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0582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通用版)复习:第8讲 近代中国的探索与近代化的整体发展 特训 含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第一部分 专题二 第8讲(见逐题对点特训P13)1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B)货物单位1843年税率1858年税率棉花担6.54%5.72%印花布匹14.25%4.98%棉纱担6.94%4.86%A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迅速发展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D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发展解析:中国民族工业的诞生是在19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从1843年到1858年,进口棉花、印花布和棉纱的税率都发生了下降,大量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涌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瓦解,农产品

2、商品化,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B项正确;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并非完全解体,故C项错误;外国资本主义刚入侵中国市场,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中国棉纺织业,但并未完全控制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21872年,左宗棠上奏朝廷称:“窃维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臣于闽浙总督任内,请易购雇为制造,实以西洋各国恃其船炮,横行海上,每以其所有,傲我所无,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这表明他(D)A主张购买西方新式军舰以自强B要求引进西方科技创办福州船政局C希望朝廷革除官办企业的弊端D认识到发展近代中国洋务工业的重要解析:主张购买与材料中“请易购雇为制造”不符,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创办于1866

3、年, 与材料中“1872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张中国“制造轮船”,但没有涉及官办企业的弊端,故C项错误;材料中“制造轮船,实中国自强要著”“不得不师其长以制之”表明认识到洋务工业的重要,故D项正确。3阅读表格外国在华设立的工厂及资本数(资本单位:千元)年份英国日本德国俄国工厂数资本工厂数资本工厂数资本工厂数资本189519011415 732114043 37452 469190219071720 5672011 24442 44841 71619081913613 3912814 94641 85982 463总数3749 6814926 330127 681176 648上述数据反

4、映了(B)A欧亚列强经济实力的强弱B列强在华侵略势力的变化C英日同盟的积极作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后果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日、德和俄四国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仅反映各国在华投资情况,无法反映各国的实力强弱,故A项错误;英国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于19081913年锐减,日本在华设厂数及资本数逐步增加,设厂总数已超英国,设厂数及资本数均超过德国和俄国,即反映了列强侵华势力在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英日同盟除了反对俄在远东扩张外,还维护英日各自在中国与朝鲜的利益,但材料中日本在华设厂数已超英国,两国有利益竞争与冲突,这与两国结成英日同盟目的不符,故C项错误;甲午战后马关条约签订,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

5、厂,日本在华获取的利益,刺激其他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所以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后果,不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后果,故D项错误。4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百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这反映了(A)A人们对西方事物的认识不同B资本主义从南方兴起并占据优势C近代新兴力量多肇始于南方D近代中国的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人们对“机器之利”的认识的差异,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无法反映是指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从南至河南一带对机器生产的认识的地区

6、差异,无法直接得出近代新兴力量多肇始于南方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认识不同,无法直接得出工业发展不平衡的结论,故D项错误。51898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制定奖励章程,凡发明军用船械者颁特赏,专利50年;发明日用新器者,给工部郎中实职,专利30年;仿造西器之制法未传入中土(内陆)者,给工部主事职,专利10年。据此推断,该章程(C)A完善了专利保护制度B消除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C顺应了实业救国的呼声D反映了技术立国的趋向解析:材料涉及到晚清政府关于专利保护的介绍,但是不足以说明相关制度是“完善”的,故A项错误;材料“给工部郎中实职”“给工部主事职”表明官本位思想依然存在,故B项错误;甲午战

7、后,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加深的现实,中国民族资本提出实业救国,清政府此举顺应了时代要求,故C项正确;虽然材料表明清政府对技术发明的支持,但从当时背景考虑,清政府主观上是为了增加财税收入以缓解财政危机的,“立国”说法不当,故D项错误。6陈旭麓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1901年以后的10年间,民族资本的投资范围比以前更加广泛。除棉纺织业和缫丝业外,面粉、肥皂、烟草、电灯、锅炉、铅笔、工矿等行业都陆续成为民族资本投资的对象。在这10年间,民族资本投资于轮船公司,资本在5万元以上的就有17家之多。这说明(B)A政府引导民间投资轻工业B轻工业重工业均有所发展C民间投资以交通业为重点D轻重工业比例渐趋于合理解

8、析:题目中并未提到政府,故A项错误;根据题意,民族资本主义在此期间不仅投资“纺织业和缫丝业”轻工业,而且投资“工矿等行业、轮船公司”重工业,故B项正确;面粉、肥皂、铅笔等不属于交通业,故C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由于社会性质造成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始终未形成轻重比例合理的近代工业体系,故D项错误。71908年天津商会开办大事记曾列举天津商会开办以来“解商纷,苏商困,救商急,恤商难”,此外还办报纸、兴学堂、救灾、戒烟、劝工、参与地方治理等。材料反映出商会(C)A主导了中国的近代化B解决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C践行了“实业救国” D成为了基层的政经一体化组织解析:天津商会的作为推动了中

9、国近代化,而非主导,故A项错误;商会的成立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而不能解决,故B项错误;天津商会的作为是“实业救国”思想的实践,故C项正确;商会为民间组织,而非政治组织,故D项错误。8民国时期工业资本年均增长率(%)表1911/1914*1920年19201936年包括东北19361947/1948年工业资本总计6.6310.152.57外国资本4.8210.6911.48官僚资本3.4410.64*14.40民族资本11.909.372.97注:*外国资本为1914年,官僚资本为1911年,民族资本为1911年,计算增长率时各按其本身年数。*包括“满洲国资本”。表中呈现的内

10、容反映了(A)A民族资本发展受到多种阻碍B政局动荡导致经济持续下滑C一战以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D官僚资本占据国民经济主导解析:根据材料,民族资本在19111920年资本增长率较大得益于中华民国政策的支持和一战列强无暇东顾,19201936年增长相对较快得益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19361947/1948年资本减少源于官僚资本压榨、战争(外来侵略与内战)、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正体现了民族资本发展受到多种阻碍,故A项正确;19111920、19201936两阶段总体上各项资本都是呈上升趋势,故B项错误;19201936年民族资本呈增长趋势,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官僚资本在不同时期都呈增长趋势,不

11、能表明官僚资本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情况,故D项错误。9麦迪森数据显示清代中国的人均产值略少于印度,清末民初则开始追赶,1936年中国已经比印度要高出26.3%。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B)A稳固政局中的社会经济进步B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C外患消弭中的良好发展机遇D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解析: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政权更迭,政局并不稳固,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即乱世中的现代化步伐,故B项正确;从清末民初到1936年外患并没有停止,故C项错误;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特指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10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率达到了13.4%;19191922年期间中国私人资本

12、的工矿交通业投资年增长率为13.94%;19231927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亿元,新设企业家数超过了一战期间的数字;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对上述材料蕴含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B)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B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使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D20世纪早期民族资本主义总体处于发展态势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至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率达到了13.4%;19191922年期间中国私人资本的工矿交通业投资增长率为13.94%”可知,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较快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

13、“19231927年新设企业共608家,创办资本额共约1.03亿元,新设企业家数超过了一战期间的数字”可知,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但是民族资本主义并没有陷入绝境,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可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综合整个材料可以看出20世纪早期民族资本主义总体处于发展态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1在国内商品流通额中,鸦片战争前粮食占42%,棉布占24%,其次为盐、茶、丝织品等。到了1936年,工业品占34%,手工业品占42%,农产品占24%。这一变化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C)A半殖

14、民地经济特征明显B国家工业化初步实现C经济近代化的趋向显著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国内商品流通”,不能体现半殖民地经济特征,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才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前国内商品流通额以农业、手工业产品为主,1936年时“工业品占34%”,表明中国的近代工业有所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虽然提到农产品流通,但不能说明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故D项错误。12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

15、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B)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解析:依据材料“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可知,清末到北洋时期股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权力遭到破坏,与“1935年的调整”无关,故A项错误;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世界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统合较弱的国内经济,故B项正确

16、;从当时的经济环境考虑,政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资本崩溃的态势,有助于防止西方资本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冲击,故C项错误;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不存在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13银两是明清以来我国通行的货币单位,近代,银元广泛流通,形成银两银元并行流通的局面。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推行“废两改元”,废除了银两,确立了银元本位制,将铸币权改归中央;随后,又于1935年实行了“法币政策”,规定自1935年11月4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所发行的钞票定为法币。这在当时(C)A有利于收回贸易主权B造成严重通货膨胀C有利于稳定金融体系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币制

17、进行规范改革,对于收回贸易主权作用不大,故A项错误;通货膨胀是1945年后国民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的,材料仅仅反映了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当时并未出现通货膨胀,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1933年“废两改元”、1935年“法币政策”,体现了对金融体系的规范,有利于稳定金融秩序,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法币政策的实施,对防止白银外流,稳定金融市场,刺激生产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故D项错误。1419381941年,四川新筑公路3 944公里,通车里程由战前的4 637公里、只有65个县通车的落后状况,发展到战后的8 581公里、111个县市通车(占当时170个县市的65%以上)。这反映出(C)A民生主义得

18、到全面贯彻 B抗战大后方的作用突显C交通服务于民族战争D国民政府积极准备抗战解析:材料中反映了抗战时期四川地区交通得到巨大发展,交通建设主要是服务抗战而并非服务民众,也不能从四川地区、交通领域就得出在全国所有领域全面贯彻民生主义,故A项错误;四川虽属于抗战大后方,但四川地区在抗战时期交通的发展不能表明大后方在抗战时期的作用,故B项错误;为了支援抗战,大后方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设施的完善有利于抗战物资的运输,故C项正确;19381941是国民政府抗战时期,而非准备抗战阶段,故D项错误。15抗战时期,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经济迅速发展,至1944年,其工厂占了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如下

19、表所示)。这种历史现象(B)年份1937.7193919401941194219431944总计工厂数量2344195173061 0611 3765495 462A.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果体现B标志着当时中国的社会重心西移C使中国的工业区域布局渐趋平衡D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解析:“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时间是19271936年,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44年大后方工厂占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的社会中心已转移到大后方,故B项正确;1944年大后方工厂占国统区工厂总数的88.63%,工业区域分布极不平衡,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的完成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

20、础,故D项错误。161866年7月22日的上海新报,刊登了一则介绍英国机器图画的广告,内云:“本馆新到英国寄来画图一箱。镌刻工细,奇巧非常。本馆陆续印诸新报上,俾寄来新制之器皿,既能增人见识,复可开人心思,凡西国时尚之器,华人可一目了然。如合己意,不论农工商贾,何妨自行买来,以应必需之用。”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C)A上海新报应该是外商在华创办的中文商报B该广告极力向中国推销机器及产品C广告促使农工商贾纷纷购买机器D新报广告增长了国人对西方器物文化的见识解析:国人近代自己创办报刊开始于1873年(汉口昭文新报),1866年的报纸要么是来华传教士创办的,要么是来华商人创办的,上海新报宣传的是中

21、文版的商业信息,所以其为外商创办的中文商报,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讲的是一则介绍机器图画的广告,并鼓励“不论农工商贾,何妨自行买来”,可见该广告是向中国推销机器及产品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主要是向国人推销机器及产品的一则广告,没有反映推销广告的效果,另外,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农工商贾不会纷纷购买其机器,尤其是农工,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既能增人见识,复可开人心思,凡西国时尚之器,华人可一目了然”可知,新报广告增长了国人对西方器物文化的见识,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如图所示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其上配有文字:“泰州为扬属一大邑,早经设

22、立电报局,以便官商寄信之用。乃近有匪徒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奉之神主牌,每牌值价洋四五十元,须在三年以内者方为合用。”上述图文信息从侧面说明了(C)A谣言散布阻碍了通讯工具应用B晚清时期社会生活实现近代化C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 D民众普遍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解析:谣言阻碍了通讯,与材料中“早经设立电报局乃近有匪徒造谣言”不符,故A项错误;晚清实现近代化不符合史实,与材料中“造谣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不符,故B项错误;大众传媒关注科技成果的传播与材料中“谣言宜禁刊登于19世纪末发行的点石斋画报”相符,故C项正确;普遍接受与材料中“造谣言,谓电报

23、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不符,故D项错误。18方汉奇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同盟会一国民党系统新创报纸民生报、民立报、民强报,共和党一进步党民声日报、共和民报,自由党民权报,国家学会国权报,国民联合会中华日报,中华民国工党觉民报。这些报纸的创办(C)A表明中国民主政治步入正常发展轨道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民主思想传播C反映出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初步尝试D说明三民主义革命任务基本完成解析:材料中没有表明“正常”的信息,也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思想是由资产阶级民主派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集中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民主精神,与题干主旨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列举了一批政党和它们创

24、办的报纸,作为各自的喉舌,报纸和党派名称中的“共和”、“民权”等关键词反映出它们存在并活动的立足点,故C项正确;三民主义的革命任务是否完成在题干材料中反映不出来,故D项错误。19传统社会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度在近代发生变化。根据上海社会局统计,1934年离婚案为502件,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不合”。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A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B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D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解析:材料中“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表明传统儒家观念对女性的束缚减轻,主要源自于民国建立、新文化运动等西方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对女性的影响,故A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对女性的婚

25、姻观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婚姻观改变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20近代以来,历届中国政府均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其中,集中组织修建叙(宜宾)昆、滇缅、湘黔、黔桂等铁路;兴建川湘、湘黔、川黔、汉渝、兰(兰州)新、川滇等公路的中国政府是(D)A晚清政府B南京临时政府C北洋政府D重庆国民政府解析:晚清并未在西南地区大规模修建铁路,故A项错误;南京临时政府主要在北方进行交通建设,故B项错误;北洋政府统治中心主要在北方,不可能在西南大规模进行交通建设,故C项错误;材料中新建交通路线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即抗战大

26、后方所在地,主要为抗战服务,故D项正确。(见逐题对点特训P15)1.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A)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解析:由材料可知通商口岸在繁荣城市的同时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更加突出,故A项正确;依据材料可得出通商口岸促进了城市的“繁荣”,故B项错误;

27、“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偏离材料主题,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故D项错误。2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65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时间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6.40.9(14.06%)5.5(85.94%)1865年10.14.2(41.58%)5.7(56.43%)1894年16.028.23(51.94%)7.7(48.06%)下列各项中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C)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只能看

28、出生丝出口量在不断增加,无法得出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也不能得出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故A、B项错误;从表格数据可知18401894年间,中国生丝出口量不断增加,内销量不断下降,而且在1894年,出口量超过了内销量,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故C项正确;从表格数据可知18401894年间,中国生丝总销售量不断增加,这说明中国生丝业发展较快,故D项错误。3彭泽益的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中记载: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其夺我之利,实为最巨。”对材料所述现象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B)A洋布完全占领中国的棉布市场B西方的商品输出瓦解着自然经

29、济C洋布质优价廉有利于获取利益D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解析:“洋布完全占领中国的棉布市场”说法绝对,故A项错误;材料中“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而不用”的信息说明中国传统小农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困境,故B项正确;“洋布质优价廉有利于获取利益”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外国商品进入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并没有提及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西方的先进性的信息,故D项错误。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C)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B受实业救国思潮

30、影响创办民族工业C为求富创办采用机器生产的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解析:洋务派开始学习西方的表现是兴办军事工业,因为“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而题目问的是其“再进一步”的举动,故A项错误;创办民族工业的属于民族资产阶级,是私人性质,而材料强调的是洋务派再进一步的表现,故B项错误;洋务派在创办军事工业之后,为了弥补资金上的不足,又创办了民用工业,符合题目“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在学习西方层次上局限于器物方面,并未涉及政治制度的改变,故D项错误。51878年开始筹备,后设厂于杨树浦的洋务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在1893年不慎发生火灾,租界内

31、的外国消防队拒绝前往救火。这从根本上反映出(B)A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思想有弊端B洋务派民用企业危及到列强利益C列强与清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D外国消防队受制于租界章程规定解析:上海机器织布局属于洋务派民用企业,该企业的火灾与“中体西用”思想弊端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消防队拒绝救火,原因在于利益的冲突,故B项正确;企业间利益的冲突与政府矛盾激化无关,故C项错误;外国消防队拒绝救火与租界章程规定无关,故D项错误。6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D)年代进口出口1885年88 200 01865 005 7111895年171 696 715143 293 2111

32、905年447 100 082227 888 1971911年471 503 943377 338 166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较快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C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D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解析:根据图表信息,只能得出1885年191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数值,不能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的快慢,故A项错误;在此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外受帝国主义国家的压制,内受本国封建统治的盘剥,故B项错误;一战发生在19141918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知此时中国进口的总额始终大于出口的总额,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故D项正确。7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

33、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是(C)A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02年,当时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正确;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是促进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34、故D项错误。8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时,制作了下面的图表。据此,他在分析近代铁路营运效应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B)A促进了近代新型城镇的兴起B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C增强了地区性市场的影响力D农产品的长途贩运不断增加解析:图中显示1916年到1919年中国铁路运载的主要物资为矿产品、且比例有所增长,其次为农产品,最后为制造品,而矿产品的主要用途为工业生产,因而得出结论铁路为工矿企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题干中未见“近代新型城镇”和“地区性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故A、C项错误;农产品的长途贩运的比例不断下降,故D项错误。91923年10月10日,冠生园公司在工商新闻国庆增刊告白:“爱国者,必纪

35、念此国庆日,爱购国货者,是真爱国。本园各种牛肉果子食品,是完全国货,故爱国者诸君,皆热心提倡而购食之。”材料直接反映该公司(B)A首倡实业救国B借机进行商业宣传C主张民主共和D弘扬辛亥革命精神解析:“首倡实业救国”是在晚清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中“爱国者,必纪念此国庆日,爱购国货者,是真爱国,故爱国者诸君,皆热心提倡而购食之”说明商业广告作用,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民主共和信息,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主要倡导民主共和思想,材料主要是宣传商业广告,故D项错误。10张謇说:“(振兴实业)无的则备多而力分,无的则地广而势涣,无的则趋不一,无的则智不及,犹非计也。的何在?在棉(纺织业)铁(钢铁业)。

36、”张謇强调“棉铁主义”主要是因为(B)A是其实业救国的经验总结B是建立民族工业体系的途径C是对世界经济的理性认识D是遏止贸易逆差的重要手段解析:“棉铁主义”的实施,目的是振兴实业,实业救国,而非实业救国的经验推动“棉铁主义”,故A项错误;选择棉(纺织业)铁(钢铁业)作为工业化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需求量大、利润高的棉纺织业和具有较强关联效应的钢铁工业,推动建立民族工业体系,故B项正确;中国的工业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国家,是对国情的理性认识,故C项错误;遏止贸易逆差不是强调“棉铁主义”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11.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

37、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解析:据材料“广州市先后出现了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和“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实业救国”思潮是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通过创办实业而挽救中国的运动思想,20世纪初达到高潮,故A项正确;此时国内形势有利说法不符合史实,国内清政府的改革和新政都是幌子,并未积极推行,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民族资本

38、主义工厂的创建,而不能说明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民族资本主义工厂的创建,不能说明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故D项错误。12.18951911年19121918年年投资额(万元)8002 200年均办厂数(家)1980上述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共同点是(A)A都与政府的政策和“实业救国”思潮有关B轻工业、重工业均得到较大发展C企业规模呈现不断扩大趋势D都为以后革命转型奠定了基础解析: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华民国奖励实业的政策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轻、重工业的发

39、展状况和企业规模,故B、C项错误;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使无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促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而18951911年这段时间革命尚未转型,故D项错误。13张謇说:“二十年来,所见诸企业之失败,盖不可以卒数,推原其故,则由创立之始,以至于业务进行,在皆伏有致败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无公司法,则无以集厚资,而巨业为之不举;无破产法,则无维信用,而私权于以重丧。”据此,他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A)A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B受中外反动势力双重压迫C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D缺乏充足货币资本的支持解析:由题干中“所见诸企业之失败,推原其故,在皆伏有致败

40、之衅,则无法律之导之故也”和“无公司法”“无破产法”的信息可知,张謇认为民族工业进程迟缓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4严中平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指出,在国民党统治区的3 758家工厂中,有590家在1937年就存在,有3 168家是19381942年创办的。这些工厂大多数设在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材料表明(D)A抗战客观上促进了国统区经济迅速发展B中部和西部地区成为当时中国经济重心C抗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D抗战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解析:材料只提供了中部、西部部分省份的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不能全面反映国统区

41、的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表现不出来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全国的地位,故B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不是抗战时期,故C项错误;从19371942年,主要地区四川、湖南、陕西和广西,可知反映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侵略,企业内迁,反映了中国工业布局的调整,故D项正确。15下图为1920年与1936年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的所占比例。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C) A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日益衰落B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D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解析:图片反映19201936年民族资本比重不断上升,结合时间可知是国民党统治前期

42、,“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促进,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故C项正确;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应该是日益膨胀,官僚资本只是在这一时期比重下降,故A项错误;民族资本仍然受外国资本挤压不是原因,只是一种现象,故B项错误;帝国主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故D项错误。16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时期,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多数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电工器材厂,从原料和产品运销的角度来看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这些举措(D)A有利于国民政府对经济的全面控制B缓解了经济大危机对中国的冲击C创造了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历史最高记录D考虑了国防建设的需要,为后来的持久抗战

43、奠定了物质基础解析:首先,由“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判断这一时期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接着,由重工业和基础工业“大多数设在湖南”、“多选择川、陕等内地省份”、“设在武汉为宜,但却将其设在湘潭”,可见这种选择完全是出于国防的考虑,在抗日战争中,这些工厂保证了军需物资的供应,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故选D项;全面控制不是以地域作为标准的,故A项不正确;题中所述与经济危机无关,故B项不正确;未见经济增长速度,故C项不正确。171933年2月,实业家方液仙(镇海方家第五代传人)联合二百多家厂家,在上海南京路大陆商场开设了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下图为1949年1月1日该公司发行的壹仟万元股票一枚。以下关

44、于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B)A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垄断国货市场B私人资本主义企业联合经营自强C私营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D国有企业的所有制改革不断深入解析: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并非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故排除A项;材料中时间信息为新中国成立以前,故排除C、D两项。从材料信息看,私人企业联合起来壮大了国货市场,故B项符合题意。18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亿元)1920年1936年19201936年平均增长(%)产值比重(%)产值比重(%)中国资本6.6144.826.0963.29.0外国资本8.1355.215.1636.83.9合计1

45、4.74100.041.25100.0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C)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B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D中国资本增长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解析: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到,1936年外国资本低于中国资本,故A项不正确;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一战期间,故B项不正确;中国资本平均增长率为9.0,而外国资本平均增长率为3.9,故C项正确;19201936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党统治时期,战争不断,社会并不稳定,故D项不正确。19鲍宗豪在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中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3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 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到71万。”上述城市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C)A清政府新政的实施B国民党将首都从南京迁到重庆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解析:题干数据反映了19371945年重庆的近代工业和人口情况,可知这是抗日战争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沦陷时,大量人口和企业内迁的直接影响。故C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未涉及大量人口和工业,故A、B项错误。当时国民政府没有实行D项措施。20. 1943年6月7日,申报刊登的商业利润与大众生活:“限制利润,为统制经济土(注:原文无法辨识)所要求的一个条件;安定比生,为战时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