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9800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比例整理与复习导学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4.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班级: 组别: 姓名: 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2.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3.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复习过程:一、比、比例的意义1 比的含义是:两个数 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2 比例的含义是:表示 的式子叫做比例。3 比例的基本性质是: 。4 比和比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意义项数基本性质举例比比例二、解比例1.解比例的含义是:求比例中的 叫做解比例。2.解比例的依据是 。3.解比例的基本方法: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然后解方程。4.练一练:完成课本

2、第65页的“整理与复习”第2题。三、正、反比例的意义1 什么叫成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2 什么叫成反比例的量和反比例关系?3 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不同点关系式正比例反比例4 你是如何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学生通过交流,概括出“一找、二想、三判断”。一找:哪两种上关联的量。二想: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情况,写出关系式。三判断:联系关系式,看商一定还是积一定,判断成什么比例。5 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3题。四、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关系式中,两种变化的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1)被除数除数 = 商 (2)被除数除数 = 商 一定 ( ) ( ) 一定(

3、3)因数因数 = 积 (4)因数因数=积 ( ) 一定 一定 ( )2完成课文练习十二第2题。第2课时:练习课班级: 组别: 姓名: 练习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熟练掌握判断正、反比例关系的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练习过程:一、基础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是成什么比例?(1)每公顷产量一定,播种的公顷数和总产量。(2)总产量一定,每公顷产量和播种的公顷数。(3)从A到B地,所用时间和行走的速度。(4)一个人的年龄和他的体重。 2判断下面一些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除数一定, 和 成 比例。被除数一

4、定, 和 成 比例。(2)前项一定, 和 成 比例。 后项一定, 和 成 比例。3.判断下列关系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如成比例成什么比例?X + Y = K X Y = K X 8= Y A H = S二、对比练习因为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除法运算的结果商相当于乘法算式中的一个因数,即Y=KX,K一定。所以判断成正、反比例的方法,可以统一用乘法关系式来判断。把题目中的三种量列成乘法算式。如果一个因数一定,另一个因数和积成正比例,如果是积一定两个因数成反比例。1 利用乘法关系式判断:(1)每本书的单价 本数 = 总价 速度 时间 = 路程 一定 ( )比例 ( )比例 一定(2)3X=Y Y和X(

5、 )比例(3) Y和X( )比例2引导学生总结判断规律:一列(列出乘法算式)、二找(找出定量)、三判断(积一定,则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成反比例,其他情况则成正比例)。三、深化练习1 利用判断规律,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成什么比例?为什么?(1) 房屋面积一定,铺砖块数和每块砖的面积。(2) 差一定,被减数和减数。(3) 圆的半径和周长。2 从汽油的千克数,行的千米数和行1千米的耗油量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3 从每千克花生榨油千克数,花生的千克数和花生油的千克数这三种量中,分别说出谁一定时,谁和谁成什么比例?第3课时:比例的应用班级: 组别: 姓名

6、: 复习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正、反比例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复习过程:一、复习比例尺1 什么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2 说一说下面各比例尺的具体意义。(1)比例尺1:300000002550(2)比例尺(3)比例尺20:13你能把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进行改写吗? 0 ( )km(1)1:3000000改成线段比例尺。02550kmmmmMmmmm(2) 把它改成数值比例尺。4.填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26001:50000121:6000000015二、复习用比例解决问题1.说一说运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回顾与

7、交流,学生概括出解决答步骤。(1) 找出相关联的两种量。(2) 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3) 用等量关系表示数量关系。(4) 解设,并解比例(5) 检验。2.完成课文“整理与复习”第4题。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练习十二的第3、4题。第4课时:深化练习练习目标:通过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复习,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练习过程一、解题思路训练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了15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1、“又行了120千米到达乙地。”根据以上条件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列出关系式。再出示,(1)如果X指又行的小时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应填什么数?(2)如果X

8、指一共行的小时数,X应与谁对应?括号里填什么数?2、“一共行了5小时到达乙地。”(1)出示,问:如果这样列等式,X表示什么?(2),问这样列式,X表示什么?二、正、反比例应用练习1、用比例解答下列应用题。(1)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计划每天安装90米,20天完成。实际只用了15天就完成了。实际每天安装多少米?(2)工程队安装一条水管。20天安装了90米,照这样计算,15天能安装多少米?全班练习,指名个别板演,后集体订正。 题(1)因为每天工作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一定)所以每天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解:设实际每天安装X米。 15X=9020 X=120答:略题(2)因为工作总量工作时间=每天

9、工作量(一定)所以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解:设15天能安装X米。 20X=9015 X=67.5答:略2小结对比上面的第(1)、(2)题。3总结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解题思路: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找出题中三种量,写出数量关系式,判断谁一定,谁变化。根据一定的量判断两种变化的量成什么比例或不成比例。解题步骤:(1) 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2) 设未知数X,注明单位名称。(3) 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4) 检验,并写答句。4.上面的第(1)、(2)题还有其他解法式吗?生答师板书。(1)902015 (2)902015 90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