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29820 上传时间:2019-11-04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高考历史考前冲刺40天:17 维新变法思想 1、(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理觉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事件(2分);说明作者认为“伦理觉悟为最后觉悟”的原因(4

2、分)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陈独秀(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伦理觉悟”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倾向?(4分) (4)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一倾向的认识。(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新文化运动评价新文化运动【答案】第一问,要求学生能够对材料阅读找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学术”、“政治”、“伦理”;第二问,依据所学举出具体事例新文化运动即可;原因从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对袁世凯

3、借助“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等角度分析。第三问,“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倾向是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第四问,回答时注意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行客观批评。参考答案:(1)发展阶段: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6分)(2)事件:新文化运动(2分)原因:旧的伦理(或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提出思想觉悟目的在于反对袁世凯借助“尊孔复古”复辟帝制;(4分)(3)倾向: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4分)(4)认识:(略)(6分)【思路点拨】新文化运动之“新”,在其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误以

4、为是由于运动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尤其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其指导思想与辛亥革命、甚至是戊戌变法都无本质差异,均以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学说为理论武器。要说区别,只能说是斗争的矛头所向。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的儒家道德,因而,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说以沉重一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应联系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政政体,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

5、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认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鲁迅材料二 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

6、?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汤一介中国的启蒙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并简要谈谈时下“儒学热”。(12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一问结合汉代董仲舒吸收其他家思想创立新儒学确立为正统思想

7、、南宋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的角度思考回答,19世纪末康有为借助孔子思想进行变法,袁世凯假托孔子称帝、新文化运动批判孔子思想进行宣传新思想以及建国后孔子被批判的史实来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属于开放题型,回答时候围绕“儒学热”的特点从中国以及世界儒学带来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回答。参考答案:史实示例:董仲舒杂糅法家、阴阳家等创立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儒生读正统儒学方可做官;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察主要范围;康有为:假托孔子改制,视其为改革家;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冲击封建伦理纲常;袁世凯称帝,重奉孔子至圣;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凡涉孔子即愚昧落后;建国后,孔子被丑化,

8、封建思想总代表(批林批孔)(任答四点8分);对“儒学热”看法观点言之有理有据酌情给分(4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3.(26分)阅读材料,挖掘古人政治智慧,反思中国近代化历程,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叫它做“周文疲弊”。诸子思想就是为了对付这个问题,这个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它不是泛泛的所谓社会问题,也不是笼统地民生疾苦问题他们是针对周文疲弊而发。从这个地方讲诸子起源的问题,才是中肯的。” 牟宗三(1)根据材料,“周文疲弊”的涵义是什么?(2分)为什么到春秋的时候会出现“周文疲弊”的问题

9、?(6分)儒家和法家提出了哪些解决“周文疲弊”的主张?(4分)材料二学者姜义华在其论著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古代中华文明是一种以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文化上高度认同而予以强化的政治大一统文明。结论二:近代史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 摘编自姜义华中华文明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及其路径的独创性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回答问题:(2)秦朝建立的“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有何特点?(4分)汉朝统治者是如何通过“文化上高度认同”而强化“政治大一统文明”的?(2分)(3)结合19世纪中期的史实,说明结论二的合理性。(

10、8分)(1)从材料看涵义应该指:“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则是指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2)这一问题应该结合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3)这是在考查百家争鸣中儒家和法家对统治秩序变动的不同态度,儒家对变动持反对态度,而法家则欢迎这种变化,具体回答所学儒家、法家与此有关的主张即可。【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及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西周政治制度特点;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这套西周三百年的典章制度,到春秋的时候,就出现

11、了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西周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相应的礼乐制度”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变动考虑,经济领域的变动会引发政治制度的变化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小问结合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主张从“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角度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从材料“君主官僚国家政权体系为主轴”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的角度去概括特点;第二小问依据所学汉代儒家思想演变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组织答案。(3)属于论证历史题,依据材料三中“近代史

12、上,中华文明转型的路径,属于“外铄”催化“内生”,“内生”与“外铄”互动型”并结合19世纪晚期中国历史史实,从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角度思考作答。参考答案:(1)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崩溃。(2分)争霸战争;铁制农具生产力进步;变革变法;地主新阶层出现。(任答三点6分)儒家礼治,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战争等。法家强调法治,维护君主权威,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各答两点4分)(2)特点:专制主义(或答中央皇权至上、实行三公九卿制)、中央集权(或答地方实行郡县制)。(4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2分)(3)西方列强入侵,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中国,甲午中日战争,列强瓜分中国

13、(任答两点2分)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的开展;早期维新派出现(或答民族企业的诞生),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任答三点6分但要相互对应)【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4(16分)阅读下列材料,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中国在历史上产生过九个统一的全国的大朝代,我们可称秦汉为“第一帝国”,隋唐宋为“第二帝国”,明清则为“第三帝国”。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若将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比较,则可以看出第二帝国“外向”

14、“开放”,带“竞争性”。与明清之“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迥然不同第二帝国带扩张性,而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第二帝国”在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方面与“第一帝国”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6分)(2)结合有关史实,说明第三帝国的“内向”“保守”及“非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评价第三帝国。(6分)(3)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第三帝国政治制度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和挑战?(4分)【知识点】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

15、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答案】答案:(1)政治结构: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转变(或从贵族制度向官僚制度转变)。(2分)经济格局: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2分)选官制度:由察举制向科举制转变。(2分)(2)政治方面: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如废宰相,设内阁、军机处,加强皇权,实行特务统治等。(2分)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中止西学东渐,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2分)评价: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中国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中西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2分)(3)冲击与挑战:19世纪末维新派倡导变法,提出君主立宪制的主张;(2分)20世纪初期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

16、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分)解析:(1)关键信息:“第一帝国的政体还带贵族性格,世族力量强大。第二帝国则大规模和有系统地科举取士,造成新的官僚政治,而且将经济重心由华北的旱田地带逐渐转移到华南的水田地带。”依据关键信息分析归纳,按照问题要求从政治结构、经济格局和选官制度等三个方面分析。(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相关知识点。“表现”应从政治方面皇权的加强来阐述“内向”和“保守”,以及从对外经济与文化交往方面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来阐述;“评价”则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带来的危害来阐述。(3)主要结合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来分析“第三帝国”

17、明清的封建专制制度受到的重大冲击。【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的准确分析、理解、归纳。5严复曾说:“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强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严复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包括 启蒙思想的传播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末新政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A B C D【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严复【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严复认为现在个人的自由不是当务之急,当前首要任务是祛除异族(外国)侵略,实现国家独立自由。其思想主张原因与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有关,故本题正确选项

18、为A。【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题时结合相关所学即可。6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C引入的国家来源相对单一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可分析出近代民主观念中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思想

19、,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7迭尔文进化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等危机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是A“中学西源,为我所用”B“与时俱进,发展创新”C“西学中源,合理利用”D“取明深义,取便发挥”【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 D 解析:康有为把进化论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严复在翻译进化论著作天演论时突出“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等危机

20、思想;陈独秀用进化论研究伦理道德和文学艺术,说明这三个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都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加以应用,对社会领域认识进行阐述,体现取便发挥的特点,D项符合题意;A、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表述错误,不能认为与时俱进,发展创新,这些阐述与进化论发展没有任何关系;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维新思想的特点的准确把握。81919年4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梁启超对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态度一致

21、C梁启超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还没有看清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梁启超对欧洲列强不合理的处理结果非常气愤,认为其是“加绳自缚”,表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意识,这和五四运动时期青年生的态度是一致的,说明其看清了帝国主义宰割中国的实质。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9(12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阶层被称为“士大夫”。近代,传统士大夫逐步向新型知识分子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的“礼坏乐崩”是“百家争鸣”的前奏。中国知识阶层刚刚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候,孔子并已努力

22、给他贯注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要求它的每一个分子士都能超越他自己个体和群体的利害得失,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深厚关怀。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材料二就宋代士大夫心目中的政治理念而言:一,致力于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上下尊卑名分井然的理想社会政治秩序;二,为保证理想政治秩序的建立,必须“致其君为尧舜之君”。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讲义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材料四(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中。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1)相对于西周的“士”而言,春秋战国时期的“士”有何新发展

23、?(3分)(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士大夫精神的来源与特点。(4分)(3)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四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5分)【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答案:(1)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发展成为一个有理想主义精神、对整个社会有深厚关怀的知识分子阶层。(3分)(2)孔子的精神与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2分)士大夫精神特点:对礼乐文明理想社会的追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图用道义

24、或天理规范最高统治者(任写两点给2分)(3)涵义:维新派借助儒家思想,以进化论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为武器;(2分)抨击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任写三点,可给3分)解析:(1)“发展”,从材料中提取春秋时期“士”的特征即可简述;(2)“来源”可结合材料二、三的关键信息,可知宋代士大夫的精神源于儒家思想。“特点”结合宋代士大夫的理学思想特点进行综合分析。(3)抛弃了“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的“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变革姿态”是指不同以往的,具有资本主义内核的新的思想,“全方位”应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分析维新思想的主张和影响。【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

25、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的准确把握。10下列四则史料代表了近代中国的几种社会思潮,按兴起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共和立宪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倾覆现今之恶劣政府,此造端之事业也。是故排满者,为独立计。”A B C D【知识点】 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的形成和

26、发展【答案】D解析:“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政治之装饰品也。”说明陈独秀认为当时的共和立宪不是出于民意,不是真正的共和,他维护民主共和,是陈独秀的民主共和思想;中学的体和用不可随意分割,西学的体和用也不可随意分割;中西学可以分别完整并立,而不能嫁接合并,否则两个都会消亡。这是维新派在批判洋务思想中“中体西用”、将西方科学技术嫁接到中国封建制度上的主张。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是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坚持纲常政教。是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故选:D【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相关内

27、容的准确分析、理解。11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后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知识点】维新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答案】C 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均是在鸦片战争后。甲午战后也的确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故选C。图10【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

28、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12(26分)知识分子在社会的转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祖宗礼制”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出现于政治角逐场

29、中。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三 欧洲是人类思想的福地。欧洲知识分子不仅有锐意进取,其中也有迷茫;不仅有孤独,还有抑郁但无论是非曲直,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尖锐的碰撞激越,知识分子总是努力寻找思索碰撞的空间,并为此锲而不舍。(德)沃尔夫勒佩尼斯何谓欧洲知识分子(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2)结合维新变法思想,论述材料二中“全方位的变革姿态”的涵义。(6分)(3)列举15世纪以来在欧洲出现的被广泛采纳的政治思想,指出欧洲知识分子的“迷茫”“孤独”“抑郁”在文学上的表现。(10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知识分子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的理解。(4分)【知识点】百家争鸣维

30、新变法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答案】第一问,“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得出社会大裂变、宗法制崩溃的条件,由“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得出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再结合所学知识士阶层自身的优势回答。第二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角度回答。第三问,结合所学从15世纪以来的人文主义、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及马克思主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结合问题“迷茫”“孤独”“抑郁”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角度回答。第四问,材料一表明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时期的作用,材料二晚晴时期先觉者诸如维新派等先进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亡率先进行制度探索

31、,材料三面对时代变迁知识分子努力探索推动社会变革。参考答案:(1)历史条件:社会大裂变;宗法制的解体;诸侯对人才的渴求;士阶层自身的优势。(6分,任答三点)(2)涵义:政治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伦理;主张君主立宪制;救亡图存。经济发展工商业,走资本主义道路。思想文化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传播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6分)(3)政治思想: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6分)表现:现实主义文学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现代主义文学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4分)(4)理解: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起着重大的作用;时势造英雄,知识分子是时代的产物;社会变革催生了知识分子,

32、知识分子推动着社会变革。(4分,任答两点,言之成理亦可)【思路点拨】本题以中西方不同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演变切入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归纳等能力,答题时注意题型变化,第一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进行概括,第二、三问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第四问注意结合三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回答。13.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

33、理论成果维新变法思想【答案】C解析:“政治制度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沟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既点明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也点明这种学习缺乏与中国历史传统的融合,缺乏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符合这项认识的只有C项。故选:C【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戊戌变法的特征的准确理解。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20分。材料一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

34、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1)据材料一,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6分)材料二: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1836-1838年(平均每年)1894年数量(万担)比例(%)数量(万担)比例(%)内销165297678171484432外销502322215445568产量21529

35、10038692100(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的成因以及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6分)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从90年代以,伴随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的着装,已经从灰蓝单调的服装走向五彩缤纷,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大型服装商场经常举办服装表演,日新

36、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3)根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不同时期人们的衣着服饰呈现怎样的时代特点?概括指出形成不同的时代特点的原因。(6分)【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西学东渐;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答案】解析:(1)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即可得出。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从“西方传教士东来以及西学东渐主要是由于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

37、起以及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的角度概括作答。(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表格中“产量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三个方面信息来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原因从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导致中国没卷入世界市场的角度组织答案;第三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以及世界市场的角度概括作答。(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解放初期,列宁装是最时髦的服装。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从90年代以,伴随人民思想的解放,中国人民的着装,已经从灰蓝单调的服装走向五彩缤纷,不仅服装的颜色在变,而且服装的样式、服装

38、的品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从“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前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个时期分别概括特点;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新中国成立后外交政策、经济方针以及思想变革等角度分别回答原因。参考答案:(1)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2分)背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东方封建社会的逐步衰弱。(4分,任答2点)(2)现象:产量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2分)原因:列强侵略,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2分)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2分)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39、(2分)(3)建国初期,列宁装最时髦。原因:建国初期,中国把苏联看成社会主义老大哥,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所有领域都在向苏联学习,穿着也不例外。(2分)改革开放前,呈现“蓝(灰)色的海洋”,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原因:物资奇缺,实行计划供应。(2分)90年代以五彩缤纷,日新月异。原因:改革开放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也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对材料表格、史料信息的解读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15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

40、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知识点】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魏源的思想【答案】B 解析:海国图志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故A项错误;“西业”、“里勃里先好司”、“勃列西领”等词汇体现出西方的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中涉及这些外来词汇,反映出它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故B项正确;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海国图志作者魏源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故C项错误;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的是康梁维新思想,故D项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海国图志思想的理解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关键词表发昌机器厂中共

41、一大轮船招商局时务报五四运动青年杂志上海强学会申报淞沪会战江南制造总局阅读材料,从“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运用这3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2分)【知识点】近代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以来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及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答案】答案:主题:上海见证中国近代救国历程(1分)关键词:五四运动,中共一大,淞沪会战(3分)简要解释: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将五四运动推向高潮,取得初步胜利。1919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的

42、面貌焕然一新。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8分)解析:该题属于主观论述型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文字组织与表达的能力。题目要求从“上海见证中国近代社会历程”的某个侧面为角度,选择相应关键词进行阐释和论证。难度比较大,关键是选择好合理的主题,不要太大、太空,比如说,“近代救国历程”、“近代思想解放历程”等都是可以的。【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试题提供的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17、(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

43、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理觉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代表性事件(2分);说明作者认为“伦理觉悟为最后觉悟”的原因(4分)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若是决计守旧,一切都应该采用中国的老法子”;“若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因为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

44、,断断不能相容”。-陈独秀(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在“伦理觉悟”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倾向?(4分) (4)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这一倾向的认识。(6分)【知识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新文化运动评价新文化运动【答案】第一问,要求学生能够对材料阅读找到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学术”、“政治”、“伦理”;第二问,依据所学举出具体事例新文化运动即可;原因从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反对袁世凯借助“尊孔复古”复辟帝制等角度分析。第三问,“新旧两种法子,好像水火冰炭,断断不能相容”表明新文化运动的倾向是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第四问,回答时注意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进

45、行客观批评。参考答案:(1)发展阶段: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6分)(2)事件:新文化运动(2分)原因:旧的伦理(或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提出思想觉悟目的在于反对袁世凯借助“尊孔复古”复辟帝制;(4分)(3)倾向:对西方文化的绝对肯定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绝对否定(4分)(4)认识:(略)(6分)【思路点拨】新文化运动之“新”,在其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误以为是由于运动有了新的指导思想。尤其在新文化运动的前期,其指导思想与辛亥革命、甚至是戊戌变法都无本质差异,均以民权、平等和进化论学说为理论武器。要说区别,只能说是斗争的矛头所向。新文化运动将斗争矛头直

46、指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的儒家道德,因而,对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说以沉重一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应联系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政政体,窃取革命果实的袁世凯开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政治)、思想(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认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18(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鲁迅材料二 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