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6018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案第三单元(教案)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精品资料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材分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讲的是“我”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我”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由此,我体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语言优美且内容丰富,是一篇供学生细品的好文章。课文篇幅较短,语言亲切自然,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带给孩子美好的情感体验,更有助于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具有不同凡响的人文性价值。作

2、者用生动的语言,雕刻精美隽永的短文,表达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展现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在“美丽奇特”的境界里,潜移默化的营造净化心灵的氛围。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揭示了意味深长的人生哲理,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人格教育,真正起到丰盈学生的人文精神内涵的作用。【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会认2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道理,懂得爱别人就是爱自己。【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通,读懂课文

3、,读出感情。2、体会“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从中受到教育。【教学准备】:1、课前,教师反复读课文,达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2、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执教课时)一、一写一读,巧做铺垫,情感初萌。师:有这样一个奇特的民族他们爱花,他们更乐于把自己种的花让给别人看,让别人陶醉于花的艳丽与芳香中。1、板书课题:7、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和老师同写课题。指导“看”字的书写。2、品读课题。思:透过

4、课题中的一个“让”字,你体会到了什么?二、突破常规,直扣中心,引发赞叹。师:这篇文章是季羡林先生写的,季羡林何许人也?一位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一位享有“东方学者”盛誉的大人物。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名篇佳作。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读到生字或优美的词语、句子,及时用笔把它圈划下来,然后多念几遍。想想,课文能读成哪一句话?2、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个别朗读,读出一个“奇”。引导质疑,追寻一个“奇”。板书:奇丽?奇特?三、紧抓双奇,深度探究,体会画面。学习2、3自然段。师:请大家快速地默读2、3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景色奇丽或民族奇特的相关语句。(快速地默读、圈划,2分

5、钟左右)预设: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枝叶。体会“家家户户”,明白“吃惊”原因之一理解“家家户户”。体会“爱花真切”。预设:出示对话: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1、齐读,分角色读。2、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3、说说形容笑的四字词语。4、体会“莞尔一笑”的内涵。思:这一笑,知道女房东笑出了什么?5、生读对话。预设: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片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仿佛走在林荫道上,应接不暇。1、生读句子。2、体会“花的海

6、洋”。(播放德国大街视频)3、读句子:“许多窗子应接不暇。”4、体会“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听老师朗读,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说说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课件展示花儿的图片)板书: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师:孩子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让我们一起走进画里吧!(全班齐读)5、角色体验:假如我是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走在这如花的的街头,我会_。 假如我是一位工作压力大,非常烦闷的青年人,看到这怒放的鲜花,我会_。假如我就是留学在此的季先生,闻到这温馨的花味,我会_。预设: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7、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1、如果给“颇”换一个词,可以怎么说?2、理解“耐人寻味”。3、联系上文,体会“境界”。板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4、创设情境,感受“境界”。我想问问这位女士,在屋子里的时候,你每天只能看到凌乱的花枝,花朵的背影,难道你不觉得无趣吗?我想问问这位先生,走在街上的时候,你每天都能看到这些怒放的鲜花,你又在想什么呢?四、小结课文,升华主题,情感共鸣师:读着读着,课文既如一幅美丽无比的画,又成了一首颇耐人寻味的小诗。走在德国,满眼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多么令人赏心悦目!这多么奇丽的景色!走在德国,感受到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这多么奇特的民族!走在德国,

8、让季羡林先生回忆起留德十年的求学足迹!这怎能不令他思绪万千?(播放阳光三叠的曲子)(引导情境朗读) 第二课时一、听写生词,温故知新。1、让学生当场默(2分钟)。2、现场听写并展示(选择有错的学生,达到对难写字的正确指导。如 “嫣”“暇”)。二、学习末段,感悟美丽。师:同学们,让我们入情入境地朗读最后一段,记住:把作者的种种思绪,滴滴感受都读出来。1、齐读第4自然段。2、体会作者的话。出示句子:“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想想:什么变化了?唯独什么没有改变?“美丽”指什么?生读句子。三、补充资料,领会主题。1、出示补充资料:那一条整洁的街道依旧整洁如新。从前我经常看到一些老太太用肥皂来洗

9、刷人行道,现在这人行道仍然像是刚才洗刷过似的,躺下去打一个滚,决不会沾上一点尘土。节选自季羡林重返哥廷根在我写博士论文的那几年中,我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必须用打字机打成清稿;而我自己既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因为屡次反复修改,打字量是非常大的。适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能打字,又自己有打字机,而且她还愿意帮我打。因为原稿改得太乱,而且论文内容稀奇古怪,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像天书一般。很长一段时间,她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节选自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思:从这两段文字中你又有了怎样的体会?2、引导学生读“每一家都是这样,又看别人的花。”“走过何一条街,应接不暇。”师:正是有了这样的一种境界

10、呀,才让季先生把这当作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3、出示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师:感叹之余,作者内心又涌起另一种情思。请读课文的最后一句。(生读)作者陶醉于鲜花之中,触景生情,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梦?梦中他在思念什么?引导学生朗读。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请同学们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对课文的感悟,以梦见了续写一段话。五、交流谈话,推荐书目。我写出的东西不见得都是精金粹玉,都是甘露醍(t)醐(h),吃了能让人升天成仙,但其中绝没有毒药,绝没有伪劣假冒,读了以后至少能让人获得点享受,能让人爱国,爱乡,爱人类,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东西。季羡林先生语板书设计: 7、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奇丽奇特 花团锦簇 我为人人 姹紫嫣红 人人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