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8477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预)人教版必修4.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预】人教必修4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一、认识作者姓名关汉卿字号已斋叟朝代金末元初籍贯大都(北京)生平简介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着名的戏曲作家。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话说就是“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

2、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主要作品杂剧今知有67种,现存16种,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风格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慷慨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

3、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二、文本知识1.元杂剧(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

4、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

5、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说明这一点。2.背景资料故事发生在元朝,元代统治者是蒙古贵族和官僚,被统治者是劳苦大众。元统治者不仅对劳动者残酷盘剥,而且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利于巩固统治地位。他们将全国人口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紧密勾结,共同压迫各族人民,可以说,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3窦娥冤的取材今天,我们学习窦娥冤,窦娥冤取材于后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一个故事:汉朝东海郡有一位妇人,

6、年少守了寡,并且没有儿子,奉养婆婆非常用心。她的婆婆多次想要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婆婆就对邻居说:“儿媳妇待我真是太孝顺了,可怜她没有儿子又守了寡。我老了,总是拖累年轻人,这可怎么办呢?”后来,婆婆就自己上吊死了。婆婆的女儿向官府控告说:“这妇人杀了我的母亲。”官吏抓捕了妇人,妇人辩解说不曾杀死婆婆。官吏于是刑讯逼供,孝妇只得被迫承认,太守于是杀了孝妇,郡中因此大旱三年。详细的案子上报,于公认为这妇人奉养婆婆十几年,因孝顺而闻名,一定不会杀死婆婆。于是于公详细查证,最后为孝妇平反昭雪。4窦娥冤剧情梗概窦娥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是楚州一名贫困儒生,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

7、媳。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张驴儿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

8、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窦娥的冤案得以昭雪。三、字词归纳1给加点的字注音。刽子手( ) 提防( ) 盗跖( ) 错勘( ) 前合后偃( ) 罪愆( ) 尸骸( ) 一陌儿( ) 古陌荒阡( ) 湛湛( ) 苌弘( ) 应验( ) 甘霖( ) 痊济( ) 鳏寡孤独( ) 处决( ) 昭雪( ) 嫡亲( ) 撺掇( ) 挣揣( )看觑( ) 绣闼( ) 恓惶( ) 哥哥行( ) 恁的(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3根据拼音写汉字 4解释下列词语。盘缠:_令爱:_顽劣:_鳏寡孤独:_阑珊:_惫懒:_举案齐眉:_忤逆:_罪愆:_嗟怨:_杳无音信

9、:_古陌荒阡:_甘霖:_应验:_亢旱:_5根据对下列近义词的辨析,选词填空。(1)殷切恳切辨析:殷切:多指组织对成员,长辈对晚辈等。恳切:指上下级,长幼及同志间的真诚希望。我_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们绝不能辜负老师_的期望。(2)逗留停留辨析:逗留:暂时停留。停留:暂时不继续前进。今年春节她在家乡_了一个星期。我们不能_在目前的水平上。(3)见识见解辨析:“见识”指明智地、正确地作出判断及认识的能力。“见解”指看法、评价。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_经典一番他接受的容易,可就没有什么精到的_。6背诵课文,照原文填空。(1)_,有鬼神掌着生死权。(2)地也,_!天也,_!哎,只

10、落得两泪涟涟。(3)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_,_。7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2)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3)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意古今异义情况。兀的是借钱的文书 嗟怨 杳无音信 尸骸 负屈衔冤 古陌荒阡 甘霖浪荡乾坤,怎敢行凶? 怎不见天地也生埋怨。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指出其古今意义的不同。(1)行动些,行动些 (古义: 。今义: 。)(2)断送出古陌荒阡 (古义: 。今义: 。)四、内容探究10阅读课文,填空。(1)窦娥冤全称_,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_”的民间故事。全剧共_,开头

11、有一个“楔子”(序幕),第一折为故事的_,第二折是故事的_,第三折是情节的_,第四折是故事的结局。(2)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三桩誓愿分别是:_、_、_。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这四个典故所涉及的四个人物分别是_、_、_、_。(3)作品在艺术上,体现出_与_风格的融合。作品用丰富的_和大胆的_,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关汉卿戏曲的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极富性格,评论家以“_”二字概括其特色。11. 所谓“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对于古典戏剧和现实主义戏剧来说尤为如此。把握住主要冲突,对于理解剧

12、作的主题、人物形象、结构安排等方面都有帮助。窦娥冤的主要矛盾冲突是什么?12窦娥临行前发下了三桩誓愿,三桩誓愿是什么?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愿望?这里看出窦娥什么样的性格?13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剧中地位如何?参考答案1gu dfang zh kn yn qin hi bi m zhn chng kng jun ji yo zhf hi xin yng gnln qun gun ch zho d cun zhng q t x hang nn 2 3 4盘缠:路费。令爱:称对方的女儿的敬辞。也作“令嫒”。顽劣:顽钝而不服管教。鳏寡孤独:泛指老弱无依的人。阑珊:衰减、将尽。惫懒:泼赖,凶狠

13、泼辣。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互敬爱之至。忤逆:叛逆;不孝敬父母。罪愆:罪过。嗟怨:叹息埋怨。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亢旱:大旱。5(1)恳切殷切 (2)逗留停留 (3)见识见解6(1)有日月朝暮悬(2)你不分好歹何为地你错勘贤愚枉做天(3)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7(1)糊突,通“糊涂”,混淆。(2)纽,通“扭”,拘束。(3)每,通“们”。8这,这个叹息埋怨。 去向遥远,下落不明。尸体。 即含冤承受委屈。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14、久旱后所下的雨。 怎敢行凶?光天化日 深9(1)古义:走快(些)。今义:行走、走动或行为、举动。(2)古义:发送,指殡葬。今义:丧失、毁灭(生命、前途等)。 10(1)感天动地窦娥冤东海孝妇四折开端发展 高潮 (2)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东海孝妇苌弘杜宇邹衍孝妇 (3)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想象夸张本色11.窦娥冤的主要矛盾冲突双方是窦娥昏官桃杌。桃杌是黑暗残暴的官府的缩影,他是剥夺了窦娥活的权利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可以说这部剧作主要表现了以窦娥为代表的善良、哀告无依的普通百姓和掌握着百姓生杀大权而草菅人命的封建官府之间的矛盾冲突。12.第一桩誓愿:血溅白练 第二桩誓愿:六月

15、飞雪 第三桩誓愿:亢旱三年第一桩希望刑场上的人立即了解自己的冤情第二桩表明清白自己的冤屈能在天上得到反映 性格:刚毅顽强第三桩希望上天惩治邪恶 性格:刚毅顽强 反抗强烈13.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窦娥的诉说中,“怨天”和依赖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来为窦娥昭雪冤枉。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