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557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5课后训练:4.2.2 酚的性质和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专题四第二单元第2课时1. 下列反应能说明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影响苯环使苯酚分子中苯环比苯活泼的是()A. B只有C. 和D 全部解析:OH对苯环的影响结果是使苯环上的H活泼性增强,更易发生取代反应。答案:B2. 有机物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物质化学性质的不同。下列叙述不能说明上述观点的是()A.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不能B.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而不易被氧化C. 苯酚与溴水作用可得三溴苯酚,而苯与纯溴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得到一溴代物D. 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解析:酚羟基发生电离而具有一定的酸性,苯酚易被氧化,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这些性质均与苯酚

2、中苯环与羟基的相互影响有关,A、B、C项正确,D项中,官能团不同,性质也不同。答案:D3. 苯中可能混有少量的苯酚,下列实验能证明苯中是否混有少量苯酚的是()取样品,加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观察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是否褪色,若溶液褪色则有苯酚,若溶液不褪色则无苯酚取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观察样品是否减少取样品,加入过量的浓溴水,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苯酚,若没有白色沉淀则无苯酚取样品,滴加少量的FeCl3溶液,观察溶液是否显紫色,若显紫色则有苯酚,若不显紫色则无苯酚A. BC. D 全部解析:苯酚极易被氧化,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则不能,可以作出判断;根

3、据中的实验操作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苯酚可以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但生成的三溴苯酚易溶于有机溶剂苯,故错误;苯酚与FeCl3溶液反应显紫色,常用于检验苯酚,正确。答案:C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属于醇类B. 代表醇类的官能团是跟链烃基相连的羟基C. 醇类和酚类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 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解析:当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为酚,如。醇类和酚类的性质不相同。既含苯环也含羟基,但不是酚。要牢记醇和酚的定义。答案:B5. 下列有关苯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纯净的苯酚是一种粉红色晶体,当温度高于65 时,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苯酚

4、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苯酚有毒,不能配成洗涤剂和软膏苯酚比苯容易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A. BC. D 解析:纯净的苯酚是一种无色晶体,被氧化后才略带红色;苯酚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涤,再用水冲洗;苯酚虽有毒,但少量苯酚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可用于配制洗涤剂和软膏;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苯酚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比苯中苯环上的氢原子更易被取代。答案:B6.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关于该物质的下列说法:能发生取代反应;能发生加成反应;能发生氧化反应;能发生消去反应;能和NaOH溶液反应;能和NaHCO3溶液反应,其中不正确的是()A. BC. D 解析:题给有机物含有苯环、酚羟基等,可发

5、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还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也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答案:B7.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调控动物机体的植物性神经功能,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3个酚羟基B. 每个去甲肾上腺素分子中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 1 mol去甲肾上腺素最多能与2 mol Br2发生取代反应D. 去甲肾上腺素能与盐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析:由去甲肾上腺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1个醇羟基,A项错误;B项,中标“*”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B项正确;C项,酚羟基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与Br2发生取代反应,应为3 m

6、ol,C项错误;D项,该分子中酚羟基可与NaOH反应,氨基可与盐酸反应,D项不正确。答案:B8. 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互为同系物的是()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系列物质,所以,判断一组有机物是否是同系物时,首先要看它们的结构是否相似、官能团的种类与个数是否相同,同时也要注意烃基应是同系物。A中两者都有官能团OH,但烃基不同,物质的类型也不同,属于酚类,而属于芳香醇,所以它们不是同系物。B中的两种物质都有一个连在苯环上的OH(官能团相同),其烃基分别为苯和苯的同系物,所以它们是同系物。C中它们所含官能团不完全相同,不是同系物。D中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答

7、案:B9. 已知酸性强弱顺序为H2CO3HCO,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解析:根据已知酸性强弱顺序知,CO2可以与苯酚钠反应生成苯酚,苯酚又可以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B项中产物可以继续反应生成NaHCO3,错误;C、D项,若能进行,则说明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错误。答案:A10. 2014合肥模拟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2009年10月公布了一份草拟的评估报告,指出塑料奶瓶和婴儿奶粉罐中普遍存在的化学物质双酚A(如下图)并不会对婴儿或成人的健康构成威胁。关于双酚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化合物属于芳香烃B. 该化合物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C. 双酚A不

8、能使溴水褪色,但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1 mol双酚A最多可与4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双酚A中含有O元素,不属于芳香烃,A错;双酚A中含有酚羟基,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B正确;双酚A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从而使溴水褪色,C错误;1 mol双酚A含有2 mol碳碳双键,最多可以与2 mol Br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B11. 胡椒酚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其结构简式为,关于胡椒酚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属于芳香烃B. 分子中最多有7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C. 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D. 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2 mol Br2发生

9、反应解析:胡椒酚含有氧元素,不属于芳香烃;芳香族化合物中,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一定位于苯环所在的平面内,加上两个双键碳原子也可能落在苯环所在的平面,故胡椒酚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胡椒酚分子中含有酚羟基,故其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 mol胡椒酚可与2 mol Br2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还可与1 mol Br2在双键上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与3 mol Br2发生反应。答案:C12. 2014天津高考对下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正确的是()A. 不是同分异构体B. 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相同C. 均能与溴水反应D. 可用红外光谱区分,但不能用核磁

10、共振氢谱区分解析:A项,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简式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苯环中六个碳原子一定共平面,而中只有四个碳原子共平面,所以两分子中共平面的碳原子数不同;C项,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取代反应,主要与溴水中的溴发生加成反应,C项正确;D项,两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不相同,故可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答案:C13. 按下图步骤可由经过一系列变化合成 (部分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D的结构简式:B_,D_。(2)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_(填序号)。(3)根据反应写出在同样条件下CH2CHCHCH2与等物质的量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写出C反应的化学

11、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注明反应条件)_。解析:苯酚先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即A的结构简式为,A发生消去反应得到B,B的结构简式为,然后B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C,C的结构简式为。与H2发生加成反应得到D,D的结构简式为,D发生取代反应即可得到。答案:(1) (2)(3)CH2CHCHCH2Br2CH2BrCHCHCH2Br(4) 2NaOH2NaBr2H2O14. 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A中装浓盐酸,B中装氯酸钾(粉状),试管C中下层是四氯化碳,上层是碘化钾溶液,当滴加少量的浓盐酸时,写出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C中的现象是_。(2)若A中装盐酸,B中装贝

12、壳(粉状),C中盛C6H5ONa溶液,当滴加盐酸时,贝壳表面产生气泡,则试管C中的实验现象是_,有人认为,该装置不能证明酸性强弱关系为HClH2CO3C6H5OH,若要证明还需要增加一个装置,请用文字叙述:_。若向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入Na2CO3溶液,溶液会变澄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浓盐酸与氯酸钾反应可得到氯气:6HClKClO3=3Cl2KCl3H2O,Cl2和碘化钾发生反应:Cl22KI=I22KCl,I2被四氯化碳萃取,故C中的现象为:有分层现象,下层液体变紫红色。(2)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从烧瓶B中出来的CO2气体还含有挥发的HCl气体,它们均可与C

13、6H5ONa反应生成苯酚,故C中的实验现象为溶液变浑浊。要排除HCl的干扰,可在B、C间加洗气装置饱和NaHCO3溶液。向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入Na2CO3溶液,溶液会变澄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答案:(1)6HClKClO3=3Cl2KCl3H2O有分层现象,下层液体为紫红色(2)溶液变浑浊要排除HCl的干扰,可在B、C间加洗气装置饱和NaHCO3溶液C6H5OHNa2CO3C6H5ONaNaHCO315. A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它们都能跟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A不溶于NaOH溶液,而B能溶于NaOH溶液。B能使适量溴水褪色,并

14、产生白色沉淀,A不能。B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1)写出A和B的结构简式:A_,B_。(2)写出B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A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等量H2,分别需A、B、H2O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解析:依据分子式C7H8O知A和B均为不饱和化合物。由于A、B均与Na反应放出H2,且分子结构中只有一个氧原子,故A、B中均有OH,为醇或酚类。A不溶于NaOH溶液,说明A为醇,又不能使溴水褪色,故A为,B溶于NaOH溶液,且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B为酚,结合其分子式,故B为甲基苯酚,它有三种结构:、,其中苯环上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的只有;、H2O与金属钠反应生成H2的物质的量关系分别为:H2,2H2OH2,所以生成等量H2时分别需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