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7143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1.1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考 点 集 训【P161】一、选择题1(2016一中)礼记把禹以前的社会称为“大同”,禹以后的社会称为“小康”。下面不能反映“小康”时代特点的一项是(C)A家天下 B世袭制C部落联盟 D早期国家【解析】本题实际考查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王位世袭制。因为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又称“家天下”,标志着早期国家到来。所以只有C项不符合夏商周时期的历史。2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下列与材料主旨最相符的是(C)A统治者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 B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C统治者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 D

2、统治者借家族伦理强化统治【解析】所给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占卜方式决定国家大事,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神权长期被政权所控制,故B项错误;从所给材料看,只是体现了所涉及的人物都强调自己是天命的执行者,从本质上看,也就是借神权抬高自己的权威,故C项正确;所给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统治的信息,故D项错误。3(2016十三校)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A)A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D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顺天应民”是指顺应天命,合乎民心

3、,将抽象的天命观和现实中的民心联系起来,B、D材料并不能反映,C项重视民心,并不代表人民的主体地位确立了。故选A。4史学家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上古篇)中写道:“武王所肇创、周公所奠定的封建帝国,维持了约七百年。”与这里的“封建帝国”直接相关的政治制度是(D)A父系家长制 B禅让制C皇帝制度 D分封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B项是原始社会的制度,C项皇帝制度始创于秦朝,A项父系家长制与“封建帝国”不直接相关;答案为D。5(2016附中)“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出自论语尧曰。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体现了这一思想的是(C)A晋 B齐 C宋 D燕【解析】西周封国中晋、燕是姬

4、姓王室,齐是功臣姜尚封国,宋是商朝余庶,故选C。6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造成上述“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A)A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B分散的自然经济C贵族拥有土地所有权 D王室日益腐败【解析】周灭商后,实行分封制以藩屏周,其结果是诸侯国国君地位世袭,具有独立性,由此造成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故选A项;在分封制下所有的土地归周王所有,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小农经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与分封制实行的时间不符,故排除B项;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原因是制度问题,不是腐败问题,故排除D项。 7

5、(2017附中)“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古之王者不忍以刑穷天下之民也,是故一家之中父兄治之,一族之间宗子治之。其有不善之萌莫不自化于闺之内。”材料表明(C)A统治者应减轻刑法实行开明统治 B家庭教育有利于社会稳定C宗法制具有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 D君主专制难以治理好国家【解析】本题考点是西周宗法制,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反对以繁杂的刑罚治理天下,主张依靠父兄、宗子共同治理,认为宗法制具有治理家族、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C符合题意,而A、B、D与材料不符,D的表述也不合史实。故选C。8(2016一中)周代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继承条件的先后顺序是

6、(B)A嫡长子B子嫡长C长子嫡D长嫡子【解析】首先排除兄弟和女性,儿子继承;同是儿子,首先是嫡系继承;同是嫡系,首先是年长者继承。9(2017一中)春秋时期,南方的吴楚称王,而北方的齐晋仅称霸。周朝衰弱,自古相沿称王,北方诸侯既不反对,也未取而代之;齐桓、晋文等称霸,倒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这种现象说明(C)A分封制在南方率先被根除B宗法制在北方根深蒂固C传统礼乐制逐步走向瓦解D春秋称霸均借天子名义【解析】传统礼乐制度维护周朝等级秩序,材料显示南方已不遵循,北方徒留名义而实质不是。故C正确。A的“根除”、B的“根深蒂固”、D的“均”,程度用语失当。10(2017雅礼)“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

7、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B)A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B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C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D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解析】材料体现了既要上下相和又要保证贵贱等级的思想,即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因此B项正确;“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的“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不选C;同样“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只体现了礼乐制度中“礼”的思想,也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故不选D;“君子庶人日趋平等”不符合材料信息和史实,故不选A。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武王追思先圣

8、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材料二三年,(周)幽王嬖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读史记(当时各国记载的历史皆称史记)曰:“周亡矣。”史记周本纪材料三“夏商周断代工程”于1996年正式设定,成为中国“九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为了使工程规定的目标能顺利实现,国务院成立了由国家科委副主任邓楠为组长、七个部委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李铁映、宋健二人为工程特

9、别顾问。聘任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为工程“首席科学家”,主持由21位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工作。陈宁“夏商周断代工程”争议难平(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几类?(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析,为什么“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 (3)史料一般分成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两大类。从研究西周历史的角度看,材料一、二所引用的史料属于哪一类?材料三中“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先代贵族;功臣;王族。(2)评分说明:按以下三个层次给分。第一层:说出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层:简要说明宗法制和

10、分封制的作用。 第三层:说出周幽王行为的危害,得出结论。 西周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周幽王的行为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进而影响分封制,动摇西周统治,因此,周太史发出“周亡矣”的感叹。(3)二手史料; 特点:多学科综合研究、利用现代科技进行研究、政府主导。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材料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

11、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礼记材料三(西周)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材料四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的变化是什么?出现变化的标志又是什么?(2)材料三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做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3)材料四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综合材料三、四,从西周到春秋,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何在?【参考答案】(1)变化: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或“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标志:启继承王位。(2)诸侯要按期朝觐述职,违者要受处罚。周王与诸侯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3)春秋时期,王权衰弱,周王不再受诸侯尊重。自西周晚期周朝统治开始发生危机,王权日趋衰落,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原因:分封制下诸侯虽是周王的属下,但在领地内却是国君,有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独立性,一些诸侯趁势坐大,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