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348405 上传时间:2019-11-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2020年编精选历史备考资料2019学年度提能专训一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郑州市质检)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而不耢(平整土地),不如做暴。”这主要是强调农业生产()A必须讲究耕作方法B应当抓住农时C需要改革生产工具 D如何选种播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材料意思是若耕地而不把它平整好,那就等于徒劳,以此强调农业耕作方法要得当。2(2013兰州市诊断考)司马迁说:“见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这一情况出现于()A春秋战国时期 B西

2、汉时期C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汉时期的经济情况。“县官作盐铁”,即盐铁官营。由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状况出现于汉武帝时期,故答案为B项。3(2013乌鲁木齐诊断测验)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 000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进行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B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秦朝的手工业生产采取官营的方式,A项错误;标准化生产与秦统一全国的关系以及

3、手工业生产的垄断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B、D两项。材料反映出秦朝的手工业生产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故选C项。4(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右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这表明()A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B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材料信息“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表明八卦是人们长期劳动得

4、出的结果,与此对应的为C项。A项中“唯一方法”的说法太绝对;B项是材料的表面意思;材料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排除D项。5(2013泉州市质检)下面书体最早出现在()A商朝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书法。依据图片可知,该书体是隶书,故答案为C项。6(2013名校联考优化卷)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采用的垄作法,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高田低作,低田高作,是一种因地制宜的主要耕作方法。这里的“先进”不包括()A有利于抗旱保墒B有利于增产肥田C有利于通风透光D有利于排水防涝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内容,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

5、识的能力。依据相关所学知识可知,垄作法采用高田低作、低田高作方法,有利于排水防涝、抗旱保墒、通风透光。A、C、D三项说法符合史实,B项说法错在“肥田”。7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中国古代)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B推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C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D科举入仕的深远影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自然经济。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对商人重征商税,抑制了商业

6、的发展,这一切使得商人经商致富后不敢把资本投资到工商业中去,而是买田置地。这种以商富之、以农守之的传统观念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选A项。8(2013长春市调研)苏东坡在论养士中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进行了总结:“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以下对该“总结”的理解,正确的是()A三代时期只有受过教育的学者有从政的资格B“以客出仕”成为秦朝以前流行的做官途径C选官制度历经世官、察举和科举等阶段D汉代的中央官员主要来源于地方郡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汉代中央官吏主要还是由外戚与世家把持,D项错误;三代时从政者是贵

7、族,而贵族从政前要经过学校教育,A项错误。B项错在“秦朝以前”,排除。9(2013湖南五市十校联考)中朝、内阁、军机处的共同特点是()始终没有实权其成员由皇帝近臣组成最初均为临时机构其成员始终由高官组成ABC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央机构职权的变化。错误,明朝的内阁在明宣宗以后,享有了票拟权,说明其是有实权的;正确,题干中三个机构的成员均为皇帝近臣;正确,三个机构最初均是临时性机构;错误,中朝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任用的是身边的侍从。故答案为B项。10(2013郑州市质检)“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市,市罢,遂不得履

8、。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该典故应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郑人买履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必死守教条,这鲜明地体现了法家的思想。11(2013山西省高三诊断考)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的主张,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董仲舒“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

9、受命于天子”的主张,客观上有利于利用“天”来约束“天子”(君主),但主要还是强调君主的绝对权威,因此A、B两项说法错误;董仲舒的主张适应了汉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而不是争霸战争的需要,排除D项。孟子主张君主是可以被质疑、撤换的,而董仲舒则强调绝对尊重君主,因此对君臣关系的定位发生了变化,故选C项。12(2013长春市调研)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如同向水中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以“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反映的是()A“大同社会”的理想 B宗法观念C“三纲五常”的原则 D分封制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的宗法观念。题干强调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

10、带形成的社会群体,这是宗法制度的反映。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3兰州市诊断考)(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萧何治(建造)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大仓。上见其壮丽,甚怒,谓何曰:“天下匈匈(扰攘不安),劳苦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何曰:“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亡以重威,且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汉书高帝纪材料二“私居,执政、亲王曰府,余官曰宅,庶民曰家。六品以上宅舍,许作乌头门。父祖舍宅有者,子孙许仍之。凡民庶家,不得施重栱(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藻井(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及五色文采为饰,仍不得四铺飞

11、檐。庶人舍屋,许五架,门一间两厦而已。”宋史舆服志材料三四合院是以正房、倒座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北方传统住宅的统称。这种院落,一般采用出入一个院门。平时,院门一关,处于一种完全封闭状态。进大门后的第一道院子,南面有一排朝北的房屋,叫做倒座,通常作为宾客居住、书塾、男仆人居住或杂间。自此向前,经过二道门进到正院。正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正房、厢房和垂花门用廊连接起来,围绕成一个规整的院落,构成整个四合院的核心空间。过了正房向后,就是后院,这又是一层院落,有一排坐北朝南的较为矮小的房屋,

12、叫做后罩房,多为女佣人居住,或为库房、杂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萧何营建“壮丽”建筑的目的。(5分)(2)材料二中对房屋建筑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体现出儒家的什么思想?(5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四合院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院落式建筑与政治制度的内在联系。(10分)答案:(1)显示皇权的至尊和强大;让后世无法超越;其根本目的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维护专制统治。(2)房屋的名称、式样以及装饰等方面。体现了儒家“礼”的思想。(3)特点:封闭;对称;尊卑有序。(任答两点即可)联系:院落的封闭性深受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居住者借助围墙与外界隔绝,增加安全感,是专制制度压迫下寻求

13、心理安全的需要;院落中的居住格局深受传统礼制思想的影响,体现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观念。解析:本题以中国古代的建筑为切入点,考查当时的政治状况。第(1)问,由萧何言论中的“天子”“重威”“亡令后世有以加(超越)也”等信息及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可概括出其建造“壮丽”宫室的直接政治目的,然后再推理出其根本目的。第(2)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二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建筑的不同名称及其功用与儒家维护的等级制度之间的关系。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结合四合院的特点及功能加以概括;第二小问结合封建专制制度的特点以及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家庭内部的尊卑秩序概括回答。14(20分)政治制度的

14、变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灭商后,控制的地域西起今甘肃东部,东达海滨,北起今辽宁,南达长江。有的学者认为,由于技术性的因素,西周的中央政府不能有效地统治整个国家。在平定了一次严重的叛乱后,西周王室进行了大规模的“封藩建卫”:西周的统治者把统治的权力、权威和责任委任给属国,属国反过来效忠中央政府并向中央政府纳贡,提供军事支持。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等资料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与西周推行分封制有关的重要因素。(6分) 材料二灭六国后,针对地方政治制度问题,秦王朝曾有重要的辩论。多数大臣赞成恢复

15、分封制,而李斯却提出了不同意见。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2)根据材料二,分析秦始皇和李斯决定推行郡县制度的历史依据。与分封制相比,该制度具有鲜明的特点,请根据所学知识简要概括。(7分)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

16、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7分)答案:(1)西周疆域辽阔,交通、通讯等技术条件落后;通过分封诸侯,建立藩屏拱卫王室,维护统治。(2)依据: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混战不休。特点:郡县制下地方官员的任免、迁转权悉归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无自主权,且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政令。(3)角度:康有为:地方自治是强国之道,立国之本。梁启超:地方自治是伸张民权的基础。留日学生:地方自治是发展民族工商实业、增强经济实力的重要保证。背景: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主张变法强国,实业救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