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299851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历史分项解析(必修3)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解析版) 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全国百强校高三历史解析分项版01期必修三专题0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选择题1(【百强校】2016届浙江舟山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时人有云:治国要有 “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该思想的渊源可追溯到A儒家的“为政以德”思想 B墨家的“兼爱非攻”思想C法家的“以法治国”思想 D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道家思想【名师点睛】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的意义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家思想是构成了2

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2(【百强校】2016届内蒙古包头九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视。作者评价的是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

3、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3(【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卷)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 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具体考查学生对儒家思想的认识。正确解答本题,要抓住“与时俱进”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项“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本身不符合史实,明清之际儒学家对儒学

4、是批判继承,排除。三项均能够体现题干“与时俱进”要求,正确。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相关阶段特征【名师点睛】明清之际儒学批判的实质,即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关于“新的历史条件”,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读:A.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B.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发展)。4(【百强校】2016届辽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司马光指出“以魏武(曹操)之暴戾(l,凶残)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中的“名义”源自哪一学派思

5、想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时期董仲舒吸纳道家、法家等思想建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新儒学倡导“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成为统治思想。“不敢废汉而自立犹畏名义而自抑也”其“名义”应主要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故本题答案选A项。B项和C项在当时不是统治思想,D项在汉代不是统治思想,已经被儒家思想吸收利用了。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三纲五常5(【百强校】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

6、史试卷)春秋战国时期学派林立,学术观点异彩纷呈,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 B关注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 D关注人的价值【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先秦诸子的共同点【名师点睛】高考中对中国古代诸子百家思想内容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诸子百家的思想内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异同;诸子百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代各家思想背后的阶级基础,因此要对各家思想有总体把握和细节的识记。 6(【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的内在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

7、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宋代理学接续“儒学内在传统”的是( )A理生万物 B格物致知C心即理也 D强调人格、修养【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儒学内在传统7(【百强校】2016届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质检历史卷)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 B揭示了明朝灭亡的社会根源C宣扬复兴昔日老

8、庄之学 D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顾炎武等人的“经世致用”思想。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由“今之清谈谈孔孟”等可知作者反对程朱理学的空谈,主张关注现实经世致用。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顾炎武【名师点睛】顾炎武(16131682),号亭林,江苏昆山人。年轻时参加“复社”反宦官斗争。清军南下,参加当地的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遍游华北,载书自随。所至垦田度地,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尤致力于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顾炎武学问广博,对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典章制度、兵农经济、郡邑掌故,都有深入的研究。晚年拒绝清政府的征辟,专志经学

9、的研究。著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等数十种著作。 8(【百强校】2014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5月适应性检测历史试卷)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这里的“他”很有可能是指A韩非 B墨翟 C孟轲 D庄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由题干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可知是儒家思想,C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9(【百强校】2014届

10、新疆乌鲁木齐一中高三二诊历史试卷)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答案】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的思想教育;10(【百强校】2014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第一次周练历史试卷)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矣。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A老子 B荀子 C朱熹 D王阳明【

11、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内心反省,不必外求,这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所以答案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二、非选择题11(【百强校】2016届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古代公益慈善组织的宗旨里包含着倡导仁义和发扬仁义的内容,墨、道等学派对于公益慈善行为也提出过深刻见解,佛、道等宗教教义包含丰富的劝人积德行善的观点和言论。公益慈善事业主要附着在宗族家族和放大了的宗族家族一一国家、行会、商会、会馆组织等身上,宗教机构、教育机构、专门慈善机构和个人为其补充,政府在

12、公益募捐方面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公益募捐主要通过官府文告、聚会讲演和私人交流等方式进行,基本局限于灾荒救济、恤幼养老、兴建公共建筑、发展教育等方面。我国一向缺少与公益募捐法律关系相适应的成文法律规范,主要由道德、风俗习惯和民间法调整。摘编自李永军我国古代公益募捐事业若干问题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公益思想文化开始传入中国,西方传教士积极参与了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一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主动观察和介绍西方公益募捐的情况。公益募捐组织利用各种媒介广泛宣传,通过义演、义卖、发行筹赈彩票、企业捐赠、体育比赛等方式,提高了灾情的发布、募赈的宣传以及赈灾的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效率,公益募捐的施众和受众更加广

13、泛。公益募捐的程序、机制得以突破传统的地域限制,开始将公益募捐善款应用于设戒烟所、阅览会、不缠脚会、医学善会以及兴办近代新式学堂之类的新式民阎公益组织。从1915年到1949年,民国各时期地方政府部门颁布的管理规范会馆的法令有十几个,根据这些法律,工商同业公会一般都设置福利委员会或救济委员会,履行一定公益职能。公益募捐组织,包括公益募捐在内的各个方面也顺应时代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在每一次抵御外敌侵略的过程中都有捐资御敌的行动出现,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更是积极行动起来捐资救国,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摘编自李永军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发展的历史特点(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公

14、益募捐事业发展的特点。(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近代公益募捐事业的变化及原因。(15分)【答案】(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兼有墨、道、宗教、宗法思想等;以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公益慈善主体并存;募捐方式相对单一;公益范围较为狭窄;缺乏法律规范。(10分)(2)变化:受西方公益思想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参与中国慈善事业;新旧公益组织并存;传播媒介广泛、方式不断创新;突破地域限制、施众和受众范围扩大;对公益募捐的规范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制度化、规范化);与反帝爱国运动紧密相连。(8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原因: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

15、改善;西方工业文明传入,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的觉醒。(7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的发展古代公益募捐事业;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近代公益募捐事业12(【百强校】2016届湖北襄阳五中等三校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卷)(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1898年清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16、。”“人生来就是一律平等、自由自在和没有上下之别的。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而论,则是完全平等,毫无区别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重视其生命、维护其财产和珍视名誉。”1876年日本福泽谕吉劝学(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的观点并作评析。(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的积极作用。(7分)【答案】(1)观点:以三纲五常为本,反对民权、平权学说。(2分)评析:19世纪晚期清王朝的统治内外交困,张之洞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要求民众只能是忠诚驯良,充当专制政府的依附性工具。其目的在于抵制西方民主思想传播,反对政治改革,挽救清王朝的统治危机。因而其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17、(6分)(2)福泽谕吉将个人平等、独立、自由置于国家之上,深得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对于启发人民平等意识,激发人民对自由的追求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使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其中任意一点三分,另外两点各二分)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洋务运动张之洞思想;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日本福泽谕吉劝学13(【百强校】2016届浙江舟山中学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1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西汉时期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影响。(5分)材料二 “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刚开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

18、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灾祸)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陷人也。”董仲舒春秋繁露(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该思想有何进步性?有人说:在天人关系上董仲舒否定了孔子思想。结合董仲舒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说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6分)材料三 在唐、五代的基础上,宋代的科举制度完全确立,而且日趋完善和严密。科举向士大夫广泛开放,不重门第,只要文章和诗赋合格,就可录取。大部分科举登第者出身于乡户,即一般地主和殷富农民,一部分为工、商的子弟,世代为官的子弟只占少数。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3)阅读材料三,指出在追求公平公正方面宋代科举制的新发展。联系所学知

19、识简析它对宋代思想文化的影响。(6分)【答案】(1)春秋时期:私学迅速发展;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2分)西汉时期:设置太学和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教学内容以儒学为主。代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正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分)(2)思想:天人感应(1分)进步:用天意来限制君权,用灾异来警示君主(1分)看法:没有。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并不反对鬼神、天命。董仲舒根据专制发展、大一统的需要改造儒学,丰富发展了孔子对天人关系的看法。4分)(3)发展:考试制度不断完善和严密;科举考试不重门第;开始改变对工商业者的歧视。(3分)影

20、响:促进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儒生成为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儒学全面影响社会文化生活;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贱工商”的观念;文人学士醉心于功名利碌,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分,任意回答3点给3分)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14(【百强校】2016届吉林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古人有言:“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宋靖康、建炎之际,天下安危之机也,勇略忠义如韩世忠而为将,是天以资宋之兴复也

21、。方兀术渡江,惟世忠与之对阵,以闲暇示之。及刘豫废,中原人心动摇,世忠请乘时进兵,此机何可失也?高宗惟奸桧之言是听,使世忠不得尽展其才,和议成而宋事去矣。暮年退居行部,口不言兵,部曲旧将,不与相见,盖惩岳飞之事也。昔汉文帝思颇、牧于前代,宋有世忠而不善用,惜哉!元脱脱等宋史材料二 宗泽、韩世忠,尽心以死命。明李廷机五字鉴请回答:(1)材料一展示了韩世忠的哪些主要活动?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世忠晚年的活动情况形成的原因。(7分)(2)材料一、二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赞赏韩世忠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差别的原因。(8分)【答案】(1)生平:两宋相交之际的抗金英雄;力主恢复中原;遭到权臣排挤;宋金和议后放弃兵权。(4分)原因:宋朝重文轻武压制武将;秦桧当权主张与金和议;岳飞惨遭杀害的影响。(3分)(2)角度:材料一赞赏韩世忠卓越的军事才能;材料二赞赏韩世忠对朝廷的忠诚。(4分)原因:元朝以武立国,崇尚军事才干。明朝以程朱理学为官方哲学,崇尚臣民对朝廷和皇帝的忠诚。(4分,言之成理即可)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