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15545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十三第1讲分子动理论内能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三 热学,(续表),第1讲 分子动理论 内能,考点 1,分子动理论,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分子直径大小的数量级为_m. (2)一般分子质量的数量级为_kg. (3)阿伏加德罗常数 NA:1 mol 的任何物质所含的分子数, NA_mol1.,1010,1026,6.021023,高,液体分子,小,高,2.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热运动 (1)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的分子或原子彼此进入对方 的现象.温度越_,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悬浮在液体中的微小颗粒 的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反映了_的无 规则运动,颗粒越_,运动越明显;温度越_,运 动越激烈.,

2、引力,斥力,合力,减小,增大,快,3.分子力 (1)分子间同时存在着_和_,实际表现的 分子力是它们的_.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_, 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 _ ,但斥力比引力变化得 _.,(3)分子间的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 r 变化的关系如图 13-1-1 所示:当 rr0 时,表现为_ ;当 rr0 时,分子力为 _;当 rr0 时,表现为_;当 r10r0 时,分子 力变得十分微弱,可忽略不计.,图 13-1-1,斥力,零,引力,考点 2,物体的内能,温度,平均动能,1.分子的平均动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的平均值._ 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温度升高,表明分子热运

3、动的 _增大.,2.分子势能:与分子_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随分子 间距离的变化曲线如图 13-1-2 所示(规定分子间距离无穷远时 分子势能为零).,图 13-1-2,3.物体的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与 _的总和.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_、_及 物体的_都有关系.,间距,动能,分子势能,温度,体积,摩尔数(或分子数),考点 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单层分子,球形,将油酸滴在水面上,让油酸尽可能散开,可认为油酸在水 面上形成_油膜,如果把分子看成_,单层分子 油膜的厚度就可以看成油酸分子的直径,如图 13-1-3 所示,测 出油酸的体积 V 和油膜的面积 S,就可以算出分子的直径 d,_

4、.,图 13-1-3,【基础自测】 1.(多选)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 数目相同 B.2 g 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 N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 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NA D.17 g 氨气所含的电子数目为 10NA E.标准状况下,40 g SO3 所占的体积一定小于 11.2 L,答案:ABC,10 mol,即电子数目为10NA,D正确.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SO3的气体摩尔体积小于22.4 L/mol,40 g SO3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0.5 mol SO3在标准状况下所占体积小于

5、11.2 L,E正确.答案为A、B、C.,2.(多选)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温度高的物体其内能和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 B.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 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C.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均减小, 但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的作用力总表现为引力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运动,它说明液 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E.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是分子的运动,解析:物体内能包括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A 错误;分子 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间距离减小,斥力增大,且做负功,分 子势能增大,B 正确;分子间距离

6、小于 r0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 表现为斥力,距离大于 r0 时表现为引力,C 错误;布朗运动是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D 正确,E 错误.答案为 A、 C、E.,答案:ACE,3.(多选)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单个水分子的内能比冰分子的内能大 B.物体所处的位置越高,分子势能就越大,内能越大 C.一定质量的 0 的水变成 0 的冰,内能一定减少 D.相同质量的两个同种物体,运动物体的内能一定大于静 止物体的内能 E.一定质量的 0 的水变成 0 的冰,平均动能不变,解析: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 总和,所以研究单个分子的内能没有意义,A

7、错误;内能与机 械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它们之间无直接联系,B、D 错误; 一定质量的 0 的水变成 0 的冰,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平 均动能不变,C、E 正确.答案为 A、B、D.,答案:ABD,4.(多选,2018 年哈尔滨检测)如图 13-1-4 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 Ep 与两分子间距离 r 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3-1-4 A.当 r 大于 r1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当 r 小于 r1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C.当 r 等于 r2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 D.在 r 由 r1 变到 r2 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 E.当 r 等于 r2

8、 时,分子势能最小,解析:分子间距等于r0时分子势能最小,即r2r0.当r小,答案:BCE,于r1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1小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r大于r2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A错误,B、C正确.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D错误;r2r0时,分子势能最小,E正确.答案为B、C、E.,热点 1,利用阿伏加德罗常量进行微观量的估算,热点归纳 宏观量与微观量的相互关系 (1)微观量:分子体积 V0、分子质量 m0. (2)宏观量:物体的体积 V、摩尔体积 Vmol、物体的质量 m、 摩尔质量 M、物体的密度.,(3)相互关系,考向 1,固体、液体物态下分

9、子模型,固体、液体分子一个一个紧密排列,可将分子看成球形或 立方体形,如图 13-1-5 所示,分子间距等于小球的直径或立方,图 13-1-5,【典题 1】(2017 年江苏卷)科学家可以运用无规则运动的 规律来研究生物蛋白分子.资料显示,某种蛋白的摩尔质量,66 kg/mol,其分子可视为半径为3109 m的球,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 mol1.请估算该蛋白的密度.(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方法技巧:分子的大小、分子体积、分子质量属微观量, 直接测量它们的数值非常困难,可以借助较易测量的宏观量结 合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等来估算这些微观量,其中阿伏加德罗 常数是联系宏观量和微观量

10、的桥梁和纽带.,考向 2,气体物态下分子模型,气体分子不是一个一个紧密排列的,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大, 所以气体分子的大小不等于分子所占有的平均空间.如图 13-1-6 所示,此时每个分子占有的空间视为棱长为 d 的立方体,所以 图 13-1-6,【典题 2】(多选,2018 年大连模拟改编)某气体的摩尔质 量为 Mmol,摩尔体积为 Vmol,密度为,每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m 和 V0,则阿伏加德罗常数 NA 不可表示为(,),分子的体积,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有的体积,而 V0 是气体分子的体积,A、B 正确,C、E 错误;D 中V0 不是气体分子的质量,因而也是错 误的. 答案:CDE 易

11、错点拨:固体和液体分子都可看成是紧密堆积在一起的.,,仅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对气体不适用.,【迁移拓展】已知常温常压下 CO2 气体的密度为,CO2 的摩尔质量为 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在该状态下容器内 体积为 V 的 CO2 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_.在 3 km 的深 海中,CO2 浓缩成近似固体的硬胶体,此时若将 CO2 分子看做 直径为 d 的球,则该容器内 CO2 气体全部变成硬胶体后体积约 为_.,热点 2,布朗运动与分子热运动,热点归纳 1.布朗运动 (1)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小颗粒; (2)运动特点:无规则、永不停息; (3)相关因素:颗粒大小、温度; (4)物理意

12、义:说明液体或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 热运动.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物体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产生原因: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扩散现象、布朗运动与热运动的比较,【典题 3】(多选,2018 届广东汕头模拟)用高倍显微镜观 察墨汁液滴,追踪一个小炭粒的运动,每隔 30 s 记录炭粒的位 置并连线,记录的结果如图 13-1-7 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13-1-7,A.图中连线说明炭粒在做机械运动; B.图中连线是炭粒的运动径迹,C.图中炭粒的位置变化是由于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 D.图中连线的杂乱不足以说明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E.图中连线的杂乱无章间接说明液

13、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解析:图中连线说明炭粒在做机械运动,A 正确;根据题 意,有每隔 30 s 把观察到的炭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 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故布朗运动图象是每隔 30 s 固体 微粒的位置,而不是运动轨迹,只是按时间间隔依次记录位置 的连线;故 B 错误;炭粒的位置变化是由于液体分子的无规则 碰撞的不平衡性引起的,C 错误;图中连线的杂乱不足以说明 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D 正确; 图中连线的杂乱无章间接说明 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E 正确;ADE 正确.,答案:ADE,热点 3 考向 1,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势能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热点归纳 分子力是引力与斥力的合

14、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 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 总是变化得较快,如图 13-1-8 所示. 图 13-1-8,(1)当rr0时,F引F斥,F0. (2)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F引 F斥,F表现为斥力. (3)当rr0时,F引和F斥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F引F斥,F表现为引力. (4)当r10r0(即109 m)时,F引和F斥都已经十分微弱,可以认为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F0).,【典题 4】(多选,2017 年安徽淮北第一中学检测)分子间 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力则是它们的合力(即表,现出来的力).关于分子间的引力、斥

15、力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C.分子力(合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所以分子力不 可能为零 E.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其大小有限;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时,可以很大,解析: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A 正 确;分子间的斥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B 正确;当 分子间距大于 r0 时,分子斥力和引力的合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 大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 力,当 rr0 时,引力和斥力相等,此时分子力表现为零,D 错 误;分子力表现

16、为引力时,其大小有限;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 当 r 趋近于零时,斥力可以很大,E 正确.,答案:ABE,易错点拨:根据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图象看分子力的大小,时,要注意分子力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考向 2,分子势能,热点归纳 分子势能是由分子间相对位置而决定的势能,它随着物体 体积的变化而变化,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为: (1)当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 r 的增大,分子引 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 图 13-1-9,(2)当 rr0 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 r 的减小,分子斥,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3)当 rr0 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可为负值,,因为可选两

17、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4)分子势能曲线如图 13-1-9 所示.,【典题 5】(多选)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的作用下 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力先增大,后一直减小 B.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C.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E.分子势能和动能之和不变,解析:分子力 F 与分子间距 r 的关系是:当 rr0 时F 为斥 力;当 rr0 时 F0;当 rr0 时 F 为引力.综上可知,当两分 子由相距较远逐渐达到最近的过程中分子力是先变大再变小后 又变大,A 错误.分子力为引力时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

18、子 力为斥力时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B 正确,D 错误.因仅有分 子力作用,故只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之间发生转化,即分子 势能减小时分子动能增大,分子势能增大时分子动能减小,其 总和不变,C、E 项均正确.,答案:BCE,方法技巧:(1)分子势能在平衡位置有最小值,无论分子间 距离如何变化,靠近平衡位置,分子势能减小,反之增大.,(2)判断分子势能的变化有两种方法: 看分子力的做功情况.,直接由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判断,但要注,意其和分子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图线的区别.,热点 4,物体的内能,热点归纳 1.物体的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续表),2.内能和热量的比较:,【典题 6】(多

19、选)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 总和 B.当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不一定增加 C.温度相等的两个物体接触,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且内能 也相等 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 E.内能不同的物体,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解析: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A 正确;当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时,其动能增加,温 度不一定升高,故内能不一定增加,B 正确;温度相等的两个 物体接触,不会发生热交换,它们各自的内能不变;但内能关 系无法确定,C 错误;物体的温度升高,但由于势能变化情况 不确定,故内能变化情况不确定,D 错误;内能通常指热力学 系统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内能不同的物体,温度可能相同,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 能相同.E 正确.A、B、E 正确.,答案:A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