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29846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 单元综合检测4 高中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第四单元综合检测(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第卷阅读题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唯灵魂不可征服徐剑梅纳尔逊曼德拉,是领导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南非国父,名满天下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在我们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受到最高程度和最大规模集体敬仰的人物。2013年7月18日是曼德拉95岁寿辰,但半年来已多次传出其病危的消息,人们为他祈祷,同时内心在逐渐接受他终将离去的事实。对曼德拉的赞颂汗牛充栋。对他自己,唯已故香港歌手黄家驹的光辉岁月最具直抵内心深处的力量。无论何时何地歌声响起,纵不能再如年轻时那般心潮澎湃,眼底总有一

2、点热意和泪意。据说,当年曼德拉请人将歌词译成英文,听罢潸然泪下。黄家驹1990年3月创作光辉岁月,当时曼德拉刚刚出狱一个月。从1962年8月再度被捕到1990年2月重获自由,从44岁到71岁,他服刑27年,被单独关在荒凉海岛监狱的一间狭小牢房里,屡遭看守虐待。因长时间在烈日下的采石场做苦工,他的眼睛从此受不了强光刺激。“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欷歔/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为了理想和信仰,激昂慷慨,坚贞不屈,这样的仁人志士古今中外不算罕见。难得的是曼德拉不仅有理想和信仰,而且有平和的理性。1964年被判终身监禁时,他在法庭上发表了长达4个小时的演讲,神情镇定“我

3、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1990年2月,他在全世界的欢呼声中重获自由,态度甚至更加平静:“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他以善良和宽恕,作为新南非国家团结的黏合剂。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残留的躯壳亦能继续迎接光辉岁月。黄家驹的歌词仿佛神奇的预言。多数人一生的华彩乐章早早、草草终止于青壮年时代,但曼德拉不然,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进行的斗争、72岁之前的年轮,不过是他的前半生。后半生里,曼

4、德拉赢得1994年大选,成为南非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尽管被批评任内虽重视人民却忽视政策,但谁都不能否认他的功绩主导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民族和解与政治转型,实现政治权力的稳定交接。他确无一双魔术之手,不能帮助国家和同胞立竿见影地摆脱贫困、犯罪和种种社会问题,但他对待权力的姿态和对制度的建设,保障了南非作为多种族、多部族共处的彩虹国度内部的持久和平。上世纪90年代,是整个非洲大陆从一党制向多党制选举大规模转轨的时代,五六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中涌现的非洲领导人,鲜有主动挂冠求去者;而在多党制选举中上台的首批新生代领导人中,处心积虑再三谋求连任者比比皆是。曼德拉却是少数。1999年首个总统任期届满时,他

5、若想连任易如反掌,但他果断宣布退休。这个愿意为信仰把牢底坐穿的人,不愿意为权力而多恋战一天。他用前半生证明了自己威武不能屈,又用后半生践行了富贵不能淫。世人趋之若鹜的权力名利,于他竟然如浮云。独对铁窗的漫漫岁月里,曼德拉时常念诵19世纪英国诗人威廉亨利在病榻上创作的诗篇不可征服,末段俨如誓言:“命运之门何其狭窄,不要紧/刑罚折磨何其严酷,没关系/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统帅。”谁的一生不曾经过彷徨的挣扎?而风雨中始终抱紧自由,囹圄中坚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 缤纷色彩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在人性的光谱里,曼德拉一生所添颜色,何等绚烂,耀人眼目。(选自国际先驱导报20

6、13年6月28日)1曼德拉的“善良和宽恕”表现在哪些方面?表述不当的一项是(3分) (C)A曼德拉不仅有理想和信仰,而且有平和的理性。B他在法庭上发表演讲,希望民主和自由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平等的机会。C他走出监狱大门时,已经清清楚楚的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D他担任总统后,主导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民族和解与政治转型。【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首先要找到相应的答题区间,然后将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即可。A根据“难得的是曼德拉不仅有理想和信仰,而且有平和的理性。” B根据“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C根据“当我

7、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这是一种假设,选项表述为现实了。把未然说成已然。D根据“但他对待权力的姿态和对制度的建设,保障了南非作为多种族、多部族共处的彩虹国度内部的持久和平。”“1999年首个总统任期届满时,他若想连任易如反掌,但他果断宣布退休。这个愿意为信仰把牢底坐穿的人,不愿意为权力而多恋战一天。他用前半生证明了自己威武不能屈,又用后半生践行了富贵不能淫。”这些即主要信息。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BE)A黄家驹的光辉岁月创作于曼德拉刚刚出狱一个月。据说,当年曼德拉请人将歌词译成英文,

8、歌声响起,他潸然泪下,纵不能再如年轻时那样心潮澎湃,但他的眼底总有一点热意和泪意。B曼德拉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更可贵的是,他不仅有理想和信仰,而且有平和的理性。他的善良和宽恕,是新南非国家团结的黏合剂。C72岁之前,曼德拉为废除种族隔离制度而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担任南非总统后,他主导了后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的民族和解与政治转型。D“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是自己灵魂的统帅”, 曼德拉时常念诵这首19世纪英国诗人威廉亨利的诗篇不可征服,因为曼德拉就是这样做的,他也做到了。E这篇传文对曼德拉44岁之前的斗争历史只字不提,对他1999年结束总统任期后的生活叙述也极其简略,重点介绍他的思想

9、、人格及胸怀,选材精当,详略得当。【答案】答E给3分,答B给2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本题不给分。)【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纵不能再如年轻时那样心潮澎湃,但他的眼底总有一点热意和泪意”错,这是别人听歌时的感受。D项“因为曼德拉就是这样做的,他也做到了”错,他被监禁27年。C项“不妥协的斗争”原文中依据不充分。3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题目“唯灵魂不可征服”的含意的理解。(4分)答:被判终身监禁时,曼德拉神情镇定,怀有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并打算为这一理想而活着或为它献出生命;结束监禁时,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以善良和宽恕,弥合了种族歧视带来的伤

10、痛;担任总统后,坚持政治信仰,保障了南非作为多种族、多部族共处的彩虹国度内部的持久和平;他不愿连任总统,不愿意为权力而多恋战一天。曼德拉虽然一度失去人身自由,但他的信念不死,灵魂不屈,始终能抱紧自由,坚信可改变未来,这是对他的至高评价。【解析】本题实为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题。“唯灵魂不可征服”首先要理解“灵魂”“征服”的含义。“灵魂”在本文不仅指心灵,还指曼德拉的理想、追求、个人的品质等。“不可征服”即不会屈服,他为自己的理想而坚贞不屈。然后答题时要结合曼德拉的相关的事件来解题。二、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

11、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 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

12、。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13、确的一项是(3分)(B)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再结合人名、地名、官职名称以及动词断句,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意思是“(曾公亮

14、)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句中共有三个人物(“曾公亮”“盗贼”“使客”),两个地名(“他境”“吾境”);句中动词有“有、窜、闭、亡、移、诘、报、藏、廋、索”等。然后以动词为中心,弄清人物间的关系,了解事件的经过,断好“盗悉窜他境”“尝有使客亡橐中物”这两句,其他的就好断了。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B建储义为确

15、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高级官员。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常识。涉及到古代官职设置(“首相”“有司”)、皇位继承制(“建储”)、少数民族(“契丹”)的历史知识,这一命题形式拓展了积累的内涵和外延,引导考生广泛涉猎、开阔视野,形成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的张扬,对于语文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C项“有司”只是“官吏的通称”,各有专司,不能用来指称朝廷中的“高级官员”。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召有司案图”句,书下注

16、解为: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官吏”为“有司”。考题完全出自教材。考查学生对文言知识的积累。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C)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

17、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解析】C项错误在于“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的说法。根据文本“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的叙述,可知“调解”之说不当,应当是“谕以指意”,即“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5分)译文: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

18、安吗?【解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锡”即“赐”,通假;“不虔君命”即“对国君的命令不尊重”;“而”作转折连词,“却”;“处之安乎”固定句式,意思是“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之”代这样的事,“乎”,翻译成“吗”。翻译文言语句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参考译文】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考中为进士甲科,任会稽知县。老百姓在镜湖旁种田,常常担心镜湖泛滥。曾公亮设置斗门,将湖水泄入曹娥江,老百姓享受到他的

19、好处。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主政郑州,治理政事有才能因而声名在外,盗贼全部逃窜到其他州县,以至于晚上不用关闭大门。曾经有过客丢失橐中财物,发布文书诘查盗贼,曾公亮上报:“我所辖境不窝藏盗贼,恐怕是同行的人隐藏起来了吧。”进行搜查,果然如此。曾公亮熟习写文章的章法,任职以后,熟悉懂得了朝廷台阁的规章,首相韩琦经常咨询访问他。仁宗末年,韩琦请求设置皇储,与曾公亮等共同商定大计。密州民田盛产银子,有人偷取银子,大理寺把他们当作强盗。曾公亮说:“这是禁物,偷取银子虽然是强盗行为,与从百姓家中盗取财物有区别。”为此事坚持展开争论,于是皇帝就下达给有司议论,比照抢劫盗窃财物的法律,这个强盗得以不被判处死

20、刑。契丹指使人在界河捕鱼,又多次开通盐船,官吏不敢禁止,都说:和他们较量,将要生事。曾公亮说:“刚开始时不禁止,以后将怎么办呢?雄州赵滋勇敢有计谋,能够胜任。”皇上派使者告诉赵滋,边境祸害终于平息了。英宗即位,曾公亮任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不久兼任户部尚书。仁宗身体不适,辽国使者到来不能接见,让曾公亮在馆中设宴,使者不愿赴宴。曾公亮质问使者说:“赐宴不到场,这是对君主命令的不敬。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事能心安吗?”使者于是赴宴。熙宁三年,曾公亮被授职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第二年,被起用管理永兴军。任职一年,回到京师,很快就在太傅任上退休。元丰元年(1078),去世,终年八十

21、岁。神宗临丧哭泣,停止上朝三天。曾公亮端庄忠厚深沉,办事细致周密,平时谨守礼仪,遵守规矩,但性情吝啬,积累财富达巨万。曾公亮起初推荐王安石,等到和他一起辅政,才察知神宗正袒护王安石,曾公亮暗中替子孙谋划,大凡改变行事计划,都听从于王安石,但表面上好像没有参与一样。曾公亮派遣他的儿子曾孝宽为其谋划,到神宗面前陈述与王安石没有什么差别,这样神宗更加信任王安石。王安石为了感激曾公亮帮助自己,因而引见提拔曾孝宽到枢密院来报答他。苏轼曾从容地责备曾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乌夜啼李白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机中织锦

22、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空房泪如雨。【注】秦川女:唐代李善注引纤锦回文诗序曰,“窦韬,符国秦川人。被徙沙漠,其妻苏氏。韬临去别苏,誓不更娶,苏氏织锦,作回文诗以赠之”。8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BC)A起首两句绘出一幅秋林晚鸦图。“黄云城边乌欲栖”一句突出城边景色之暗淡,渲染了凄凉气氛,奠定了诗歌之感伤基调。B起首两句,在有声有色的自然景物中蕴含着的愁绪牵引了读者。归飞的乌鸦与远在天涯的诗人形成对比,更引发空闺思妇的愁绪。C诗人对秦川女的容貌服饰,稍做具体的描写,让人站在她的闺房之外,在暮色迷茫中,透过烟雾般的碧纱窗,依稀看到她伶俜的身影,听到她低微

23、的语音。D这个深锁闺中的女子,她的一颗心牢牢地系在远方的丈夫身上,追忆昔日的恩爱,感念此时的孤独,种种的思绪涌上心来,不禁泪如雨下。E“独宿空房泪如雨”,这如雨的泪水不仅表现思妇的悲痛,也沉重地滴到诗人的心上,促使读者去想一想造成她不幸的原因。【解析】B项,“远在天涯的诗人”错误,应是“远在天涯的征夫”。C项,“稍做具体的描写”应是“不做任何具体的描写”。9这首诗是如何突出表现织锦秦川女的情感的?请就其中两点做分析。(6分)答:(1)以归乌夜啼渲染氛围,为下句表现织锦秦川女思亲念远的孤苦做铺垫。(2)化用窦韬妻苏氏织锦赠回文诗的典故,使织锦秦川女思念丈夫的情感内蕴更加丰厚。(3)“隔窗语”“停

24、梭怅然”等细节描写细腻,让人能真切感受到思妇的孤寂哀伤。(4)“泪如雨”运用了比喻(夸张),形象地刻画了一个独自哀伤的思妇形象。【解析】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情感,就要分析作者运用的手法及关键性词语。通过注解可知,作者运用典故来表达秦州女的思夫之情。诗歌以归鸦傍晚时分盘旋喧嚣开篇渲染氛围的同时,为表现秦川女的思夫做铺垫。此外还可以从“回文诗”典故、细节描写、修辞手法角度分析鉴赏。(三)名篇名句默写(4分,每空1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寄蜉蝣于天地_,_渺沧海之一粟_”。(2)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以“_

25、箫鼓追随春社近_,_衣冠简朴古风存_”描摹了南宋初年农村的风俗画卷【解析】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1)注意“比喻”和“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另外“蜉蝣、沧海、粟”不要写错;(2)注意“保持本心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3)注意“农村的风俗画卷”,“箫”“简”不要误写为“萧”“俭”。第卷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9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C)又是一年中秋时,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一轮珠圆玉润的月亮悬挂在夜空中,给人以祥和安宁的感觉。解

26、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2014年,解玺璋推出新作君主立宪之殇:梁启超与他的“自改革”,聚焦梁启超主张“自改革”的这段历史,让我们重回那个波谲云诡的年代。 相比于持续火爆的住宅市场,多年来,写字楼市场一直处于不瘟不火的状态,与同地段的住宅楼相比,写字楼的销量要小得多。拥有千万财产的布莱恩伯尼并不是世界首位弃商从善的富人,但像他这样对慈善事业抱有巨大热情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在斯诺克上海大师赛中,丁俊晖和梁文冲不负众望,一路过关斩将,取得了中国选手参加本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ABCD【解析】珠圆玉润:比喻歌声宛转优

27、美,或文字流畅明快。不能形容月亮。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不是“放大”。波谲云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也说“云谲波诡”。使用正确。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也可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火爆。和“写字楼市场”不搭配。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使用正确。不负众望:没有辜负大家的希望。和“取得了最好成绩”对应,使用正确。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C)A据农业部消息,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

28、、小麦、玉米外又一主粮。B贵州草海管理局在国家自然保护区候鸟栖息地内,安装了27个激光红外线高速球探测头,能转动360度并清晰检测500米范围内鸟类活动。C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是第一位的,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D好人365,以清新的风格、独特的视角体现了一个个凡人善举的精彩瞬间,弹奏了一支支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交响曲。【解析】A项,宾语残缺,“推进”缺少宾语,在“主食”后加“的工作”;B项,偷换主语,“能转动”前应加主语“这些探测头”;D项,搭配不当,“体现”应为“展现”。1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

29、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00元纸币对原有的一些防伪技术和印制质量进行了改进和提升。如,人像水印清晰度明显提升,层次更加丰富。采用了横竖双号码,并改变了原有的冠字号码字形,_。A有利于冠字号码的识别与记录,也有利于防范变造货币,更符合公众识别习惯和机器读取要求B有利于冠字号码的识别与记录,更符合公众识别习惯和机器读取要求,也有利于防范变造货币C有利于防范变造货币,更符合公众识别习惯和机器读取要求,也有利于冠字号码的识别与记录D有利于防范变造货币,也有利于冠字号码的识别与记录,更符合公众识别习惯和机器读取要求【解析】根据横线前面的“并改

30、变了原有的冠字号码字形”可知,后面承接的是“有利于冠字号码的识别与记录”,排除C、D;再比较A、B,先说“也有利于防范变造货币”,再说“更符合公众识别习惯和机器读取要求”,二者有一个递进关系,所以排除B,选择A。四、写作(50分)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桥面已不止一次听到桥墩的抱怨了。 “出头露面,风光无限,那是站在他人肩上。”“飞南走北,连接两岸,那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桥墩没完没了,且话越来越难听。经过十几年的碾压、风霜雨雪的侵袭,桥面有的地方露出了钢筋,有多处还穿了孔,桥墩也明显地感到桥面在不停地颤抖。过了不久,桥面又出现了多处裂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提示】题目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构成。从材料的类型看,属于寓言类材料,审题时要由物及人。从材料的内容看,故事涉及桥面和桥墩两个角色,二者本为一体,是合作关系,共同构成桥梁,完成桥的使命;但材料中作为合作伙伴之一的桥墩却“不止一次”抱怨桥面“出头露面,风光无限”,而桥面没有任何反驳,最终桥墩发现,在经历车辆碾压、风霜雨雪侵袭后,桥面早已伤痕累累。从感情倾向上看,桥面是应赞赏的一方,桥墩是应批评的一方。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