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2200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项脊轩志》教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课堂新坐标】高中语文 4.12 项脊轩志教案 语文版必修1【教学设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准确理解并积累“当”“洞”“胜”“凡”“兹”“过”“竟”“比”“殆”等实词,“顾”“稍”“置”“归”“去”等虚词。(2)学习作者选取生活琐事和用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方法。2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脉络;指导学生分析理解典型细节来把握人物,理解作者的情感。(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3)学习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3情感目标深切体会作者在日常琐事的记叙中所蕴含的深情,感受浓浓的亲情。二、教学重点1

2、掌握本文写人的基本特点。2通过阅读本文,探究作品多样性的主题。三、教学难点分析寓情于平淡的叙事之中,分析细节描写。【教学过程】一、预习(预习内容见【基础梳理】)二、课堂教学(一)检查预习(略)(二)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生活在项脊轩中的可喜可悲的事。第一层(第1自然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景象。以后者为主,写其流连、喜爱之情。第二层(第24自然段):重点写“悲”,家庭没落,思念故人,个人苦读,屡遭大难,令人感慨不已。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生活琐事,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三)导入新课文贵情真,而真挚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过铁路时艰

3、难的攀援,是晚自习过后妈妈递过来的那一杯热牛奶,是遇到困难时爸爸那热情的鼓励今天,我们来学习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小品项脊轩志,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记叙日常琐事,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的。(四)作者介绍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明朝昆山人,著名散文家。作者自幼苦读,9岁能文,20岁通读五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和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加三国志称“四史”),但考试不利,35岁才中举,后8次考进士落第,于是迁居到嘉定(今上海市)安亭江上,讲学20余年,学生颇多,称之为“震川先生”。他直到60岁才中进士当县令。由于为官正直,不与上级官吏和地方豪绅同流合污,3年后明升实降为顺德通判,专管马政,颇受委屈

4、。后由大学士高拱保荐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上任一年后,病故。在文学上,虽仕途多舛,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上造诣很深,是明代杰出散文家。他的散文源出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一反当时“文必秦汉”的理论和只求貌似的形式主义风尚。归有光与王填中、唐顺之、茅坤并称为“唐宋派”。他的散文朴素简洁,自然真挚,以神味见长,尤善以家庭琐事寄托真情。项脊轩先妣事略寒花葬志讲为代表,他的作品对清代桐城派散文影响很大。(五)研读课文1. 解题并讲读第一自然段(1)解题:项脊,地名,是作者九世祖归道隆所居之处;轩,小屋,作者将自己的书斋题为“项脊轩”含有怀宗追远之意;志,记也

5、,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归有光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从“项脊”两字字面理解,归有光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项脊轩的?【答案预设】两个方面修缮前、修缮后。(3)修缮前的项脊轩是什么样子?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答案预设】修缮前的项脊轩有三个特点:“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狭小“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破旧“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阴暗寥寥数笔,点出了项脊轩的特点,同时在文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主观情感和衰败、阴冷的凄清气氛,为后文修缮后的样子作反衬。(4)面对破旧的小屋,作者做了哪些工作?效果如何?【答案预设】作者对小屋“

6、稍为修葺”,弥补了破旧漏雨的缺陷;“辟窗筑墙”,弥补了昏暗阴凉的缺陷;“杂植兰桂竹木”,弥补了零落残败的缺陷;又用“借书满架”弥补了小屋狭小、冷寂的缺陷,使小屋变得明亮、幽雅。(5)修缮后的小屋有何特色?作者的情怀怎样?【答案预设】修缮后小屋具有三个特点:“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借书满架”“桂影斑驳”幽雅“万籁有声”“庭阶寂寂”安静作者陶醉于“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读书生活,陶醉于“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的寂寂庭阶,陶醉于“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的清幽月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和小屋的客观环境融为一体,表达了作者“可喜”的情感。(6)作者细心雕琢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为何如此渲染?【答案预设】兰

7、竹相映,月白风清,桂影珊珊,小鸟时鸣,正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作者渲染如此清幽的境界,体现了作者的安详、宁静,表达了作者鄙弃世俗、甘于清贫自守的情操,也抒写了作者对百年老屋的特殊亲情。(7)小结本段写作者的“喜”,采用略写:喜(略写) 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案预设】承上启下。用“多可喜”收束上文,又用“亦多可悲”开启下文。3讲读第36自然段(1)作者写了哪些“可悲”之事?【答案预设】四件事:一是叔伯分家,二是妪忆母亲,三是追念祖母,四是追忆亡妻。(2)作者为什么对叔伯分家觉得“可悲”?【答案预设】从“先是”至“凡再变矣。”项脊轩外的院子本来南北相通,是一个院子,等到伯

8、父叔父们分家,各起炉灶之后,这院子就走不通了。伯父、叔父们,“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里里外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也到处都是。原本和睦的一家人变得隔阂冷漠;“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面对这样的沧桑变故,怎不令作者“可悲”呢?(3)作者何故而“泣”?【答案预设】因追忆母亲而“泣”。作者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作者八岁丧母,很早就失去了母亲的爱抚和关怀,正因如此,对母亲也就怀有更深的眷恋之情。现在,老妪指点,“某所,而母立于兹”;

9、借老妪之口说出“儿寒乎?欲食乎?”的关切话语,把母亲在世时对孩子关心爱护、问寒问饥的神情形神毕肖地表现出来。母亲早已逝去,然而母亲的遗踪如今仍处处可见,母亲亲切的话语还响在耳边,这一切怎能不引起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呢?作者怎能不“泣”呢?(4)作者又何故而“长号不自禁”呢?【答案预设】作者先是叙述祖母来到轩中只写了一句话,“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风趣,既表爱怜,又隐含着夸誉,表现了慈爱的长者对小辈的疼爱。次写祖母“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话中有些许忧虑,想到自己年岁大了,怕等不到孙儿获取功名那一天,激动之中,又稍带有几分伤

10、感,但更多的是相信,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这话没有当着孙子的面讲,更见其期望殷切,情意真诚。接着写祖母“持一象笏至”,进一步表露了她对小辈的期望和鼓励。但古人云:“学而优则仕。”归有光八岁能文,可说是天资聪颖,他自己也希望早露头角,而今18岁,却依然功名未成,有负祖母殷切期望,对祖母的思念愈深,愧疚之情愈烈,因而“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感情由内抑之“泣”转为外露,由沉稳渐趋强烈,最后奔泻而出。(5)课文通过哪几个生活片断来抒写作者当年与其妻的亲密感情的?【答案预设】作者撰写项脊轩志一文之后,又有其妻来归一段情事。项脊轩中原是作者一人独居,或“啸歌”,或“兀坐”,以诗书自娱

11、。“后五年,吾妻来归”,这时的项脊轩中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妻“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有问即有答,有学即有教。从字里行间,我们似可以听得见项脊轩中传出来的欢声笑语。再说,作者安贫乐道,他的妻子问的是大事,学的是书法,志趣既然相近,伉俪间感情之融洽自可想见。这一层从正面写。接着,作者又写了一件琐事,“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表面看来,这一句话突然冒出,似与上文全不相关,然而细细体味,文脉似断而实连。“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的缘故。那么“吾妻”为什么会经常提起“阁子”呢?上面“时至轩中”那

12、一句话就是答案。可以想见,“吾妻”经常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光是“阁子”,而且还有阁子中的人,他们在阁子中亲密无间的生活。这一层从侧面写,对前一层既是补充,又是深化。“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待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句句记实,字字含情。第一句,说“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项脊轩原先是既窄小,又破旧,作者“稍加修葺”,再作美化,独居陋室,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又有夫妻甜蜜温馨的美好生活。可现在呢?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说妻子亡故以后自己如何悲痛,如何怀念,但读者从前后的对比中自能体会到作者对妻子那种真挚的感情和深切的怀念。二、三两句写两年以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

13、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全然不见当年的热情。这一段记叙,语言平实,而无限伤感溢于言外。(6)这篇课文以记叙庭中那株枇杷树作结。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预设】文章结尾,贵有余味。这篇课文的结尾,可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作者没有写如何怀念她,只说妻子手植之树已亭亭如盖矣,不说人在思念,只说树在生长。树长!人亡!物是!人非!睹物伤情,这里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极为真挚动人。这一句话,托物寓情,同时又点到“庭”,与题目“项脊轩志”相照应。言简意丰情深,耐人寻味。4总结:在这篇抒情散文中,作者通过对项脊轩前后变化的记述,写出了对于它的亲切感情,也写出了对于

14、亲人的深沉怀念。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答案预设】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兴废变迁,一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第一小节先写项脊轩的小、老、破、漏和昏暗,继而写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宁静和恬适,表现的是作者对项脊轩的喜爱之情和高尚的志趣、恬淡的心境。“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引起了对家庭生活琐事的回忆,而这些事又都与项脊轩有关,都表现了作者的悲哀之情:一是写了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破落,表现作者对家庭衰败的哀痛;二是写母亲对子女的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三是写了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和期盼,含蓄地表达了怀才不遇、功名未成、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

15、望的无限沉痛的心情;四是写了亡妻生前在轩中的生活片段和轩在妻子逝世后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真挚情意。作者正是这样把经过选择的零散的材料集中到一定的空间中来,尽管这些材料看来互不关联,可它们都发生在项脊轩,作者用这一小屋的历史把环境、人事、所见、所闻、所感等等,有序地贯穿起来,用自己的思想感情把它们统摄起来,经过滤,使这些本来互不关联的东西产生内部联系,在“形”“神”上都得到和谐的统一。6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答案预设】作者善于从生活中捕捉平淡的琐事,用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寥寥数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在情感上易于与之共鸣。在文章中作者借项脊轩来写事,这些琐事、琐谈虽是一鳞半爪,但它们是

16、生活之树上采撷的最有光彩的枝叶,是生命长流中最动人的浪花,是作者用心灵感受过的且感受最深的、历久不忘的,所以这些我们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事,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便能以“小”“琐”事令读者产生巨大的震撼。例如写对母亲的怀念一事,作者早年丧母对母亲的慈爱不可能有太深的记忆,于是由老妪说出,极为自然。作者没有让老妪说出有关母亲的什么动人的大事,只写“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可谓平淡之极,但对于一个幼年丧母的人来说,是多么的亲切,多么的温暖,又多么让人怀念!所以,“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读者读之“亦泣”,正如王锡爵所说的“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溢于言语之

17、外”。7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有何特色?【答案预设】本文在表现手法上最大的特色是多用白描手法,不着任何色彩,这一点是本文和阿房宫赋最明显的区别。阿房宫赋多用排比、夸张、比喻,对宫殿、宫中的人、珍宝等极尽铺叙夸饰之能事,用词华美艳丽;而项脊轩志中作者对一事一物一人尽皆平实说来,“不事雕饰”,用语极为清新淡雅。但正是这“不事雕饰”“而自有风”。例如写老祖母来看望和勉励“我”的场面中,作者无意于雕琢,只是依次将事情如实道来,却十分真实感人。一见面,老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而又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疼爱的心情。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

18、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寥寥几笔,平淡之至,但感人至深,“令人长号不自禁”;同时也准确地勾勒出一位慈祥、平易的出身于世代官宦之家的老者的形象。【期刊拔萃】项脊轩志探析沈迎懿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中国散文史上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篇目。文章写于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时年作者19岁,补文部分作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其时作者31岁。一篇写家庭琐事的短文能四五百年传诵不衰,主要原因在于文章于细微处洋溢着真挚的亲情。作者“借一阁记三代之遗迹”(清人梅

19、曾亮语)抒写亲情,不仅感情自然真切,而且蕴含着作者的人生体验,文笔细腻,情感真挚,耐人品味。一、真挚亲情在细节项脊轩这间小小的书屋记录着作者成长中的一些人和事,表达了真挚委婉的亲情,见证了归家这个封建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苍凉悲切,以及作者的凄凉身世和怀才不遇的沉重感叹。文章读来感人至深,不仅是由于情感的真挚,而且表现在作者巧妙地运用细节描写演绎亲情,含蓄表达自己沉痛的心情。项脊轩志一文写了三代人与项脊轩有关的生活细节,小轩的一草一木,亲人的一举一动都情深似海。文章先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这一段,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年时代读书生活过的书斋的可爱、可亲、可美,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作者采取了欲

20、抑先扬的手法,先极力叙述项脊轩原来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作者笔下的项脊轩修葺后明亮、幽雅、安静,充满了诗情画意,迷人可爱:“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屈原以兰桂譬喻美德,后人以竹象征志节,种植兰桂竹木让我们看到了作者的志趣高远。此时作者内心的喜悦来自对现实的超然,但这种超然是暂时的,它恰恰反映了作者所负的责任的沉重,作者“自束发读书轩中”时起对人生的希望与憧憬也就寄寓在这月夜摇曳的斑驳桂影中了。接着写家庭的分崩离析。作者

21、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归家庭院原本南北为一,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产生的颓废、衰落、混乱不堪的情况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写对亲人的深切怀念。项脊轩志深受人们喜爱的重要原因是文章通过家庭琐事的抒写,展现了亲情美(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咏唱了人性中最朴素最深刻的那一份亲情,拨动了人们灵魂深处的那根百代不易、极其敏感脆弱的心弦。在文章里,我们窥见的是归氏那一颗纯真率直的心,这颗心是真实的,情感是非常自然地流泻而出的,出乎真心,成于自然,毫无半点做作之态

22、,这就使得作品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甚至震撼力。归有光束发读书项脊轩中时,母亲已经谢世,他从哺育过归家两代人的老妪之口了解到母亲的一言一行,以及她对儿女的深爱:“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日常化的动作,生活化的称呼,使得这一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深沉、伟大、丰富的母爱就这样被生活化、细节化。归有光先妣事略云:“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母亲敦促有光夜中苦学,“暗诵孝经”,遇“熟读”时“乃喜”,正是母亲“望子成龙”殷切心情的写照。作者敬爱母亲之情溢于

23、言表。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作者为什么如此深深怀念其“先妣”。客观上,母亲爱护子女和勤劳治家的美好品德让作者不能忘怀。在中国,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子女和父母建立了极亲密的感情联系。特别是在古代,封建士人求学入仕的道路十分艰难,所以他们在长大或功成名就时,总是无比怀念与感激父母亲人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付出的辛苦,这种亲情表现于文字,就形成了动人的美感。接下来记录了祖母的三言三行:“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寥寥数语

24、,看似平淡,却渗透了祖母孙儿通过读书光宗耀祖的无限期望。一个轻轻的带门的动作,尽现了祖母对勤奋读书的孙儿的爱怜与期盼之情;望孙成龙的祖母仿佛看到勤奋好学的孙儿学业有成,振业兴家有望,激动之余,竟取来先祖曾经使用过的笏板激励孙儿努力读书,殷切之语、期盼之情,令人为之动容。年少的归有光深深地理解祖母的良苦用心,“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真切抒发了他对长辈殷切期望的深切感念之情,而肩上的重担自然也因此而更加沉重起来。在对妻子的回忆中,作者写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归有光的勤奋相映成趣的好学的青年女子。而“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既表现了书斋在一

25、个普通人家的少有,又写出妻子因家有书斋而表现出的荣耀与自豪。对归有光而言,与意趣相投、琴瑟和鸣的女子共度一生怎能不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呢?然而天不遂人愿,“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人亡物在,睹物思人,这种怀念之情,自然若丝若缕,绵绵不绝。项脊轩志全文细节描写如此深切感人,真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正如明人王锡爵所说:“湿润典丽,如清庙之瑟,一唱三叹,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恻之思于言语之外。”此种优美的细节描写,正是归有光散文的主要风格,同时也是项脊轩志以情感人,而成为千古美文的主要原因之一。二、一枝一叶总关情选编入高中教材的项脊

26、轩志都省略了“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怠有神护者”后面的一段内容: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作者以“项脊生”自称,借以发了一番议论。年轻的归有光以守丹穴的巴寡妇清和高卧隆中的诸葛亮,与处败屋寒窗的自身相比,以“坎井之蛙”作结,显然有自嘲之意,但议论的重点却在寄重大的希望于未来,充满了不甘沉沦的年轻人的壮志豪情。这种情绪与文章开头部分写项脊轩胜景的语句相呼应,合于文章首尾圆合的写作要求。选编者将这段文字删去可能是为了使得亲情的表达更自

27、然和谐,文章的结构更严谨,明净流畅的语言风格更突出,因而认为作者以坎井之蛙自喻,自我解嘲,于议论中夹以感叹之句,内容不足取。其实,项脊轩志在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三代亲人的深切怀念之情的同时,也十分委婉地透露出作者崇尚读书,希望以读书兴家、实现理想抱负的志向,由于后者的表现相对含蓄,常常为人所忽略。课文中被删的这段文字是项脊轩志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删去这段文字,会造成对项脊轩志整篇文章的主旨、归有光写作此文的心情和归有光其人的狭隘的理解。据归有光先妣事略记载,母亲周孺人怀归有光时,“家数见征瑞,有虹起于庭,其光属天”,因此,为其取名“有光”,可见家庭尤其是长辈们对他的期

28、望。“孺人中夜叫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幼年时,长辈对他的教育培养可见一斑。他的九世祖宋朝时的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今江苏太仓市)项脊泾,在那里有过一番作为,成就过一番功名,作者自号项脊生,并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实际上含有怀宗追远之意。由此可见,这“项脊”二字隐含着作者一份振兴家邦的责任感。所以,作者在项脊轩志中记述年少之时曾经历过的家庭变故绝非闲笔。明代中后期的昆山归氏家族作为一个封建大家庭,“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源远而末分,口多而心异”,“有光每侍家君,岁时从诸父兄弟,执觞上寿,见祖父然白发,窃自念吾诸父兄弟其始一祖父而已,今每不能相同,未尝不深自伤

29、悼也”(归有光,家谱记)。家族衰败、家庭变故,正是激励他勤奋读书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小就受到严格的传统教育的年轻的归有光认识到只有刻苦攻读,考取功名,才能改变家族的面貌,才能使家族焕发出新的气象。结合前文作者在家道败落的情况下仍执著地改造老屋的行动来看,其读书励志,博取功名,振兴家邦的心迹已可见一斑。而后文的描写则是这种精神的形象展现。书房内,作者“借书满架,偃仰啸歌”,自得其乐,这表现了他的志趣爱好好读书;“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则传神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读书生活的感受,抒发了其内心的无限喜悦之情。因此,即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坎井之蛙”,年轻的归有光也绝不会自暴自弃,

30、相反,他会坚定地认为“轩”虽陋而有“奇景”,仍然对自己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正是源于对未来的希望和坚定的信念,肩负着亲人的殷切的期望和振兴家族的使命,又安知归有光他日不能像当初曾“昧昧于一隅”的清和诸葛亮一样而扬名天下呢?所以说如果没有了这段话,哪来期望与失望、豪气与悲伤、怀念与愧疚对比产生的悲剧感?哪里来意气风发的少年归有光?再者,就是在对亲人的回忆中也可窥见归有光读书兴家的理想。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会发现,作者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回忆,都与读书不无关系,其读书兴家、实现理想抱负的志向由此亦可见一斑。综上所述,正文部分将少年情怀铺写得越发痛快淋漓,越发热力四射,那么后记部分对现实的“失语”,就越发显得低沉凄婉,越发震撼人心。然而,课文删去此段后,我们倾听到的便不再是归有光的个人心跳,就不能正确全面地理解年轻的归有光的心态。认为项脊轩志全文仅仅表达了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难免有对这一名篇作简单化处理之嫌。其实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除了通常所讲的亲情之外,应该还有复兴家族的责任感,对前途的坚定信念,以及有负长辈及妻子的厚望的愧疚等多种感情存在。所以课文中被删去的这段文字是项脊轩志全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全面理解归有光写作此文的心情,以及归有光其人都不可或缺。(考试周刊2010年29期 )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