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06625 上传时间:2019-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语文 10.1《人间词话》十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精品学习资料整理人间词话十则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因:凭借。B.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绝:绝妙。C.众里寻他千百度度:次。D.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衡:衡量。解析:A项,因,因为。答案:A2.下列句中加点的“为”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B.吾属今为之虏矣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解析:A、C、D三项中的“为”都解释为“是”,B项中的“为”解释为“被”。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分古今的一项是()A.词以境界为最上B.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C.无

2、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D.境非独谓景物也解析:B项,豪杰之士,古义,有才华的诗人;今义,才能出众的人。答案:B4.下列各句中含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B.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C.因大诗人所造之境D.于此二事皆未梦见解析:B项,豁,使动用法,使开阔。答案:B二、阅读鉴赏(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8题。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3、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4、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矣。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5、,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写:摹写。B.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格:格调。C.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遽:匆忙,草率。D.东坡之词旷旷:空旷。解析:D项,旷,旷达,超旷。答案:D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动词,到;结构助词,的。B项,因,因为。C项,动词,是;动词,称为。D项,动词,写;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答案:B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作者以“境界”来论词的格调之高下,指出有“境界”则有“高格”,才能产生名句,并论及五代、北宋词高标独绝的缘由。可见在王国维心中,“境界”高于一切,

6、在艺术创作中起决定作用。B.第二段从创作方法角度谈“造境”与“写境”。C.第三、四段从主体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D.第七段以形象化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把“境界说”与人生体验结合起来。解析:第三、四段从主客体关系角度谈“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2)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参考答案:(1)然而并不是不能写无我之境,对于这个问题有才华的诗人是能够自己有所建树的。(2)没有二人的胸襟而学他们的词,犹如东施效仿西施捧心啊。(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7、情采(节选)南北朝刘勰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夫水性虚而沦漪结,木体实而花萼振:文附质也。虎豹无文,则鞟同犬羊;犀兕有皮,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若乃综述性灵,敷写器象,镂心鸟迹之中,织辞鱼网之上,其为彪炳,缛采名矣。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五色杂而成黼黻,五音比而成韶夏,五性发而为辞章,神理之数也。孝经垂典:“丧言不文。”故知君子常言,未尝质也。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庄周云“辩雕万物”,谓藻饰也。韩非云“艳乎辩说”,谓绮丽也。绮丽以艳说,藻饰以辩雕,文辞之变,于斯极矣。(节选自文心雕龙情采)注:论语颜

8、渊:“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鞟(ku):去了毛的皮革。质待文:这说明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的又一个方面。黼黻(f f):古代礼服上的花纹。黼:半白半黑的斧形。黻:半黑半青的两个“己”字形。五音:宫、商、角、徵(zh)、羽,指作品的声韵。包括乐府篇“声为乐体”“诗声曰歌”的“声”,和声律篇讲的宫商声韵。比:缀辑。韶(sho):舜时的乐名。夏:禹时的乐名。丧言不文:哀悼父母的话不应有文采。孝经丧亲:“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y),礼无容,言不文。”五千精妙:道德经,因它共有五千多字。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性虚而沦漪结结:集结,形成。B.而色资丹漆:质待文也资:本

9、质,原本。C.其为彪炳,缛采名矣名:显著,明显。D.神理之数也数:定数,必然。解析:B项,“资”的意思应该是“借助,依靠”。答案:B10.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A项,“而”,是转折连词,“然而”;是承接连词,不用翻译。B项,“也”都表示陈述语气。C项,“之”都是助词,“的”。D项,“以”都是表目的关系的连词,“用来”。答案:A1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文字论述了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形式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内容才有意义,内容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表现出来。B.刘勰认为文学作品必然有一定的文采,但文和采是由情和质决定的,因此,文采只能

10、起修饰的作用,它为情志服务。C.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第一是表形的创作;第二是表声的创作;第三是表情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性情而成的。D.刘勰认为体会孝经可知文章的形式是依附于作者的情感的;细看庄子韩非子,就明白应该怎样学习语言了。解析:D项,理解错误,原文的意思是“细看庄子韩非子等书中的话,就明白作品的华丽是到达了极点了”。答案:D12.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2)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解析:第(1)句“非采而何”是反问句,意思是“不是文采是什么”。(2)句中“疾”的意思是“痛恨”,“信”的意思是“真实”,“

11、五千精妙”是指老子的道德经5 000余字的华美的言辞。参考答案:(1)古代圣贤的著作,都叫作“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2)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参考译文:古代圣贤的著作,都叫作“文章”,这不是由于它们都具有文采吗?虚柔的水可以产生波纹,坚实的树木便能开放花朵:可见文采必须依附于特定的实物。虎豹皮毛如果没有花纹,就看不出它们和犬羊的皮有什么区别;犀牛的皮虽有用,但还须涂上丹漆才美观:可见物体的实质也要依靠美好的外形。至于抒写作者的思想情感,描绘事物的形象,在文字上用心琢磨,然后组织成

12、词句写在纸上;其所以能够光辉灿烂,就因为文采繁茂的缘故。所以,文学艺术创作的道路有三种:第一是表形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颜色而成的;第二是表声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声音而成的;第三是表情的创作,是依靠各种不同的性情而成的。各种颜色互相错杂,就构成鲜艳的花纹;各种声音互相调和,就构成动听的乐章;各种性情表达出来,就构成优美的作品。这是自然的道理所决定了的。如孝经教导后人:“哀悼父母的话,不需要什么文采。”由此可见,人们平时说话不是不要文采的。老子痛恨虚伪,所以他说“华丽的语言往往不可靠”,但他自己写的道德经五千言,却是非常美妙的,可见他对华美的文采并不一概反对。此外,庄子也曾说过“用细雕之法来

13、描绘万事万物”,这是讲辞采的修饰。韩非又曾说过“用艳丽的辞采进行辩论”,这是说要把文句写得漂亮。用艳丽的言辞使文章达到绮丽,用巧言的雕饰使文章达到华美,文章的变化这就达于极点了。(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317题。就亭记清施闰章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临江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予至则构数楹为阁山草堂,言近乎阁皂也。而登望无所,意常怏怏。一日,积雪初霁,得轩侧高阜,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遂治其芜秽,作竹亭其上,列植花木,又视其屋角之障吾目者去之,命曰就亭,谓就其地而不劳也。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然或逼处都会,

14、讼狱烦嚣,舟车旁午,内外酬应不给。虽仆仆于陂台亭观之间,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何者?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临之为郡,越在江曲,阗焉若穷山荒野。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解衣槃礴移日,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顷岁军兴,征求络绎,去阁皂四十里,未能舍职事一往游。聊试登斯亭焉,悠然户庭,凭陵雉堞,厥位东南,日月先至。碧嶂清流,江帆汀鸟,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戛胸拂睫,辐辏于栏槛之内,盖若江山云物有悦我而昵就者。夫君子居则有宴息之所,游必有高明之具。将以宣气节情,进于广大疏通之域,非独游观云尔也。予窃有

15、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注:临江:今江西清江,时施闰章以江西参议驻此。阁皂:山名,在临江。槃礴:即箕坐,叉开腿坐,此指不拘礼仪。1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引领南望,山青雪白,粲然可喜引领:伸长脖子。B.日餍酒食,进丝竹,而胸中之丘壑盖已寡矣餍:厌恶,讨厌。C.厥位东南,日月先至厥:其,指就亭。D.古之士大夫出官于外,类得引山水自娱类:大都。解析:餍,吃饱。答案:B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山水之意,未尝不落落焉在予胸中也姑与客把酒咏歌,陶然以就醉焉B.地有乐乎游观,事不烦乎人力,二者常难兼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C

16、.取之官舍,又在左右,则尤难俗俭讼简,宾客罕至,吏散则闭门D.形怠意烦,而神为之累也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解析:A项,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词,相当于“了”。B项,均为介词,在。C项,假设连词,那么;表顺承的连词,就。D项,介词,因为;介词,替,给。答案:B15.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从游观之地难得引出建就亭之意,接着写就亭的形势和建筑经过。B.文章布局平稳而有变化。第二段没有紧续第一段来写登临就亭所见之景以及游观之乐,而是宕开一笔,泛论士大夫寄情山水之难,来反衬下文自己得自就亭的山水之乐。C.最后一段是第三段意思的补充和深化,以谦逊之语结束,话委婉而有余

17、韵。D.本文描述生动形象,议论深刻独到,体现出奔放而不失含蓄、华丽而不失清新的语言风格,是古代“记”类文中的佳作。解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是朴实简洁。答案:D1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临江地故硗啬,官署坏陋,无陂台亭观之美。(2)予方愍其凋敝,而其民亦安予之拙,相与休息。(3)烟雨之出没,橘柚之青葱,莫不变气象、穷妍巧。参考答案:(1)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2)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养,相安无扰。(3)烟雨或隐或现,橘柚鲜绿夺目,无不变幻形态、极为美好。17.文章最后写道“予窃有志,未之逮,姑与客把酒

18、咏歌,陶然以就醉焉”,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作者的“志”的内涵。参考答案:(1)赏玩风景,寄情山水;(2)体恤民情,宽简为政,予民休息;(3)忙里偷闲,品游玩之乐,以涵养性情。参考译文:有适宜于游览观赏的地方,没有动用人力修整的烦难之事,二者常常很难兼备;在官舍中找到,离住处很近,就特别难。临江土地本来不肥沃出产少,官署破败简陋,没有优美的山坡亭台楼阁。我到了临江就建了几间屋舍作为阁山草堂,意思是与阁皂山靠近。然而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登高远望,心里常常闷闷不乐。一天,下了很久的雪,天刚放晴,发现草堂旁有一处高地,我翘首向南远望,山色青翠积雪洁白,色彩鲜明,我非常高兴。于是整理那些荒芜的杂草,在它的上

19、面建了一个竹亭,有序地种植了一些花草树木,又看到那遮挡我视野的屋角就除去它,我为它取名叫作就亭,就是说顺着地势而不必劳累。古代士大夫在外做官,大都能够寻求山水之景来愉悦自己。但是有时临近都会,诉讼案件繁多喧闹,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里里外外应酬不过来。虽然在山坡亭台楼阁之间往来,每天酒足饭饱,听音乐演奏,但是胸中欣赏山水的兴致大概已经很少了。为什么呢?身体倦怠,心情烦闷,而精神因为这些受到妨害。临江作为郡府,远在赣江的偏僻处,寂静得像是穷山荒野。我怜叹它的破败,那里的百姓也习惯于我的政务宽简,一起休养,相安无扰。这里民俗俭朴打官司的少,宾客很少到这里,属员散去(公务完毕)就关门,于是脱下官服伸腿坐

20、地一段时间,欣赏山水的念头,在我的心中显现出来。近年打仗,征求军用财物接连不断,距离阁皂山四十里,我没能丢下公务前往一游。姑且试着登上就亭,就亭幽静,靠近城墙,它的位置在官舍的东南,那里,太阳和月亮首先出现。碧绿的山,清净的水,江上的白帆,沙洲上的水鸟,烟雨或隐或现,橘柚鲜绿夺目,无不变幻形态、极为美好,触击内心掠过眼帘(赏心悦目),这众多美景都聚集在就亭内,大概像是江山风景来取悦我亲近我一样。君子居家就有安息的地方,出游一定要有好的佐游的工具。用它们来发泄心中的郁积,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开朗舒畅的境地,不只是游览观赏而已。我私下里想这样做,没有实现,姑且和宾朋饮酒作诗,欣然而醉。三、语言表达

21、18.请你参照选修课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浅深的宣传介绍,为另一门选修课新闻故事背后的探讨写几句介绍性文字,要求语言精练。中国传统吉祥文化浅深:欣赏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感知巧妙灵活的表现形式,了解博大精深的作品内涵,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新闻故事背后的探讨:答案示例:感触手心手背的血肉亲情,叙说普通人家的咸淡生活,体会平头百姓的善良纯朴,探讨新闻背后的价值取向。19.针对下面反方的说法,写一个反问句,把正方的话补充完整。反方:如果美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诗人李白感受到的月亮之美,难道和你是一样的吗?正方:如果美不是客观存在的,那么,请问:解析:此题有两点需要把握:一是必须定一个反问句来反驳对方,印证

22、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二是应该用具体的材料进行反驳,不可空洞说教。参考答案:埃及人赞美的金字塔,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就不美吗?20.下面两幅统计图表,反映了某市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阅读下列两幅图表,根据要求拟写两条结论。(每条结论不得超过35字)表一: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表时间甲校乙校2011年600人600人2012年1 000人625人2013年2 000人1 100人表二:2013年甲、乙两所学校学生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表学校文体活动科技活动其他活动甲50%38%12%乙30%60%10%结论一:结论二:参考答案:结论一:从2011年到2013年,甲乙两校参加课外活动人数均逐渐增加,其中甲校增长快于乙校。结论二:甲校2013年参加文体活动的人数最多,乙校参加科技活动的人数最多。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