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29601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三轮:专题强化训练 训练22 含答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训练22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2017吉林吉林三模,45)材料20世纪所发生的战争显然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形式的战争,即全面的战争。体现了工业化在军事行为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充分显示了全面战争的性质。战争越来越多地运用了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不仅包括大规模的兵役征发,还包括政府通过强制规划和定量配给的方式对经济活动的控制,它还包括对媒体前所未有的控制,而且通过以煽动情绪为目的的强有力的宣传,激发起对国家事业的责任感,以及对敌人深深的非理性的仇视。全面战争的方式之一就是把军队和平民混淆起来,这种界限在先前的世界历史上常常限制了战争的破坏性。 全面战争,像

2、任何主要的历史发展一样,都有着混合性的结果,改善了的政府经济政策通常采取了新的保护工人的政策,对劳动大军的军事动员常常会导致妇女地位的重大突破。组建技术研究机构的强大努力经常会对经济领域产生侧面的影响,如合成橡胶和其他新材料的发明。即使如此,全面战争造成的灾难仍然是引人注目的。那种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投入到军事行动中去的做法更能造成经济的崩溃。全面战争的结果之一是产生了一种胜利者在战争结束的谈判中更缺乏弹性的倾向:曾经艰苦奋战的人们觉得很难宽厚地对待他们的敌人,寻求报复经常会引发新的紧张,这种紧张很快直接导致新的冲突。战争引发的情绪和混乱局面也会导致国内新的暴力行动。 皮特 N斯特恩斯全球文明

3、史 (1)根据材料,指出“全面战争”有哪些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一战后的史实,分析“全面战争”的影响。答案(1)特点:其出现体现了工业化对军事的影响;运用更具破坏性的技术;战争组织上的广泛性,如兵役征发、对经济活动和媒体的控制;全面战争是全民总动员。(任答3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影响:工人和妇女地位提高;战争期间研制的军事技术战后对经济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战败国和绝大多数战胜国战后经济趋于崩溃或元气大伤;战后的巴黎和会严格削弱和限制战败国德国,埋下了二战的隐患;战争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引发了革命,如俄国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任选3点即可得满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2.(2017安徽合肥二模,45) 材料影响德国海军发展的因素既有德国民族,包括威廉二世皇帝(1888年1918年在位)本人在内的建立海军的热情,也有德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必然性,而且还有海军战略思想转变的物质和技术前提。而威廉二世的不懈努力更是促成了德国海军战略的转变。扩建海军是威廉二世世界政策的核心内容,也是推行世界政策的重要工具。因此,随着海军战略的转变以及海军的发展,德国大肆进行殖民扩张。威廉二世时期的海军政策给德国带来了严重后果,造成了灾难性影响。 摘编自李富森威廉二世时期的德国海军战略与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影响德国海军发展的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5、,说明威廉二世时期海军政策所产生的影响。从中你有何启示?答案(1)因素:德国的统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威廉二世的政策。(2)影响:加剧德国财政负担;给德国及被侵略的国家带来灾难;恶化英德关系,加速一战爆发。启示:树立正确的海权意识;和平发展海军。(言之成理酌情赋分)3.(2017安徽安庆二模,45)材料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是“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即因其资源、经历或地理位置而最能承担这一责任的民族。同时,这一监护由他们作为受托者代表国联来执行”。值得注意的是

6、,这种由“受托者”来“监护”的规定并没有扩大到获胜的协约国的殖民地,虽然这些殖民地的居民在许多方面都处于相似的发展水平或缺少发展。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了以英国外交家李顿为团长的五国调查团来华实地调查,该团调查后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的侵略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实际措施。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国际联盟的实质。(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强调“十四年抗战”的意义。答案(1)实质:国联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

7、系的工具。说明:国联借“委托”之名行殖民统治之实,存在缺陷:没有规定“受托国”在委任地的具体权力;没有确定关于委任地人民“有无自立能力”的标准;没有明文规定国联结束委任统治的时间;没有对战胜国与战败国的殖民地区分对待和处置;没有对日本侵华采取任何实际措施。(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2)意义: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彰显国际正义。(言之成理酌情给分)解析(1)第一小问实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是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即可作

8、答。 (2)根据材料“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政府根据国联盟约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了以英国外交家李顿为团长的五国调查团来华实地调查,该团调查后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的侵略是正当防卫,但没有任何实际措施。1933年日本退出国联,从而破坏了一战后形成的国际秩序,进而成为远东战争策源地”可知这种变化符合历史事实,其还原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真正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彰显国际正义。4.(2017安徽蚌埠二模,45) 材料一1932年 1月 3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内。7日,美国国务

9、卿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在华权益,违反“门户开放”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予承认。但在次日,美国国务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 材料二1941年 11月 26日,赫尔还交给日方一份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此即“赫尔备忘录”。其要点是:为了签订新的贸易协定和解冻资产,特提出以下交换条件:日美两国同意遵守美国历来主张的各项原则,两国倡议一切与远东有关的国家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日本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撤出一切陆海空军和警察力量;日本撤销对汪精卫政府和“伪满洲国”的承认。 据吴景平、赵哲:评美国对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的态度兼析“史汀

10、生主义”的提出及局限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日态度变化的原因和实质。(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赫尔备忘录”表明美国对日本侵华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简述其产生的后果。答案(1)原因:日本侵华损害了美国在华利益;严重的经济危机使美国无暇顾及中国问题。实质:企图以牺牲中国东北来维护其美国在中国的利益。(2)变化:由绥靖转为遏制。后果: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材料中美国不承认是因为“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在华权益”,后来“表示美无意干涉”,结合1932年时间信息可知,美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其无暇顾及。第二小问实质,美国对日本采取

11、绥靖政策,牺牲中国东北来维护其在华利益。 (2)第一小问变化,美日协定基本纲要草案中“撤出”“撤销”等关键信息反映出美国对日本侵华态度由绥靖转为遏制。第二小问后果,结合1941年11月时间信息可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矛盾上升。5.(2017四川自贡二模,45) 材料珍珠港事件的起因是美国政府和军方高级决策者的玩忽职守和罗斯福总统有意使美国卷入战争。无论夏威夷驻军负责人金梅尔上将和肖特将军是多么无能,在军事上遭受重创的罪责主要应由华盛顿以罗斯福及陆军总长史汀生、海军部长诺克斯为首的军政首脑负责。他们通过各种可靠途径已深知形势危险和战争不可避免,却未如实通报夏威

12、夷方面。第二,“罗斯福有意让日本成功的袭击珍珠港”。赫尔国务卿则是罗斯福的同谋,他没采纳军方提出的以外交行动争取三个月和平的要求,急切地在1941年11月向日本提出了苛刻的“如同最后通牒一般”的照会促使形势恶化。再则,美国在1941年初即与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军事合作,分别在华盛顿和新加坡召开两次军事会议,讨论针对日本的防务问题,至同年8月大西洋宪章发表,美国实与日本壁垒分明,终使日本在美军措手不及的情况下铤而走险 莫根斯坦珍珠港:秘密战内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国内分析珍珠港事件爆发的原因。(2)据上述材料,任选一种观点加以简要分析。答案(1)原因:珍珠港本身重要

13、的战略位置及其在美国军事力量中的重要地位;美国政府及军方决策者的玩忽职守;珍珠港地方当局的松懈;美国采取的与日本壁垒分明的外交政策使日本铤而走险;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亚洲两大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趋向联合的态势;中国的抗日战争使日本深陷中国战场的泥潭。(2)观点:珍珠港事件是美国政府有意让其发生的。 理由:二战爆发初期,美国采取孤立主义政策,保持中立,并从战争中获利而不参战,但随着战争的发展,使美国政府意识到美国的利益将受到损害,所以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以此唤醒民众,粉碎孤立主义。(言之成理即可得分)6.(2017河南高考考前预测,44)材料1959年1月,菲德

14、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卡斯特罗在新政权成立不久即访问美国,寻求贷款援助,但美国不仅断然拒绝了卡斯特罗的请求,而且采取了敌视古巴的政策。迫使古巴为寻求自身安全而倒向苏联并宣布自己为社会主义国家。而苏联也乘机与古巴结成了盟友关系,并承担起了保卫古巴义务。1962年,苏联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导弹。肯尼迪顶住军方的强烈呼声,坚决反对袭击苏联在古巴的导弹基地而是命令美国海军对古巴实施封锁。在封锁期间,美国发表公告强调“非到必要时不使用武力”,而苏联船只在靠近美军封锁线时即停止航行或掉头。双方通过多种渠道频繁接触,寻求解决方案。最终,赫鲁晓夫以美国保证不发动

15、对古巴的军事进攻等作为交换条件同意撤除在古巴的导弹,双方达成协议。13天的古巴导弹危机成功化解。 在危机结束后,肯尼迪明确要求舆论界不得宣扬胜利,不许刺激、羞辱对手,相反要尽可能地给予尊敬与赞赏。1963年6月底,美苏就建立“热线”问题达成一致:在莫斯科与华盛顿之间设置一条全天候联络线路。此举使两国领导人在危机期间得以进行秘密而直接的通讯联系,为防止和控制危机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麦克纳马拉回顾越战的悲剧与教训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成功化解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成功化解的影响及启示。答案(1)原因:苏联处于弱势被迫从古巴撤出导弹。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 美苏双方采取有节制的反应,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肯尼迪善后措施处置得当。(2)影响:使古巴的生存和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开创了美苏关系既对抗又对话,既斗争又妥协的新阶段。 苏联在危机期间深受其辱,决心全力发展核武器,导致美苏新的军备竞赛。 暂时遏制了苏联向拉美的渗透。启示:应采取措施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 面对危机主要领导人应采取理智和克制的态度。 处理国际关系时要抛弃冷战思维。 应在世界范围内禁止核试验及核扩散,维护世界和平。(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