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8372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第十一单元 第29讲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含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29讲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考纲要求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2.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3.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课标提示1.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2.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认识它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了解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用。3.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考点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考点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自主学习答案考点一文化传统统一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

2、1989多边贸易贸易壁垒1991自由化考点二新航路开辟交通运输技术跨国公司两极格局市场经济体制繁荣利益失衡最大受益者临时适用1995贸易自由化贸易壁垒200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挑战自身竞争力巧学妙用概念阐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它是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易错辨析欧共体与欧盟欧共体是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是在经济方面的合作;欧盟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合作内容扩大到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和内政事务的合作,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合作更为广泛

3、和紧密。易错辨析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1)欧洲联盟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一个经济集团,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合作内容囊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自由贸易区。(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不仅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而且还是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四大洲的地理范围最广的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图解历史经济全球化的条件构图解史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的性质形象记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易错提醒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一体化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经济全球化而不是全球一体化,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而不是同一

4、概念的两种说法。图解历史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前提、步骤和组成部分,而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归宿和最后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考法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及作用【考题1】 (2017哈尔滨三中质检)“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特有的APEC方式: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单边行动和集体行动相结合,在集体制定的共同目标指引下,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成员之间差异明显,互补性强B.合作方式灵活多样,自主自愿C

5、.经济论坛性组织,具有强制性D.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互结合答案C 从“亚太经合组织既包括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大量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做出自己的努力”可知成员之间差异明显,互补性强。从“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自主自愿的原则”可知合作方式灵活多样,自主自愿,而并非具有强制性。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对中国的影响(1)有利于中国把握全球经济最新发展形势,因势利导对改革开放作出及时规划。(2)有利于中国产品的出口,为企业提供更多商机。(3)有利于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合理吸引外资。考法2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比较【考题2】 (2017辽宁抚顺

6、模拟)亚太经合组织地跨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成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和历史差异。亚太经合组织与欧盟的不同在于()A.范围更大,体现全球化发展趋势B.合作原则开放灵活,体现贸易伙伴关系C.成员成分复杂,体现求同存异D.地域相近,体现睦邻友好答案C 本题属于比较型选择题。欧盟成员大多数为发达国家,文化和历史差异较小,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亚太各地区之间要想加强经济方面的合作就必须做到求同存异。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比较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间1993年1994年1989年性质经济、政治联盟区域性经济组织区域性经济合作论坛主要合作领域经济、政治经济经济特点是由发达

7、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政治组织,合作程度较高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属于论坛性的经济组织,合作程度较低考法3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前进史料一欧洲合众国是欧洲人对历史向他们发出的挑战所能作出的唯一回答。建立欧洲联邦实际上就是对未来的呼唤和回答,这种呼唤要求欧洲各国人民变成一个单一的欧洲人民。斯皮内利欧洲联邦主义者宣言(1957年)史料二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政治上的国家主权,文化上对本民族国家的认同,都受到不断的侵蚀,这使得相当多的民众思想跟不上一体化的步伐。民众对欧盟的怀疑和抗拒情绪将使欧洲一体化进程受到更经常的阻碍,否则,欧洲精英们追求的欧洲

8、统一的梦想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李济时欧洲全民公决的政治传统及其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欧洲一体化的最高目标是争取与美平起平坐的独立的一极地位,这与美国对欧战略目标是相冲突的,欧美关系渐行渐远,裂痕愈益扩大。丁银河冷战后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美国因素分析 (1)史料一反映了二战后欧洲人对欧洲合众国的呼唤。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皮内利呼唤建立“欧洲合众国”的历史背景。西欧国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怎样回答这一呼唤的?提示背景:两极格局形成;欧洲经济恢复发展。回答: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成立。(2)史料二陈述了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的诸多问题。综合上述史料,结

9、合所学知识,以“冷战后欧洲一体化在危机中前进”为题进行论证。提示论点:冷战后欧洲一体化在危机中前进。论据:危机:内因(民众思想;国家主权;民族国家的认同等);外因(美国分而治之,美欧冲突加剧等)。前进:内因(签署马约,建立欧盟;发行欧元);外因(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变动等)。 “欧洲合众国”建立的背景可根据史料一的时间“1957年”,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国际背景以及欧洲自身的发展概况进行归纳。“怎样回答这一呼唤”,就是指五六十年代欧洲联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属于论证开放性试题,首先明确论点“冷战后欧洲一体化在危机中前进”,然后破题,从危机和前进两个角度进行论证,一是欧洲一体化过程

10、中存在哪些危机?可以从内部主观原因和外部客观原因两方面进行阐释,二是欧洲一体化是如何前进的,结合欧洲联合的过程和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进行阐释。 欧洲一体化的原因、原则和影响(1)原因历史原因:谋求统一是欧洲政治家长期的愿望。欧洲国家有共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语言上也有相通性。现实原因:两极格局。欧洲和苏联格格不入,同时又受到美国的控制,为了摆脱这种局面,各国走向联合。经济原因(根本原因):西欧各国普遍较小,为了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需要,各国必须扩大市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桎梏,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关键原因:法德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和法德和解的实践。历史的教训使两国人民认识到,只有

11、和平交往才能共同发展,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2)原则正确反思历史,克服旧式的民族极端主义,坚持走一体化的道路。努力处理国家主权与一体化的关系,逐步就“辅助性原则”形成共识。灵活性和逐步渐进,排除强制性一体化。(3)影响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对世界: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起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考法4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史料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乃至社会进程等多层次、多方面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全球化源于16世

12、纪;有人认为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还有人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阶段一般认为,全球化包括各个领域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巨大,且是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因此备受关注。摘自历史学习的新视野新知识 史料论述了学术界有关全球化起源的不同观点。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全球化起源”问题选择一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提示同意第一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说明: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汇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各大洲的物种交流

13、频繁,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也导致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在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下,加速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迅速拓展。同意第二种观点: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说明: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是全球化开始的标志。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经济的发展

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国际经济组织标志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已经纳入到全球管辖的范畴,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出现。同意第三种观点: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的开始。说明: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是全球化真正开始的标志。20世纪90年代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为全球化扫清了障碍。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世界各国各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的国际流动;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推动了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向

15、全球化发展。 “选择全球化源于16世纪”结合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包括商业革命、价格革命、世界市场雏形出现,说明新航路开辟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全球化由此开始;“选择全球化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说明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货币以及贸易混乱的局面结束,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从此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出现;“选择20世纪90年代是全球化真正开始”结合两极格局的结束、科技的进步、资本的流动、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因素,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全面认识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含义: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

16、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以前那些由于民族、国家、地域等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2)表现:主要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和投资全球化。(3)发展阶段时间阶段标志1500年前后开始新航路开辟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发展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二战后初期制度化、体系化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体系关贸总协定贸易体系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区域化集团化三大区域经济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实质突破世界贸易组织(4)面临的问题与对策问题:a.发

17、达国家凭借自己的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距离,贫富分化严重;b.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对策:a.倡导平等互惠、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世界经济新秩序;b.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相协调;c.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1.(2016课标全国,34)下表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成立时间名称1955国际茶叶委员会1960石油输出国组织1962可可生产者联盟1970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A.发达国家经济调整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18、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解析表格中的国际组织都与新兴独立国家有关,这是它们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努力,故选B。发达国家一直以来都是对外进行资源掠夺,表格所列国际组织与发达国家资源紧缺无关,排除A;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涉及生产领域,排除C;表格中的经济组织不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排除D。答案B2.(2014课标全国,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解析欧元作为欧洲

19、统一货币使欧洲单一市场得以完善,欧元区国家间自由贸易更加方便,极大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B项中“消除”和D项中“领导地位”均表达错误;C项题干信息无从体现。故答案为A项。答案A3.(2014课标全国,35)右图为波兰开放边境线时的情景,它反映的是()A.冷战结束B.华约解体C.北约东扩D.欧盟扩大解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显示,欧盟的旗帜出现在波兰边境线,说明波兰向欧盟开放边境线,反映的信息就是2004年欧盟东扩,波兰加入欧盟。答案为D项。答案D4.(2012课标全国,35)下图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经济重心呈现向日本、亚洲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界贸易份额比例的变化,无法反映世界贸易秩序是否稳定,故A项表述不确切;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是美国,但美国的贸易量所占份额基本不变,排除B项;两幅示意图反映的是世界贸易份额的变化,无法体现D项。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