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8960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教版)复习必修一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新中国的外交 第19讲 含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必修一第五单元第19讲一、选择题1(2016眉山、广安、遂宁一诊)1969年在海牙召开的欧共体峰会公报指出,在遵循罗马条约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欧洲国家,无疑将使欧共体的规模扩大到能够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和技术的需要的程度。公报中的“其他欧洲国家”指的是(A)A英国B法国C德国D苏联解析英国在1973年加入欧共体,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法国和德国是六个创始国之一,故B、C项错误;苏联没有加入欧共体,故D项错误。2(2016济宁一模)以下是根据世界银行对美、英、法、日四个国家1965、1983和199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数据绘制的示意图。图中代表日本的是(B)ABCD解析战后,

2、日本在短短25年时间内赶超了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1987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尽管日本出现“泡沫经济”,但是日本作为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居首位,故A项错误;为第二经济大国,故B项正确;不是第二经济大国,故C项错误;不是第二经济大国,故D项错误。3(2017届皖南八校联考)1950年初,日本经济阴云密布、使人窒息,谁也看不出有什么光明前景。但到1950年6月至1951年底,日本外贸增长达2.8倍,1951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也达到战前的水平。推动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的主要原因是(B)A马歇尔计划的援助B朝鲜战争“特需订货”的推动C民主化改

3、革的促进D日本政府对第三产业的扶植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切入点是二战后的国际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解题注意提炼“1950年初到1951年底”这一阶段日本经济特别是外贸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再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的“特需订货”和出口增加,使日本商业迅速摆脱积压滞销的艰难局面,工业生产指数在多年徘徊不前之后,于1951年第一次超过战前水平。据此,选项B符合题意。4(2017保定一模)它并不是苏美任何一个国家的附庸或走卒,但却又是苏美两国都想拉拢又都曾与之对抗的国家,至少在冷战中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最终它似乎没有站到苏美任何一边。材料中“

4、它”(B)A揭开了冷战的序幕B积极开创新型区域合作模式C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分裂D积极谋求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解析解答此题首先根据材料文字“它根本没有称霸的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是中国,然后运用排除法解题。揭开“冷战”序幕的是1946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铁幕演说,A项排除;朝鲜半岛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分裂,C项排除;日本在“二战”后积极谋求从经济强国变为政治大国,D项排除。故选B项。5(2016衡阳一模)1962年年中,戴高乐到法国中部视察期间,在利莫日发表讲话强调说,法国在履行其对北约义务的同时,不会让任何别的国家牵着鼻子走,它将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法

5、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这表明法国(D)A宣称要与美苏决裂B倡议建立欧洲联盟C企图称霸欧洲大陆D主张欧洲独立自主解析材料未涉及法国与美苏决裂,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62年”这一时期,法国主要是倡导欧洲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是欧洲联盟,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法国的目标是“建设我们的欧洲”,而不再是“两个大国”的欧洲”得出法国并未企图称霸欧洲大陆,故C项错误;材料中“在联盟内部实行自己的“意愿”“行动”和“政策”说明法国极力主张欧洲之间的合作和独立自主,故D项正确。6(2016岳阳二模)1946年2月,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发给华盛顿一封“八千字电报”,

6、认为苏联在最大限度地发展武装力量,并以此不断扩张“势力范围”。对此,美国应当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B)A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B电文主张对苏实行“遏制战略”C美苏“冷战”促使世界分裂D美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解析乔治凯南的电报认为战后苏联积极扩充势力范围,但不是它强调的重点,故A项错误;这封电报的重点是强调“联合其他国家特别是欧洲国家一起对付苏联”,对苏实行“遏制战略”,故B项正确;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美苏“冷战”开始,1946年世界还未分裂,故C项错误;1946年2月,美苏还未进入“冷战”时期,故D项错误。7(2016岳阳二模)2001年,美国高

7、盛公司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新兴市场投资代表。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展望五国”(VISTA)是由越南(Viet 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土耳其(Turkey)、阿根廷(Argentina)的英文首字母组成谐音英文单词Vista,意为展望、眺望的意思,被日本经济学人认为是将继“金砖四国”之后,成为最有潜力的新兴国家。原“灵猫六国”(CIVETS),正是由哥伦比亚、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等6国国名首字母组成,其共同特点是“有庞大的年轻人口,经济多元、有活力”,被看作是未来新

8、兴的市场及投资焦点所在。材料可以说明(D)A苏联解体的原因B新兴国家成为世界发展的主导力量C金融危机的原因D多个力量中心日益崛起解析根据题目,21世纪,两个力量中心“金砖四国”“灵猫六国”出现,苏联解体于1991年,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故A项错误;当今世界格局是“一超多强”,并朝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金砖四国”“灵猫六国”属于区域集团化,故B项错误;金融危机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8(2017内江模拟)美国总统奥巴马仍在坚持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即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遏制其他强国的崛起。沃尔福威茨理论提出的背景是(D

9、)A东欧剧变B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世界两极格局崩溃解析1992年提出的沃尔福威茨理论是在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背景下提出的,反映了两极格局的瓦解,仅有东欧剧变,不完全,故A项错误;世界政治多极化格局还没有形成,现在仍然处于一超多强,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在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世界两极格局崩溃,因此美国提出通过武力在全世界保持一种美国领导的单极态势,故D项正确。9(2016黔东南州一模)在2012年6月召开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时任美国防长帕内塔首次提“亚太再平衡”战略,指出美国将在2020年前将60%的美国战舰部署在太平洋地区。从本质上讲,“

10、亚太再平衡”是(B)A加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B遏制中国发展C破坏亚投行货币交换之策,重塑美元国际地位D扶持中国周边国家解析本题考查当今的国际关系。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美国受到了威胁,因此美国提“亚太再平衡”战略,实质就是遏制中国发展,巩固美国的地位,故B项正确;A项不是本质,排除;“亚投行”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扶持”错误,故排除D项。10(2016茂名二模)“在过去的50年里,欧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个侧重经济领域,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D)A欧

11、元地位确立B民族意识增强C第三次科技革命D两极格局瓦解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文字“过去的50年”是指“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的50年,侧重经济领域的联盟应该是欧洲的一体化组织,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北约组织,在美苏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北约居于主导地位,苏联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追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使两大联盟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D项正确;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项。11(2016日照一模)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

12、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D)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解析依据所学,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是在冷战时期,与材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不符,故A项错误;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指在美苏两极之外,出现了西欧、日本、中国、第三世界等重要力量,而当时的北约和华约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控制之下,体现的是两极的对立,故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是指欧洲要在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的基础上建立欧洲独立的防务体系,结束在区域安全问题上完全依赖美国和北约的状况,故C项错误;北约和华约由对立到发表联合声明,主要是由于

13、90年代苏联东欧局势出现动荡,开始剧变,使华约的力量大大削弱,故D项正确。12(2016乌鲁木齐一诊)捷克共和国总统哈维说:“以原则和价值的名义,而不是以国家利益的名义进行的战争,这在历史上可能是第一次。”此话评价的是(D)A朝鲜战争B古巴导弹危机C越南战争D北约轰炸南联盟解析捷克共和国是1993年1月1日成立,朝鲜战争(19501953年)原是朝鲜半岛上的朝韩之间的民族内战,受冷战影响分别支持朝韩双方的美国、苏联、中国等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以维护国家利益的战争,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古巴导弹危机,又称加勒比海导弹危机,是1962年10月22日冷战时期在美国、苏联与古巴之间爆发的一

14、场极其严重的政治、军事危机,是属于三国间的国家利益,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越南战争,简称越战,(19551975年)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国)对抗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共产主义阵营国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是冷战影响下的国家利益的冲突,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9年3月24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发动大规模空袭,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2016揭阳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戴高乐1890年出生在法国北部

15、诺尔省的里尔,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毕业后从军。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并受伤被俘,直到1918年德国投降才获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国防政府决定向德国投降,戴高乐离开法国前往英国组织抵抗,领导“自由法国”运动,1944年出任法国临时政府首脑,指挥军队加入盟军,为解放法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二战后戴高乐担任新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戴高乐在任期间,努力向美国争取独立和平等的地位,1966年宣布退出北约并要求北约撤走所有在法国领土上的军事设施;他认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积极加强法德合作,1963年与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签署爱丽舍宫条约,标志两国实现了真正的

16、谅解;提倡东西方“缓和与合作”,主张与苏联以及东欧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1964年,戴高乐毅然作出中法全面建交的历史性决策,在中法之间同时也在中国同西方世界之间打开了相互认知和交往的大门;实行非殖民化政策,卸掉殖民战争的重负,加快经济的发展,法国迎来战后经济发展的10年黄金时代。1970年戴高乐去世,时任法国总统蓬皮杜宣布:“戴高乐死了,法国变成了寡妇!”据肖德甫大国法则整理(1)结合材料,谈一谈对“戴高乐死了,法国变成了寡妇”这句话的理解。(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戴高乐在任总统时施政的主要因素。答案(1)这句话充分肯定了戴高乐为法国争取民族独立和谋求大国地位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17、二战期间戴高乐带领法国人坚决抵抗德国侵略,实现了法国解放;出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实现法国政局的稳定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退出北约,摆脱美国控制,谋求独立外交;加强法德合作,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发挥轴心作用;缓和与苏中等国的关系,扩大法国的世界影响。(2)二战使法国等欧洲国家地位进一步下降;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欧洲成为冷战主战场;战后民族独立运动高涨;欧洲走向联合,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自由、平等等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14(2016太原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发展进程摘编自杜岗论中国和平发展中的军事力量需求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图中内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

18、中一组或多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图中内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看法,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评分说明:论证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看法一等(129分)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阐述明确,逻辑严密。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二等(85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予以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40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图中各组要素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有观点,运用世界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逻辑关系不清。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首先,陈述观点。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去概括观点。纵向即一组图片间的关系,横向即两组或三组图片间的关系。如:随着国家间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近代世界政治格局也随发展变化。其次,展开论证。可以三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论证。如:英法美德等国实力对比变化,引发军备竞赛和殖民地争夺战;二战后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导致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多极化趋势加强,形成“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最后,针对所阐述的观点进行简要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