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7149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课标新高考历史考点集训:3.9 辉煌灿烂的文学 含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历史备考资料考 点 集 训【P276】一、选择题1有人评论说:“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让人看到,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就是一个既没有幻想错综的神怪故事,也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这表明诗经 (B)A注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 B蕴含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C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D引领着诗歌的发展方向【解析】材料“诗经使诗成为表达商人、周人宗族伦理情感和乡土情蕴的最好形式,举凡是他们的念亲、爱国、思旧、怀乡等各种喜怒哀乐之情,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最好的表达。它让人看到,

2、周人的内心生活世界”反映了诗经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即蕴含了人文主义精神,B项符合题意;A项表达不全面,排除;C项说法错误,由材料“没有张皇幽渺的浪漫色彩的平凡人间世界”可以看出诗经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再加上诗经本身就是是现实主义作品,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2太史公曰:“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据此可知,司马迁(A)A意在赞扬屈原中和含蓄的文风B认为离骚与诗经创作手法一致C旨在消除汉赋虚辞滥说之风气D对自己竭诚尽忠的不幸遭遇心怀感伤【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司马迁认为屈原的离骚兼有国风小雅的长处,故A项正确。材料阐述的是作品的内容特色,非写作手法,排除B项

3、。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汉赋刚产生,司马迁的评论不可能是为了消除汉赋的虚辞滥说,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司马迁的感伤,排除D项。3著名学者李泽厚认为:“尽管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方面汉承秦制但是,在意识形态的某些方面,又特别是在文学艺术领域,汉却依然保持了南楚的乡土本色。”以下作品中,最能体现该观点的是(C)A论语B离骚C子虚赋D赤壁赋【解析】解题时把握材料信息“汉代文学艺术的南楚乡土本色”。论语是春秋时期的文学,A项错误;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地区的文学,B项错误;子虚赋是汉代司马相如的作品,C项正确;赤壁赋是北宋苏轼的作品,D项错误。4有学者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

4、,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C)A孟浩然 B杜甫C李白 D王维【解析】结合材料中信息“盛唐”“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可知,反映的是盛唐时期的浪漫主义艺术,符合上述特点的是李白。故答案选C。5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中写道:“忆昔开元盛世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诗人的诗(A)A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变化B达到了诗歌艺术的高峰C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绪D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解析】材料中“开元天宝”说明此人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唐玄宗时代,即

5、唐代由盛而衰时期。故选A项。 6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D)A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B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C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材料“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以及“市井文化”等信息反映了宋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在加强,故D项正确;“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仅是宋

6、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方面,故A、C两项错误,排除;在历史上,中国曾有过几段辉煌的古典文化时期,如春秋战国、汉朝、隋唐、明清,故B项错误。7“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劝)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C)A词兴起于娱乐场所B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C词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有关D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解析】解读材料可知,词的演唱是佐欢侑酒的娱乐手段,但不能以此说明词兴起于娱乐场所,A项错误。词是宋代文化发展繁荣的表现,B项错误。由材料“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可知,词的繁荣与商业的发展有关

7、,C项正确。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D项错误。8(2016柳州)著名元曲西厢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女主莺莺已经许配给了他人,但是她与张生相爱,并且不顾老夫人反对,私下幽会。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最终老夫人同意婚事,有情人终成眷属。西厢记的流行说明了(D)A元代中央集权的空前加强B人们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不满C元代商品经济的空前发达D人们对摆脱理学束缚的渴望【解析】西厢记反映的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而这恰恰是官方化之后的理学(道学)所反对的。受到理学存理灭欲思想约束的人们将自己对这种学说的不满和对追求正常欲望的想法投射到西厢记上,从而造就了西厢记的流行。A项不合材料,材料并没有提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

8、。B项不合逻辑,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人们不满包办婚姻不等于人们不满婚姻家庭制度。C项不合材料,材料没有提到商品经济。9(2016四校)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A)A市民阶层的价值观B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C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D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解析】古代文学发展的总趋势“雅”转向“俗”,明清小说讲故事,迎合了市民、平民的趣味。10(2016长郡)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

9、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A)【解析】对本阶级的一种批判和否定,说明是红楼梦。红楼梦叙写了一个封建大家族的没落。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材料二“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文学体裁繁荣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歌颂的精神。并简析这种精神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的关系。(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古代文学发展中得到的认识。【参

10、考答案】(1)第一,繁荣的社会经济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第二,国家的统一和政治的清明;第三,帝王的提倡;第四,开明兼容、三教并行的文化政策;第五,国内各民族的融合和中外文化的交流。(2)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明清时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专制空前强化,而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到文学创作上就出现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反抗的精神。(3)文学体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12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充分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荀子认为,礼在社会理想层面上的价值是建立社会等差秩序。

11、礼的本意和功能是对人放任的约束,是对等差秩序的遵守。这种价值取向将会在社会分化的态势下,发挥其社会整合的功能。荀子的礼法价值观虽然有以道德裹胁法律的倾向,但他明确指出了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充分认识到了道德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另外,荀子还强调为政者的品德对社会政治的决定性影响,要求处于政治实践中的从政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性。摘自高春花荀子礼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材料二 明朝中后期小说创作繁荣,下面是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两拍”所著的人情世态。故事名称内容节录叠居奇程客得助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生业,科第反次之。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男女)相悦为婚,礼以义起,乃如“移干草柴近烈火,无怪其燃”恶

12、船家计赚得假尸银如今做官吏的人,他们“侵剥百姓”“诈害乡民”无异于“盗贼”硬勘案大儒争闲气理学大师朱熹是个挟私报复、心灵卑鄙、刑讯逼供、诬陷无辜的十足小人据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荀子思想的现代价值所在。(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明清小说中体现了哪些反传统思想。【参考答案】(1)现代价值:在社会分化和转型时期:荀子主张约束人的放任行为,建立秩序的思想对于整合并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具有借鉴意义。他强调道德在法律施行和官僚政治中的作用,这一思想有助于当代健全法制和改善政府治理(或廉政建设)。(2)反传统思想:工商皆本:冲击了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等级和抑商轻商观念。婚姻自主:否定包办婚姻,冲击了礼教(封建纲常名教)束缚。反权威正统:否定宋明理学的权威,一定程度冲击了儒学正统。反君主专制:批评政治腐败,诉求百姓利益,一定程度否定了君主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