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928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人民版)演练: 16.31专制下的启蒙及理性之光与浪漫之声 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高效演练稳达标【高考真题】(2016江苏单科T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永久居住的场所。“他们”是()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解析】选C。材料中“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等关键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人对宗教的态度,即反对教权主义,倡导理性主义,因此这是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的主张,故C正确。【模拟预测】1.“从未有过一个时代

2、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A.殖民扩张时代B.文艺复兴时代C.宗教改革时代D.启蒙运动时代【解析】选D。抓住题干中“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个时代提倡理性和科学,“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指的是通过人的理性思考也可以像揭示大自然的规律一样去发现人类社会的规律,这与启蒙运动的特征相符,故A、B、C错误,D正确。2.(2017哈尔滨模拟)伏尔泰在启蒙运动时期曾猛烈批判天主教会,但他同时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即使没有上

3、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这表明伏尔泰()A.并不反对天主教神学B.主要为统治阶级服务C.承认宗教的社会价值D.树立人类的主体地位【解析】选C。由材料中“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可以看出伏尔泰认识到宗教在统治人民、实现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即承认宗教的积极社会价值,故选C。3.(2017山西重点中学模拟)“康德对自由的认识是,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康德认为“自由”的实现应当()A.建立严密的法制B.贯彻公认的法则C.维护多数人利益D.具有严格的自律【解析】选D。具有严格的自律与“一方面它不是在(外在的)经验中,另一方面它又不是随意

4、的”相符,故D正确。4.(新题速递)与法国相比,英国的启蒙思想家较少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而更多的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对未知科学领域的探索。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两国社会环境的差异B.两国文化环境的差异C.两国政治制度的差异D.两国地理位置的差异【解析】选A。英国较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渐进的改革成为历史发展的特色,文化环境宽松,而法国还处在专制统治下,法国启蒙思想家集中对现实政治进行批判,文化环境相对紧张,可见两国社会环境的差异,使得启蒙思想家思考重点不同,故A正确。5.(新题速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运动源自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的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

5、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材料三西方从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教会神学,其内容不是关于这个世界的问题,而是关于另一个世界的问题、身后世界的问题。任何神学的东西,只要人的思想世俗化了,理性觉醒了,那么神学的东西不管多么貌

6、似强大,都是不堪一击的、非常脆弱的。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力,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儒家的圣贤主张经世致用,相信可以把现实世界治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秩序的、合理的世界,正因这样,儒家经学对我们社会的影响之深、力量之韧是罕见的。封建时代中国的皇帝,既是君,又是君神合一。一切权力都掌握在手里。除此,中国还有一个关于君权的理论,叫做“君者,法之原也”。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1)依据材料一分析启蒙运动发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孟德斯鸠的观点,并

7、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简要分析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3)根据材料三,论证“中国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要比西方启蒙运动遇到的困难大得多”这一观点。【解析】第(1)题启蒙运动的原因,据材料“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可归纳。第(2)题孟德斯鸠三权分立思想的原因及影响,把握材料“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以及其在理论实践上的反封建、为资本主义奠定基础等方面回答。第(3)题考查中西启蒙运动的阻力不同,从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体、思想上儒家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解答。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和近代科学的兴起引发了信仰危机。(2)权力容易被滥用,要分权,实现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8、理论: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实践:美国颁布1787年宪法,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中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神学关注来世,束缚容易突破;儒学影响根深蒂固。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备选模拟】1.康德在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中说:“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而且还确乎是一切可以称之为自由的东西之中最无害的东西,那就是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康德在此()A.推崇理性的思想解放运动B.强调了自由就

9、是天赋人权C.指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D.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解析】选A。由材料中“在一切事情上都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可以看出康德推崇理性,这一思想起到了启蒙思想的作用,故选A。【拓展延伸】康德的自由思想康德的自由思想既不是宗教主义奴役人的“神性自由”,也不是经验主义浅薄无聊的“任性自由”,而是“理性自由”,实践的理性自由,是站在人类理性的高度对自由的一种审视。康德对自由的阐述与论证,改变了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方式,把人们从对自由的错误认识中拉出来,使人们认清自由的本质,明确自由的价值,使人们对自由问题的思考达到一种理性的、辩证的高度。2.“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

10、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这段材料所体现的思想,应属于()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卢梭【解析】选C。材料主张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不能合而为一,体现的是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故C正确;洛克只是提出分权思想,并没有明确提出三权分立,故A错误;B、D没有提出三权分立思想,故B、D错误。【拓展延伸】孟德斯鸠的法律思想孟德斯鸠反对神学,提倡科学,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对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法的学说作出了卓越贡献,

11、他在洛克分权思想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他特别强调法的功能,他认为法律是理性的体现,提倡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但同时又强调自由的实现要受法律的制约,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从更为一般的意义上讲,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类是善良的,至少是可以完善提高的,他们可以通过教育变得更加完善,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而依赖盲目信仰或者拒绝容忍多样性的宗教是错误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启蒙使人了解到: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如果没有引入社会契约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

12、切。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须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由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要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恰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地和卑贱地逃避为真理服务。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伏尔泰哲学通信(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哪些主张

13、?(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解析】第(1)题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从人文主义的内涵角度回答,从材料一中的“启蒙运动提出了一整套有关人类事务的原则人的理性是获得真理的钥匙。”的文字信息可以概括出启蒙运动对“理性”的崇拜,“理性”的具体表现就是科学、民主和自由。第(2)题依据材料中“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有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可以概括出“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的答案;从“如果没有引入社会契约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可以归结出“社会契约”的结论;依据“每一个理性的人都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的信息可以概括出“个人必须

14、遵守法律”的答案。第(3)题从材料中“只要人们认为他们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恰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知道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说明,人们不再是政府的奴仆,当政府违背人们意愿,人们就会通过革命改造社会,从而归纳出启蒙运动对思想的启迪和解放作用。答案:(1)变化:从肯定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发展到提倡科学与自由平等。(答从崇拜人性发展到崇拜理性等也可)(2)主张: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3)影响: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