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9363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岳麓版) 必修一 第四单元 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7讲 第2课时 模拟 含解析.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7讲第2课时1(2015安徽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B)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解答本题需要紧扣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即“拿破仑三世”、传教士可以“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设慈善机构”“北京公使”。据此可以直接判断相关条约是北京条约,故选B。2(2016全国卷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

2、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C)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解析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等信息结合所学并联系洋务运动的影响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当时洋务运动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集权制度使军队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排除B项。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3(2017天一联考)1895年4月8日,泰晤士报说:辽东半岛的割让没有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该报做

3、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英国(A)A在华享有某些特殊的权益B势力范围主要在长江流域C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D干涉还得到清廷的回报解析据材料“而按照协议的其他部分,英国的利益可能有所增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享有片面最惠国待遇,故A项正确。马关条约与势力范围无关,故B项排除。在华利益得到了条约保证,过于笼统,故C项排除。英国没有参加干涉,故D项排除。4(2016海南七校联盟)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这一看法(B)A否定了农民反帝爱国

4、运动的作用B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较为客观C主要强调清政府在运动中的作用D忽视了当时阶级矛盾的客观存在解析依据题干材料“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可知肯定了农民的爱国主义,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可知学者既看到了义和团运动的盲目性也看到了义和团运动的爱国性,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在某种意义上是固有的爱国主义的表现。”可知强调的是义和团运动不是清

5、政府的作用,故C项错误;依据题干材料“有学者认为,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的民众联合力量所推动的”可知并没有忽视阶级矛盾,故D项错误。5(2016张家界一中)向夫子上历史课,要求学生学习历史要学会掌握三个“3”。其中一个“3”是指对历史概念及其历史问题构成的基本要素的认知。历史概念的种类有人物、事件、文献、典籍、法律、制度、著作、会议、党派、思想、学说等。构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历史概念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历史事物发生的背景及条件;历史事物的内容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历史事物的结果及其影响。请你结合历史概念的相关要素,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概念表述。答案表述:日本明治维新后,为发展资本主义,制定了侵略中国等地的“大陆政策”。在西方列强的纵容下,日本趁朝鲜东学党起义之际,向腐败的清政府挑起了战争。1894年7月起,中日先后在朝鲜境内和中国境内进行了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之战、威海之战等多场会战。1895年4月,清政府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战后列强加紧了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侵略,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场战争改变了远东的国际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