO2,

14、发生如下反应:NO2SO2催化剂,NOSO3。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O和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NO2和SO2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反应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反应开始时总物质的量SO2、NO2、NO、SO3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A和 B和C和 D和答案C解析充入的是NO2和SO2,又NO和SO3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其物质的量一定相等;充入NO2、SO2的量不一定相等,而反应消耗量相等,故平衡时不一定相等;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变,则总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充入SO2、NO2的量不确定,则平衡时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不一定相等,故选C。7在一定温度下,容器内某一反应中M、N的物质的量随

15、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化学方程式:2NMBt2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Ct3时,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Dt1时,M的浓度是N浓度的2倍考点化学平衡计算与图像题点化学平衡的图像答案A解析在t2时,N的物质的量为4 mol,变化4 mol,M的物质的量为4 mol,变化2 mo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M,A项正确;t2时,M、N物质的量还在变化,所以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项错误;t3时,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项错误;t1时,N的物质的量为6 mol,M的物质的量为3 mol,则N的浓度是M浓度的2倍,D项错误。题组三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8一定温度

16、下,可逆反应A(g)3B(g)2C(g)未达到平衡的是()A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的同时消耗4n mol 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C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答案B解析化学平衡的标志是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C的生成速率是正反应速率,C的分解速率是逆反应速率,A项达到平衡;A、B、C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化,是平衡状态的宏观表现,C项达到平衡;逆反应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对于正反应消耗了4n mol B,说明v正v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B项未达到平衡;C的百分含量达到最大值,说明反应达到限度,即D项达到平衡。9在下列说法中,可以说

17、明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的反应:P(g)Q(g)R(g)S(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BP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C容器内P、Q、R、S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1D反应容器内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等体积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B解析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容器的压强始终不变,A项错误;由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得v逆(P)v逆(S),根据题意知,v逆(P)v正(S),则有v逆(S)v正(S),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反应容器内P、Q、R、S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1,但不一定不再改变,所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18、项错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D项错误。10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叙述表示该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N2、H2、NH3的浓度之比为132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C当有1 mol NN键断裂时,有6 mol NH键断裂D单位时间内生成2a mol NH3,同时消耗a mol N2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恒容下非等体积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C解析A中,N2、H2、NH3的浓度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时,不能确定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B中,因容器的体积不变,而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改变,则无论反应平衡与否,混合

19、气体的密度均不变;C中,当有1 mol NN键断裂时,相当于生成2 mol NH3(1 mol NH3中含有3 mol NH键),即形成6 mol NH键,同时有6 mol NH键断裂,符合v正(NH3)v逆(NH3),故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D中,两反应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反应进行的任何阶段均成比例。11一定温度下,在某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建立化学平衡:C(s)H2O(g)CO(g)H2(g)。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Bv正(CO)v逆(H2O)C生成n mol CO的同时生成n mol H2D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

20、键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有固体参与的气体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C解析A项,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改变,当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项,CO的正反应速率等于其逆反应速率,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项,生成CO、H2均表示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没有表示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D项,HH键断裂和HO键断裂是两个相反的反应方向,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即消耗1 mol H2的同时消耗了1 mol H2O,可知H2的消耗量等于其生成量,说明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2可逆反应2NO2(g)2NO(g)O2(g

21、)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 BC D全部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恒容下非等体积反应平衡状态的判断答案A解析中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知v正v逆,所以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所描述的都是指正反应方向的速率,无法判断;无论达到平衡与否,物质的反

22、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有色气体的颜色不变能够说明达到了化学平衡;因容器体积固定,密度是一个常数,所以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容器的体积又固定,所以均能说明达到平衡。综合强化13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M、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_。(2)t1到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3)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填字母)。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

23、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N,同时生成b mol M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点化学平衡状态的相关综合答案(1)2(2) molL1min1(3)CE解析(1)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所以ab(8 mol2 mol)(5 mol2 mol)2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g)M(g)。(2)v(M) molL1min1。(3)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选项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B选

24、项错误;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和压强始终在减小,当该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则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C和E选项正确;消耗a mol N和生成b mol M都表示的是正反应速率,没有体现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能说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D选项错误。14在一定条件下,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_。(3)反应后与反应前的压强之比为_。(4)(t110)s时,A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此时v正(A)_(填“”“”或“”)v逆(

25、B)。(5)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到达t1 s时反应已停止b在t1 s之前B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c在t1 s时C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考点化学平衡计算与图像题点化学平衡计算的综合答案(1)3A(g)B(g)2C(g)(2) molL1s1(3)913(4)22.2%(5)bc解析(1)从0到t1 s时,c(A)0.8 molL10.2 molL10.6 molL1,c(B)0.5 molL10.3 molL10.2 molL1,c(C)0.4 molL1,三者之比为c(A)c(B)c(C)0.6 molL10.2 molL10.4 molL1312,所以化学

26、方程式为3A(g)B(g)2C(g)。(2)0t1 s内A的反应速率为 molL1s1。(3)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913。(4)A气体的体积分数为22.2%;在t1(t110)s反应处于平衡状态,v正(A)3v逆(B),故v正(A)v逆(B)。(5)a项,可逆反应不可能停止,错误;b项,在t1 s之前,反应未达平衡,仍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故B气体的消耗速率大于它的生成速率,正确;c项,在t1 s时,反应达到平衡,故C气体的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正确。15在100 时,将0.100 mol的N2O4气体充入1 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隔一段时间对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数据:时间/

27、s020406080100c(N2O4)/molL10.100c10.050c3abc(NO2)/molL10.0000.060c20.1200.1200.120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c2_(填“”“(2)0.070 molL10.001 5(3)深浅解析(1)(2)由反应N2O42NO2可知,20 s时c(NO2)0.060 molL1,则c(N2O4)0.030 molL1,c1(0.1000.030) molL10.070 molL1,v(N2O4)0.001 5 molL1s1。当c(N2O4)0.100 molL10.050 molL10.050 molL1时,则c2c(NO2)20.050 molL10.100 molL1,当t60 s时,已达平衡,c3ab0.100c(NO2)0.100 molL10.120 molL10.040 molL1。(3)反应CaOH2O=Ca(OH)2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的温度升高,NH4NO3溶解时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NO2为红棕色气体,N2O4为无色气体,升温时平衡向吸热(生成NO2)方向移动,即气体颜色加深;降温时,平衡向放热(生成N2O4)方向移动,即气体颜色变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