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0104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15讲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串讲2 演练 含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一部分 专题四 第15讲 串讲21(2016广东揭阳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在华盛顿体系中,它“参与其中而不负责任”,继而带头提出所谓“非战原则”,甚至在中国东三省发生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也只发了个“不承认”的声明,以致法西斯国家得以得寸进尺,终于酿成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执行的政策基本未变,19351937年间连续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上次欧战时的错误,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出售军火等。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在1939年开始修改中

2、立法,取消过时的“军事禁运”,转而实行“现购自运”。当时德国支付和运输能力均较英法为弱,因此这种“现购自运”政策于英法有利。大约到了1940年,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德国先后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这年9月27日,日军侵入印度支那,接着又公布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把矛头指向美国,才使美国在心理上有所觉醒,认识到摆脱孤立主义之必要,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在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40年9月与英国签订驱逐舰海军基地协议,即由美国向英国提供驱逐舰,英国向美国提供大西洋海军基地;1940年3月签署“租借法案”,决定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并拨款70亿美元,以作建立和运输租借物资之用。这

3、样,美国就由中立国变为非交战国,实际上站到了交战的一方。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长期保持中立政策的原因。(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和影响。答案:(1)原因:一战结束后,国内孤立主义盛行;30年代经济危机,美国政府忙于国内经济与社会改革;美国尽力维护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以巩固既得利益。(2)原因:日本等法西斯国家的扩张逐渐将目标指向美国;美国的海外利益因法西斯扩张受到严重损害;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失利,世界各国的和平与民主遭受威胁。影响: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增强反法西斯力量,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4、有利于打败法西斯力量。2(2016湖北黄冈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5年初的波兰局势图(1)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描述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解析:第(1)问,1945年初波兰的局势,结合苏德战场已经开始反攻,从图中可见,苏德仍然在波兰中部地区作战;波兰虽然得以复国,但实际控制地区减少。第(2)问,二战结束后波兰的前景,结合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指出波兰只是实现形式上独立,仍然成为苏联对抗西方国家的工具。答案:(1)局势:到1945年初,苏联已经将纳粹德国赶出苏联本土,并乘胜攻入德国占领的波兰东部地区;二战初期覆灭的波兰,在战争即将结

5、束时得以复国,但只是控制领土西部和北部的部分地区;纳粹德国仍然在波兰中部地区顽抗,但离全面溃败已经为时不远了。(2)前景:二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完全退出波兰,波兰实现形式上独立。但是,苏联势力会大规模渗透,深深影响波兰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成为苏联的附庸(仆从国)。3(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3年入主白宫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及其国务卿杜勒斯,上台前猛烈攻击遏制战略,指责它使美国耗费了大量金钱,却不能取得应有的胜利。他上台后便立即着手制定美国的新战略。10月,艾森豪威尔批准了国家安全委员会第162号文件“国家安全基本政策”,称为“新面貌”文件。文件认为苏联的威胁主要

6、表现在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西方自由世界的敌视及对亚非拉国家的渗透和颠覆上。“新面貌”战略坚持了艾森豪威尔的“大平衡”思想,提出“应付苏联对美国安全的威胁,在这样做的同时,避免严重削弱美国经济或损害我们的基本价值和制度”。在缩减军费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军方的要求,文件强调“以进攻性打击力量实施大规模报复性破坏的能力”,要在核武器的数量、质量上都保持对苏联的优势。不过在苏联已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美国统治集团认识到了进行核威慑的局限性,因此强调在裁减常备军的同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文件承认美国的联盟政策面临着种种问题,最使美国担心的是“西欧越来越不愿追随美国的领导”。因此文件强调使盟国相信“美

7、国的安全战略是集体安全战略。联盟必须扎根于对利益共同体的强烈信念,并坚信美国领导的稳定性和明智性”。另外,艾森豪威尔政府对心理战可谓情有独钟,它不仅设立了隶属于白宫的心理作战局,还把这种颠覆手段引为“新面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美苏冷战及后冷战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面貌”战略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实行“新面貌”战略的主要目的及实质。答案:(1)内容:大规模报复战略;裁减常备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联盟政策的重要性;重视“心理战”和颠覆活动。(任答三点即可)(2)目的: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扩张,以在较小的耗费下重新获得对苏联的战略主动权。实质:推行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