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6046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文言文精读 (10).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19 老马识途【文章主旨】本文通过管仲、隰朋因“迷惑失道”和“行山中无水”而向老马和蚂蚁请教的故事,说明了世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天生圣贤,任何真知灼见都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个道理。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

2、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原文注释译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x)朋】都是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的大臣。【伐】讨伐。【孤竹】指孤竹国,商、周时期的一个小国家。相传为神农氏的后裔,在今河北卢水。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 春【】往冬【反】,【迷惑】【失道】。【往】出征。【反】通“返”,返回。【迷惑】分辨不清方向,今指心神迷乱,辨不清是非。【失道】迷失归途。道:归途。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乃】于是。【放】放

3、开,指解脱羁绊让马自己随便走。【随之】跟着它,跟着老马。随:跟随,跟着。之:代词,指老马。【遂】终于。【得】找到。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终于找到了路。【行】山中无水,【行】走。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居】住,处于。【阳】山之南,水之北。【阴】山之北,水之南。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据说蚁封(蚁穴周围防雨水的高出地面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处便有水。仞:古代八尺为一仞。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乃【掘】之,遂【得】水。【掘】挖。【得】找到。于是挖掘地,于

4、是得到了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以】凭借。【圣】精明通达。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不难】不以为难。【师于老马】就是以老马为师,意动用法,学习,效仿。师:学习,请教,向学习。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圣人】有智慧的人。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却不知道学习有智慧的人的才智,不亦过乎?【过】过错。这不也是很大的错误吗?【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

5、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赏析】桓公、管仲等回来时迷失了方向,于是放马领路,终于找到了归路。后遂以“老马识途、老马知道、马老知道、老马知路、马识路、老识涂”等比喻富有经验,能为先导;用“识途(涂)马、识途骥”等比喻富于经验、知是识非的人。不了解的事,就要向有经验的人求教学习,不管对方是什么身份,不要把向人求教看作是羞耻的事,要知道学习和吸取圣人的智慧。做事要动脑,善于发现身边事物的规律,不了解的事应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本文先叙后议,叙述简洁得当,议论紧扣中心。结尾用反问句提示后人应学习前代圣贤的智慧,引人深思。【成语

6、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

7、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练习与检测】(共3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春往冬反 ( ) 迷惑失道 ( ) 乃放老马而随之( )蚁冬居山之阳( ) 夏居山之阴( ) 遂得水( )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不亦过乎(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 )2翻译。(10分)春往冬反,迷惑失道。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3. 乃

8、掘之中的乃与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2分)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4.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2分)A老马之智可用也。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B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蚁壤一寸而仞有水。蚁壤高达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凭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们有所不知的时候,不耻向老马、老蚁学习。5.文中故事是成语_ _的来历,现比喻_ _。(3分)6.从老马和蚂蚁的行为中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3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3.B 4.B5.老马识途 有经验, 能带领新手工作。6.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有的个性,人能善于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最新精品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