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24649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高中语文 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讲)人教版必修4.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精修版资料整理【讲】人教必修4第1课窦娥冤教学资料教学目的: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教学重点:对“三桩誓愿”的理解教学难点: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 2、悲剧的教育作用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1 知识目标:了解作家作品,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以及有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初步了解窦娥的性格特点,认识窦娥的刚烈和善良;体会戏曲的语言特点。3 情感目标:通过窦娥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的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以及人们的反抗精神

2、。一、导语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之中亦无愧色也”这是王国维对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的评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窦娥冤。二、作者及相关知识介绍。1下面请同学说一说你所了解的关汉卿。【明确】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着名的戏曲作家。他精通音律,会吟诗,会吹箫、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具有多种多样的才艺,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话说就是“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当时由于元朝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关汉卿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不愿做官而进入社会底层。他一生主要从事戏剧活动,不仅写剧本

3、,而且登台演唱,借助元杂剧艺术来揭露现实黑暗,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关汉卿比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早三个多世纪,共创作杂剧六十多种,现仅存十八种。流传较广的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鲁斋郎等。关汉卿剧作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他同情弱小,憎恶强权。在他笔下,被压迫的人民总是那样勇敢、正直而又充满着智慧;而上层统治阶级总是如此卑劣、低下和贪婪。他的剧作既深刻地反映了现实,又放射着理想的光辉,深受人民喜爱。【补充】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结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

4、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那烟花路上走。问题:从该曲中我们可以看出关汉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有着什么精神?该曲语言上有何特色?分析:这一曲牌用第一人称袒露胸怀的方式,塑造了元代社会特有的书会才人,主张追求个性自由、张扬自我的形象,表现了不畏重压,不甘屈辱的铮铮硬骨和不肯虚度年华、坚持施展才艺的顽强精神。语言泼辣,大量运用排比,随心所欲的加入衬字,形成一种活泼奔放的气势。2教师介绍元杂剧的相关知识。(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

5、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

6、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元杂剧规定,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其宫调和每套曲子的先后顺序都有惯例规定。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里话;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曲白相生,方尽剧情之妙”,正

7、说明这一点。4窦娥冤的取材:今天,我们学习窦娥冤,窦娥冤取材于后汉书于定国传中的一个故事:汉朝东海郡有一位妇人,年少守了寡,并且没有儿子,奉养婆婆非常用心。她的婆婆多次想要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婆婆就对邻居说:“儿媳妇待我真是太孝顺了,可怜她没有儿子又守了寡。我老了,总是拖累年轻人,这可怎么办呢?”后来,婆婆就自己上吊死了。婆婆的女儿向官府控告说:“这妇人杀了我的母亲。”官吏抓捕了妇人,妇人辩解说不曾杀死婆婆。官吏于是刑讯逼供,孝妇只得被迫承认,太守于是杀了孝妇,郡中因此大旱三年。详细的案子上报,于公认为这妇人奉养婆婆十几年,因孝顺而闻名,一定不会杀死婆婆。于是于公详细查证,最后为孝妇平反昭雪

8、。(屏幕打出,由下滚动)。三请同学根据预习情况简要介绍剧情。【明确】窦娥自幼丧母,父亲窦天章是楚州一名贫困儒生,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结婚后不久,丈夫病故,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当地恶棍张驴儿所救。张驴儿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不料,他准备的毒药误被其父饮下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

9、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刑。窦娥死后,应其誓言,血溅素练,三伏时节瑞雪纷飞,楚州地面干旱三年。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金榜提名,考取了状元,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窦娥的冤案得以昭雪。 四课文内容探究:本节课重点研究前两折。问题1:为什么张驴强迫蔡婆嫁给其父,欲强娶窦娥为妻,蔡婆屈服了,二窦娥却坚决不从呢?【明确】源于她的贞节观念。“我一马难将两鞍鞴。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第二折” 问题2:为什么窦娥毅然选择“官休”呢?【明确】认为能够以自己的正气和正义抵抗张驴儿的邪恶,把希望寄托在

10、“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的官大人身上。问题3:在公堂上,遭受严刑逼供,被打得皮开肉绽,窦娥都没有屈招,当桃杌转而要对蔡婆施以酷刑时,她就含冤屈招,这说明什么呢?【明确】太善良了,中国传统的孝道,如果她坚决不承认,最多打死她婆婆,窦娥是善良的,是舍己为人的。问题3: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明确】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到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聩。 问题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从根本

11、上说,你认为窦娥到底冤在何处呢?【参考】冤在坚守妇道和孝道,却被封建官制所害;遵从封建道德,遵守封建秩序,却死在封建官府的刀下,这就是窦娥的冤屈所在。作业:请熟读第三折,思索窦娥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把握人物性格,鉴赏人物形象。2探究作品的社会意义3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4第三折主要的表现手法。重点:人物性格、小说主题难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点拨法、探究法一导入新课: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那么窦娥身上有哪些有价值的东西?到底是谁毁灭了窦娥?今天我们将重点探究这些问题。二、探究窦娥形象:1.窦娥的价值就在于她是一个有着诸多美好品

12、格和精神的光彩照人的形象,请概括您眼中的窦娥形象并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我眼中的窦娥是一个刚毅、坚强、勇于反抗的形象根据:1)当糊涂软弱的婆婆答应了张驴儿父子并劝窦娥听从时,窦娥态度坚决,“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2)当张驴儿以药死公公的大罪威胁窦娥,并要她选择是官休还是私休时,她无所畏惧,理所当然的选择了见官。3)贪官桃杌对她施以酷刑时,她也没有屈服。4)奔赴刑场时,发出了对天地的振聋发聩的斥责。自由诵读或背诵滚绣球重点分析。提问:为了更好的表达感情,这一曲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明确:运用了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不仅抒发了人物满怀冤屈的极端悲愤之情,深化了戏剧冲突,

13、使窦娥的反抗精神更强烈地有气势地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而且句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提问:最能反映反抗精神的是哪两句?明确: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提问:天地象征什么?明确:象征着当时黑暗的社会重点理解:“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窦娥冤中这两句唱词,有两个版本文字,试分析其优劣。古名家杂剧本:“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我今日负屈衔冤哀告天!”元曲选本:“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学生讨论后明确:古本第一句唱词用的是陈述语气,远不如元本用“何为地”这种质问的语气强烈;古本第二句是对天的哀告祈求,而元本在第

14、二句则是对天的面对面的指责和否定。总之,相比而言,元本突出了窦娥窦娥的觉醒意识和不屈服于恶势力的反抗精神,使人物形象显得更加高大,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丰富和深化。(性格:觉醒意识 反抗精神)5)三桩誓愿的发出,更直接的表现出她的反抗精神。我眼中的窦娥是一个孝顺、贤惠、淳朴、善良的形象根据:1)在蔡婆婆家中十几年如一日,勤心侍奉。“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劝今人早将来世修。我将这婆伺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2)大堂之上,酷刑之下,当她必须在婆婆身受酷刑或者自己蒙冤而死之间作出选择时,她毅然选择了死。3)赴刑场途中,虽然自己正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虽然被那枷纽的“左侧右偏”

15、被人拥得“前合后偃”,想到的仍然是如何不使自己的婆婆伤心。4)见到婆婆哭泣时,劝慰她“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5)临刑前对婆婆的叮嘱。(婆媳诀别这一场面就是着重描写的窦娥的善良)6)后来当冤案昭雪、真相大白时,也没有忘记央告父亲:“爹爹,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子尽生养送死之礼,我便九泉之下也可瞑目。”学生齐读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感受其善良。 四、细细分析三桩誓愿:窦娥不想不明不白地死去,于是她发下三桩誓愿。1、分角色朗读,男生扮监斩官,女生扮窦娥。提问: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分别是什么?试用四字词语概括。明确:血溅白

16、练、六月飞雪、大(亢)旱三年、提问:窦娥希望通过三桩誓愿想达到什么目的?明确:通过第一桩誓愿,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即了解她的冤屈;通过第二桩誓愿,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映;通过第三桩誓愿,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强烈,不仅要将自己的冤情昭示于人,而且要感动天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怀着愤怒的心情,他更要上天来惩罚邪恶。讨论1:这三桩誓愿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在全剧中地位如何?明确: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讨论2:为何第一场戏中

17、“怨天”,这里又寄希望于天?怎样理解这一矛盾?窦娥的诉说中,明确: 司马迁在屈原贾生列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怨天”和依赖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来为窦娥昭雪冤枉。讨论3: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三桩誓愿真的能实现吗?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可是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分析:我们

18、知道,运用浪漫主义手法, 通过神奇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表达美好的愿望,是传统文学的习惯。一是从观众看来,符合民众善恶有报的心理,能引起观众更多的共鸣,二是虽然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再现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美好愿望,三是也刻画了窦娥强烈的反抗精神,四是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腐败黑暗的揭露,爱憎之情,显而易见。窦娥发出三愿前,依次讲出三句话:“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剧作家通过这多次的重复,重在说明:由于政治的黑暗,吏治的腐败,才使得孤苦无告的窦娥惨遭杀戮,蒙此奇冤。所以她受刑前发的三愿, 是对于现实世界脆弱

19、的平衡,这个世界并非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者为了使善心得到保护,丑恶得到惩罚,往往会违背事理逻辑,让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事在文学作品中成为可能。 婆婆,是窦娥悲剧的间接责任者。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反映出当时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分析:1反映了当时社会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 2反映的当时吏治的腐败,官吏的昏聩 3 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人身心的摧残 总之,这是一个清浊不辩,是非颠倒,善恶错位,真假难分的世界,生活在这样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里,窦娥这样的弱女子只能是受人摆布,任人欺凌。问题2:善良而坚强的窦娥就这样无辜的被送上了刑场,这样的结局着实让人痛心惋惜愤恨,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都希望窦娥能幸福的生活

20、着。这样的心愿终于在明代人叶宪祖那儿得到实现,叶宪祖把窦娥冤改编成金锁记:窦娥的丈夫并没有夭折,而是在赴京赶考途中,落水黄河,被龙王招为驸马。三年后又入京参加科举考试,一举状元及第。而窦娥也在行刑时,因天降大雪,提刑官惊骇,急令刀下留人,得以不死。最后窦天章平反冤狱,窦娥得以昭雪获释,与丈夫蔡昌宗舟中相遇,父女夫妻欢庆团圆。正是“翁做高官婿状元,夫妻母子重相会”。叶宪祖这样一改,真正符合了大家的愿望,不知大家有何感想。请讨论一下:这样改好不好?为什么?【明确】不好。因为如此一改,虽然符合了人们的愿望,但削弱了原剧的战斗性,而流于一般戏曲的大团圆结局的俗套。这样改,说明叶宪祖老先生并没有读懂原剧

21、的意思,或者是他有意篡改愿意,拍封建统治者的马屁,把一出控诉封建统治者迫害无辜百姓的悲剧,蜕变成一出歌颂神明、歌颂清官的庸俗喜剧。小结:窦娥的形象及社会意义学者杨栋这样评价窦娥:“窦娥是一个命苦到不能再苦,而又善良到无可再善良的弱女子,是背负着因袭的重负,喘息在封建社会深渊里的千百万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她的“性格底色是苦难和善良,性格外观是刚毅和倔强” 。 而窦娥冤这部悲剧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种社会现实,窦娥冤是“中国的人肉筵宴上的弱者的呼号”,窦娥是被黑暗的社会所杀掉的。六 作业 根据自己对关汉卿或窦娥的了解,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进行评述,题目字拟。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