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4347902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历史(江苏专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课时检测(二十七)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如图是1535年欧洲的一幅画路德是魔鬼的风笛,画中路德的脑袋被描绘为由魔鬼吹奏的风笛。此画反映了当时()A路德否定了对上帝的信仰B路德教摆脱了教皇的控制C宗教改革缺乏民众的支持D新、旧教派之间的冲突激烈解析:选D马丁路德的说法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新教派,“路德是魔鬼的风笛”应该是旧教派对新教派的攻击,故D项正确。2圣经新约中称:“心里相信,就可称义。”但又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因此有宗教学者认为马丁路德强调信仰即可得救是“故意曲解

2、了圣经”。这种“曲解”()A缓解了天主教会的危机B巩固了民众的宗教信仰C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 D加强了教皇的宗教权威解析:选C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打破了教会的思想专制,创立了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教,故C项正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破除了教皇的宗教权威,加重了天主教会的危机,使民众的传统信仰发生危机,故A、B、D三项错误。3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厘清王权与教权

3、职责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解析:选D“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看出当时教权凌驾于世俗政权之上,“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表明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故D项正确。4(2018苏北四市期中)“(宗教改革派)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回转头去,求之于圣经和良心。”这表明宗教改革有助于()A加强教皇的宗教权威 B弱化民众的宗教信仰C摧毁教会的思想专制 D扩大基督教会的影响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的“反抗由教会包办的信仰”,可知宗教改革打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思想专制,C项正确。5法国思想家孔多塞在人

4、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说:“人们一旦用理性检查了宗教的偏见之后,马上就会把它伸展到政治的偏见上去;人们明白了教皇的篡权之后,终于也要弄明白国王们的篡权。”为此,欧洲的思想家们()A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B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C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D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解析:选C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欧洲的思想家们主张用理性反对天主教会和专制君主,这些思想家具有启蒙思想。借文学艺术讥讽教会腐败和文艺复兴有关,故A项错误;为纯洁信仰改造天主教会和宗教改革有关,故B项错误;用启蒙思想批判专制制度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以暴力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6(2018海门一模)启蒙运动领袖伏尔

5、泰崇尚自然神论,他认为上帝的存在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在自由行动的同时又能确保社会的持续。材料表明伏尔泰()A偏离了人文主义方向B借助宗教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认可宗教的教化功能D主张用宗教来约束人的自由解析:选C伏尔泰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其思想没有偏离人文主义方向,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对人的约束,并未涉及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宗教对人的约束,体现了宗教的教化功能,故C项正确;“约束人的行为”不等于“约束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7法国传记作家莫洛亚指出:“如果17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那么,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地位如此崇高的主要原因是他()A提出三权分

6、立学说 B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C倡导“社会契约论” D对启蒙运动做经典总结解析:选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的是孟德斯鸠,故A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故B项正确;倡导“社会契约论”的是卢梭,故C项错误;对启蒙运动做经典总结的是康德,故D项错误。8霍克海默在启蒙的辩证法中指出:“就进步思想的最一般意义而言,启蒙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使人们摆脱恐惧,树立自主。但是,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以下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A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B教会不满被抨击进行疯狂报复C理性要成为判断是非唯一标准D启蒙思想导致了社会秩序混乱解析:选A“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

7、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表明过分否定权威产生社会性危机,A项正确。9启蒙运动的参与者中,孟德斯鸠列举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康德分析世界和平的前提条件。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A捍卫人道精神 B倡导人性解放C批判专制统治 D呼吁宗教宽容解析:选A材料中“被告的种种权利,卢梭为儿童的权利辩护,伏尔泰为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平反昭雪”说明捍卫人权,故A项正确。10(2018常熟期中)“他们将自己视为大无畏的文化先锋,并且有义务引导世界走出充满着传统教义、非理性、盲目信念以及专制为目的的黑暗时期,他们应用理性之光驱散现实的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他们”发起的

8、运动()A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B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C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D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理性”,可知这场运动指的是启蒙运动。复兴了古代希腊人文精神的是文艺复兴,故A 项错误;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的是宗教改革,故B 项错误;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的是启蒙运动,故C 项正确;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是文艺复兴,故D项错误。11苏格兰引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1768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即在爱丁堡问世,科技在其中占很大分量,表现出鲜明的“苏格兰特色”,形成了英法启蒙并驾齐驱的局面。“苏格兰特色”显

9、示英国的启蒙运动()A注重知识普及 B热衷政治革命C缺乏理性思考 D追求人性解放解析:选A“苏格兰引领启蒙风气之先。17 世纪末,苏格兰居民识字率高达75%,高校入学率居欧洲之冠”表明英国的启蒙运动注重知识的普及,故A项正确。12(2018南京调研)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能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一观点强调()A政治革命,推翻专制 B批判质疑,理性思考C主权在民,人人平等 D信仰自由,社会契约解析:选B材料中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要理性思考,学会批判质疑,认为政治革命

10、不能实现思维方式的真正改革,故B项正确,A项错误;主权在民,人人平等与材料中康德强调思想自由不符,故C项错误;社会契约思想是卢梭的思想,材料中康德强调的是思想自由,故D项错误。13孟德斯鸠曾不止一次用渔网的比喻来解释“政治自由”:在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下,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尽管像鱼身处渔网之中,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这反映了他()A提倡受法律保护的自由 B推崇分权制衡下的民主C主张推翻封建专制制度 D强调政治自由的重要性解析:选A根据材料“人民处于法律之下却相信自己是自由的”可知,孟德斯鸠提倡法律秩序下的自由,故A项正确;材料主题是法律与自由的关系,与分权制衡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封建专制的

11、问题,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自由应受法律的约束,故D项错误。14自从卢梭发表小说爱弥儿之后,法国年轻人模仿小说中的情节,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路易王太子也深受爱弥儿的影响,按照卢梭的观点教育他的儿子,学一门手工匠人的手艺。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出()A卢梭的启蒙学说得到普遍认同B雇佣劳动制度已遍及法国城乡C理性主义是法国社会普遍共识D启蒙运动促进了社会观念变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中要做“居住在城里的野蛮人”“学一门手工匠人的工艺”说明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故D项正确。15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

12、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解析:选C“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指思想解放,“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指新的民主制度,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5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社会契约思想是在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反专制、反宗教愚昧,提倡人性、争取个性解放的文艺复兴运动和追求信仰自由的宗教改革运动,以及反封建专制、要求建立政治自由的启蒙运动的浪潮中逐渐催生、渐次发展起来的。从此,对人类智慧的信仰代替了对上帝的信仰,公民的概念取代了臣民的概念,自由契约观念取代了人身依附观念。这些观念重新肯定了人的价

13、值和尊严,其实质是对人本身的关注,人的生命、安全、财富、自由与平等。杨国栋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回溯、思想评价及宪政意蕴材料二社会契约绝不是要消除自然的平等状态,相反,它是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这样,不管人类在力量与智力上是如何的不平等,人类也可以凭借契约和权利来实现平等的状态。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三在社会契约论看来,国家只不过是一种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契约,契约确立了作为统治者的政府和被统治者的人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现代宪法的一个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宪法

14、实际上是政府与人民之间订立的一项契约。因为一个合法的政治社会应基于人民的同意,这种同意应在人们为建立政府而达成的社会契约中反映出来。蒋永甫现代国家构建:社会契约的维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社会契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价值。(5分)(2)据材料二,指出社会契约论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当时法国所产生的历史作用。(5分)(3)据材料三,指出社会契约精神在现代国家建构中是如何体现的?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契约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关系。(5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的省略号分层,省略号前阐释了其背景,省略号后面内容阐释了其价值,分别从中概括即可。第(2)问,据材料二“用道德和法律上的平

15、等代替了自然状态所加之于人类身体上的不平等”概括其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第(3)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三“这种契约的成文形式就是宪法”“核心特征就是同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限制”“现代宪法对个人权利的保障体现了社会契约论的精神”三句话分析其体现;第二小问,综合材料分析得出,契约精神和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答案:(1)背景:反封建专制斗争;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价值: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2)思想:强调道德和法律;追求平等。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法国大革命。(3)体现:制定宪法;限制了政府的权力;保障个人权利。关系:契约精神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又推动契约精神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