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4039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2.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苏武传课件1新人教版必修4.ppt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2 苏武传,作者简介: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作史记后传,班彪去世后,班固因史记后传没有完成,叙事也不够详备,于是继承父志,在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因当时有人诬告,班固遂以私改国史的罪名被捕入狱。幸其弟班超上书解释,汉明帝读了班固的书稿大为赞赏,召为兰台令史,后迁校书郎。利用朝廷良好的藏书条件和工作环境,班固“潜精积思二十余年”,终于完成了汉书的写作。,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史实。汉书体例上全承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有十二本纪、八表、十

2、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八十余万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班固死后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马续续写的。作为一部断代史书,汉书不仅在中国历史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影响,旧时“班马”并论,“史汉”相提,自然不无道理。,课文背景 秦末汉初,北方匈奴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扩大控制地区。文帝、景帝时代,汉王朝采取和亲政策来加强民族联系。武帝时,汉朝国力逐渐增强,多次与匈奴作战,取得了几次胜利后,转而重视结盟,指望通过恩威兼施之策来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两国矛盾有所缓和。匈奴方面先做出友好姿态,把以往扣留的汉朝使臣全部放回。汉武帝为了答谢匈奴方面的好意,也采取了同样的行动,派苏武护

3、送以往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臣回国,,注意下列红体字的读音 稍迁至栘(y)中厩(ji)监; 数(shu)通使相窥(ku)观; 以状语(y)武; 既至匈奴,置币遗(wi)单于; 后随浞野侯没(m)胡中;拥众数万,马畜(ch)弥山; 故使陵来说(shu)足下;武复穷厄() 何以汝为(wi)见; 子卿尚复谁为(wi)乎。,找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讨论后翻译。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见犯乃死,重负国。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句,状语后置)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定语后置句)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定语后置

4、句),(被动句),(被动句),(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发:方欲发使送武等(动词,打发)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动词,起事,动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动词,出动)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动词,揭露,暴露) 及还,须发尽白(名词,头发) 会:会武等至匈奴(副词,适逢,恰巧)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动词,会同) 单于召会武官属(动词,聚集) 及:及卫律所将降者(连词,以及) 事如此,此必及我(动词,牵连到) 及还,须发尽白(动词,等到),当:汉亦留之以相当(动词,抵押) 副有罪,当相坐(动词,应当),小标题 武至匈奴,单于受赠 缑王谋反,张胜许之 谋反未果,欲杀汉使 舍生取义,匈奴急

5、医 卫律劝降,苏武不屈 北海牧羊,贫贱不移 李陵劝降,岿然不动 李陵再劝,忠诚如一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艰险尽尝,发白归汉,文章层次 第一部分( 1 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 第二部分(28 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备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 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1.苏武一共自杀了几次?为什么自杀?从中可以看出苏武怎样的品质? 两次。第一次是张胜告诉苏武自己参与谋反的事实,苏武敏感地认识到自己定会受到牵连,因为不想国家尊严受辱,所以自杀。第二次是面对卫律的讯问,为了维护国家尊严,苏武引刀自刺。 不想自己受到屈辱,更不想因为自己而侮辱国家

6、。 苏武的举动使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忠于国家、视死如归的精神品质。,说服苏武是事情首先落在了卫律身上,因为他就是降将。卫律是怎样来劝说苏武的?苏武有何表现?,卫律的“威逼利诱”策略已然失效,李陵又使用了什么样的策略呢?,(1)家母丧兄亡,妻离子散 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前长君伏剑自刎;弟孺卿饮药而死;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 (2)国郡主昏庸,法令无常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李陵老母被系保宫;苏武两兄弟畏罪自杀,侧面可以看出皇帝的统治严酷。,有人说苏武的忠诚是愚忠,你是否同意?,观点一:苏武的忠诚不能说是愚忠。首先,他忠诚的对象是国家和人民,

7、身为汉使,当卷入匈奴的政变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汉使身份,绝不能引起汉匈两国的不必要的误会和纷争,他甚至愿意以牺牲性命来平息祸端,可见他是把边界的和平、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他保持民族气节十九年,始终忠贞如一,这种忠诚表面看起来是对汉武帝,但实际上是对国家、人民的,因为汉武帝是一个善于治国的明君,忠诚于他就是忠诚于汉武帝治理下的国家。,观点二:苏武的忠诚里还是有愚忠的成分的。比如:李陵劝降时曾经提到苏武的两个兄弟尽心为国却枉死,但苏武却一味坚持汉武帝对他们父子有莫大的提拔之恩,因此愿意为皇帝肝脑涂地,苏武的那番话表明他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恪守。皇帝的知遇之恩固然应该感激,但兄弟的枉死也不应该回避,皇帝的恩情不能抵消皇帝对亲人的伤害之过,该报的恩要报,该澄清的事实要澄清,该争取的权利还是要争取。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苛求苏武,因为他毕竟是古代人,他的思想有着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布置作业 1.再读苏武传,品味平凡人的不凡人生。 2.搜集一些外交官(古今中外皆可)的资料,为他们写一篇传记,要求兼顾历史真实性和文学艺术性,可适当运用苏武传里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800字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