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7757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 专题二 第5讲 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第5讲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A组 时间:20分钟分值:46分题组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2015广东湛江调研,20)某同学撰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从“枢密院”到“内阁”论行政权的转移,由此推知他研究的可能是()A.宋朝 B.元朝 C.英国 D.美国2.(2015广东广雅中学一模,20)在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上,有人声称:“他宁愿屈从君主,也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而反对方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A.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联邦国家B.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产生办法不同C.建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D.总统可以对国会

2、立法行使否决权3.(2014山东日照一模,1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由此导致了()A.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B.责任内阁制形成C.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1832年议会改革4.(2014陕西咸阳一模,34)针对美国枪支暴力案频发的现状,2013年12月16日,奥巴马签署了23项总统令,要求国会重新立法禁止攻击性武器销售,但却遭“拥枪派”抵制,部分国会议员在媒体公开扬言弹劾总统。依据美国宪法,下列对此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A.有弹劾权

3、的机构是众议院B.最高法院有权审查总统与国会立法行为C.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D.体现了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的特点5.(2014江苏南通六校质检,3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借助中介或代表,自己对自己的事务进行直接管理,即人民不间断地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材料二英国著名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密尔指出:“国家的主权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或公民,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行使这种权力。”材料三用豆子拈阄的方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用豆子拈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或任何其他行业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务方面

4、发生错误轻得多。苏格拉底材料四它可以假借大多数人的意志所形成的道义的力量,坚定地、迅速地和顽固地去实现独夫的意志。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请回答:(1)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何异同?(8分) (2)材料三、四评论的是哪一个材料中的政治制度?你如何理解这些评论?(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避免材料三、四中的情况发生的。(6分)题组二欧洲代议制的扩展6.(2015河北邯郸一模,12)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每项法律要经国王和两院同意,财政法案和国家预算应首先提交下院(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控制),国家预算上院(国王控制)可以全

5、部通过或者全部否决。”这一规定()A.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B.使两院权力超过国王C.表明国王仍具有否决权 D.使资产阶级和容克独立掌权7.(2015安徽皖南八校联考,19)19世纪70年代,(法国)农民已经习惯了共和国,他们反对君主派搞政变,工人群众对共和制的态度更为鲜明。对于这种情况,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他们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是君主派,但法国不是。”材料反映了()A.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B.共和制和君主制的斗争已结束C.共和政体在法国最终确立D.君主派已经完全放弃专制政体8.(2014云南毕业班联考,33)有学者曾这样评论颁布于19世纪后期的欧洲某国宪法:这部宪法“含糊不清

6、,残缺不全。承认共和国总统这一职衔,却没有明确规定政治体制,而且这部宪法还可以同样适合于君主制”。这反映了当时该国()A.政治派别复杂且各具实力 B.启蒙思想不够充分C.工业革命尚未完成 D.容克贵族势力强大B组 时间:20分钟分值: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15吉林一模,18)1742年,沃波尔的一个议案遭到下院否决,他被迫辞职。这一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这意味着()A.责任制内阁的基本形成 B.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C.议会权力的至高无上 D.议会权力受到人民的限制2.(2015吉林一模,20)对下图的理解正确的是()A.该国实行的是联邦体

7、制 B.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C.体现了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D.总统是实际上的统治者3.(2015吉林一模,2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部分内容: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皇帝代表帝国;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上述材料最能表明()A.德意志本质上仍然是封建专制国家B.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在德意志确立C.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D.帝国宪法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4.(2015浙江杭州质检,11)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

8、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5.(2014山东德州一模,31)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也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此时的英国()A.责任制内阁尚未形成B.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C.首相已经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D.王位世袭制已废除6.(2014山东烟台一模,20)“历史告诉我们,在所有年代,在所有形式的政府下,统治者大都是一样的,他们敢多坏就有多坏,堕落的空虚,愚昧的诅咒就像麻风病一样附着在他们身上。”鉴于此,美国人采取的有力措施

9、是()A.实行联邦制政体 B.确立分权制衡原则C.保持两党制原则 D.坚持人民主权原则7.(2014辽宁大连一模,33)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七年,可以连选连任。”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8.(2014四川资阳一模,8)拿破仑三世形容说:德意志无非是一架拆散了的蒸汽机,散作一团。然而,这千千万万的零部件突然被

10、一只巨手安装在一起,就爆发出冲天巨吼,震动了世界。这只“巨手”把“千千万万的零部件”“安装在一起”是通过()发动王朝战争 削弱容克贵族势力建立联邦制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A. B.C. D.二、非选择题(共18分)9.(2015浙江乐清三中上学期月考,27)“传统的存废与革新”是每一个民族在寻求发展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人人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

11、统治下的安全感。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材料二第五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第六十三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为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人的共同政治心理诉求,并指出这种诉求推动了近代英国哪一政治体制的形成。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光荣革命”到18世纪中期该政治体制的发展过程。(1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德意志帝国宪法对德国历史进程的双重影响。(4分)A组

12、题组一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1.C宋元时期,枢密院主管军事,且最高行政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不存在行政权的转移,故A、B两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之后,内阁逐渐取代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与题干信息相符,故C项正确;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行政权由总统掌握,不存在行政权的转移,故D项错误。2.B由“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可知,材料突出的是大州、小州之间的矛盾,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A项错误;美国国会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众议员由各州按照人口比例选出,据此可实现大州、小州妥协,故B项正确;三权分

13、立不是解决大州、小州之间的矛盾,故C项错误;总统否决国会立法,也与大州、小州之间的矛盾无关,故D项错误。3.D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及各阶层社会地位变化的影响,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在工业革命前已经确立,故A、B两项错误;社会主义运动的目的是夺取资产阶级政权,而材料显示资产阶级处于无权状态,故C项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治权力,故D项正确。4.D结合所学可知,在美国的共和制中总统、国会、最高法院三者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从题干材料来看其体现了美国共和制中的三权分立,A、B、C三项符合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故排

14、除;材料没有体现“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的特点”,故选D项。5.答案(1)方式:材料一是直接民主;材料二是代议制民主。同:都承认主权在民。异:直接民主是人民直接参与行使权力;代议制民主是人民通过代表行使权力。(2)评论:材料一。理解:用豆子拈阄的方法会出现庸人治理国家的情况;有些野心家会利用直接制民主蛊惑群众、左右政局。(3)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政府高级官员由总统提名任命;实行三权分立。解析第(1)问人民行使权力的方式可根据“不借助”“直接参与”得出材料一是直接民主,根据“通过自己的代表”判断出材料二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两种行使权力的方式都主张主权在民,不同点理解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

15、的含义就可作答。第(2)问考查直接民主的弊端,用豆子拈阄的方法会出现所选的人不是治国贤良,或出现“独夫”(独裁),对评论的理解要概括作答,语言简练,要点突出。第(3)问考查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必须在熟悉其优点的基础上,结合第(2)问作答。题组二欧洲代议制的扩展6.C1850年普鲁士宪法保留国王,没有确立民主共和制,故A项错误;国王控制的上院可以否决下院通过的国家预算,可见国王权力超过两院,故B项错误;据以上分析可知,国王仍具有否决权,故C项正确;国王控制的上院凌驾于大资产阶级和容克控制的下院,表明资产阶级和容克没有独立掌权,故D项错误。7.A材料中对待共和的态度,法国农民是习惯,工人是鲜明,部

16、分君主派是无可奈何,由此可知民主共和逐渐深入人心,故A项正确;从材料看,法国的君主派依然存在,其与共和派的斗争也就没有结束,故B项错误;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宪法的颁布,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君主派中比较清醒的人也是能认识到的”,“完全放弃”的说法不符合事实,故D项错误。8.A解读题干可知,该国是法国。法国在大革命后出现共和制与君主制反复更替的局面,A项与题干材料所述相符;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19世纪中期法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故B、C两项与史实不符;容克贵族是普鲁士贵族和大地主,故D项错误。B组 一、选择题1.B1721年,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这一

17、事件开创了内阁首相在失去下院支持时应当辞职的先例”的信息说明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议会权力至上,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议会与内阁的关系,而不是议会与人民的关系,故D项错误。2.C题干图片是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其显示出美国国家权力被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掌握。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故选C项。A、B、D三项无法从示意图中得出。3.D1871年宪法颁布后,德意志属于资本主义国家,故A项错误;近代德国仍保留较大的专制主义残余,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帝国宪法的立法依据是普鲁士宪法,故C项错误;材料中宪法加强了联邦对各邦

18、的控制,巩固了德意志统一的成果,故D项正确。4.C德国是君主立宪制,是不成熟的代议制,君主权力较大,且主宰议会,故A项符合德国的特点,D项不符合德国的特点,法国是民主共和制,总统要对议会负责,故B项符合法国的特点。只有C项符合法德两国的共同特点。5.A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于18世纪中期,晚于题目中的时间“1701年”,故A项正确;由题目中的信息“英国国会通过”“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可知国王的权力进一步受到议会的制约,故B项错误;18世纪中期,英国责任制内阁形成,首相开始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故C项错误;迄今为止,英国仍未废除王位世袭制,故D项错误。6.B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

19、美国人借鉴的是历史教训,他们认为统治者敢多坏就有多坏,因此要避免此现象,就应该对统治者的权力进行制约,以防止专制独裁,故B项正确;联邦制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分权,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C、D两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出来。7.A材料中“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说明法国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了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妥协,没有体现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故C项错误;“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故D项错误。8.C材料反映了德国统一的巨大影响。德国通过王朝战争实现统一、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震动了世界”,故正确;德意志统一

20、并没有削弱容克贵族势力,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9.答案(1)议会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立法权),同时保留国王统治权。君主立宪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保留了议会和国王;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肯定了议会权力,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1702年颁布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的原则;乔治一世时期,形成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的惯例;18世纪中期,英国责任制内阁最终形成。(2)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保留了君主专制、军国主义残余,是德国发动一战的重要原因。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认识。回答第一小问要紧扣材料“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安全感”归纳总结。第二小问及第三小问属于基础知识的记忆,联系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代德国政体的认识。首先要分析材料,明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权力的分配;其次要注意联系德国的传统;第三,注意结合德国在统一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对世界的影响归纳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