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692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山西省中考历史总复习第2篇专题聚焦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试题(01).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专题八两次世界大战与近现代世界格局的演变时事1首届“慰安妇”博物馆会议2017年4月1日在东京举行。(链接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等)22017年6月5日,黑山共和国(黑山)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为北约第二十九个成员国。(链接考点:美苏冷战等)32017年4月1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发布报告,呼吁各经济体采取措施降低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继续推动全球贸易一体化。(链接考点:经济全球化)专题解读线索一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爆发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

2、展不平衡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开始标志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交战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轴心国集团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百团大战转折点凡尔登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果同盟国失败轴心国失败性质帝国主义战争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影响(1)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2)飞机、坦克、毒气、远程大炮首次出现在战场上,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3)规模空前。(4)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诞生了

3、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1)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2)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3)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奠定了基础。(4)大战教育了世界人民,使人们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世界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出现的新式武器飞机、坦克、远程大炮、毒气弹航空母舰、原子弹线索二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形成(1)15世纪,欧洲国家成功开辟了新航路,并走上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成为欧洲国家的

4、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欧洲国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而广大亚非拉国家却日益贫困(2)17、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等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行和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进入了近代文明(3)19世纪欧洲多个国家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4)19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俄国、德国、意大利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全面确立起来(5)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欧洲各国开始并先后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正式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确立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和1921年召开的华盛

5、顿会议及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该体系实质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条约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等作用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局限该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战胜国与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帝国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瓦解(1)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破坏了九国公约,冲破了华盛顿体系的束缚。(2)1935年德国撕毁凡尔赛和约,实施普遍义务兵役制。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3)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4)

6、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雅尔塔体系建立二战后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实质它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势力范围,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发展历程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冷战开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1991年底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终结影响(1)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形成相对稳定持续的和平局面,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背景“冷战”结束,两极格局

7、终结,世界局势总体上由紧张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的局势并不稳定主要力量中心“一超”:美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恐怖主义发展趋势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线索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具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2)直接原因:工业革命途径殖民扩张、掠夺与商业贸易过程雏形出现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2)使地区性的贸易向世界性贸易扩展,商品的种类和数量激增(3

8、)伴随着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这是世界市场形成的第一步基本形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由英国向欧、美、亚扩展,强化了国际分工,加速了国际间的人口和资金流动(2)机器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经济得以迅速发展,这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资产阶级利用廉价的商品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拓展市场,使得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3)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有利于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4)工业革命增强了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其扩张奠定了基础最终确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1)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2

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3)随着世界市场的发展,国际分工日益明显,国际间的人口、资金的流动和贸易更加扩大(4)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大增,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20世纪初,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评价(1)把世界各地区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特别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成为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

10、市场、资本输出的场所,使它们陷入更加落后的状态。但破坏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社会结构,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和先进思想,客观上有利于这些国家的社会进步(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1)确立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2)丧失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超过英国。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各国经济遭受了战争的严重破坏,经济复苏举步维艰,而美国在战争前期不仅远离战场,而且大发战争横财,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1945年12

11、月以美国为首,连同西欧各国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12月27日世界银行建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3世界经济的区域化集团(1)发展进程:二战以后出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目前,各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布全球。(2)主要代表: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的代表。拓展设问1归纳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引发了国内的五四爱国运动。华盛顿会议上签

12、订九国公约,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到“黄金时代”思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内容;中国由“向西方学习”转向“以俄为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民族矛盾日本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中日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关系国共由对抗走向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抗战国际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 世界格局演变中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中中国地位的变化:巴

13、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地位未得到尊重,说明“弱国无外交”;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九国公约,为美国等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中中国地位的变化:两极格局下的中国地位:新中国成立,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过程中的中国地位: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3对20世纪世界格局三次演变的认识。(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政治格局都会发生变化。(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强弱。(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4. 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世界格局是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状态。随着构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国家的力量对比变化而变化,促使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有:(1)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变化。(2)主要原因是大国国力的消长,即力量对比的变化。(3)直接动力是大国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及对外政策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